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蔡艳艳,陈贺

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蔡艳艳,陈贺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ZST,电容检测,数据采集

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蔡艳艳,陈贺[1](2016)在《基于PZST材料的微电容检测及数据采集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PZST基反铁电陶瓷具有明显的压电场致应变效应,再加上陶瓷本身致密性好、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因而,在制动材料和机敏传感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途。PZST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引起探测元电容的变化,可以通过检测微电容来检测红外信号。文章利用充放电法结合VT变换进行测量,采用基于BH5001芯片的微电容检测电路。后续信号采集部分采用FPGA进行计数。由仿真结果可看出电路设计可行、可靠。(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柴旭朝,苏小波,顾晓峰,于宗光[2](2010)在《用于微电容检测的C/V电路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电荷放大原理,通过设计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较好地完成了杂散电容的屏蔽,实现了高可靠性的微电容检测。采用CSMC0.5μmCMOS工艺,用Cadence Spectre对其进行仿真验证,能精确检测出aF量级的微电容。结合考虑不可避免的工艺误差,对差分标称电容的失配进行分析与校准。结果表明:失配仅带来固定的失调,不会对C/V电路的灵敏度造成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0年01期)

蒋家云,富宝龙[3](2008)在《电容式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EMS技术研制的微电容传感器,其有效电容的实际变化量仅为飞法级。实验表明,二元调宽式信号拾取专用集成电路BH5001为检测微电容变化量建立了一个高信噪比的平台,结合优良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高品质的差动放大器,即可完成微电容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08年03期)

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电荷放大原理,通过设计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较好地完成了杂散电容的屏蔽,实现了高可靠性的微电容检测。采用CSMC0.5μmCMOS工艺,用Cadence Spectre对其进行仿真验证,能精确检测出aF量级的微电容。结合考虑不可避免的工艺误差,对差分标称电容的失配进行分析与校准。结果表明:失配仅带来固定的失调,不会对C/V电路的灵敏度造成显着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1].蔡艳艳,陈贺.基于PZST材料的微电容检测及数据采集电路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6

[2].柴旭朝,苏小波,顾晓峰,于宗光.用于微电容检测的C/V电路设计与研究[J].微电子学.2010

[3].蒋家云,富宝龙.电容式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8

标签:;  ;  ;  

微电容检测电路论文-蔡艳艳,陈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