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

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野鸟,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

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1](2019)在《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与致病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野鸟禽流感病毒紧急疫情检测过程中鉴定并分离到1株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利用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及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解析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情况,通过体外复制动力学试验及小鼠感染试验,评价了该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哺乳动物致病性。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属于Clade 2.3.4.4,可以不经适应直接感染小鼠并在呼吸系统内复制,表现出有限的组织嗜性,对小鼠呈低致病性。其在体内外复制能力较低。结果表明,本试验加深了对野生鸟携带H5N8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和理解、对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为预测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趋势及其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樊兆斌,姜莉莉,孟冬梅,周宛蓉[2](2017)在《东北地区叁株野鸟源H5N1(clade 2.3.2.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4月至9月期间,作者对东北地区开展了野生鸟类H5N1禽流感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黄眉柳莺、琵嘴鸭及绿头鸭中分离到叁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为了确定分离株的遗传背景,对其八个独立的基因片段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叁株病毒都属于2.3.2血统分支。分离株对鸡、鸭及小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叁株病毒对鸡都表现出高致病性,人工感染病毒后2-6天内死亡率为100%,分离株对鸭和小鼠的致病性差异较大。试验数据表明clade 2.3.2.1分支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在野鸟迁徙路线上传播,因此加大对家禽及野鸟的H5N1病原的长期监测对预防其潜在的流行爆发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9)

葛叶[3](2016)在《2014-2015年间中国安徽省野鸟源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致病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多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禽鸟中持续不断地爆发,而且经自然重组变异后一些禽流感病毒获得了跨越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的能力,常常导致哺乳动物和人的发病甚至死亡。因此,禽流感已经成为当今直接影响和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野鸟作为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对病毒的持续存在、重组变异、及传播扩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野鸟禽流感病毒的主动监测研究,充分了解掌握它的生态分布、流行特征、遗传演化规律,对禽流感疫情的预警和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2014-2015年间的春冬两季对安徽省野鸟进行了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监测研究,通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和遗传演化分析,了解掌握该地区野生鸟类的禽流感病毒的携带状况;同时从小鼠的感染实验和细胞感染方面评价了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对人及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最后通过对代表毒株的先天性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了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引发鸡和鸭免疫风暴因子的差异性表达情况。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一、2014-2015年安徽省野鸟中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携带状况从4534份野鸟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流感病毒38株,新城疫病毒13株,病毒分离率1.1%,自采样品禽流感病毒的分离率为2.65%,送检样品的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0.21%。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包括HIN1、H1N2、H3N2、H3N3、H3N8、H6N1、 H6N2、H9N2和H11N9共计9个亚型组合,H6N2和H9N2为优势亚型。对38株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根据H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这38株流感病毒均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015年分离的两株H9N2禽流感病毒虽然HA基因显示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但其内部基因PB2的627位为赖氨酸,该特征性氨基酸与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有关,提示流感病毒在野鸟中可发生进化向着毒力增强的趋势发展,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具有潜在威胁。从内部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可以看出,各个亚型之间存在复杂的基因重组,各个亚型之间基因的重排、重配明显,尤其是部分毒株的N2基因、PA基因和NS基因来源十北美分支,为北美和欧业两个分支的重组病毒,说明候鸟可携带禽流感病毒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活动,以及野鸟在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重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川。二、代表性毒株的致病性评价为了解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本研究以Babl/c小鼠作为研究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模型,评价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小鼠的感染性实验结果显示,除个别毒株外,本研究中的大多数野鸟源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小鼠,造成小鼠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但无其他临床表现。病毒仅局限于在小鼠的呼吸道器官进行复制,各个亚型、各个毒株之间呈现差异性复制。以上数据表明这些野鸟源禽流感病毒虽然对小鼠不具有致死性,但是可不经过适应直接感染小鼠,仍然对哺乳动物具有潜在的威胁。鉴于病毒可在小鼠体内进行良好的复制,本论文进一步以人肺泡癌上皮细胞作为靶细胞,以H6亚型的两株病毒(一株为H6N1,一株为H6N2)作为研究对象,评价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在人呼吸道靶细胞上的复制能力,进而推断这些病毒对人的潜在危害。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这两株病毒均可在人肺泡癌上皮细胞上有良好的复制能力,因而表明野鸟源H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人有一定的危害风险。叁、代表毒株引发不同细胞表达先天性免疫风暴因子的比较评价鸡和鸭为流感病毒的两大主要宿主,也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畜产品。大量研究表明,这两大宿主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有着明显的差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往往导致鸡群呈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大批量死亡;鸭群感染了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后只是呈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却很低,鸭群感染了低致病流感病毒后,有些则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所以说鸭群对流感病毒的耐受力较鸡群强。本论文以分离到的H6亚型AIV,且在小鼠上具有良好复制能力的4株病毒为研究对象,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分析比较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对流感病毒的两大自然宿主细胞的先天性免疫风暴因子(前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抗原识别受体TLR7和抗病毒因子)的表达水平评价野鸟源禽流感病毒引发的不同宿主先天性免疫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野鸟源AIV可激起鸡和鸭的先天性反应,而且二者比较,鸡的先天性免疫反应较强烈,尤其是抗病毒因子IFN-α的表达呈高水平;而鸭的先天性免疫因子表达大多呈负调控,这与鸭感染AIV后病毒携带时间较长、病毒滴度较低等观点不谋而合。综合分析安徽省的野鸟携带的禽流感病毒具有亚型组合多样和基因重组现象明显的特征,对人和哺乳动物具有一定的威胁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3-01)

Wen,Su,Chengmin,Wang,Jing,Luo,Yuliang,Zhao,Yan,Wu[4](2016)在《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对H7N9病毒致病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介自2013年以来,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不断与家禽中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特别是H9N2病毒的重组,形成了多个支系。尽管担忧H7N9病毒可能具有大流行的潜力,然而目前对可能募集到的具有显着差异的野鸟源H9N2病毒内部基因的H7N9病毒的生物特性仍不清楚。本研究产生了63株来源于1株家禽源H7N9病毒和1株野鸟源H9N2病毒的H7N9重组病毒。相对于野生型H7N9病毒,25株重组病毒在小鼠中的毒力增强了。(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6年01期)

张芳,王晶,卢昆鹏,肖丽,彭志[5](2015)在《一株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3PAASDR↓GL340,其中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分别与H9、H6、H4、H1、H11、H10、H3等多种亚型的LPAIV同源性较高,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感染性试验显示,WB/400/14不能够在SPF鸡和小鼠体内有效复制,但病毒感染SPF鸭后能够在部分脏器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感染鸭能通够过咽喉和泄殖腔同时向外排毒,而同居感染鸭仅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表明分离株在SPF鸭群中具有良好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I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樊兆斌[6](2014)在《野鸟源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鸟作为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原始病毒库,伴随着其迁徙的季节性,跨地域性及长距离性等特点,在禽流感病毒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森林、湿地、湖泊、平原及沼泽草甸等自然生境为多种鸟类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是东北亚野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为了掌握该地区禽流感病毒野生宿主分布特点,掌握其遗传变异规律,为防制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对该地区野鸟禽流感病原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分离株的分子特征、遗传进化及其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1.野鸟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2012年3至2013年5月对东北地区叁个省份及河北秦皇岛主动开展了野生鸟类禽流感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共采集样野鸟个体1279份,包括6个目,30个属,57个种。通过鸡胚传代分离纯化病毒、血凝抑制及RT-PCR确定禽流感病毒亚型,结果有14个野鸟AIV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09%。阳性样本中有7株H3N8亚型,3株H5N1亚型,2株H3N2亚型,1株H6N2,1株H6N6,其中首次从野生雀形目黄眉柳莺中分离到了一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首次从野生鸳鸯中分离到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2.叁株野鸟源H5N1亚型HPAIVs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分析2.1叁株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均含有连续的4-6个碱性氨基酸,具有HPIV的特征。NA分子颈部都存在49-68位氨基酸的缺失。MD/JL/36 在 PB1, PB1-F2蛋白368、66位点分别检测到I-V, N-S突变,提示其可能具有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能力。叁株病毒M1分子30、215位点均发生了N-D, T-A的突变。M1蛋白与流感病毒抗金刚烷胺药物相关的位点27 (V-A),31 (S-N)突变在MD/JL/36和YBW/HLJ/18中分别被检测到。另外,YBW/HLJ/18在NSl蛋白92位检测到了D-E的突变。2.2叁株病毒都属于2.3.2血统分支,此分支的毒株主要分离于2009-2011年的野鸟和水禽,分布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蒙古、韩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2.3叁株病毒对鸡都表现出高致病性,死亡率为100%。叁株病毒对鸭的致病性差异性较为明显。YBW/HLJ/18在5-6天内死亡率为100%,MD/JL/36在试验期内死亡率为20%,而CS/HLJ/137在试验期内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死亡率为0%。叁株病毒可以通过喉和泄殖腔排放,导致同居鸭感染,均能在鸭各个脏器中有效的复制。2.4 YBW/HLJ/18和CS/HLJ/137在小鼠五种组织器官中都能有效复制,其中在肺中病毒滴度最高。感染CS/HLJ/137的小鼠在第11天全部死亡,致死率达100%,YBW/HLJ/18致死率为80%,而MD/JL/36仅为20%。CS/HLJ/137, YBW/HLJ/18和MD/JL/36叁株病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5,>6.5和>6.5。3.野鸟源H3N8亚型LPAIVs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分析3.1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叁株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都属于新的重组病毒。3.2叁株H3N8 AIV 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EKQTR*GLF,仅含有一个碱性氨基酸,具有LPIV的特征。叁株H3N8病毒蛋白片段中对病毒宿主特异性选择,致病性及耐药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均末发生突变。3.3分离的7株H3N8禽流感病毒HA基因均属于亚洲分支,且与马流感的遗传距离较远。3.4叁株H3N8禽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SPF鸡后,在整个试验期内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MD/LN/51和RCC/HLJ/98不能在鸡组织脏器中复制,在泄殖腔和喉头中也没有发生排毒反应。MD/JL/22可以在鸡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胸腺中有效复制并通过泄殖腔向环境中排毒,导致同居鸡的感染。3.5叁株H3N8禽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SPF鸭后,在整个试验期内同样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但感染后3-7d大部分感染和同居鸭都可以通过喉头和泄殖腔向外排毒,并感染同居鸭。在感染后的14和21d,血清抗体都呈阳性。叁株病毒均可以在鸭肾、脾、法氏囊及盲肠扁桃体内复制。3.6 MD/JL/22和RCC/HLJ/98两株病毒均可以在小鼠肺脏和鼻甲骨中有效复制,而MD/LN/51在所有脏器组织中均没有检测到病毒复制。MD/JL/22和RCC/HLJ/98均可导致小鼠肺脏出现局部性的淤血和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4.鸳鸯源H3N2亚型LPAIV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分析4.1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株H3N2亚型AIV 8个基因片段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属于新的重组病毒。4.2 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PEKQTR*GLF,具有LPIV的特征。病毒蛋白片段中与其对宿主特异性选择,致病性及耐药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均末发生突变。4.3分离株HA基因属于Avian分支,此分支与Canine分支表现为较近的遗传关系,它们共同聚到一个大分支,与Equine分支遗传距离最远。4.4 MD/HLJ/1分离株经鼻腔感染SPF鸡和鸭后,在整个试验期内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分离株不能在鸡组织脏器中复制,但是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感染后14和21d,部分鸡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MD/HLJ/1可以在鸭肺、法氏囊、胰腺及盲肠扁桃体内复制,大部分攻毒和同居鸭都可以通过口腔和泄殖腔向外排毒。另外,MD/HLJ/1可以刺激鸭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所有攻毒和同居鸭在14和21d都有血清转阳情况。4.5 MD/HLJ/1可以在小鼠肺脏和鼻甲骨中有效复制,可导致小鼠肺脏出现局部肺泡间隔增宽,中度间质性肺炎病理变化。整个试验期内小鼠体重仅表现为一过性的降低。(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12-01)

管雪婷,刘景利,柴洪亮,程成,张翼[7](2013)在《1株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鸭的致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鸭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毒在鸭消化道更能进行有效复制,排毒时间较长,具有直接接触感染的能力。病毒感染鸭7~14d可产生HI抗体,在第3周达最高值。病毒仅能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2个器官组织中较高水平复制,却对法氏囊、肺、胸腺和胰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幼龄鸭在AIV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是否与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感染有差异,还需进一步试验证实。(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2年4月至9月期间,作者对东北地区开展了野生鸟类H5N1禽流感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从黄眉柳莺、琵嘴鸭及绿头鸭中分离到叁株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为了确定分离株的遗传背景,对其八个独立的基因片段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叁株病毒都属于2.3.2血统分支。分离株对鸡、鸭及小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叁株病毒对鸡都表现出高致病性,人工感染病毒后2-6天内死亡率为100%,分离株对鸭和小鼠的致病性差异较大。试验数据表明clade 2.3.2.1分支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在野鸟迁徙路线上传播,因此加大对家禽及野鸟的H5N1病原的长期监测对预防其潜在的流行爆发意义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野鸟源H5N8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与致病性评估[J].中国兽医学报.2019

[2].樊兆斌,姜莉莉,孟冬梅,周宛蓉.东北地区叁株野鸟源H5N1(clade2.3.2.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3].葛叶.2014-2015年间中国安徽省野鸟源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致病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6

[4].Wen,Su,Chengmin,Wang,Jing,Luo,Yuliang,Zhao,Yan,Wu.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对H7N9病毒致病性的影响[J].科学新闻.2016

[5].张芳,王晶,卢昆鹏,肖丽,彭志.一株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

[6].樊兆斌.野鸟源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及其致病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7].管雪婷,刘景利,柴洪亮,程成,张翼.1株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鸭的致病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3

标签:;  ;  ;  ;  

野鸟源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论文-张醒海,李元果,王铁成,初冬,孙贺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