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过程论文-童小捷

顺应过程论文-童小捷

导读:本文包含了顺应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顺应论,文学翻译,翻译质量

顺应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童小捷[1](2019)在《顺应论在小说《如果无人谈论非凡之事》汉译过程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除了要熟练掌握翻译的基本功,对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有明确的认识,还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细心的观察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敏锐捕捉作者对人物赋予的思想情感。如果偏废其一,译文或者会降低可读性或者会损失文学价值。这促使译者试图寻找到一种系统全面的理论方法指导文学翻译,同时这种理论方法可以给予译者适当的发挥空间,从而提高文学翻译质量。译者选择运用顺应论来分析英国作家乔恩·麦格雷戈(Jon McGregor)的小说《如果无人谈论非凡之事》选段的翻译。该着作描写了英国城郊的一条普通街道的日常生活,以及街道居民的人生百态。故事情节留有悬疑,引人入胜。从细节描写的日常琐碎生活中,我们感受到日常每一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其实都酝酿着非凡的事情,值得我们用用心对待。在对源语文本的翻译实践之后,本报告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讨论和总结。通过结合翻译文本,从顺应论四个分析角度,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对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发现,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对于探索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具有比较全面的指导意义。正确运用顺应论,可以更好的发挥译者的主动性,借助不同翻译策略更好的顺应文本特征和目标读者的需求,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地道的译本。最后,希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能够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3)

徐军,周慧敏[2](2018)在《枫桥经验:社会治理领域的“东方旗帜”》一文中研究指出写在前面:从最初的“调和阶级矛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维护社会治安”;从新世纪初“加强社会管理”到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枫桥经验”,一个55年前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地方经验,如何至今历久弥新,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就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8-09-12)

于艳慧,马树栋[3](2017)在《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中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对照组采用空氧混合通气,随后均进行单肺通气。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T1、T2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中应用七氟醚预处理可提高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77期)

赵静香[4](2017)在《从文化语境顺应视角分析翻译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多语言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但很少从语境顺应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基于此,本论文从维索绪尔的语境顺应论观点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翻译中的作用。文化是有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此翻译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选择过程。(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6期)

杨殷[5](2017)在《顺应论指导下的交传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论是语用学与翻译研究联系最为密切,也是最有解释力的理论。比利时国际语用学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倡语用学综观,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在语言中能表达意义的各个层面。而"纵观"也是顺应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在语言结构所有层面上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作全面、细致的考察。而口译又是一种超越语言层面的、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因此用顺应论的思想解释口译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有其科学性和指导意义。本论文对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口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交际双方的媒介,必须基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理解,选择适当的表达,以再现源语的含义,实现交际目的。因此,根据顺应理论,该论文旨在从叁个层面,即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和动态顺应探讨口译过程中的顺应性策略。本论文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决赛现场交传为例,在顺应论指导下研究学生译员的[口译表现。本次比赛的参赛者均是产生自全国各省市口译大赛复赛中的优秀译员,因此对其口译过程、口译方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目前高校口译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译员的口译学习情况,具有代表性。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顺应论指导下的口译过程,探究学生译员在口译现场的表现及口译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及其言外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下的口译行为分析,拟探究学生译员向职业译员转型的关键问题及高校口译教学质量的思考。根据理论框架,一方面就现有的现场交替传译材料,分析译员的翻译从哪些方面符合了顺应论,另一方面分析译员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完善,总结出需要顺应的方面以及如何顺应,从而充分体现顺应理论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5-23)

方珊[6](2016)在《基于顺应论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双方,要想达到满意的交流效果始终存在着层层障碍。导致这些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交际者双方未能对文化做出顺应。从顺应论的视角来探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将会对减少交流障碍和歧义,加强交流效果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26期)

张绍全,李晋妍[7](2016)在《顺应理论视阈中法律文本翻译过程的呈现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的选择是指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意识程度做出顺应。本文认为在顺应理论框架下,英汉法律文本的翻译须动态地顺应源语法律文本和目标语法律文本的语境、法律文化和语言特征,以实现英汉法律之间的有效交际。(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4期)

裴燕萍[8](2016)在《关联顺应模式下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频繁的对外交流,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把翻译过程分为两部分,即理解和产出,并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翻译方法,以期为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胡文飞[9](2016)在《二语产出过程中的顺应特征:基于交际策略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语的产出在本质上也是个顺应的交际过程,本文将立足于交际场景、交际对象以及交际模式,系统分析二语产出过程中的顺应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在二语产出过程中应顺应于交际场景的语域特征和篇章结构,顺应于交际者心理词库的系统性和分布式非对称结构特征,以常态模式为主,合理使用拓展用法,强化言语模式与推理模式的整合,以此增强交际模式的承载能力和计算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教育 2016年第一辑(第一卷 总第一辑)》期刊2016-06-01)

张小华[10](2016)在《论语言的顺应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交际者在某种程度意识下根据语境而做出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该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翻译中译文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本文以顺应理论为基础,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中的顺应问题,基于语言顺应论观点,分析了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提出了语境是翻译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顺应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写在前面:从最初的“调和阶级矛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维护社会治安”;从新世纪初“加强社会管理”到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枫桥经验”,一个55年前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地方经验,如何至今历久弥新,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就在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顺应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童小捷.顺应论在小说《如果无人谈论非凡之事》汉译过程中的运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徐军,周慧敏.枫桥经验:社会治理领域的“东方旗帜”[N].中国改革报.2018

[3].于艳慧,马树栋.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过程中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4].赵静香.从文化语境顺应视角分析翻译过程[J].北方文学.2017

[5].杨殷.顺应论指导下的交传过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6].方珊.基于顺应论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顺应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6

[7].张绍全,李晋妍.顺应理论视阈中法律文本翻译过程的呈现效度[J].外语教学.2016

[8].裴燕萍.关联顺应模式下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9].胡文飞.二语产出过程中的顺应特征:基于交际策略的分析[C].当代外语教育2016年第一辑(第一卷总第一辑).2016

[10].张小华.论语言的顺应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顺应过程论文-童小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