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废水论文-耿静

酸性废水论文-耿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TC型重捕剂,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木质素

酸性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耿静[1](2019)在《木质素基重捕剂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碱木质素为基体通过Mannich反应、二硫化碳加成合成新型重金属捕集剂(重捕剂)N-亚甲基碱木质素-N′-二硫代氨基甲酸己二胺钠盐(Lig-DTC),用于螯合含砷酸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经絮凝以沉淀形式析出,处理后的酸性水可以回用。以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剩余质量浓度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重捕剂加入量、反应时间、溶液p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以100 mL废水计):在不调节废水酸性情况下,Lig-DTC用量为60 mg,反应时间为15 min,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PAM,质量分数为0.1%)用量为1.1 mL,静置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残余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达到处理要求,酸性废水可以进入系统循环回用。(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胡斌,杨天足,刘伟锋,张杜超,陈霖[2](2019)在《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酸性废水中除砷及其水热成矿稳定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对含砷酸性废水的安全处理,本文作者提出硫化法沉砷和水热成矿稳定砷的新工艺。在硫化沉淀最佳条件下,废水中99.65%的砷以无定形As_2S_3的形式沉淀。由于该沉淀在TCLP试验中砷的浸出浓度高达212.97 mg/L,因此,采用水热成矿法提高As_2S_3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矿化的As_2S_3的砷浸出浓度仅为4.82 mg/L。此外,在矿化剂Na_2SO_4的作用下,无定形As_2S_3可转变为As_2S_3晶体,且砷浸出液浓度进一步降至3.86 mg/L。水热成矿法是稳定硫化砷的有效方法。因此,该工艺在含砷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11期)

朱鑫昌[3](2019)在《膨润土-钢渣混配处理含Mn~(2+)酸性矿山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膨润土-钢渣复配材料配比进行研究,探讨对含Mn~(2+)酸性矿山废水吸附处理效果,并筛选出最佳配比吸附材料和吸附条件。结果表明:膨润土-钢渣复配粉末状(5∶5)的材料对含Mn~(2+)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当膨润土-钢渣复配粉末状材料的最佳焙烧时间和温度为1 h,450℃,p H为4~5,Mn~(2+)质量浓度为100 mg/L酸性矿山废水,复配吸附剂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1 h时,对酸性矿山废水去处率高达92%,处理后p H值为8. 0,可以达标排放;(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白小龙,刘成龙,梁浩[4](2019)在《弱酸性废水对粉煤灰中铝元素的迁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粉煤灰是燃煤锅炉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研究通过稀释硫酸模拟弱酸性工业废水和粉煤灰混合浸出粉煤灰中铝元素,同时降低弱酸性工业废水酸浓度,探索了弱酸浓度、迁移时间、液固比和迁移温度对粉煤灰中铝的迁移率和体系中残留酸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为3. 5∶1、迁移时间为8 h、弱酸浓度为6%以及迁移温度为80℃的条件对铝迁移率影响最大下,铝的迁移率分别为2. 8%、2. 2%、3. 9%、3. 0%,体系中残留酸比例分别为76. 8%、78. 7%、78. 0%、70. 0%。(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温丙奎,刘珊珊,杨鸿凯,马苑红,何江[5](2019)在《改性粉煤灰对酸性大红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酸性大红染料模拟印染废水,采用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探讨粉煤灰改性类型及其投加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反应pH值、废水浓度、废水中NaCl含量等因素对模拟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吸附脱色效果,为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杨华,董世裕[6](2019)在《2-乙基蒽醌酸性废水特性改进及处理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乙基蒽醌生产过程中产生酸性废水总量大,污染特性强的特征,本研究对产生酸性废水的源头工序(BE酸溶解和闭环液酸析)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强化了系统的传质、传热特征,极大降低了酸性废水污染特性。结合综合治理和废水处理的氧化、生化处理,实现酸性废水达标排放,为2-乙基蒽醌生产中酸性废水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本文来源于《清洗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曾涛涛,张诗琦,胡青,蔡萍莉,刘迎九[7](2019)在《酸性含硒含镉废水低温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活性污泥中,系统考察了酸性含硒含镉废水的低温生物强化处理效果.研究发现,活性污泥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对硒、镉的去除效率(Se:94.9%,Cd:99.1%)高于单一枯草芽孢杆菌(B菌)、混合枯草芽孢杆菌及活性污泥.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20℃、pH 4.0、甲醇为碳源时生物强化硒、镉去除效率较高.利用SBR反应器处理酸性(pH 4.0)含硒(3.7~10.0 mg·L~(-1))含镉(5.0~11.2 mg·L~(-1))废水,在低温(8.0~10.8℃)条件下运行80个周期,硒、镉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4%、90.7%和95.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酰胺基、芳香族C—H伸缩健在硒、镉去除中起到主要作用.透射电镜与能谱分析证实了生物强化污泥对硒、镉去除之后形成纳米颗粒物.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生物强化污泥中富集了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脱氯单胞菌)等典型硒还原菌.(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庆玲,金修齐,毛金群,黄代宽,赵书晗[8](2019)在《小尺度矿山酸性废水污灌农田土壤重金属统计分析与空间分布研究——以贵州某矿区下游农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某矿区酸性废水排放下游0.3~1.5 km范围内的15.2万m2农田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研究区域污染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结合统计分析和空间插值模拟方法,研究矿山酸性废水排放对下游农田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区废水的外排使其下游农田灌溉水pH降低,土壤酸化;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风险筛选值,农作物中仅有Cr含量超标,农作物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关性不显着;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分布图显示pH、Fe、Mn、Cu、Hg和Pb含量分布整体呈现随着与矿山排水源距离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土壤中低pH促进几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有关。As、Cr整体分布趋势随着与排放源距离增加而降低,这说明土壤As、Cr分布主要受到污灌水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矿山酸性废水排放降低研究区域灌溉水pH和导致土壤酸化是最主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10期)

曹星星,吴攀,周少奇,谢峰,荣嵘[9](2019)在《高砷煤矿酸性废水影响的水库流域水体和沉积物汞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黔西南高砷煤矿区是我国主要的富汞煤分布区,以贵州兴仁县高砷煤矿区猫石头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入库河水和水库水中汞的质量浓度、河流及水库沉积物中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从而获得高砷煤矿区地表水体中汞的赋存形态、沉积物汞污染状况,并应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入库河水中总汞质量浓度在17. 19~89. 77 ng/L变化,颗粒态汞平均占比总汞的56. 9%。河流沉积物中总汞质量比为155. 52~5 644. 72 ng/g,处于无至极强污染级别,生态风险为中等至极强,且从上游至下游河流沉积物中汞质量比呈逐渐增加趋势,地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加。水库表层水总汞质量浓度为120. 36 ng/L,以颗粒态为主,底层水总汞质量浓度为613. 04 ng/L,以溶解态为主。水库上游和下游沉积物柱中汞平均质量比分别为(8 455. 23±2 010. 18) ng/g和(8 056. 65±1 887. 04) ng/g,水库沉积物汞污染程度处于极强级别,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林海,李真,贺银海,董颖博,李冰[10](2019)在《硫酸盐还原菌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酸性废水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SRB改善水体pH、去除重金属的原理,提出了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优势,并结合处理效果阐释其应用工艺包括厌氧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强化技术叁部分。最后针对SRB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提出筛选兼性厌氧菌、提高细菌耐酸性和抗毒性、改良固定化技术、硫还原法的应用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酸性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对含砷酸性废水的安全处理,本文作者提出硫化法沉砷和水热成矿稳定砷的新工艺。在硫化沉淀最佳条件下,废水中99.65%的砷以无定形As_2S_3的形式沉淀。由于该沉淀在TCLP试验中砷的浸出浓度高达212.97 mg/L,因此,采用水热成矿法提高As_2S_3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矿化的As_2S_3的砷浸出浓度仅为4.82 mg/L。此外,在矿化剂Na_2SO_4的作用下,无定形As_2S_3可转变为As_2S_3晶体,且砷浸出液浓度进一步降至3.86 mg/L。水热成矿法是稳定硫化砷的有效方法。因此,该工艺在含砷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耿静.木质素基重捕剂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9

[2].胡斌,杨天足,刘伟锋,张杜超,陈霖.采用硫化沉淀法从酸性废水中除砷及其水热成矿稳定化(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3].朱鑫昌.膨润土-钢渣混配处理含Mn~(2+)酸性矿山废水[J].广州化工.2019

[4].白小龙,刘成龙,梁浩.弱酸性废水对粉煤灰中铝元素的迁移特性研究[J].广州化工.2019

[5].温丙奎,刘珊珊,杨鸿凯,马苑红,何江.改性粉煤灰对酸性大红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研究[J].山东化工.2019

[6].杨华,董世裕.2-乙基蒽醌酸性废水特性改进及处理方法的研究[J].清洗世界.2019

[7].曾涛涛,张诗琦,胡青,蔡萍莉,刘迎九.酸性含硒含镉废水低温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8].刘庆玲,金修齐,毛金群,黄代宽,赵书晗.小尺度矿山酸性废水污灌农田土壤重金属统计分析与空间分布研究——以贵州某矿区下游农田为例[J].中国农技推广.2019

[9].曹星星,吴攀,周少奇,谢峰,荣嵘.高砷煤矿酸性废水影响的水库流域水体和沉积物汞污染特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10].林海,李真,贺银海,董颖博,李冰.硫酸盐还原菌治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19

标签:;  ;  ;  ;  

酸性废水论文-耿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