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语义论文-明雨晴

颜色语义论文-明雨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颜色语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语义特征,语用功能

颜色语义论文文献综述

明雨晴[1](2019)在《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的产生至消亡与社会生活变迁、人文情怀、人们的认知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产生与流行是社会物质文化丰富,认知多元化、审美取向多样化的结果。与传统颜色词语相比,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在语义方面有诸多特点,主要体现在语义的内隐性、语义的主观性与模糊性、语义的指向性这叁个方面;而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作为颜色词系统中的新词语,又拥有传统颜色词语无法比拟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增添颜色词的表色方式、能起到导向性作用、体现对人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的关注度。(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汪威[2](2019)在《认知视域下的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 “白”的语义扩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颜色词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语言中,属于一种语言词汇的核心部分。以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转喻为理论基础来分析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白"的语义扩展,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其语义特征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类型学的跨语言比较研究以及濒危语言的记录和描写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9年02期)

吴柏周,李杰,何虎,侯友,贾缨琪[3](2019)在《色觉疲劳、语义饱和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即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范畴知觉究竟是语言的还是知觉的,或两者交互引起的认知冲突所致仍在探究与争议之中。本研究采用色觉疲劳和语义饱和操作分别独立地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观察二者对颜色范畴知觉效应的即时影响,以期探究语言和知觉对颜色范畴的作用。结果显示,色觉疲劳操作导致范畴间颜色辨别反应时减少,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语义饱和操作导致被饱和颜色词所属的范畴内颜色辨别反应时增加,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说明单独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能力均能影响CCP效应,支持了语言标签对比模型,即语言与知觉的交互作用引起颜色范畴知觉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胡元惠[4](2018)在《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语义对比及文化映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颜色词与符号学的关系出发,具体对比分析颜色词符号"所指"分别在藏英文化中各自的语义,并从思维方式、政治文化和地理属性等方面剖析了其语义异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郭蕾吟[5](2018)在《汉英基本颜色词汇语义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能够反映出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化;同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相似概念意义的词汇所拥有的文化色彩语义,即意义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该文从表示基本颜色的词汇着手,对比了这些词汇在汉英文化中语义的异同,从而强调了文化学习对语言学习和成功交际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9期)

秦雯鑫鑫[6](2018)在《基于语料库颜色词“绿”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联想性。本研究以green为例,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发现green在英汉双语中本意比隐喻义应用更广泛;"绿"和green的主要隐喻义数量相差不大,但green的隐喻义应用更广泛,且"绿"和green在汉英两种文化内涵中各自有褒义和贬义同时存在。该研究有利于人们对颜色词green的本意和隐喻义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由此透视中西文化差异。(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9期)

程江霞[7](2018)在《唐诗“白”范畴单音节颜色词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全唐诗》为语料,测查"白"范畴颜色词成员及使用频率;细致分析描写"白范畴"中各个颜色词的语义。在描写的基础上从语义广义度、显着度、其他语义属性等多方面找出白范畴颜色词成员之间的语义差别,为我们阅读唐诗、理解唐诗颜色词意义提供语言学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林朝伊[8](2018)在《英汉颜色词汇的内涵语义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英汉颜色词的语义内涵英汉民族对色彩的物理感知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由于每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模式、风俗习惯,才导致了英汉颜色词汇在语义上存在的差异。笔者试以杨元刚博士在其《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中提出的"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的四种形式"(即词汇联想对应、词汇联想重合、词汇联想空缺、词汇联想碰撞)为参照,选择了两类关系层次来对英汉语颜色词语语义关系进行阐述。(一)字面相同,语义不同——红与red(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17期)

李健姣[9](2018)在《基于原型理论的英汉基本颜色词语义韵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语义韵逐渐己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义韵的概念最早由Sinclair于1991年提出,其含义是词的语义倾向受其搭配词的语义倾向影响所呈现在整个语境内的语义氛围。本文选取了四个英语基本颜色词white,red,green和blue及四个汉语基本颜色词白,红,绿和蓝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英文BNC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和中文CCL在线语料库(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为数据来源,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韵进行研究。与传统语义韵积极、消极和中性的叁分法不同,本文将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韵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领域进行分类总结,并按照搭配词不同具体分为若干小类,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相关研究。例如:当“白”的显着搭配词用于文化领域比如“白事”,“白车”时,它在CCL语料库中通常与“丧事”,“死人”,“骨灰”,“殡葬”等短语共现,因此“白”在文化领域中通常具有“死亡”的语义韵。本研究分为叁个步骤,首先在BNC及CCL语料库中分别以英汉基本颜色词为节点词进行搜索并注意观察节点词出现的总频率,通过对比英汉语料库,确定四个英语基本颜色词white,red,green和blue及四个汉语基本颜色词白,红,绿和蓝为本实验所研究的基本颜色词。然后,利用BNC语料库与Python软件分别在两个语料库中提取显着搭配(MI>3)以及对应的互信息值并按照MI值递减提取前30个显着搭配词作为研究对象。最后,通过分析各个节点词的显着搭配词,概括并总结其语义韵特点,并试图通过原型理论解释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韵异同的原因。本研究主要了讨论了叁个问题:1.英汉基本颜色词语义韵的显着搭配是什么?2.英汉基本颜色词语义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3.如何用原型理论解释英汉基本颜色词语义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表明:1.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显着搭配并非完全相同,其中只有部分搭配词为英汉所共有;2.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韵随着显着搭配词的变化而变化;3.语义韵的扩展主要是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来实现,并受到英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5)

马钰[10](2018)在《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分组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身份追踪中运动对象的身份加工机制是近来动态视觉追踪领域的热点问题。电子竞技作为时下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大量研究发现视频游戏经历可以改善个体的认知能力。本研究通过操纵多身份追踪中运动对象的表面特征与语义特征差异,考察其分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探讨电子游戏玩家与非玩家在不同任务难度下多身份追踪的表现差异。本研究共2个子研究,各包含2个实验。研究一:讨论当目标与分心物存在基于语义范畴的身份差异时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对其的影响及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研究一a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5人,非玩家15人,采用2×2×3混合设计,以人群类型(玩家、非玩家)为组间变量,以语义范畴差异(相同、范畴内、范畴间)和颜色(相同、配对)为组内变量,以追踪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不显着;2)范畴差异主效应显着,目标与分心物的语义范畴差异越大,追踪表现越好;3)颜色主效应显着,目标与分心物进行颜色配对削弱追踪表现;4)交互作用都不显着。研究一b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2人、非玩家13人,其实验设计和程序与研究一a基本相同,仅将研究一a中目标与分心物相同的刺激换为各不相同的数字或字母。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着,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范畴差异主效应显着,目标与分心物的语义范畴差异越大,追踪表现越好;3)颜色主效应不显着;4)交互作用都不显着。研究一结果表明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语义范畴的分组效应,但颜色特征对其影响视语义特征复杂程度而不同,玩家的追踪优势体现在不同难度的任务下,暗示玩家对于多身份加工的优势。研究二:讨论当目标与分心物进一步窄化为基于语义关系的身份差异时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对其的影响及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研究二a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4人,非玩家14人,采用2×2×3混合设计,以人群类型(玩家、非玩家)为组间变量,以语义关系差异(相同、不同、连续)和颜色(相同、配对)为组内变量,以追踪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着,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语义关系差异主效应显着,目标与分心物存在语义关系差异有助于追踪表现;3)颜色主效应不显着;4)交互作用都不显着。研究二b的实验参与者中玩家13人、非玩家13人,其实验设计和程序与研究二a基本相同,改为区组设计以强化语义关系的呈现。结果:1)人群类型主效应显着,玩家的追踪成绩好于非玩家;2)语义关系差异主效应显着,当目标具有连续关系时的追踪表现最好;3)颜色主效应不显着;4)交互作用都不显着。研究二结果表明当目标与分心物以复杂语义分组时,身份的强化呈现可以易化追踪,形成基于语义关系的分组效应;颜色特征在语义信息较为丰富时难以影响其语义的分组效应,玩家在有相对复杂身份信息的追踪任务中表现好于非玩家。结论:多身份追踪中存在较为稳定的基于语义的分组效应,颜色对其的影响要视语义分组特征复杂程度而定,玩家在较为复杂的追踪任务中表现好于非玩家。(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8-05-11)

颜色语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颜色词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语言中,属于一种语言词汇的核心部分。以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转喻为理论基础来分析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白"的语义扩展,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其语义特征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类型学的跨语言比较研究以及濒危语言的记录和描写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颜色语义论文参考文献

[1].明雨晴.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J].北方文学.2019

[2].汪威.认知视域下的东部裕固语颜色词“黑”“白”的语义扩展探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9

[3].吴柏周,李杰,何虎,侯友,贾缨琪.色觉疲劳、语义饱和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即时影响[J].心理学报.2019

[4].胡元惠.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语义对比及文化映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

[5].郭蕾吟.汉英基本颜色词汇语义比较[J].海外英语.2018

[6].秦雯鑫鑫.基于语料库颜色词“绿”的英汉语义对比分析[J].英语广场.2018

[7].程江霞.唐诗“白”范畴单音节颜色词语义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8].林朝伊.英汉颜色词汇的内涵语义对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9].李健姣.基于原型理论的英汉基本颜色词语义韵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10].马钰.颜色对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语义分组效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8

标签:;  ;  ;  

颜色语义论文-明雨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