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广告论文-裴振霞,任良耀

环保公益广告论文-裴振霞,任良耀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保公益广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诗学,概念隐喻,环保公益广告

环保公益广告论文文献综述

裴振霞,任良耀[1](2019)在《认知诗学视阈下英语环保公益广告文本的概念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认知诗学为视角,英语环保公益广告文本为语料,探讨环保公益广告语中的情感效果。研究发现环保公益广告中的概念隐喻出现频次较高,隐喻类型较集中,同时反映出隐含其中的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公益广告通过唤醒人类的情感来体现功能。(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飞[2](2019)在《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受众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会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亲环境行为的研究热潮。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们的行为问题,干预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研究者们多将亲环境行为作为概括性概念开展研究,少有针对具体行为(如,节水行为、垃圾分类等)的探讨。基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本研究将亲环境行为聚焦为节水行为。为了提升公民的节水意识,促进个体节水行为,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环保公益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受众自身特质(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以及内疚感和广告认知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共有620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通过《自然联结》量表筛选出高、低自然联结者各186人,并随机分配至研究1和研究2中,其中144人(高分组73人、低分组71人)参加研究1,得到有效数据136份,148人(高分组73人、低分组75人)参与研究2,得到有效数据145份。研究1探讨了图文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目标框架影响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过程中,自然联结对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显着,对于低自然联结者来说,目标框架的损失框架和获得框架对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而对于高自然联结者来说,损失框架对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影响显着高于获得框架。(2)在目标框架和自然联结影响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广告认知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不显着。研究2探讨了交互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节水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目标框架影响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过程中,自然联结对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均不显着。仅自然联结影响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主效应显着,高自然联结者的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显着高于低自然联结者。(2)在自然联结影响受众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广告认知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如下:(1)受众加工图文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时,个体特质(自然联结)能够调节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且广告认知能够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受众加工交互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时,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消失,个体特质(自然联结)对节水行为的影响显着,且广告认知能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环保公益广告对个体行为的干预可以通过广告认知的中介作用实现,且受众自身特质能够调节广告信息特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但这一调节作用会随个体加工环保公益广告时个人卷入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尹晨曦[3](2019)在《基于情感体验的互动环保公益广告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进程如火如荼,国力迅速提升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制作一则公益广告,为环保事业做出一点贡献。公益广告离不开情感,一则拥有良好情感体验的公益广告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新技术与新平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互动公益广告由此诞生。互动技术为公益广告的制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能强化放大广告效应,是展现公益广告中情感体验设计的极佳方式。笔者选择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这一主题制作了基于情感体验的互动环保公益广告《城市蓝天拼图》,希望通过此广告倡导大众绿色出行,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笔者首先梳理了情感体验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研究情感体验设计在我国公益广告中的发展变化得出了情感体验对公益广告的重要性。接着笔者探究了什么是互动环保公益广告,比较分析出互动环保公益广告的优势,列举了互动环保公益广告的载体。随后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前提下,探讨互动环保公益广告设计的制约因素,结合对此类广告案例的分析,得出了基于情感体验的互动环保公益广告设计原则。最后在前期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持下进行毕业设计实践。(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9)

杨琳[4](2018)在《环保公益广告中污染防治意识接受度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日益成为全球性重点关注问题,环境污染防治作为公益事业,也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大量的环保公益广告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大众传媒时代,环保公益广告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和污染防治自觉具有重要促进性,分析环保公益广告中污染防治意识接受度,从公益广告的创作元素、人们的认知度和感官能力方面出发,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提高公众的污染防治意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何海涛[5](2018)在《环保公益广告视觉传播力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政府和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多种形式的环保传播也逐渐兴起。环保公益广告中大量运用了视觉图片,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并对其形成视觉说服。视觉的直观性使受众对环境现状有了明确的认知,促使受众改变原有观念,树立环保意识,顺应自然规律,从而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奠定思想基础。(本文来源于《决策与信息》期刊2018年07期)

曹春玲[6](2018)在《提升环保公益广告在生态环保中的舆论先导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环保公益广告征集暨展播活动,围绕如何提升环保公益广告在生态环保中的舆论先导作用开展了调研活动。在总结调研活动基础上针对如何提升环保公益广告在生态环保中的舆论先导作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国家部委带头积极探索环保公益广告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环保公益广告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是深入探索长效机制,全方位提升环保公益广告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环保公益广告品牌;叁是探索环保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创新策略,让环保公益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四是认真研究落实促进环保公益广告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国特色的环保公益广告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2018年03期)

朱美静[7](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下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中人际意义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近几年来,研究者重视英语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对英汉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对比分析关注较少。作为广告主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媒介,环保公益广告是典型的人际功能语篇。广告主通过语言表达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期影响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相似的情景语境和不同的文化语境,英汉环保公益广告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上有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对同一语域中不同语言的人际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以互联网上选取的100篇英语环保公益广告和100篇汉语环保公益广告为语篇样本,从语气、情态、人称等系统进行人际意义对比研究。研究过程如下:先确定语料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形式,再进行数量和百分比统计以便呈现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研究发现,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主都巧妙地运用词汇语法手段与读者建立人际关系。相同点是:(1)有信息提供者和行动请求者两种言语角色;(2)广泛使用陈述语气;(3)疑问语气都是人际隐喻;(4)强度附加语居多;(5)第二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相似。不同点在于:(1)汉语多用否定祈使句,表明中国的广告主与公众间的权势距离大;(2)英语多用中值情态词,汉语则是低值情态词;(3)汉语用“您”表示礼貌和尊重,英语没有相似的用法;(4)英语使用第叁人称代词he,him,her指代动物,汉语只用“它”和“它们”指代动物。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能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英汉语篇对比中的可行性,丰富环保公益广告的研究并激发广告主更好地利用广告语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5-28)

唐海燕[8](2018)在《《陪伴·环保·谦让—动画公益广告系列》创作阐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广告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感,是媒介进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更是为引导大众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而进行长期服务的重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公益广告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开始逐渐受大众所喜爱。动画公益广告在创作规律和传播适用性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动画的形式来传播公益思想,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传播效果,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动画为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需要增加对动画公益广告创意策略和传播适用性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动画公益广告的创意策略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公益广告创作的理论研究,通过总结梳理国内外动画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找出国内外动画公益广告作品的异同点以及我国动画公益广告的不足之处。动画公益广告在叙事、人物场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优势。通过提出动画公益广告的设计创意,增强对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研究,使动画公益广告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让更多的人对公益产生兴趣,有利于扩大公益的传播影响力。以毕业作品《陪伴·环保·谦让—动画公益广告系列》为例,剖析其制作方法,从作品的创意策略、中期风格设计、后期剪辑处理过程出发,使用Flash、3dmax、maya等数媒软件,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详细说明了动画公益广告的创意过程和技术操作过程。利用动画的优势制作公益广告,不仅改善了传统公益广告说教的乏味和程式化表现,丰富的创意和想法得以实现,形式更加多元,风格更加深入人心,使动画公益广告具有更新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王怡楠[9](2018)在《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修辞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是主流媒体向受众宣传环保意识、环保理念以及保护环境之方法的重要手段,是电视公益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1年开始,部分学者和科研机构就开始了对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探索,通过研究表明,电视公益广告是具有完整的主体、清晰的概念、健康的运营模式和较强的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环保类公益广告作为其中的代表,在对上述结果有所体现的同时,还能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也更能反应电视公益广告中的问题。为了探讨如何使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本文选取从央视和地方卫视收集到的包括垃圾类、节约资源类、水土流失类等在内的多种环保类公益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告的主题、内容、来源和时长以及视听语言对环保类公益广告进行初步探索;再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广告的认同方式、修辞类别的作用和效果,挖掘环保类公益广告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出现的问题。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对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修辞传播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类对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目前关于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和修辞传播学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修辞手法入手研究了不同的广告语修辞传播之间的关系。第叁部分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中用到的说服策略及其影响。第四部分则以视听修辞为切入点,研究了各个因素在环保类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起到的综合作用。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从修辞手段上来看,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主要使用积极修辞,消极修辞大多数时候只作为辅助手段出现,除了个别内容的的特殊要求之外,广告的时长、内容、来源等因素对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修辞手段影响不大。从认同方式上看,所有的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都倾向于使用“同情同一”的认同方式,“对立同一”和“误同”没有在研究对象中体现。从修辞格来看,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结语总是使用引导类型的修辞格,用以唤起受众的共鸣和参与模仿意识。(2)在主体的诉求方式中,情感诉求、理性诉求和人品诉求都在不同的对象中起到作用,其使用的场合主要依据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不同主题。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常使用横纵向对比,以及比喻、象征、警示与演示来安排广告的具体内容,并通过戏剧主义思想将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目的和动机的有机的串联起来。(3)视听语言是电视公益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法,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也是通过发挥视听语言的修辞特点,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形式等来达到其说服受众的目的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郭伶俐[10](2018)在《基于传播效果的环保平面公益广告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保传播有效性,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势在必行。环保平面公益广告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其设计担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如今,我国环保平面公益广告主要存在作品稀少、选题狭窄、创意匮乏以及传播效果差等问题,如何设计出更有创意、更吸引受众且便于理解的作品值得思考。基于此,本研究以环保平面公益广告设计要素为切入点,以广告传播效果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环保平面公益广告的具体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环保平面广告宣传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形态分析法得出环保平面公益广告设计要素的形态分析矩阵,通过专家焦点小组法进一步提取设计要素作为实验研究自变量,分别是广告诉求、图像风格与文案位置。随后,以AIDA模型为理论基础,展开2(广告诉求:恐惧、同情)×3(图像风格:摄影、手绘、矢量绘图)×3(文案位置:左下角、底部中央、右下角)的被试内设计实验,通过眼动与问卷的测量方法获得数据,结果发现广告诉求、图像风格与文案位置在广告传播效果叁个指标上均存在叁重交互作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总结出设计策略。最后,根据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实践,达到验证实证结果的目的。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广告诉求、图像风格与文案位置会对广告注意、广告态度与行为意向叁个广告传播效果的测试指标产生显着影响,深入分析发现,恐惧与同情诉求之间的差异受到图像风格和文案位置的影响,不同图像风格之间的差异受到广告诉求和文案位置的影响。对于广告诉求而言,使用同情诉求比恐惧诉求会获得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对于图像风格而言,使用摄影风格比手绘风格、矢量绘图风格会获得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对于文案位置而言,当文案位置置于图片底部中央时比置于左下角、右下角会获得更好的广告传播效果。广告诉求、图像风格与文案位置协同作用,因此同情诉求——摄影风格——文案底部中央是最佳的设计组合。(2)根据实证研究所得结果,分别从同情诉求、摄影风格与底部中央文案位置叁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设计策略阐述。首先,利用同情诉求震撼心灵,激发受众共鸣,唤醒帮助行为意向。其次,利用摄影风格深化主题和诉求,应注意利用后期制作展现创意,精细局部、突出细节。最后,文案位置置于底部中央时有利于视觉浏览,另外,不要在文案中使用过多的文字,保证信息传达的同时尽量简洁明了。(3)根据设计策略进行了设计实践。首先分析了设计背景,寻找设计灵感来源。然后依据广告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最终制作出作品1——妈妈,你在哪儿、作品2——不要离开我好吗两幅环保平面公益广告,并且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进行了交互式展示。本研究对环保平面公益广告的设计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相关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环保公益广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以来,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会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亲环境行为的研究热潮。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们的行为问题,干预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研究者们多将亲环境行为作为概括性概念开展研究,少有针对具体行为(如,节水行为、垃圾分类等)的探讨。基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本研究将亲环境行为聚焦为节水行为。为了提升公民的节水意识,促进个体节水行为,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环保公益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受众自身特质(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以及内疚感和广告认知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共有620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通过《自然联结》量表筛选出高、低自然联结者各186人,并随机分配至研究1和研究2中,其中144人(高分组73人、低分组71人)参加研究1,得到有效数据136份,148人(高分组73人、低分组75人)参与研究2,得到有效数据145份。研究1探讨了图文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目标框架影响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过程中,自然联结对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显着,对于低自然联结者来说,目标框架的损失框架和获得框架对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影响差异不显着,而对于高自然联结者来说,损失框架对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影响显着高于获得框架。(2)在目标框架和自然联结影响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广告认知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内疚感的中介作用不显着。研究2探讨了交互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节水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目标框架影响个体内疚感、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过程中,自然联结对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均不显着。仅自然联结影响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的主效应显着,高自然联结者的广告认知和节水行为显着高于低自然联结者。(2)在自然联结影响受众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广告认知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如下:(1)受众加工图文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时,个体特质(自然联结)能够调节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且广告认知能够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受众加工交互式节水环保公益广告时,广告信息特征(目标框架)对个体节水行为的影响消失,个体特质(自然联结)对节水行为的影响显着,且广告认知能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环保公益广告对个体行为的干预可以通过广告认知的中介作用实现,且受众自身特质能够调节广告信息特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但这一调节作用会随个体加工环保公益广告时个人卷入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保公益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1].裴振霞,任良耀.认知诗学视阈下英语环保公益广告文本的概念隐喻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9

[2].刘晓飞.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受众亲环境行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9

[3].尹晨曦.基于情感体验的互动环保公益广告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杨琳.环保公益广告中污染防治意识接受度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

[5].何海涛.环保公益广告视觉传播力的建构[J].决策与信息.2018

[6].曹春玲.提升环保公益广告在生态环保中的舆论先导作用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

[7].朱美静.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下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中人际意义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8].唐海燕.《陪伴·环保·谦让—动画公益广告系列》创作阐述[D].昆明理工大学.2018

[9].王怡楠.环保类电视公益广告的修辞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0].郭伶俐.基于传播效果的环保平面公益广告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标签:;  ;  ;  

环保公益广告论文-裴振霞,任良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