型棱镜论文-张锐,巴音贺希格,杨晋,尹禄,崔继承

型棱镜论文-张锐,巴音贺希格,杨晋,尹禄,崔继承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棱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谱学,中阶梯光栅光谱仪,二维光谱图,谱图还原

型棱镜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巴音贺希格,杨晋,尹禄,崔继承[1](2016)在《C-T型棱镜透射式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谱图还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阶梯光栅光谱仪通过交叉色散形成的二维光谱图,无法直接对入射光的波长进行光谱标定。为此,建立了C-T型棱镜透射式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谱图还原模型,分别分析了棱镜和光栅色散方向的色散规律以及棱镜与光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建立了波长与像面坐标的关系表达式。根据该类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光路结构特点,以及光束在各个光学元件的传输特性,校正各光学元件引入的坐标计算误差,最终精确计算出波长所对应的像面坐标,完成谱图还原模型的建立。通过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快速准确地对该类型中阶梯光栅光谱仪二维谱图进行谱图还原及波长标定,模型的计算误差小于一个像元。(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2](2006)在《波长调制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原理的传感器以其极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特异识别能力,己在生化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多层薄膜反射理论,对基于 Kretschmann模型的棱镜SPR波长调制型传感结构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棱镜类型、金属膜层厚度、调制层厚度和类型等结构参数对SPR共振效果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李红霞,吴福全,范吉阳[3](2003)在《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偏光器透射光强扰动的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线偏振光正入射的情况下 ,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的透射光强随旋转角出现周期性增强的扰动 .扰动的出现影响了透射偏振光的质量 .研究表明 ,透射光强对入射角有着敏感的依赖关系 .实验中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的振动引起入射角在棱镜的结构角附近作微小变化 ,从而导致了透射光强的扰动 .讨论了温度的变化对扰动大小的影响 .给出了减小扰动的有效方法 .(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3年08期)

张冬青,吴福全,范树海,王宁[4](2001)在《格兰型棱镜视场角的光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几种格兰型偏光棱镜的视场角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在一般情况下 ,视场角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4期)

赵仲刚[5](1987)在《GD-01型棱镜式光定向耦合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定向耦合器是评价中继器干涉噪声插入,监控传输信号水平,取出参考信号的最重要的器件之一。本文介绍一种适于广泛使用的带活动连接插座的叁端口棱镜式光定向耦合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加工工艺、性能测试结果和应用举例。本器件于1983年11月在国内首先通过鉴定。经过二年半的存贮试验,性能十分稳定,包括插头在内的插入损耗≤2 dB,隔离度≥25 dB,插损重复性变化≤0.17 dB,在国内仍处领先地位。(本文来源于《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期刊1987年01期)

陈成杰,王大成,李受[6](1985)在《GDB-54B型棱镜窗光电倍增管》一文中研究指出GDB-54B型光电倍增管是我厂最近研制的新产品,属多碱阴极光电倍增管系列,它是将GDB-54型管子的平板窗改为棱镜窗而成,是GDB-54型的派生管。它的特点是利用窗的棱镜结构,使光线在阴极层内发生全反射,提高光的利用率。因而它比普通平板窗S-20阴极管子有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和更高的量子效率,尤其是红光量子效率。用于探测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信号时,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这种管子适用于光度计量、光谱分析、化学发光测量、激光探测、彩色电影的电视播放、电子分色、天文学等领域。(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1985年01期)

王茂蒲,苏长山[7](1984)在《一种供激光谐振腔使用的改进型棱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在偏振耦合激光器中使用复式全内反射棱镜来代替珀罗棱镜。用这种棱镜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普克尔盒加偏压能获得较高的输出,激光器的输出耦合的变化范围较宽,并且与棱镜的折射率无关。在普通的 Q 开关激光器中,用这种棱镜来代替谐振腔的靠近普克尔盒那端的全反射镜,也会带来某些优点,这些优点是封锁较好,无需在普克尔盒上施加偏压以及在一个平面上对角度失调的不敏感。(本文来源于《兵器激光》期刊1984年04期)

[8](1975)在《LG—1型棱镜角规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角规自1948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现已由最初的简单杆式角规,发展为棱镜角规、林分速测镜等多能的光学测树仪器;测定项目由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扩大到树高、株数、材积等多项因子;工作原理也由普通的数学解释发展为一种包括点抽样、线抽样的统计体系。因此,角规测树已成为当代森林调查、以至研究林木更新、造林、生态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1975年04期)

[9](1975)在《LG-1型棱镜角规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角规自1948年问世以来,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现已由最初的简单杆式角规,发展为棱镜角规、林分速测镜等多能的光学测树仪器,测定项目由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扩大到树高、株数、材积等多项因子;工作原理也由普通的数学解释发展为一种包括点抽样、线抽样的统计体系。因此,角规测树已成为当代森林(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1975年04期)

型棱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原理的传感器以其极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特异识别能力,己在生化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多层薄膜反射理论,对基于 Kretschmann模型的棱镜SPR波长调制型传感结构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棱镜类型、金属膜层厚度、调制层厚度和类型等结构参数对SPR共振效果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棱镜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锐,巴音贺希格,杨晋,尹禄,崔继承.C-T型棱镜透射式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谱图还原模型[J].光学学报.2016

[2].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波长调制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特性研究[C].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3].李红霞,吴福全,范吉阳.空气隙间隔格兰型棱镜偏光器透射光强扰动的温度效应[J].物理学报.2003

[4].张冬青,吴福全,范树海,王宁.格兰型棱镜视场角的光谱特性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5].赵仲刚.GD-01型棱镜式光定向耦合器的研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7

[6].陈成杰,王大成,李受.GDB-54B型棱镜窗光电倍增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5

[7].王茂蒲,苏长山.一种供激光谐振腔使用的改进型棱镜[J].兵器激光.1984

[8]..LG—1型棱镜角规及其验证[J].林业勘查设计.1975

[9]..LG-1型棱镜角规及其验证[J].林业资源管理.1975

标签:;  ;  ;  ;  

型棱镜论文-张锐,巴音贺希格,杨晋,尹禄,崔继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