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改课探索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改课探索

(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重庆万州404100)

基金号:重庆三峡学院校级教改项目(JGQN1904)。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人才短缺,结合国家应用型大学改革要求,本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当前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利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理实一体化人才。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三位一体教学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后市场也越来越大,但问题也愈外明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短缺。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为强烈。为解决该问题,教育部启动了高校转型改革,6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将全部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重庆三峡学院也是其中之一。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庆三峡学院做了很多探索,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改变为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培养模式,但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实验设备老旧、数量较少等问题,因此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条件进行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目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了机械原理、电子信息及逻辑推理等专业知识,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凭借PPT、板书形式传授知识,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直观,学生理解容易造成偏差。

(2)学生实践不足。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而言,其前导课程如《汽车构造》等愈外重要,学校实验器材较少,且车辆老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同时分组操作中容易出现每组成员较多,部分学生只看不做,最终导致学生对汽车结构等一知半解,无法有效分析汽车故障。

(3)故障分析能力不足。由于学生在前序的学习中,对汽车的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理解不完全,造成对于故障发生后,诊断过程混乱、思维不清晰;同时导致了实操中零件废品率增加,教学运行成本增加。

2、国外成功培养模式分析

(1)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又称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该模式在我国很多学校都有尝试,但在企业培养环节容易出现问题,部分企业将学生看作工人,安排流水线工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并无较大帮助,且容易引起学生不满。采用以上模式时,需学校与企业进行密切沟通,保障学生基本权益。

(2)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模式中没有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分,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该种模式中,汽车维修专业理论教室较少,实训教室较多,学生在理论教室学习简单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训教室中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使很多学校开始关注利用网络资源,实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该模式重点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3、改革措施

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将汽车维修仿真软件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方法:

(1)将多媒体教学与汽车检测维修仿真软件一体化以解决理论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

借助汽车检测维修仿真软件,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直接演示仿真软件(如图1),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使枯燥的理论教学课堂更为活泼,特别是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的检测等;使用仿真软件时,应注意选用较为典型的故障,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将汽车维修仿真软件与故障树分析法一体化以解决汽车结构等基础不扎实问题

汽车维修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回顾汽车构造,对于汽车故障可以更有逻辑性的分析,在使用故障树分析时,可以做到抽丝剥茧式的层层递进。

使用汽车检测维修仿真软件时,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动手诊断汽车故障,减少由于实验器材较少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避免误操作导致的零件损坏,利用仿真软件所具有的操作提示和报警功能,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减少零件报废率,使学生更为大胆的拆装和诊断汽车。同时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检验所绘故障树的完整性,提高下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图1宇龙汽车检测维修仿真软件界面

(3)将故障树分析法与整车故障诊断实践一体化以解决故障分析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故障分析诊断能力重点体现在故障树逻辑分析法中,但是学生在利用故障树分析具体的汽车故障时往往是能死记硬背,故障分析不够完善,导致分析结果缺少部分基本事件,造成故障诊断维修失败。

为了使应用型人才更好对接企业需求,就不该让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分析仅停留在仿真模拟,更不能只重理论。因此,要将经汽车检测维修仿真软件验证过的故障树与汽车故障诊断维修实践联系起来,可突破汽车整车数量不足、实操时间无法保证造成的操作能力不够的问题,并适度增加汽车故障诊断维修实践的项目数及难度,提升学生故障分析诊断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4、总结

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汽车行业崛起,汽车后市场潜力巨大,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员需求更大,结合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条件较差等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仿真软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利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理实一体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2):137-138.

[2]唐丽萍,吕掌权.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农业,2018(30):28+31.

[3]修玲玲,沙仁大.《汽车电器设备检测与修复》课程教学诊断与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9(20):206.

[4]吴林.论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8):140-141.

作者简介:张益维(1990-),男,河南安阳人,实验员,硕士,研究方向:动力机械。

标签:;  ;  ;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改课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