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马艳荣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马艳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母语习得,汉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马艳荣[1](2019)在《儿童母语习得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儿童母语习得理论的研究,以及儿童母语习得机制与留学生汉语习得机制的比较,寻找出二者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把这些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0期)

张贵月[2](2016)在《小学语文教学与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中国作为目的语国家,来华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除成人与青少年外,又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汉语学习者——学龄儿童与幼儿。为了满足这些低龄儿童对汉语学习的需求,除国际学校招收外国儿童汉语学习者,普通中小学也增设汉语中心,接收低龄汉语学习者。由于现在汉语教师供求矛盾的出现,很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似或相近专业人员也加入了对外汉语这一队伍,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当然小学语文老师有一定的优势,她们有扎实的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儿童身心特点与学习特点,而且她们在中小学任教,接触到低龄留学生的机会也很多,但是当她们去给学龄儿童教授汉语时,很容易把教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直接运用到学龄儿童对外汉语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龄儿童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等。针对转型而来的学龄儿童汉语老师混用教学模式这一情况,笔者根据自己所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知识与理论,以及在教育实习中积累到的经验,拟从教学性质与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二者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旨在使转型而来的汉语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感知能力及正确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等。只有区分开两种教学,才能在转型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老师的优势又能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为学龄儿童愉快学习汉语保驾护航,为汉语推广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淼[3](2016)在《以童谣为载体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汉语事业也日益兴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如何激发外籍儿童学习汉语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进行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很少,以童谣作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载体似乎并未有人涉及。本论文在分析了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童谣的特点后,以童谣为切入点,为提高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性探索。(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邓美玲[4](2015)在《儿童对外汉语课堂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交际教学法、建构主义、儿童心理性格特点、儿童二语习得等理论的指导下,在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儿童对外汉语课堂上实施的角色扮演教学设计和研究。本论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教师如何更好地教授儿童对外汉语,提高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次教学设计结合儿童性格心理特点和学习汉语的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汉语角色扮演教学的定义、汉语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和学习目标;较系统地阐述了汉语角色扮演教学设计要点以及如何将角色扮演教学设计有效地运用在儿童对外汉语课堂上;同时介绍并运用了美国外语教学提倡的外语教学理念,如主题式教学,逆向设计,全美外语学习目标等;实施后,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角色扮演教学设计进行调查,最后呈现的是笔者试验过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对从事儿童对外汉语教育的汉语教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5-06-30)

项宏远[5](2015)在《儿童对外汉语一学期教学总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主要是侧重成人,关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专门研究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就更少了,因而本论文基于笔者自身教育实践经历,着眼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在2014年5月到9月在泰国圣弗朗西斯教会学校担任实习教师,在实习期间主要教授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汉语。实习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实习学校的校董和多位汉语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该校汉语教学历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还录制了5次教学视频以供反复研究学习。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着作和文献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笔者自己的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对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面对一群7,8岁只会说“你好”、“再见”的泰国儿童,作为汉语教师,该教给他们怎样的汉语知识,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该向他们展示哪些中国传统文化,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实习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教好儿童对外汉语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有其独特性,这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了解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去教好儿童对外汉语。大多数泰国小朋友活泼好动,喜欢中国老师,喜欢学习汉语,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汉语时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对于零基础的儿童来说,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如能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继续学习欲望,对他们今后的汉语学习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赵丹[6](2015)在《关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形式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儿童教育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儿童有着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思维模式,在语言学习中尤为突出,这就要求对外汉语的教学形式也要能够结合儿童的自身特点进行实施和转变。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并制订出一套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案。本文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进行了综合性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校园(阅读)》期刊2015年01期)

王易萍,蒋嘉瑞[7](2014)在《零基础儿童班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曼谷拉刹锡塔蓝庙小学1-3年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民俗文化是其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零起点儿童班的汉语教学既是基础又是难点。面对这一独特的汉语学习群体,应遵循一条不同于成人汉语教学的既能为学生打下良好汉语基础又能让其正确认识中国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在泰国曼谷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零基础儿童班的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和现状作简要分析,探寻零基础儿童班的民俗文化输入的教学技巧。(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贾佳荣[8](2014)在《蒙学教材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学教材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蒙学教材在历代发展中体现了当时的教育特点和时代价值观。其历经数千年,经过不断发展一直流传至今可见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在教材编写、教学法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启示我们应该考虑将其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并探索其借鉴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从第二语言视角下对蒙学教材进行研究,通过对以《叁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称“叁百千”)为代表的蒙学教材进行梳理,对蒙学教材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适应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其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本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介绍了蒙学教材的四大特点和“叁百千”的基本情况,同时探究了其在儿童对外汉语历史上的运用和当代价值,并且从教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探究了蒙学教材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适应性。第叁章: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现状做了详细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对蒙学教材和儿童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蒙学教材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第四章:分析了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现状,通过蒙学教材中体现的教学法提出了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四点启示:加强集中识字、注重诵读与背诵、强调识写分开、重视写字与书法教育。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以及自己对相关研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同时还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4-06-01)

李明[9](2014)在《语觉论在面向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外,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儿童越来越多,但国内对面向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远远不足,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现在迫切需要找到一套更适合、更高效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师开展面向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觉论是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新理论,它不仅从语义感知的角度解释了儿童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来获得语言,大量试验表明它还可以用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学习者的听说技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本文将语觉论引入到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同时根据当前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了以语觉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以期能对这些不足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弥补。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有关语觉论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视角和创新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语觉论的理论体系。该部分首先阐释了语觉论的产生,然后详细地介绍了该理论的核心内容。第叁部分儿童汉语教学。该部分介绍了当前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儿童习得汉语的特点。第四部分语觉论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该部分先对语觉论应用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然后详细论述了基于语觉论的课堂教学应如何开展。第五部分语觉论应用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利弊。该部分探讨了基于语觉论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优势和局限。第六部分结束语。(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4-01)

冯薇[10](2013)在《儿童诗歌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语初学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除了要有通俗易懂的阅读材料,更要注重材料的趣味性、生动性,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一直以来,儿童诗歌以其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等为人们所熟知,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有着相通性。本文主要探讨儿童诗歌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为对外汉语教学开辟新领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12期)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中国作为目的语国家,来华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除成人与青少年外,又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汉语学习者——学龄儿童与幼儿。为了满足这些低龄儿童对汉语学习的需求,除国际学校招收外国儿童汉语学习者,普通中小学也增设汉语中心,接收低龄汉语学习者。由于现在汉语教师供求矛盾的出现,很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似或相近专业人员也加入了对外汉语这一队伍,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当然小学语文老师有一定的优势,她们有扎实的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儿童身心特点与学习特点,而且她们在中小学任教,接触到低龄留学生的机会也很多,但是当她们去给学龄儿童教授汉语时,很容易把教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直接运用到学龄儿童对外汉语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龄儿童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等。针对转型而来的学龄儿童汉语老师混用教学模式这一情况,笔者根据自己所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知识与理论,以及在教育实习中积累到的经验,拟从教学性质与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二者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旨在使转型而来的汉语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感知能力及正确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等。只有区分开两种教学,才能在转型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老师的优势又能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知识,为学龄儿童愉快学习汉语保驾护航,为汉语推广添砖加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马艳荣.儿童母语习得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9

[2].张贵月.小学语文教学与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王淼.以童谣为载体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

[4].邓美玲.儿童对外汉语课堂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与实践[D].中山大学.2015

[5].项宏远.儿童对外汉语一学期教学总体设计[D].广西师范大学.2015

[6].赵丹.关于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形式的探析[J].新校园(阅读).2015

[7].王易萍,蒋嘉瑞.零基础儿童班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曼谷拉刹锡塔蓝庙小学1-3年级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

[8].贾佳荣.蒙学教材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鲁东大学.2014

[9].李明.语觉论在面向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辽宁大学.2014

[10].冯薇.儿童诗歌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3

标签:;  ;  ;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马艳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