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徒论文-刘平平,李子瑜,许梦勉

基督教徒论文-刘平平,李子瑜,许梦勉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督教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基督教徒,人际交往,安徽省

基督教徒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平,李子瑜,许梦勉[1](2017)在《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人际交往研究——以安徽省大学生基督教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以安徽省200名大学生为样本,分析其中基督教徒群体人际交往关系的成因、方式和影响,探究大学生基督教徒在线上、线下的主要交流方式,分析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24期)

宋保军[2](2017)在《16世纪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后,欧洲基督教徒将奥斯曼帝国主要视为"欧洲病夫"。然而,在近代早期,尤其是16世纪,当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扩张达到顶峰时,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是多元和复杂的。负面观念包括"世界的恐怖""上帝之鞭"和敌人等,正面观念也不容忽视,有强大、秩序良好和体制高效等,甚至有些欧洲势力将奥斯曼人视为其在基督教世界内部政治、商业和宗教斗争中可资利用的工具或盟友。这些观念根植于欧洲基督徒对伊斯兰教来源已久的敌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优势和对欧洲的威胁、欧洲国家间的相互冲突和近代世俗主义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也是欧洲在自我定位和建构自我认知过程中,将奥斯曼人作为参照物对比后产生的心理映象。(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7年02期)

Lauren,Arnold,王倩[3](2017)在《天马西来:拉丁基督教徒与蒙元王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叁四二年八月十九日,一份呈送给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公元一叁叁二~一叁六八年在位)的外交礼物,激起了朝野的震动和喜悦。这是教皇本笃十二世(Benedict Ⅻ,公元一叁叁四~一叁四二年掌教)赠予的一匹雄壮战马,意在重振自一叁二八年传教士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公元一二四七~一叁二八年)逝(本文来源于《美成在久》期刊2017年02期)

王璇,魏亮亮,王东凯[4](2016)在《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25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生活满意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龄、不同信教年限和不同宗教卷入程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19期)

林晨,刘峰[5](2014)在《南花苗寨基督教徒的婚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叁棵树镇的南花苗寨为田野点,以婚姻圈、婚姻仪式、姻亲关系叁方面调查分析基督教教徒与非基督教教徒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深入分析宗教信仰与婚姻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宗教信仰属于观念意识层面,婚姻属于社会制度层面。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婚姻观。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关注点在于基督教与自然崇拜对于南花苗族婚姻与生活的影响,苗寨内部基督教教徒与自然崇拜者婚姻习俗上的差异与矛盾,苗族人民是如何调适这些矛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南花苗族的婚姻观如何变化。本研究旨在论证黔东南南花苗寨基督教的婚姻习俗是独特的,它与传统的苗族婚姻习俗和基督教婚姻习俗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形成独特的婚姻习俗的根本原因在于黔东南南花苗寨的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来源于《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王璇,马琪山[6](2015)在《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了21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主观幸福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或P<0.01),主观幸福感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1);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和幸福度总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主观幸福感有显着差异,高宗教卷入老年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低宗教卷入者。(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5年20期)

刘廷妮[7](2015)在《中国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对其“造物主”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中东地区萌发的一神宗教,在历史上有同根。它们的经典,即《圣经》和《古兰经》,描述的"造物主"是同一位,虽然在理论上有些差异。在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生活当中,这唯一的"造物主"值得他们付出一切。深入地认识他是信徒的目标,因此他的名称,和其所代表的品格,也非常重要。此论文通过不同的民族语言词汇来分析中国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对其"造物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周少青[8](2015)在《伊斯兰教如何对待基督教徒?》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号称“伊斯兰国”的组织绑架亚述人基督教徒、斩首埃及的科普特人基督教徒的行为,引起了中东乃至全世界对伊斯兰教关于基督教徒立场的极大关注。“伊斯兰国”组织斩首科普特人基督教徒时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报复科普特人基督教会对改信伊斯兰教科普特妇女的迫(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5-08-04)

曹彦[9](2015)在《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当今我国处在剧烈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基督教徒成为一个新兴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是国外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了二者之间的积极相关。我国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和宗教文化传统,基督宗教在我国属于外来宗教。基督教徒人数在国内有了较快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心理学界,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也开始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因此以大学生基督教徒这一特殊被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他们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现状与特点,以及了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这一方面丰富了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充实了我国宗教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研究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研究选取兰州市225名大学生基督教徒,使用宗教卷入量表、宗教态度量表、宗教认同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和幸福感特点,以及宗教信仰分别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信仰各量表得分较高,差异显着。(2)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得分较高,差异显着。(3)宗教信仰指向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着,且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路径系数显着。(4)宗教信仰指向心理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着,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在其中的路径系数显着,而且自我和谐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幸福感之间路径系数显着。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大学生基督教徒具有较高的的宗教信仰程度和幸福感水平。(2)宗教信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且自尊和社会支持起着中介作用。(3)宗教信仰对心理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且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起着中介作用。(4)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正确的宗教教育、促进健康宗教信仰的实现,进而改善幸福感状况;(5)重视对大学生基督教徒自尊、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干预,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质量改善他们的幸福感状况。(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汪梦婷[10](2015)在《湖州市基督教徒宗教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督徒的宗教性问卷",对131名湖州市基督徒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2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分析表明,基督徒的宗教性整体水平较高,处于中上水平,但存在个体差异;湖州市基督教徒的宗教性及其神灵信仰、价值追求、行为参与、超然体验四个维度在受教育程度、皈依年限、父母宗教信仰上存在显着差异;皈依年限和户籍所在地对宗教性有预测作用;皈依原因各有不同,主要有家庭因素、健康需求、心理需要、宗教魅力等。(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5年04期)

基督教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世纪后,欧洲基督教徒将奥斯曼帝国主要视为"欧洲病夫"。然而,在近代早期,尤其是16世纪,当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扩张达到顶峰时,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是多元和复杂的。负面观念包括"世界的恐怖""上帝之鞭"和敌人等,正面观念也不容忽视,有强大、秩序良好和体制高效等,甚至有些欧洲势力将奥斯曼人视为其在基督教世界内部政治、商业和宗教斗争中可资利用的工具或盟友。这些观念根植于欧洲基督徒对伊斯兰教来源已久的敌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优势和对欧洲的威胁、欧洲国家间的相互冲突和近代世俗主义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也是欧洲在自我定位和建构自我认知过程中,将奥斯曼人作为参照物对比后产生的心理映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督教徒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平平,李子瑜,许梦勉.大学生基督教徒的人际交往研究——以安徽省大学生基督教徒为例[J].长江丛刊.2017

[2].宋保军.16世纪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探析[J].世界历史.2017

[3].Lauren,Arnold,王倩.天马西来:拉丁基督教徒与蒙元王廷[J].美成在久.2017

[4].王璇,魏亮亮,王东凯.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5].林晨,刘峰.南花苗寨基督教徒的婚姻研究[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4

[6].王璇,马琪山.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7].刘廷妮.中国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对其“造物主”的认识[J].青海民族研究.2015

[8].周少青.伊斯兰教如何对待基督教徒?[N].中国民族报.2015

[9].曹彦.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

[10].汪梦婷.湖州市基督教徒宗教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

标签:;  ;  ;  ;  

基督教徒论文-刘平平,李子瑜,许梦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