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金鑫,易晓梅

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金鑫,易晓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可靠传输,能耗均衡

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易晓梅[1](2018)在《一种可靠传输的WSNs能耗均衡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部署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丢包率高和某些节点过早死亡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传输的能耗均衡路由协议。通过节点间信号广播为每个节点建立路由表;节点根据传输代价函数从路由表中选择最合适的下一跳转发节点。由于协议综合考虑了节点剩余能耗、信号强度、跳数和链路质量等因素,使得信号传输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同时网络中节点能量消耗均衡,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仿真实验从网络生存时间、网络剩余能量均值和节点能量方差进行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协议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8年10期)

张俊丽[2](2017)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可靠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其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科学研究意义,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无线信道在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时,会导致数据传输的不可靠。此外,传感器节点一般使用不可充电的电池供电,频繁地更换电池势必会增加网络使用成本。因而,如何设计有效的路由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节点能量的高效利用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单信源单信宿与多信源单信宿这两类网络模型,即“一对一”网络和“多对一”网络。分别从路径找寻与数据传输这两方面研究如何高效利用节点能量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一对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路由数据传输效率低、节点能耗大。为了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冗余”与“重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地理路由协议。本文将簇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在路由度量选择时,综合考虑簇内节点数目与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均衡簇间节点能耗;在数据传输阶段,结合网络编码与协同通信技术降低网络因节点故障或失效对其鲁棒性的影响,从而增加数据包传输成功率。理论分析与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协议能增加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节点能耗。(2)针对“多对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阶段存在的“远距离节点可靠性差,近距离节点负载重”等问题,本文将机会路由与节点地理位置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候选节点集的机会路由协议。在候选节点集选择时,传输节点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信息对候选节点集选择范围的方向与角度进行约束。然后,通过对候选节点集选择区域大小的调节,达到增加远距离节点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近距离节点能耗负载的目的。同时,机会传输策略的使用增加了数据传输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能有效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晓东[3](2017)在《具有不可靠链路的低占空比传感网中低延迟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Low-duty-cyc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LDC-WSN)可部署在人类难以进入的恶劣环境中执行长期的监测和目标跟踪等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LDC-WSN中,节点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只有少量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节点发送数据时需要等待接收节点苏醒,由此产生睡眠延迟(Sleep Delay)。通常情况下,节点之间的睡眠延迟是数据传输延迟的几十倍或上百倍。因此传统的基于节点持续工作(All-node-active)的路由协议不适用于这种网络。此外,目前大部分已有的针对LDC-WSN的路由协议并没有考虑不可靠链路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路由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综上所述,设计不可靠通信环境中低延迟的路由协议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LDC-WSN中能量感知的动态路由算法。目前已有的LDC-WSN路由协议主要关注如何减少端到端延迟,没有充分考虑均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容易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某些节点能量消耗过快而过早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质量和能量感知的路由算法EADR(Energy-aware Dynamic Routing)。每个节点维护一个转发集,转发集中的节点均是链路质量较高的邻居。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节点将数据发送给转发集中决策因子高的邻居,而决策因子由转发集中节点的工作/睡眠调度和能量水平来动态决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ADR算法能够降低端到端的延迟,提高数据成功发送率,提高网络生命周期。(2)异步低占空比WSN中基于相长干涉的数据收集协议。在基于事件驱动的传感器应用中,节点并不是进行持续的数据收集,而是在有事件发生时才会向Sink发送数据。目前已有的数据收集协议中,为了维护协议的健壮性,节点需要定期维护邻居节点信息,产生较大的控制开销。而在具有不可靠链路LDC-WSN中,由于睡眠延迟和不可靠通信的存在,维护过程将会变得更为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在异步LDC-WSN中基于相长干涉的数据收集协议ADCCI(Asynchronous Duty Cycle and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在ADCCI中,节点不需要保存和维护邻居节点信息。当有数据发送时,节点会先与Sink建立多条传输路径,然后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利用基于相长干涉的并发传输快速且可靠的将数据发送到S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DCCI协议能够降低端到端延迟,提高数据包接收率,产生更少的控制开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林艺明[4](2017)在《基于强化学习的车联网可靠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间建立通信网络的概念自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众多学者,政府机构以及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VANET环境下可靠有效的路由传输机制,通过调研现有不同类型的VANET路由协议,分析已有路由协议中存在不足,发现现有路由协议对转发节点的选择度量指标单一,并且转发节点选择没有前瞻性,未能考虑下一跳转发节点周围邻居节点质量。以此出发设计了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PbQR(Position-based Q-leaminng Routing),PbQR 算法使用强化学习对周围邻居节点进行质量评估,充分考虑路由链路上所有节点对路由转发的影响,并且考虑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以此指导路由转发节点的选择,建立稳定且可靠的路由转发路径。通过使用城市交通模拟仿真平台SUMO生成车辆节点运动轨迹,并结合网络仿真平台NS2对协议在城市场景下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bQR协议在分组送达率、平均端到端时延等关键性能上相比现有路由协议均得到一定提升。另一方面,针对VANET中节点在运动速度较快场景下,网络拓扑变化频繁而引起路由链路断裂概率增大,导致路由协议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采用分簇算法将具有相似移动性的节点划分为一组,提高了节点间的相对稳定性,并且采用Dyna框架使用规划的方法加速强化学习收敛过程,以此提高路由转发的实时性及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基于Dyna-Q的分簇路由算法CbDR(Cluster-basedDyna-Q aided Routing)。通过在 NS2 仿真平台将 CbDR 与现有的路由协议进行性能比较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bDR算法在不同节点密度的车载场景具有可扩展性,同时对于车辆节点运动速度较快的车载场景,通过分簇方法降低节点间的不稳定性,有效保证了路由算法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忠男[5](2017)在《自组织网络中可靠组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自组织、多跳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它无需基础设施支撑,节点之间可灵活地进行组网,这些特点使得它极其适合诸如军事、救灾和移动会议等特殊应用场景,因此无线自组织网络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非常适合组播业务,组播传输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并减少数据传输中的开销,但因为网络中的节点频繁快速地移动会导致网络拓扑不断改变,组播数据传输中极易发生丢包,系统性能会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对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网中的可靠组播路由协议。首先,将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介绍和性能比较。其次,将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较为成熟的MAODV协议在实验室的自组网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实际组网测试,组网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针对MAODV协议在组播传输可靠性上的不足,改进其分组分发方式,增加分组缓存机制、丢失恢复机制和低开销机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MAODV-RL。最后,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测试平台将MAODV协议和MAODV-RL协议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对比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多个性能指标上远优于MAODV协议。同时将MAODV-RL协议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组投递率的比较,测试结果证明MAODV-RL协议在分组投递率方面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协议。本文中协议的性能测试由专门开发的软件测试程序来完成,主要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以及开销等方面将MAODV-RL协议与MAODV协议及其他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多个测试场景下的详细性能对比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AODV-RL协议的开销要大于MAODV协议,但是在分组投递率、动态适应性、可扩展性以及组播分组平均传输跳数方面均优于MAODV协议。且在相同测试场景下,MAODV-RL协议的分组投递率也优于其他四种可靠组播路由协议。这些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在现有的自组网平台和MAODV协议基础上所设计的MAODV-RL协议在组播可靠性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杨力,赵文红,王巍,刘卓超[6](2016)在《基于可靠骨干网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d Hoc组网的安全路由协议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靠骨干网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引入信任评估机制对网络节点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选取可信节点作为网络骨干节点,同时将低于信任阈值的恶意节点进行隔离,以骨干节点为簇头对网络进行安全分簇,簇头节点及簇内成员节点间构成可靠骨干网,基于可靠骨干网进行安全路由协议的设计。仿真实验表明,与AODV等路由协议相比,本协议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能达到更优的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周雪,朱小明,陈立建,方凯,雷艳静[7](2015)在《基于停车诱导系统的能量均衡可靠路由协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是有限的,如何设计一个能有效节能的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实际的停车位诱导系统提出了一种能量均衡的可靠路由协议。该协议在网络的初始阶段先建立全局网络拓扑,然后根据能量代价函数选择下一跳转发的节点,节点上方有障碍物的时候更新节点的可靠度信息。由于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跳数、邻居节点的距离以及可靠度等因素,使得网络节点能量的消耗得以均衡,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在仿真平台对能量均衡的可靠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和最短路径路由进行了对比,从网络生命周期、网络能量均值以及网络能量方差叁个方面分别分析,验证了本协议的优越性。最后将协议应用到实际的停车位诱导系统中,取得了较显着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黄弘,汤翾[8](2015)在《基于地理位置的VENET可靠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环境下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点,提出基于地理位置的VENET可靠路由协议GCRR。充分利用电子地图等提供的信息,通过道路的车流密度和车流量的关系计算道路权重,进而排序出有效的数据转发路径,并根据节点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并采用扩展的贪心转发策略,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仿真实验验证GCRR算法的性能优于经典算法GPSR和GSR。(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5年02期)

夏辉,王辛果,杜晓明[9](2014)在《一种适用于军用无线自组网的可靠多径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无线环境、移动模型、硬件平台等方面的差异,民用无线自组网协议无法直接适用于军用网络。为军用无线自组网设计了一种新的可靠多径路由协议。首先,设计了新的可靠性、稳定性路径指标和多路径之间的相关性因子,并提出了选择满足单路径指标且互相关因子最低的L条路径的选路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比DT-MAODV具有更高的投送成功率和更低的端到端时延。(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胡须[10](2014)在《WSNs可靠路由协议在GAINZ平台实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路由协议RANC,在GAINZ实验平台上实现RANC拓扑搭建,给出了节点组网具体过程,实现可靠路由的最佳通信路径选择。(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4年18期)

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其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科学研究意义,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无线信道在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时,会导致数据传输的不可靠。此外,传感器节点一般使用不可充电的电池供电,频繁地更换电池势必会增加网络使用成本。因而,如何设计有效的路由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节点能量的高效利用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单信源单信宿与多信源单信宿这两类网络模型,即“一对一”网络和“多对一”网络。分别从路径找寻与数据传输这两方面研究如何高效利用节点能量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一对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路由数据传输效率低、节点能耗大。为了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冗余”与“重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地理路由协议。本文将簇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在路由度量选择时,综合考虑簇内节点数目与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均衡簇间节点能耗;在数据传输阶段,结合网络编码与协同通信技术降低网络因节点故障或失效对其鲁棒性的影响,从而增加数据包传输成功率。理论分析与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协议能增加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节点能耗。(2)针对“多对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阶段存在的“远距离节点可靠性差,近距离节点负载重”等问题,本文将机会路由与节点地理位置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候选节点集的机会路由协议。在候选节点集选择时,传输节点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信息对候选节点集选择范围的方向与角度进行约束。然后,通过对候选节点集选择区域大小的调节,达到增加远距离节点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近距离节点能耗负载的目的。同时,机会传输策略的使用增加了数据传输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能有效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金鑫,易晓梅.一种可靠传输的WSNs能耗均衡路由协议[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

[2].张俊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可靠路由协议研究[D].山西大学.2017

[3].刘晓东.具有不可靠链路的低占空比传感网中低延迟路由协议研究[D].广西大学.2017

[4].林艺明.基于强化学习的车联网可靠路由协议研究[D].厦门大学.2017

[5].张忠男.自组织网络中可靠组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6].杨力,赵文红,王巍,刘卓超.基于可靠骨干网的Ad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6

[7].周雪,朱小明,陈立建,方凯,雷艳静.基于停车诱导系统的能量均衡可靠路由协议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5

[8].黄弘,汤翾.基于地理位置的VENET可靠路由协议[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

[9].夏辉,王辛果,杜晓明.一种适用于军用无线自组网的可靠多径路由协议[J].电讯技术.2014

[10].胡须.WSNs可靠路由协议在GAINZ平台实现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标签:;  ;  ;  ;  

可靠的路由协议论文-金鑫,易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