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盆栽桂花不开花?

为什么北方盆栽桂花不开花?

一、北方盆栽桂花为何不开花(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1](2021)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属(Melaleuca)的常绿灌木,原产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并于1992年引种至我国广东省。其树型整齐,树冠浓密蓬松,是优良的功能性景观树种资源。因其枝叶所散发的芳香气味具有驱虫驱蚊、净化空气的功效,因而发展盆栽互叶百千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以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利用多效唑(PP333)、烯效唑(S3307)、矮壮素(CCC)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分别设置3个浓度梯度,对盆栽互叶白千层进行矮化处理。通过观察矮化后互叶白千层的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而探究不同浓度的三种生长延缓剂对互叶白千层的矮化效应及内在影响机制,为互叶白千层矮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PP333和S3307可使互叶白千层株高明显降低,茎秆增粗。2000 mg-L-1的PP333对株高的抑制作用最明显。2000 mg·L-1的PP333和100 mg·L-1的S3307处理对茎秆增粗效果最为明显。各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显着抑制植株新枝的伸长,且均随各植物生长延缓剂浓度的增高而减小,3000 mg·L-1 CCC处理后新枝伸长量最小,比CK减少了53.75%。CCC可显着增强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间相关性。(2)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互叶白千层幼苗叶片的叶厚、上表皮、下表皮、上栅栏组织、下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肉的厚度增加,海绵组织的增幅尤为明显。在2000 mg·L-1的PP333处理下增幅最显着,使互叶白千层幼苗叶片的叶、上表皮、下表皮、上栅栏组织、下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肉的厚度分别比CK增加了 26.38%、22.27%、10.03%、13.16%、11.67%、75.91%和22.75%。(3)不同浓度的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盆栽互叶白千层叶片中Ch1a、Ch1 b、叶绿素总量Chl(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PP333和CCC处理后,各光合色素含量随施药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3307处理后,各色素浓度随施用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互叶白千层叶绿素总量均与内源激素IAA、GA和ZT呈正相关,与ABA呈负相关,这说明内源激素IAA、GA和ZT含量的提高可促进互叶白千层叶绿素的合成。(4)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可使互叶白千层体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得到显着的提升,其中100 mg·L-1的S3307的效果最明显。在不同浓度延缓剂处理下,互叶白千层的MDA含量整体上随时间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2000 mg·L-1的PP333和100 mg·L-1的S3307对降低互叶白千层MDA的含量效果最好。(5)叶面喷施PP333、S3307和CCC均可使互叶白千层的SOD、CAT和POD活性提高,且在同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下,互叶白千层叶片内的SOD、CAT和POD的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100 mg·L-1的S3307处理对盆栽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的活性的提升最为显着。高浓度的CCC比低浓度对抗氧化酶的活性提升的效果好。(6)叶片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总体上可以使植株叶片内IAA、GA、ZT含量降低,ABA含量增高。IAA、GA和ZT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ABA与IAA、GA、ZT呈负相关。同时,处理后可明显降低GA/ABA、IAA/ABA、ZT/ABA、(IAA+GA)/ABA和(IAA+GA+ZT)/ABA的比值,其中2000 mg·L-1的PP333处理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最为明显。(7)在PP333处理下,ZT是株高调控的主要因素,ZT含量的降低是互叶白千层株高矮化的关键;茎粗主要受GA调控,GA含量的下降导致茎秆增粗;IAA和GA是可溶性蛋白的主要调控激素。在S3307处理下,互叶白千层的营养生长受到内源激素ZT和IAA共同调控。IAA、ZT和ABA是互叶白千层茎粗的主要调控激素,IAA和ZT含量的降低和ABA含量的增高是茎秆增粗的关键;S3307加强了抗氧化酶POD与GA和ABA相互作用,进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在CCC作用下,互叶白千层株高、茎粗以及新枝长主要由生理指标POD的活性来调控,而内源激素的调控作用不显着。综合分析,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互叶白千层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PP333、S3307、CCC。2000 mg-L-1的PP333矮化效果最佳,处理后所得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果最为理想,株型紧凑,叶色增绿,大大提高了盆栽互叶白千层的抗逆性及观赏价值。

姚枚妗[2](2021)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是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城市历史痕迹,需引起重视。然而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化致原有植物景观风貌遭受破坏,故通过深入分析其中植物景观以期对其他历史街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建议。首先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将街区按功能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和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并根据调研分析各选取一处典型街区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调研测绘、访谈以及对比总结的方式对以下两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包括植物植物种类、群落分析等;二、从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将植物景观分为建筑和街巷周边植物景观,街巷周边植物景观根据线和点分为街巷道路植物景观和街旁绿地植物景观。通过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出: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层面:科属种上街区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整体植物种类组成较简单;植物群落结构类型较少;植物整体风貌展现以点缀为主的低密度种植且形式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主要集中于乔木层且注重个体风貌的展现;植物季相特征不明显,并非依赖于群体色彩;大多植物景观文化氛围较佳。二、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层面:建筑周边多应用树姿优美季相丰富型大乔、枝叶纤细体型轻巧型小乔以及色叶丰富形态紧凑型灌木等树种。民居建筑周边植物景观特色为“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商业建筑周边植物景观以精致巧妙的多元化为特色。街区内外、主次道路植物景观的差异体现在植物景观氛围的营造上。街旁绿地主要分布于街区出入口处、街巷交叉口等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具辨识度和代表性。整体上,民居型街区植物景观“重商业、轻民居”,商业型街区植物景观差异化显着;文化型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性较强、地域性特色突出。最终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1)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2)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3)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4)深度重点优化,查漏补缺;(5)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6)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林舒琪[3](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王存志[4](2020)在《故宫花房的故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代皇家园林的空间格局会发生改变,其内的叠石、建筑匾联、动物景观等大多已难再现。但若我们走进故宫,仍能看到这座明清宫廷园林内留存的"活文物"——盆栽与古树。故宫花房,主要负责故宫内盆栽(包括大型盆栽)类植物的养护。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与石榴,冬天的腊梅……这些盆栽植物被精心养护起来,伴随着时节的变幻,将故宫园林装点出不同的风味。

邢云龙[5](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吴妙薇[6](2019)在《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文中指出乡村庭院绿化作为乡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生态景观的呈现具有重要意义。安吉作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其景区村庄植物景观相对成熟,因而选择具有典型性的5个3A级景区村庄为对象进行调研。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该地区庭院植物景观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调研地庭院植物情况:大竹园村(82科185种)、双一村(77科151种)、龙王村(90科218种)、尚书圩村(79科169种)、余村村(86科211种)。分布较广的科有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等。植物生长型构成以乔,草本植物种类为多,藤本种类最少。植物归化率分别为:大竹园村(31.9%)、双一村(31.9%)、龙王村(32.6%)、尚书圩村(23.7%)、余村村(37%)。植物用途组成上,以观赏性植物为最高,其次为食用类。分析了案例地庭院植物的观赏特性,统计得:观花型植物共131种,季节性色叶植物共46种,观果植物共89种,及较多的蔬果资源植物。(2)分析调研地庭院乔灌层植物群落特征,得出各村乔灌层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都较高,各村差异不大,乔木层最低为龙王村,最高为大竹园村;灌木层最低为大竹园村,最高为龙王村及余村。各村乔灌层植物相似性主要统计分析了各村的特有植物,最多为大竹园村7种,最少为余村3种。(3)对调查庭院依据庭院功划分为:生产型、观赏型、混合型、经营型、公共型五类,按建筑与景观风格划分为:现代型和乡土型,对比分析了各村各类型庭院构成及具体植物配置模式。最后,总结其庭院植物景观现状优劣,对此在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庭院植物景观营建的各因素(地域环境及人文因素等),提出营建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庭院推荐可供参考的配置模式,为同类型村庄庭院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并根据调研景区村庄总植物名录,筛选出195种乡土植物。

何雪雁[7](2019)在《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康复景观、芳香疗法、芳香植物的相关内容和前人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得出康复景观和园林绿地中常用的芳香植物种类,选取园林绿地中常用但还未在康复景观中大力推广的4种芳香植物琼花Viburnum macrocephalum f.keteleeri、重瓣黄木香Rosa banksiae var.lutea、含笑花Michelia figo、花叶香桃木Myrtus communis‘Variegata’进行研究。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对活体植株的挥发物进行收集,利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成分分析及含量的检测。通过人体闻香实验,利用生物反馈仪和电子血压计测定人体闻香前后的脑电波、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来评估实验前后被试者心理影响程度。挥发物检测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多样,主要由酯类、醇类及其氧化物、烷烃及环烷烃、醛类、酮类、羧酸、萜烯和其它烯烃等构成。琼花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1.65%的化合物,有30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18.41%)、乙酸(8.96%)、水杨酸甲酯(5.2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5.01%)、2-乙基-1-己醇(4.50%)和α-金合欢烯(4.32%)。重瓣黄木香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89.04%的化合物,有29种,主要挥发物是:2,4,4-三甲基-1-戊烯(29.5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6.40%)、十二烷(7.19%)、2-乙基-1-己醇(5.96%)和2,3,4-三甲基-2-戊烯(4.40%)。含笑开花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8.63%的化合物,有53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仲丁酯(64.90%)、异丁酸乙酯(11.61%)、丁酸乙酯(3.95%)、己酸乙酯(3.85%)、乙酸乙酯(2.96%)和乙酸-2-甲基-1-丁酯(2.64%)。花叶香桃木枝叶挥发物共检出93.77%的化合物,有34种,主要挥发物是:乙酸桃金娘烯酯(30.94%)、α-蒎烯(12.59%)、α-柏木萜烯(8.05%)、对繖花烃(7.09%)、芳樟醇(4.01%)和β-月桂烯(3.76%)。闻香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干预效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以下推测:嗅闻四种植物对人体心率无明显影响,对人体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人体脑电波的干预效应非常显着。嗅闻琼花10 min可以使女性进入放松状态;男性嗅闻琼花20-30 min后会有所放松;嗅闻琼花30 min后可以增加人体的创造力,并可提高一定的专注能力。嗅闻重瓣黄木香10 min后可以使女性处于放松状态,嗅闻20 min后,男性开始明显地处于放松状态;男性短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可加强人体专注能力和反应力,嗅闻时间长后影响不明显;女性若长时间嗅闻重瓣黄木香一定程度上可加强人体反应力和精神活动能力。嗅闻含笑花10-20 min可增加女性的创造力和专注力;嗅闻30 min左右男性开始表现明显的放松状态。嗅闻花叶香桃木10min可增加人体的创造力、专注能力和反应力,且对女性干预效果较为明显;嗅闻30min后对男性干预效果更佳。对心理的干预效应为积极情绪上升,消极情绪下降,主要体现为紧张值、疲劳值、强迫值、焦虑值、敌对值、抑郁值、愤怒值和慌乱值下降,精力值和自尊感值显着上升。琼花、重瓣黄木香、含笑花、花叶香桃木四种植物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干预主要表现为积极效应,可在健康景观中发挥其减压、提高精神活动力等作用。应用芳香植物来营造科学合理的康复景观空间,如减压园、创造园等,使人们在自然的植物香气氛围中,获得身心和谐与健康,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胡楠[8](2019)在《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拥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以及八百余年的建都史,以历史时期园林发展为基础,在明清时期较为稳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皇家园林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清乾隆时期,皇家园林的规模与造园艺术水平均达到了鼎盛,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至高成就。充满了自然生趣的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北京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孕育下,北京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独具特征。本文对现有的北京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与其他皇家园林要素研究成果相比,时间范畴对历史时期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的研究极少,空间范畴对皇家园林整个体系的植物造景研究几乎为空白,研究方法对历史典籍的挖掘略显薄弱,研究成果以图文相结合的有效表现形式尚待尝试。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索植物造景视角下的皇家园林研究体系,通过构建以历史典籍为依托的研究框架,来推进历史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本文以清代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日下旧闻考》中被列入“国朝宫室”、“国朝苑囿”两卷中的15处皇家园林为研究对象。以周维权从园林基址选择和园林营造方式视角将中国传统园林分为人工山水园与天然山水园两类的研究结论为基础,认为皇家园林植物造景与此分类依据联系紧密,但该分类方式并不能概括全部研究对象的基址选择与营造方式特征,通过研究补充“内廷花园”这一类型,最终确立了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研究体系。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内容分析法与比较、归纳、演绎法,以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为依托,首先研究了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的组织与管理,继而对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进行了完整的考证,并以考证研究为基础再次利用历史典籍对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进行研究,以从内在与表象多个视角对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及植物造景形成全面的理解。本文共考证得出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228种次,包含72个科、145个属,并对植物种类考证结果按照研究对象的3种类型进行区分,包括内廷花园18种次,人工山水园99种次,天然山水园48种次。在此基础上,对内廷花园、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方式进行研究,认为建筑格局控制下内廷花园具有“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植物造景特征,山水结构引导下人工山水园具有“相体势之自然,随基势之高下”的植物造景特征,自然基底承载下天然山水园具有“林薄之华滋,足天成而鲜人力”的植物造景特征。本文结合考据资料对内廷花园建福宫花园、人工山水园畅春园、天然山水园静宜园的历史植物景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建福宫花园,考证得出乾隆时期、清代末期花园植物种类名录表,推测得出上述2个时期花园植物造景平面图,推测得出乾隆时期花园植物造景想象鸟瞰图。对畅春园,考证得出康熙至乾隆时期园林植物种类名录表,推测得出康熙至乾隆时期园林植物造景空间分布的平面图与鸟瞰图。对静宜园,考证得出乾隆时期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推测得出乾隆时期静宜园二十八景景点建设的植物种类与栽植配置的统计表及鸟瞰图。

赵渴姣[9](2019)在《国庆小菊观赏性及红紫色系稳定性评价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园林小菊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一个品种群,具有抗逆性强、覆盖率高、植株低矮、花量繁密、花色丰富等特点,且养护简单。随着近来年由于园林小菊品种应用日益广泛,自主选育和引进力度也随着加大,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建立观赏品质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客观全面评价每一个品种的特性,并配套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为其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展开了如下试验:1.对36个国庆园林小菊从生长特性、开花特性、适应性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共选取了株高、冠幅、冠丛圆整性、盛花日期、开花时期、花色、花型、花朵繁密度、抗倒伏能力、整齐度、群体存活率11个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观赏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1个指标中,花朵繁密度、冠丛圆整性和花色的权重值较高,对国庆园林小菊的观赏品质综合评价影响最大,根据此评价方法对36个国庆园林小菊品种进行分级,其中优级品种9个,占25%;良级品种17个,占47.22%;中级品种9个,占25%;差级品种1个,占2.78%。9个优级国庆园林小菊品种分别为‘金陵紫袍’、‘金陵红日’、‘金陵笑靥’、‘金陵胭荷’、‘金陵晚黄’、‘金陵锦袍’、‘金陵红荷’、‘金陵紫烟’、‘金陵黄鹂’。2.采用色差仪分别测定了 18个红色和粉紫色国庆园林小菊品种在初花期、盛花期和衰败期3个开花时期的花瓣明亮参数L*值、色相参数a*和b*的值,计算出C*值,共12个花色指标,观测各品种在开花过程中的花色变化规律,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花色稳定性,从而筛选优质的红色国庆小菊的品种。结果表明,7个红色和11个粉紫色国庆小菊品种在开放过程中花色明度L*值增加,彩度C*值降低,红色a*值减退;在12个花色的指标权重值中,衰败期的a*值、b*值和盛花期的a*值权重值最高,分别为0.239、0.145和0.135;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将7个红色系小菊品种的花色稳定性划为3个等级,其中优等级的是‘金陵一品红’和‘金陵红荷’两个品种、中等级是‘金陵红豆’和‘金陵红日’两个品种,‘金陵红冠’‘金陵锦绣’和‘金陵红太阳’三个品种红色质量最差;11个粉紫色系品种的花色稳定性分成3个等级,其中优等级的是‘金陵紫袍’、‘金陵紫荷’、‘金陵紫衫’、‘金陵紫烟’和‘金陵粉扣’五个品种、中等级是‘金陵笑靥’、‘金陵粉莲’、‘金陵胭荷’和‘金陵玫瑰金’四个品种,‘金陵潋滟’和‘金陵粉玉兰’两个粉紫色品种的花色稳定性最差。3.在国庆园林小菊‘金陵粉扣’的越冬母株上采取插穗进行扦插繁殖。在最迟的定植期限前,共可采穗繁育10个批次的插穗,其中一代插穗直接来自越冬母株,有7批(1-7批插穗);二代插穗来自春季新繁的一代采穗株,有3批(1-1批,1-2批和2-1批,其中1-1和1-2来自第1批插穗扦插后的采穗株,2-1批来自第2批插穗扦插后的采穗株),每株插穗最大采集数52.7个。随着插穗采集批次的增加,插穗质量有所降低,二代植株上采集的插穗质量总体上表现高于一代扦插苗;在插穗扦插生根后,生根苗根数和根长随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增加,但随着插穗质量的降低,生根苗质量在第4批开始下降,后在适宜生根的温度下又逐渐转好,二代生根苗相比一代生根苗来说,根数减少,但根长并未降低。插穗和生根苗在适宜的冷藏时间下均可提高盛花期的观赏性状,插穗的最佳冷藏时间是10d-20d,生根苗的最佳冷藏时间是30d左右。4.比较了 10个定植日期(分别在4月21日、4月28日、5月7日、5月18日、5月26日、6月7日、6月20日、6月21日、7月1日、7月3日定植)下‘金陵粉扣’的生长、开花的差异。随着定植期后移,盛花期推后,从10月7日到10月22日,盛花期推迟跨度达15d,且株高降低,冠幅减小,着花量也逐渐减少,单株开花量从900多朵减少到200朵左右。4月21日定植的过早,株高、冠幅和单株开花量虽多,但枝条长,株丛后期易松散、倒伏,6月7日及之后的定植过晚,表现为株高、冠幅不够,建植花海、花丛时难以达到连片的整体效果。故建议在5月中上旬完成‘金陵粉扣’的定植。统一于5月15日定植‘金陵粉扣’,对其设置了 15个不同的摘心方案(按照操作时被摘心枝条的留叶数来确定),一次摘心分为3个处理、二次摘心6个处理、三次摘心6个处理。盛花期时记录株高、冠幅和单株开花量,以此选出最优的摘心方案。结果表明:两次摘心观赏效果最优,三次摘心其次,一次摘心相对前两者最差。株高冠幅和单株开花量在15个处理中较高的是:“12-12”、“15-9-9”、“15-12”和“15-12-9”四个处理,综合省工的考虑,推荐在15叶摘心的基础上,在侧枝12叶时再进行一次摘心,即“15-12”摘心方案。

曾妮[10](2018)在《庭院植物景观案例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庭院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居民的影响重大,对整个城镇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庭院景观作为庭院设计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使用者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庭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庭院的硬质景观、庭院的空间功能等方面,对不同功能庭院的植物景观较为全面调查研究较少涉及。本文以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为理论依据,通过杭州市五种类型的庭院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类型庭院的风格、功能、布局等信息进行调查,采取对优秀典型的案例进入深入研究,了解了杭州市不同类型庭院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与庭院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不同庭院的优缺点;最后总体分析不同类型庭院的现状与不足,并以营造具有杭州地域特色景观为前提,对景观程度较差的庭院提出优化的原则与方案,对面积较小的庭院提出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以期对杭州地区不同类型的庭院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借鉴。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调查的疗养型庭院、酒店庭院、古典庭院、私家庭院、农村庭院中,古典庭院与私家庭院的景观美观度最高;私家庭院与酒店庭院的风格类型最为丰富;疗养型庭院内的植物种类与植物结构层次最为丰富;农村庭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植物景观的营造商有待加强,庭院类型仍以生产性庭院为主。最后,针对杭州地区不同类型的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提出建议,为杭州地区植物景观优化提供了借鉴;运用较新的家庭园艺材料,应用于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增加了庭院植物景观的美感度。

二、北方盆栽桂花为何不开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盆栽桂花为何不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互叶白千层的研究现状
        1.1.1 互叶白千层的植物学特性
        1.1.2 互叶白千层的园艺特性及应用
        1.1.3 互叶白千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应用与研究
        1.2.1 多效唑、烯效唑和矮壮素的概述及作用原理
        1.2.2 多效唑、烯效唑和矮壮素的应用现状
    1.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矮化的影响
        1.3.1 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1.3.2 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药剂材料
    2.3 试验方法
    2.4 指标测定方法
        2.4.1 形态指标测定
        2.4.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的影响
        3.1.1 对互叶白千层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3.1.2 对互叶白千层新枝生长的影响
        3.1.3 对互叶白千层叶部形态的影响
        3.1.4 PP333、S3307、CCC处理下形态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2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3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1 PP333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S3307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4 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小结
    3.4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4.1 对互叶白千层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2 对互叶白千层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4.3 对互叶白千层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5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5.1 对互叶白千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5.2 对互叶白千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5.3 对互叶白千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5.4 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小结
        3.5.5 PP333、S3307、CCC处理下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5.6 PP333、S3307' CCC处理下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的影响
        3.6.1 对互叶白千层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影响
        3.6.2 对互叶白千层赤霉素(GA)含量的影响
        3.6.3 对互叶白千层玉米素(ZT)含量的影响
        3.6.4 对互叶白千层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
        3.6.5 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影响
        3.6.6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间相关性分析
        3.6.7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8 PP333、S3307、CCC处理下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形态指标的影响
        4.1.2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4.1.3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4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1.5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6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4.1.7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的影响
        4.1.8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与形态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4.1.9 PP333、S3307、CCC对互叶白千层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验照片
附录B 样品保存
附录C 缩略词
致谢

(2)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逐渐消退的现状
        1.1.2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
        1.1.3 延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的急迫性
        1.1.4 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提供发展机遇
        1.1.5 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1.2 相关概念、理念及法规
        1.2.1 概念
        1.2.2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念
        1.2.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2.4 杭州市相关法规条例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内
        1.3.2 国外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
        1.4.2 实地调研
        1.4.3 访谈调查
        1.4.4 分析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梳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现状
        1.5.2 分析总结对比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
        1.5.3 探究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1.6 研究框架
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2.1 现状与分类
    2.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概况
        2.2.1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2.2.2 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2.2.3 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3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典型案例分析
    3.1 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3.1.1 概况
        3.1.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3.1.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3.1.4 街巷周边植物分析
        3.1.5 小结与建议
    3.2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3.2.1 概况
        3.2.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3.2.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3.2.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3.2.5 小结与建议
    3.3 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3.3.1 概况
        3.3.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3.3.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3.3.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3.3.5 小结与建议
    3.4 对比与总结
4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与建议
    4.1 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
        4.1.1 维持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性及延续性
        4.1.2 融入地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宣扬
        4.1.3 以人为本激发街区植物景观活力
    4.2 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4.2.1 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
        4.2.2 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
        4.2.3 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
        4.2.4 深度重点优化,查缺补漏
        4.2.5 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
        4.2.6 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5 不足与展望
    5.1 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A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名录
附录B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立体绿化植物推荐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2.1 相关研究史料
        2.1.1 文档资料
        2.1.2 图档资料
    2.2 文档资料考据
        2.2.1 内工则例考据
        2.2.2 御制诗文考据
    2.3 图档资料考据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2.4 图文考据小结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3.1 全园普查
    3.2 九州详查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5.4.1 遗址保护层面
        5.4.2 遗址安全层面
        5.4.3 植物景观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一、雅集结社赏花
        二、岁时节令赏花
        三、园林寺观赏花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征引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美丽乡村
        2.1.2 景区
        2.1.3 景区村庄
        2.1.4 庭院绿地
        2.1.5 植物景观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乡村庭院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乡村庭院植物景观的研究现状
3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现状调查分析
    3.1 案例地景区村庄概况
        3.1.1 大竹园村概况
        3.1.2 双一村概况
        3.1.3 龙王村概况
        3.1.4 尚书圩村概况
        3.1.5 余村村概况
    3.2 庭院基本情况
        3.2.1 大竹园村
        3.2.2 双一村
        3.2.3 龙王村
        3.2.4 尚书圩村
        3.2.5 余村村
    3.3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3.4 物种组成与特点分析
        3.4.1 植物科属种组成
        3.4.2 植物生长型组成
        3.4.3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组成
        3.4.4 植物用途组成
    3.5 观赏特性分析
        3.5.1 观花植物组成分析
        3.5.2 观叶植物组成分析
        3.5.3 观果植物组成分析
4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4.1 分析方法
        4.1.1 多度
        4.1.2 重要值分析
        4.1.3 多样性分析
        4.1.4 相似性分析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群落分析
        4.2.1.1 多度
        4.2.1.2 重要值
        4.2.1.3 优势种
        4.2.1.4 植物物种多样性
        4.2.1.5 植物物种相似性
5 各类型庭院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5.1 按庭院功能侧重划分
        5.1.1 大竹园村
        5.1.2 双一村
        5.1.3 龙王村
        5.1.4 尚书圩村
        5.1.5 余村村
    5.2 按建筑与景观风格划分
6 安吉县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优劣总结及营建策略
    6.1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劣总结
        6.1.1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势
        6.1.2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劣势
    6.2 各村庭院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6.2.1 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庭院植物景观
        6.2.2 绿化建设中注重经济效益的结合
        6.2.3 完善配套政策提高绿化建设积极性
    6.3 各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营建
        6.3.1 庭院植物景观影响因素
        6.3.1.1 地域环境的影响
        6.3.1.2 人文因素的影响
        6.3.2 庭院植物景观营建原则
        6.3.2.1 经济实用性
        6.3.2.2 审美艺术性
        6.3.2.3 生态安全性
        6.3.3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策略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各村庭院木本植物重要值排序表
    附录二 Drude七级制多度等级划分标准
    附录三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乡土植物名录
    附录四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总名录表
    附录五 调研景区村庄庭院植物照片
个人简介
致谢

(7)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解读
        1.2.1 相关概念
        1.2.1.1 健康
        1.2.1.2 康复景观
        1.2.1.3 芳香疗法
        1.2.1.4 芳香植物
        1.2.1.5 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2.2 经典理论
        1.2.2.1 生态知觉理论
        1.2.2.2 亲生命性假说
        1.2.2.3 压力痊愈理论
        1.2.2.4 注意力恢复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康复景观国内外研究
        1.3.1.1 康复景观国外研究
        1.3.1.2 康复景观国内研究
        1.3.2 芳香疗法国内外研究
        1.3.2.1 芳香疗法国外研究
        1.3.2.2 芳香疗法国内研究
        1.3.3 芳香植物国内外研究
        1.3.3.1 芳香植物国外研究
        1.3.3.2 芳香植物国内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选题研究目的
        1.4.2 选题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1.1 基础理论研究
        1.5.1.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说明
        1.5.1.3 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研究
        1.5.1.4 四种芳香植物对人体干预效应研究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芳香植物概述
    2.1 芳香植物种质资源
    2.2 芳香植物分类
    2.3 芳香植物作用
        2.3.1 美化绿地,香化环境
        2.3.2 净化空气,抑菌驱虫
        2.3.3 辅疗疾病,康体保健
        2.3.4 传承文化,升华意境
    2.4 芳香植物园林应用形式
        2.4.1 城市园林绿化
        2.4.2 专类园
        2.4.2.1 芳香专类园
        2.4.2.2 夜花园
        2.4.2.3 盲人园
        2.4.2.4 其他特殊功效的芳香绿地
        2.4.3 休闲农业或生态观光园
    2.5 小结
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地点与实验对象
        3.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采集与分析
        3.2.2.1 芳香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3.2.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3.2.2.3 谱图检索及化合物成分鉴定
        3.2.3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3.2.3.1 人体相关指标
        3.2.3.2 人体相关指标的测定
        3.2.3.3 人体相关指标数据分析
    3.3 小结
4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鉴定与分析
    4.1 琼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4.2 重瓣黄木香挥发物成分分析
    4.3 含笑花挥发物成分分析
    4.4 花叶香桃木挥发物成分分析
    4.5 小结
5 芳香植物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的研究
    5.1 芳香植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1 对照组人体生理指标测定
        5.1.1.1 对照组人体脑电波测定
        5.1.1.2 对照组人体血压和心率测定
        5.1.1.3 小结与讨论
        5.1.2 琼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2.1 琼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2.2 琼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2.3 小结与讨论
        5.1.3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3.1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3.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3.3 小结与讨论
        5.1.4 含笑花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4.1 含笑花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4.2 含笑花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4.3 小结与讨论
        5.1.5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5.1.5.1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脑电波的影响
        5.1.5.2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5.1.5.3 小结与讨论
    5.2 芳香植物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1 琼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1.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1.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1.3 小结与讨论
        5.2.2 重瓣黄木香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2.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2.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2.3 小结与讨论
        5.2.3 含笑花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3.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3.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3.3 小结与讨论
        5.2.4 花叶香桃木对人体心理指标的影响
        5.2.4.1 POMS量表分值分析
        5.2.4.2 SCL-90量表分值分析
        5.2.4.3 小结与讨论
    5.3 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总结
        6.1.1 挥发物检测总结
        6.1.2 对人体干预效应总结
    6.2 讨论
    6.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芳香植物
附录三 :POMS量表
附录四 :SCL-90量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皇家园林的综合研究
        1.2.2. 植物景观相关认识与概述的研究
        1.2.3. 有关园林园艺古籍文献的研究
        1.2.4. 皇家园林植物的专项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探索植物造景视角下的皇家园林研究体系
        1.3.2. 构建以史料为依据的植物种类及造景研究框架
        1.3.3. 推进历史园林遗产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北京皇家园林
        1.4.2. 园林植物
        1.4.3. 植物造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内容分析法
        1.5.4. 比较、归纳、演绎法
    1.6. 研究框架
    附:几点说明
2.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的组织与管理
    2.1. 负责机构与人员设置
        2.1.1. 内府衙门
        2.1.2. 内务府及七司三院
        2.1.3. 大臣及官员
        2.1.4. 园头及园户
    2.2. 规划与设计
        2.2.1. 相地选址,因地制宜
        2.2.2. 呈进图样,比对修正
    2.3. 栽植与引种
        2.3.1. 采买进办,上报奏销
        2.3.2. 栽种培植,进御安设
        2.3.3. 他地搜求,拣选移栽
        2.3.4. 异地进贡,养种试看
    2.4. 看管与养护
        2.4.1. 收培树根,浇灌薅草
        2.4.2. 芟锯刨伐,收贮回用
        2.4.3. 看管惩处,回干补栽
3.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
    3.1. 古树活本类的考证与梳理
        3.1.1. 北京市古树名木普查
        3.1.2. 皇家园林古树活本调查
    3.2. 则例类的考证与梳理
        3.2.1. 花果树木价值则例
        3.2.2. 工程则例与现行则例
    3.3. 图档类的考证与梳理
        3.3.1. 样式雷图档
        3.3.2. 修书处与画院处图档
        3.3.3. 历史图像
    3.4. 文档类的考证与梳理
        3.4.1. 样式雷文档
        3.4.2. 奏折、奏销类文档
        3.4.3. 造办处文档
        3.4.4. 其他类文档
    3.5. 御制诗文类的考证与梳理
        3.5.1. 植物直接咏诵类诗文
        3.5.2. 景点风貌描述类诗文
        3.5.3. 节事活动记叙类诗文
    3.6. 地方志类的考证与梳理
        3.6.1. 历史地理着作
        3.6.2. 赐游见闻记述
    3.7. 园林植物种类考证结果
        3.7.1.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名录表
        3.7.2.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类型
    3.8. 本章小结
        3.8.1. 植物种类的文献名称梳理
        3.8.2. 植物种类的学名考证
4.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的植物造景
    4.1.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
    4.2.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4.2.1. 古树活本
        4.2.2. 图档
        4.2.3. 御制诗文
    4.3.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4.4. 内廷花园的植物种类
        4.4.1. 培土栽植的植物种类
        4.4.2. 盆盎安摆的植物种类
    4.5. 内廷花园植物的种植位置
        4.5.1. 庭除槛畔,森绿映庭
        4.5.2. 珍石奇峰,素云扶枝
        4.5.3. 玉砌雕台,嘉木昭苏
    4.6. 内廷花园植物与园林要素的结合
        4.6.1. 植物与建筑
        4.6.2. 植物与道路
        4.6.3. 植物与山石
        4.6.4. 植物与植物
    4.7. 建福宫花园及其植物造景
        4.7.1. 从乾西五所至建福宫花园
        4.7.2. 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4.7.3. 清代末期的植物造景
    4.8. 本章小结——建筑格局控制下的植物造景
        4.8.1. 内廷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4.8.2. 建福宫花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5. 北京皇家园林人工山水园的植物造景
    5.1. 北京皇家园林人工山水园
    5.2.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5.2.1. 古树活本
        5.2.2. 则例、图档与文档
        5.2.3. 御制诗文
    5.3.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5.4. 人工山水园的植物种类
        5.4.1. 四序清游的植物种类
        5.4.2. 圃地杂莳的植物种类
    5.5. 人工山水园植物的空间分布
        5.5.1. 翠峦峻峙,杂树参天
        5.5.2. 夹岸夭灼,菰蒲映荷
        5.5.3. 堤柳丛翠,团阴障暑
        5.5.4. 深院松槐,梧竹致清
        5.5.5. 田庐蔬圃,稼穑知艰
    5.6. 畅春园及其植物造景
        5.6.1. 从清华园至畅春园
        5.6.2. 原址清华园的植物造景
        5.6.3. 康熙至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5.7. 本章小结——山水结构引导下的植物造景
        5.7.1. 人工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5.7.2. 畅春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6. 北京皇家园林天然山水园的植物造景
    6.1. 北京皇家园林天然山水园
    6.2.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依据
        6.2.1. 古树活本
        6.2.2. 则例、图档
        6.2.3. 御制诗文与地方志
        6.2.4. 测绘调查
    6.3.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层次
    6.4. 天然山水园的植物种类
        6.4.1. 自然基底的植物种类
        6.4.2. 景点建设的植物种类
    6.5. 天然山水园植物的内外借资
        6.5.1. 林荫苍蔚,莲映青峰
        6.5.2. 芙藻摇曳,泉引稻畦
    6.6. 静宜园及其植物造景
        6.6.1. 从香山行宫至静宜园
        6.6.2. 乾隆时期的植物造景
    6.7. 本章小结——自然基底承载下的植物造景
        6.7.1. 天然山水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6.7.2. 静宜园植物造景的研究
7. 结语
    7.1. 结论
        7.1.1. 由始而终、严谨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
        7.1.2. 随基就势、因地制宜的植物种类选择
        7.1.3. 人工天然、图底相适的植物造景形式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传统园林园艺着作及植物造景理论统计
附录B 北京皇家园林植物景观相关的御制诗文统计
附录C 北京皇家园林内廷花园的古树活本统计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国庆小菊观赏性及红紫色系稳定性评价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园林小菊的发展概况
    2 园林小菊的品种分类
    3 园林小菊的特点及园林小菊对环境的适应性
        3.1 抗旱性
        3.2 抗寒性
        3.3 耐盐碱性
        3.4 耐荫性
    4 观赏植物综合评价的方法
        4.1 百分制记分法
        4.2 主成分分析法
        4.3 层次分析法
        4.4 聚类分析法
    5 菊花的扦插繁殖
    6 不同批次插穗的生根及后期产量的影响
    7 定植模式对菊花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7.1 定植期对菊花生长的影响
        7.2 摘心处理对菊花生长的影响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36个国庆园林小菊品种的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庆园林小菊综合评价体系
        2.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2.3 评价指标的综合排序
        2.4 性状综合评价和等级的确定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红色系和粉紫色系国庆园林小菊花色稳定性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期的早晚及观赏期的长短
        2.2 花色值的变化情况
        2.3 花色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
        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2.5 评价指标的综合排序
        2.6 花色综合评价和等级的确定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批次国庆园林小菊的插穗和生根苗冷藏后生产表现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越冬母株的扦插最大繁育系数
        2.2 不同批次插穗规格参数的比较
        2.3 插穗冷藏的时间期限
        2.4 不同批次生根苗规格的比较
        2.5 生根苗冷藏的时间期限
        2.6 不同批次苗源栽培后盛花期性状的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定植期及摘心方案对国庆园林小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定植期对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2.2 摘心间隔期
        2.3 不同摘心处理对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庭院植物景观案例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庭院案例分析
    2.1 西亚庭院分析
        2.1.1 伊斯兰庭院案例分析
        2.1.2 伊斯兰庭院总结
    2.2 西方庭院案例分析
        2.2.1 规则式庭院案例分析
        2.2.2 自然式庭院案例分析
    2.3 东方庭院案例分析
        2.3.1 中国古典庭院案例分析
        2.3.2 日本庭院庭案例
        2.3.3 东南亚庭院案例分析
    2.4 现代风格庭院案例分析
        2.4.1 现代庭院案例分析
        2.4.2 米勒花园小结
    2.5 小结
3 杭州市庭院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述
    3.2 疗养庭院案例调查与分析
        3.2.1 疗养型庭院概况
        3.2.2 钱江疗养院庭院案例分析
        3.2.3 海军疗养院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3.2.4 疗养型庭院植物配置手法
        3.2.5 疗养型庭院总结
    3.3 酒店庭院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3.1 酒店庭院概况
        3.3.2 悦榕庄庭院案例分析
        3.3.3 黄龙饭店案例分析
        3.3.4 小型酒店案例分析
        3.3.5 酒店庭院植物配置手法
        3.3.6 酒店庭院植物景观小结
    3.4 古典庭院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4.1 古典庭院概况
        3.4.2 雪岩故居案例分析
        3.4.3 郭庄案例分析
        3.4.4 古典庭院植物配置手法
        3.4.5 古典庭院植物文化分析
        3.4.6 古典庭院植物景观小结
    3.5 现代私家庭院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5.1 中式庭院植物景观分析
        3.5.2 日式庭院
        3.5.3 欧式庭院
        3.5.4 现代风格庭院
        3.5.5 不同私家庭院对比
        3.5.6 私家庭院景观小结
    3.6 农村庭院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6.1 临安农村院庭院植物景观调查与相分析
        3.6.2 农村庭院景观分析
        3.6.3 农村庭院植物景观小结
    3.7 小结
4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4.1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理论基础
        4.1.1 景观生态设计理论
        4.1.2 园林美学设计理论
        4.1.3 环境心理学理论
        4.1.4 庭院风水学理论
    4.2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艺术性原则
        4.2.3 乡土性原则
    4.3 庭院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4.3.1 文学艺术型庭院
        4.3.2 健康保健型庭院
        4.3.3 色彩营造型庭院
        4.3.4 专类植物型庭院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北方盆栽桂花为何不开花(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互叶白千层矮化效应研究[D]. 张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姚枚妗.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故宫花房的故事[J]. 王存志. 紫禁城, 2020(03)
  • [5]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景区村庄庭院植物景观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D]. 吴妙薇.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7]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D]. 何雪雁.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北京皇家园林植物种类考证及植物造景研究[D]. 胡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国庆小菊观赏性及红紫色系稳定性评价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赵渴姣.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10]庭院植物景观案例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曾妮.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为什么北方盆栽桂花不开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