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交往论文-甫尔瓦·道尔加拉

跨界交往论文-甫尔瓦·道尔加拉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界交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喀尔喀蒙古,张掖,迁徙,入乡

跨界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甫尔瓦·道尔加拉[1](2018)在《张掖喀尔喀蒙古人迁徙、定牧与原籍亲戚跨界交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蒙古族的传统游牧观念来说,远近不一的迁移是由畜牧经济、草场等众多因素而决定。但是,“迁移或迁徙”这个词在国家政治语境中,却带有另一番含义。因国家的某一社会背景而会出现一些不平常的跨界迁徒。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以后,国内在苏联社会主义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初期,在消弱阶级,平衡穷富,无宗教化等众多口号下作了剥夺贵族、喇嘛等特殊人士的财产甚至夺取了姓名的旧社会转型至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被大量斗争人士起义反对,但大部分逃亡国外。其中大部分人逃亡至蒙古国的南邻国中国。本论文中所研究的张掖喀尔喀蒙古即是当时的混乱中,从蒙古国戈壁阿勒泰省朝格图和阿勒泰苏木逃至马鬃山,后南迁至目前的张掖的一部分人。当今,经历蒙古国与中国两国社会主义洗礼的张掖喀尔喀蒙古人在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已经变成中国公民的同时又与戈壁阿勒泰省亲戚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以及交往。本论文以甘肃省张掖市白银蒙古乡与平山湖蒙古族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考档案资料、众多研究成果及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口述资料,研究并总结了以蒙古国社会主义阶级斗争为背景的迁徙下在中国入乡半个世纪之后的寻亲之路与交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12)

傅景亮[2](2013)在《边境市场跨界民族经济交往研究——基于云南地区边境市场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跨界民族是中国边境沿线重要的主体构成,其在边境市场中的经济交往对于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边境市场跨界民族的经济交往处于边境市场特殊的"共振"效应之中,包括国家间关系共振、民族间关系共振、市场间关系共振和区域间关系共振。从跨界民族在边境市场上的镜像看,其仍然具有原初市场的痕迹,并开始浸染现代市场带来的变化,此中转变尚需要时间和过程。如何在共振的效应中并建立现代市场的秩序,除了具备客观理性、主观理性外,也需要跨界民族主体间性的交往理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韦福安[3](2013)在《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构成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跨界民族交往心理是构成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跨界民族关系是通过跨界民族心理与交往实践具体体现的。从阐释跨界民族交往出发,参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认为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基本要素是由边境跨界民族交往的内在驱动力、认知、情感体验、意识和交往行为共同构成。跨界民族交往心理体现了跨界民族关系的心理指标体系,从内在方面折射着跨界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理解跨界民族交往、协调周边关系乃至推动世界的多元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白爱萍[4](2012)在《中越边境跨界京族的民间交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交往是指非官方性质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活动。中越两国山水相邻,唇齿相依;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越两国边民,从古至今,都在进行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联系。当然,两国之间也曾爆发过多次战争,但即便是在两国交战的战争年代,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都未曾间断的,两国间的跨界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情。本文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尾村京族村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广宁省越中边境线一侧对应的芒街市的茶古坊京族村落为例,通过对中越边境两侧京族村落的基本情况进行叙述,探讨现今中越边境两侧京族相互之间自发形成的跨界民间交往,主要包括朋友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等方面。分析中越边境跨界京族交往与互动的特点、原因及其作用等,发掘跨界京族民间交往存在的规律,并对跨界京族和平交往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及泛北部湾经济建设的开展,该文对中越边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动、共赢等民族关系问题的探讨,可以为促进中越边境民族的和平交往、共同发展与边疆稳定服务。本文力求做到在对中越边境沥尾村京族村落和茶古坊京族村落两个村落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充分运用文献资料,结合交往理论,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及国家关于边境民族的政策,使相关问题的论证更具说服力。本文共包括叁个部分、八章内容: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主题,提出论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回顾了论文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论文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针对跨界京族民间交往的案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通过对中越边境两侧京族村落的基本情况,如历史沿革、古今界碑(实地考察)、自然地理、名称(中方、越方的叫法)、人口、族源、人均收入、民俗等进行论述,探讨中越边境两侧京族的历史血缘关系。弄清这两个村子相互之间跨界交往的传统,包括历史上及现今的朋友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等方面,分析中越边境跨界京族民间交往的历史、现状,归纳总结交往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内在的规律等,最后从长远的角度揭示中越两侧跨界京族交往的发展趋势。第叁部分:结语。这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观点的概述。(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韦福安[5](2012)在《论语言变异对中越边境壮岱族群跨界交往心理距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衡量族群关系的主要变量。中越边境跨界壮岱族群语言结构变异带动语言功能变异,文字变异导致族群认同意识的异向化发展,说明了语言变异是壮岱族群跨界交往心理距离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是由处于全球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的双向运动中的边境跨界族群文化一元认同向文化二元或多元认同的构建过程决定的。相对欧盟国家而言,广大在战后殖民地上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跨界族群将因文化认同的异向发展而形成不同的民族,也因不同政治价值观和文化差异的出现而使文化充满活力和动力。(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马菁[6](2009)在《其龙壮族村民跨界交往问题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邦镇其龙村隶属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是中越边境线上一个壮族村庄。其龙村民与临近的越南边民都属于百越族系,虽然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革,但是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仍有诸多相同或近似之处,相互之间具有超越国界和时空的自然情感,交往互动关系延续至今。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主要体现在经贸往来、跨国婚姻和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和涵化;在越南人民抗法、抗美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时期,其龙村民也与在边界地区从事革命活动的胡志明等越南革命者有密切的交往和友谊。其龙村民的跨界交往,是在时代发展与两国政治关系影响下产生的边民互动行为,具有自发性和不均衡性等发展特点。深入观察和具体阐释这种边民互动交往的历史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化交往理论的探讨,也有助于促进广西边境地区和谐发展,维护国家边疆安全。(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09-02-01)

跨界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跨界民族是中国边境沿线重要的主体构成,其在边境市场中的经济交往对于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边境市场跨界民族的经济交往处于边境市场特殊的"共振"效应之中,包括国家间关系共振、民族间关系共振、市场间关系共振和区域间关系共振。从跨界民族在边境市场上的镜像看,其仍然具有原初市场的痕迹,并开始浸染现代市场带来的变化,此中转变尚需要时间和过程。如何在共振的效应中并建立现代市场的秩序,除了具备客观理性、主观理性外,也需要跨界民族主体间性的交往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界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1].甫尔瓦·道尔加拉.张掖喀尔喀蒙古人迁徙、定牧与原籍亲戚跨界交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2].傅景亮.边境市场跨界民族经济交往研究——基于云南地区边境市场的实证分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3

[3].韦福安.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构成要素分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

[4].白爱萍.中越边境跨界京族的民间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5].韦福安.论语言变异对中越边境壮岱族群跨界交往心理距离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12

[6].马菁.其龙壮族村民跨界交往问题的历史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09

标签:;  ;  ;  ;  

跨界交往论文-甫尔瓦·道尔加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