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消减论文-贾琳

植物消减论文-贾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消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园林植物,PM2.,5,消减,建模

植物消减论文文献综述

贾琳[1](2019)在《园林植物配置对大气中PM_(2.5)污染的消减效果建模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气中PM_(2.5)越来越多,提出将园林植物配置应用至PM_(2.5)污染的消减中。基于国内外PM_(2.5)分析,将乔灌草和乔灌、乔灌草、乔灌分别种植在西北走向的主干道、东西走向的次干道、南北走向的支路。距离道边为5 m、10 m、15 m和20 m位置设定观测点,通过大气与颗粒物组合采样设备以流速为125L/min,时间为1 h完成颗粒物采样。经过采样和数据处理,通过统计软件SPSSS实行影响指标和测评结果相关性分析,并构建园林植物配置对PM_(2.5)污染消减效果模型。分别分析园林植物配置对四季PM_(2.5)污染消减效果和不同植物群落对PM_(2.5)滞尘影响,发现在园林植物配置下,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的PM_(2.5)浓度日趋变化为早晚高、中午低;乔灌草和乔灌对PM_(2.5)滞尘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张震,刘伸伸,胡宏祥,何金铃,马友华[2](2019)在《3种湿地植物对农田沟渠水体氮、磷的消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放化肥,农田氮、磷流失从而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的面源污染。为探讨水生植物种植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流失氮、磷的吸附拦截效果,在农田沟渠内种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测定植物对农田沟渠内氮、磷营养物质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植物,沟渠内总氮去除率为56.18%~74.58%,铵态氮去除率为36.23%~59.33%,硝态氮去除率为34.35%~66.88%,总磷去除率为44.38%~76.35%;随水流路径的延长沟渠中氮、磷的质量浓度均呈递减趋势;随时间增加,沟渠内各采样点氮、磷质量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水芹、石菖蒲和刺苦草对农田沟渠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应用于湖泊及其周边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彭浩,陈杰,蒋昌波,何飞,邓斌[3](2018)在《刚性植物分布方式对海啸波消减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刚性植物分布方式对海啸波消减的影响。实验中借助孤立波模拟海啸波,分析了矩形、交错、组合叁类分布方式下孤立波沿程波高、透射系数以及拖曳力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分布密度相等时,孤立波在矩形和组合分布植物模型前的壅高均大于交错分布植物模型。同时,植物分布密度一定时,分布方式将对植物消波产生影响,且植物间横向间距L2比纵向间距L1的影响更大。在雷诺数2000≤Rep≤4000且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0.331的条件下,各植物模型的拖曳力系数随植物分布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6期)

赵潇[4](2018)在《河南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生态环保建设工作。PM2.5是现代城市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突出环境问题,其主要特征包括了颗粒物细小、分布较为广泛,容易影响到社会民众的健康生活。因此,为了达到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各个地方必须优化配置城市范围内的绿地植物,结合当地大气环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表明,纯林绿地或者乔草配置型绿地植物配置对PM2.5消减能力最佳,而纯草坪绿地配置对PM2.5消减能力最弱。文章将进一步对河南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展开研究与探讨,旨在总结出不同绿地植物配置模式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中)》期刊2018年07期)

黄玉源,温海洋,杨慧纳,蒋呈曦,梁鸿[5](2017)在《植物群落结构与吸收和消减PM2.5能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PM2.5的研究方面,由于国际上美国最早也是在1997年才将此指标列入其国家监测标准,而我国以往只是在1996年才把PM10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而PM2.5是2015年才列入标准,因此,在国内外的研究只是较多的涉及PM2.5在城市的分布状况、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段凤魁等,2009a,2009b;王京等,2011;任怡,2012;王文全等,2012;朱旭等,2012;梁林佐等,2012;Schauer et al.,1996;Simcik et al.,1999;Simoneit et al.,2001;Bond et al.,2002)。(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7-10-20)

赵毅娜[6](2017)在《浅议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某地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较为典型的植物配置方式,通过不同地点的道路绿地作为监测点,测定不同监测点的pm2.5浓度,根据具体的数据探究不同的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植物的宽度与pm2.5的消减效果成正比,而通过不同植物配置方式的对比分析,得出"乔+灌+草-乔"的植物配置方式,对于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最佳,本文的研究也为之后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7年12期)

李新宇,赵松婷,郭佳,李延明[7](2016)在《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园绿地具有消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功能,通过对北京4家公园内典型植物配置群落全年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的测定,定量研究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的各表征因子对大气PM_(2.5)消减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大气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对细颗粒物的消减效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纯林绿地或乔草配置型绿地消减PM_(2.5)能力最佳,纯草坪绿地对PM_(2.5)消减率最低;2)植物配置模式的表征因子中,斑块面积会显着影响绿地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能力(P<0.01),斑块面积越大,绿地对消减pM_(2.5)浓度的效果越明显。而与乔木层郁闭度、乔木层高度、草坪盖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显着;3)各观测点PM_(2.5)浓度显示与群落内的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大气压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6年08期)

程新锋[8](2016)在《水生植物对风浪消减及水体再悬浮和营养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采用自主设计的螺旋式电机水槽来研究挺水植物芦苇对风浪的消减及对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在不同水动力的扰动作用下,测定不同密度的水生植物作用后的波浪高度及水体固体悬浮物的浓度,从而探讨水生植物在消减风浪方面以及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为了探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不同营养盐的去除效果,采取栽种芦苇、富贵竹、狐尾藻、伊乐藻等五种处理方式,测定不同试验周期后水中的TN、TP、NH4+-N、DO等重要水质指标的变化,以期对不同水生植物对营养盐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密度的水生植物能够有效的降低风浪引起的波浪的高度;在同样的风力条件下,水生植物的密度越大,消浪的效果越明显,当风速接近或小于8.7m/s时,植物种植宽度在4m以上,可以达到大幅度消减风浪的目的;当植物的密度低于25株/m2时,消浪效果不明显。2)不同种植密度的芦苇对水体由于风浪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SPM质量浓度有消减作用,不同密度的芦苇与SPM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最高消减率达到75.5%;3)不同的水生植物都可以有效的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对于总氮,去除率按顺序为芦苇>富贵竹>狐尾藻>伊乐藻>臭氧;对于总磷,去除率顺序为伊乐藻>芦苇>富贵竹>狐尾藻>臭氧。(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黄鹏飞,陈晓安,郑太辉,杨洁[9](2016)在《红壤坡地不同植物措施消减径流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验,以自然裸露坡地为对照,利用2013年赣北第四纪红壤坡地的降雨和产流过程数据,在分析日降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植物措施对次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峰值及年产流量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1)全年侵蚀性降雨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3—6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80.3%,且暴雨及大暴雨多发;(2)降雨量及最大时段侵蚀性雨强I60对坡面产流量有显着的影响,坡面产流量与PI60呈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3)不同植物措施对坡面最大时段径流峰值及年总径流深的消减效果,以柑橘+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为最好,其次为柑橘+百喜草带措施,柑橘纯林则最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孙晓丹,李海梅,周春玲,王小柱[10](2015)在《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在多个城市频繁出现,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小的PM_(2.5)等大气颗粒物的作用和影响。种植园林植物是有效阻滞粉尘、消减大气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方法之一。该研究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植物个体和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人们进行相关研究及利用植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24期)

植物消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施放化肥,农田氮、磷流失从而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的面源污染。为探讨水生植物种植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流失氮、磷的吸附拦截效果,在农田沟渠内种植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测定植物对农田沟渠内氮、磷营养物质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植物,沟渠内总氮去除率为56.18%~74.58%,铵态氮去除率为36.23%~59.33%,硝态氮去除率为34.35%~66.88%,总磷去除率为44.38%~76.35%;随水流路径的延长沟渠中氮、磷的质量浓度均呈递减趋势;随时间增加,沟渠内各采样点氮、磷质量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水芹、石菖蒲和刺苦草对农田沟渠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应用于湖泊及其周边等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消减论文参考文献

[1].贾琳.园林植物配置对大气中PM_(2.5)污染的消减效果建模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2].张震,刘伸伸,胡宏祥,何金铃,马友华.3种湿地植物对农田沟渠水体氮、磷的消减作用[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3].彭浩,陈杰,蒋昌波,何飞,邓斌.刚性植物分布方式对海啸波消减影响实验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8

[4].赵潇.河南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8

[5].黄玉源,温海洋,杨慧纳,蒋呈曦,梁鸿.植物群落结构与吸收和消减PM2.5能力关系研究[C].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7

[6].赵毅娜.浅议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的消减作用[J].花卉.2017

[7].李新宇,赵松婷,郭佳,李延明.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J].中国园林.2016

[8].程新锋.水生植物对风浪消减及水体再悬浮和营养盐的影响[D].淮北师范大学.2016

[9].黄鹏飞,陈晓安,郑太辉,杨洁.红壤坡地不同植物措施消减径流峰值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6

[10].孙晓丹,李海梅,周春玲,王小柱.园林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5

标签:;  ;  ;  ;  ;  

植物消减论文-贾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