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浅析赵凯

关于国际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浅析赵凯

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08

摘要:我国现已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中地位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国际商业运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国际合作态势,对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际工程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契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特别是在国际工程建设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我国很多企业走出国门,为其他国家的工程建设贡献力量,在项目中与他国企业共同完成工程任务。在国际工程管理中应以契约为基础,促使合作双方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契约的制定应具有合理性和约束性,对维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工程管理中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基础

通过在国际工程管理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应更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应满足一下几个基础条件:一是企业双方优势互补,二是互惠互利,三是企业双方自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四是企业双方都应有良好的信誉保障,下面对这几个基础条件进行详细阐述。企业间的合作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项目运作,其中包括项目总承包获取权和项目施工质量等,因此,合作企业必须管理、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互补,比如,双方企业都有着比较强大的资金优势,但是都没有相关的项目施工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那么这样的企业双方不能进行良好的合作,因为即使可以获取项目承包权,但是没有办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不利于以后的项目获取。由上可知,合作企业双方必须优势互补,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出钱的有出人的,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并且对于发包方的工程质量也是一种保障。

合作双方企业的合作应建立在自愿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只有企业双方通过自愿合作才能保障在后续的工程管理过程中沟通顺畅、协同作业,共同完成工程项目,并且在总承包的利益分配中应具有公平意识,不能一家独大,应根据企业双方各自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贡献力量的大小合理的进行利益分配,这样才能保障合作的长期性。企业合作双方进行合作之前应该对对方企业的诚信度进行全面了解,为更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工程管理过程中几种不同的合作伙伴形式

2.1战略型合作伙伴

目前,很多项目工程的规模比较大,一家企业很难独自完成项目工程的运作,其中包括,项目总承包权和后期的工程施工,因此,企业间会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工程项目,这里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优势互补来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运作。这种优势互补的战略型合作体现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总承包商与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二是总承包商之间的相互合作,三是总承包商与专业建筑公司的合作。下面对这三种合作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由政府发包的公共基础建设项目一般项目规模比较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是一般的建设承包企业无法承受的,因此,这种项目通常会以BT投资模式进行。由投资者进行项目总包权的获取,这些企业的资金实力相对比较雄厚,并且融资能力比较强,获得项目承包权以后可以获得大量的融资资金,但是这些企业在工程建设方面并没有经验,或者说根本就不具备工程建设施工资质,所以在获取项目后还必须寻找工程施工建设企业进行工程施工,这是BT项目的运作模式,目前在国内基础项目的建设中比较常见。投资者与总承包商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优势互补,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强大的实力,获取更多的项目承包权。国家规定大型项目的兴建必须要走招标程序,要获得中标机会,必须在商务能力、工程技术管理和工程报价中同时具备一定的优势,投资者与总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可以使联合企业的优势互补,投资者有良好的资金实力,对项目前期运行资金的投入有很大帮助,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施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保障后期的工程质量,通过这种投资者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整个项目运作更加顺畅,良性循环,通过合作可以拿到越来越多的项目承包权。总承包商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合作使联合体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能力更强,比如:合作后的联合企业具有更大的资金实力,和更丰富的人才储备,可以承接到更多更大的工程项目。

2.2策略型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大型工程项目的兴建必须通过招投标程序来确定项目的承包人,特别是一些由政府组织兴建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这种工程项目规模一般比较大,一般的企业根本没有足有的经济实力来完成整个项目的运作,因此,政府发包的基础工程建设一般使用BT投资模式,这种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保证工程运作过程中投资人与工程建设者之间的良好协调沟通,从而无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工期。政府项目主要是为人民的更好生活而兴建的一些公共设施,虽然是由政府部门出资进行建设,但归根到底用的还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策略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通过强制性的约束条款来保证项目运作过程中,合作企业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避免了项目运作过程中企业间的纠纷,从而更有利有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策略型合作伙伴关系确定后需要企业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出面一起制定一个有约束性的沟通条款,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如果企业双方发生分歧,可以使用该条款来避免合作双方的纠纷,共同承担利益和风险,同时,沟通条款还应制定一些明确的沟通目标,如:怎样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这样才能减少合作过程中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条款约束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工程承包项目的运作。

2.3互惠性合作伙伴关系

一些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项目运作经验的工程总包商可以获取更多的工程总包权,但是,这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企业的利益最大化,项目的施工建设通常会发包给其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获得工程项目建设权的企业会和总包方达成一个协议,在工程建设成本费用的基础之上,总包方需要额外支付给工程建设企业一定比例的工程管理费和施工建设费,双方通过长期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伙伴关系是保证国际工程管理良好运行的必然现象,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优势,提供自身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企业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增加新的企业文化内涵,更好的为工程项目服务。

参考文献:

[1]杜蕾,唐文哲,柳春娜,黄敏,周雍智.基于伙伴关系的国际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4,10(10):41-45.

[2]龚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

[3]谭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新型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赵凯(1988-06-27),男,汉族,籍贯:陕西省汉中市,当前职务:商务经理,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国际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标签:;  ;  ;  

关于国际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浅析赵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