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浙交界人口普查工作的问题

关于江浙交界人口普查工作的问题

一、江浙交界处人口普查工作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雨[1](2021)在《高温胁迫下中国人口健康风险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康勇卫[2](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谢记虎[3](2020)在《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地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人数量总和,是社会文明发展运行与存在的基础,而人口统计是从“量”的这一方面来研究人口现象。人口性别比例作为人口学的重要组成,在人口问题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我国具有根深地固的重男轻女历史传统,影响社会人口性别比。性别比例失调不仅影响人口就业、婚姻等方面而且易引起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进而干扰社会稳定。故人口性别比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人口性别比例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论述内容需要,共划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通过人口数量和人口性别比例两个方面对清至民国时期我国人口状况进行概述,这一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混战不断但我国人口总数仍呈现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全国男性人口数远多于女性人口数。从整理绘制的数据表格和数据地图可以看出,地区人口性别比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我国东北、东南地区人口性别比远远高于西部内陆地区。第二章针对清至民国时期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变化趋势展开论述,据所收集的史料数据对全国和地区人口性别比例变化分别进行概括,清至民国时期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在逐年升高,其中以西南川渝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人口性别比变化最为明显。第三章根据所绘制的人口数据地图呈现出的区域差异,以西南的川渝地区和华北的察绥地区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据数据地图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与同处西南的云贵等地相比,其人口性别比更高;绥察地区与华北其他地区相比,其人口性别比更高。第四章对搜集资料过程中出现的有极端人口性别比例记载的地区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究其形成的社会与历史层面的原因。第五章通过资料整理,阐述清至民国时期人口性别比例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影响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反作用。第六章关怀现实,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当今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这一社会问题提出史学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对大量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民国行政院主计处人口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梳理,最大限度还原清至民国人口状况、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比例的区域差异,并对史料中记载的地区极端人口性别比例数据进行具体对比分析。以期总结出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历史规律,为我国人口问题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徐昕昕[4](2020)在《常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千差万别的地域环境孕育了多样的地域景观,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景观规划和城市营建的深厚滋养。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宝贵的传统地域景观特征正在消失,探索保护与发展中国本土地域景观的方法,可以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本文以常州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学、区域景观、地域景观研究作为支撑,试图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示分析等手段,梳理常州地区地域景观的发展过程与格局特点,呈现出常州地区人类活动与地域景观营建之间的关系,为现代常州的地域景观保护以及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具体来说:选取了太湖西北平原地区为研究的环境背景,研究常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基础;全面阐述常州的地理区位、行政沿革以及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客观总结常州地区地域景观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本底;综合自然、社会、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梳理常州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以历史的纵向角度从五个阶段梳理常州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建设、水利建设、农业建设取得到成就与发展动因;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常州地区地域景观体系进行解析,分为自然基底、水利体系、农业体系、聚落体系、风景体系五个内容,分项分区域分层级的总结其特征与演变规律,挖掘各分项之间相互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方式,讨论影响地域景观特征的深层原因;选择常州城这一区域的顶级聚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解析,总结常州城的历史城市景观特征与古人在城市营建方面的智慧,讨论自然地理、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等因素对历史城市景观产生的作用,从而为后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最后,简要总结近现代常州地区地域景观的情况,结合前文的研究反思常州在城市发展、地域景观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地域景观保护提出建议。

余聿莹[5](2020)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典型的聚集型分布,同时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独特的地域属性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程度上的空间差异。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各类项目传承人分布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省际间文化碰撞融合交界等地区。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中国人口分布的数量和质量的有关,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三是与民族性地域性密切关联,四是具有相同文化属性和文化风格的文化地理区的影响,五是受到评选和认定传承人的过程与政策因素的影响。针对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力和生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韩旭[6](2020)在《苏皖腹地跨河型城镇形态研究 ——以东坝、下坝、定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地区,跨河型城镇傍河而生,十分普遍。本文是以胥河沿岸东坝、下坝、定埠为例的跨河型城镇形态研究。以期望为后期胥河沿岸城镇建设和构建沿河城镇的特色提供可操作的导则。本文的研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查阅县志等历史资料,研究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然后从现实角度从总体外形、城镇形态骨架、城镇肌理、公共空间与设施、单体建筑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多维度分析城镇形态演变的动因机制,总结出城镇形态的共性与差异性。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研究对象,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阐述了研究此类型城镇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进行了文献综述,确定了文章的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其次在历史演化研究的部分,对收集到的图纸和文字资料进行了说明,从胥河和城镇的发展两个角度进行了历史梳理,得出东坝、下坝、定埠均为自然演进的协同型城镇,并总结出相关发展规律。然后基于现状层面的研究,本文从总体外形、城镇形态骨架、城镇肌理、公共空间与设施、单体建筑等角度进行研究。在总体外形层面,从总体形态和空间演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形态与城镇演化结构。下坝和定埠的形态为线性向团块状蔓延。东坝的形态为纺锤状带形向串珠状轴向拓展。在城镇形态骨架层面,从道路网系统和街巷空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三个镇子道路网系统均为联合与格网的结合模式。从使用性质划分为商业街道、混合型街道、生活街道,并选取典型街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类街巷空间的特点。在城镇肌理层面,首先对肌理进行类型分区,在每个类型下,选取典型肌理进行分析,得出肌理的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在公共空间与设施层面,分为公共空间与水利设施两种,基于调研将公共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生活性空间和祭祀性空间这两种,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进行分析。生活性空间在使用上多为复合型。祠堂体现出城镇是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寺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需求相关。水利设施为跨河型城镇中较为特殊的类型,本文从桥、船闸、埠头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桥与埠头产生积极影响,船闸产生消极影响。在单体建筑层面,选取典型的公共建筑与住宅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的建筑的特色。传统合院式以两进式居多,砖木结构,青砖小瓦,硬山顶,使用模式随居住习惯改变。第四章是演变要素分析,结合跨河型城镇这一特殊形态,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角度总结出城镇发展动因机制。最后从城镇的共性、差异性两个角度对文章进行总结,同时思考论文研究的不足。胥河沿岸的跨河型城镇多为双岸布局且形成了相似的文化与建筑风格。沿河形成了“河—街—房”的线性空间且构成梳状路网。桥附近的路网顺应河流走势扭曲。东坝、下坝、定埠因为制约因素、经济基础、发展战略不同,差异性逐渐增大。本文正文共约56 000字,图表193幅。

徐长生[7](2020)在《清代福建官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刻书者为纲,对清代福建官刻的刻书者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各级官员、衙署和官办书院的考证;除了考证刻书者外,还例举了部分刻本,对其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刊刻情况、版本源流和藏佚情况等进行考证。其次,对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从刻书者的类型、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书板的贮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第三,对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进行分析。最后,对清代福建官刻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弥补了以往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刻书者、版本学、目录学、传播学等方面亦有所突破,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陈小琴[8](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小星[9](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高俊杰[10](2019)在《明清鄂西北地区民间宗祠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宗祠是乡土建筑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广大乡镇地区传统民间建筑的最高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代表了宗祠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状况。明清时期,民间宗祠在各个区域开始兴起并留下大量遗存,为我们研究民间乡土建筑提供了宝贵的样本。随着国家对乡土建筑保护的重视,学术界开始对各地区宗祠建筑做专项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在湖北地区,对于宗祠建筑的研究多集中于鄂东南地区,鄂西北的宗祠建筑缺乏相关成果和资料。但笔者通过前期调查,发现鄂西北地区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宗祠建筑,这些宗祠散落在各地,保护状况不甚理想。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对鄂西北地区在明清时期兴建的民间宗祠做一个系统总结和研究。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论文的背景、意义做相关介绍,并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及时间范围作了限定,明确本论文的研究是以鄂西北地区作为其地域背景,以明清限定其时间维度,在该限定条件下通过实地测绘调研、资料整理、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鄂西北地区的民间宗祠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与梳理。第二章则是对鄂西北地区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文化特征作了概括性论述,并结合明清民间宗祠兴起过程来论述鄂西北地区宗祠的起源,对宗祠现状的调查结果做了相关整理。第三章,主要从宗祠的选址朝向与祠居关系、宗祠的平面布局、宗祠单体建筑的形制、宗祠单体空间特征及整体空间特征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对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特征做深入的总结,并讨论了其背后的地理文化因素。第四章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即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前者主要从宗祠的外立面特征、三雕及装饰元素、颜色系统及彩绘、装饰题材及文化意蕴几个方面论述,后者则是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木构架特征、维护结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论述。三、四两章合起来便是对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建筑形制及空间特征的研究总结。第五章则是对鄂西北保护现状的归纳总结,从其保护状况堪忧而引出对宗祠保护的思考,并提出保护原则及策略。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次研究成果做简要的总结与归纳。

二、江浙交界处人口普查工作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浙交界处人口普查工作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3)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地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性别比例
        (二)丁口
    五、人口性别数据的来源及可靠性分析
        (一)地方志
        (二)政府调查报告
        (三)外国人统计资料、着述
第一章 清至民国人口与人口性别比例概况
    第一节 人口概况
    第二节 人口性别比例概况
        一、清朝人口性别比例
        二、民国人口性别比例
第二章 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变化趋势
    第一节 人口性别比例变化总趋势
    第二节 区域人口性别比例变化趋势
        一、川渝地区
        二、东南地区
第三章 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区域差异
    第一节 人口性别比例区域差异概述
    第二节 区域间人口性别比例差异比较
        一、川渝地区与云贵地区
        二、华中地区与周边地区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人口性别比例差异
        一、察绥地区
        二、其他少数民族区
第四章 地区极端人口性别比例
    第一节 清朝地区极端人口性别比例
        一、广东临高县、始兴县、阳山县、新安县
        二、贵州龙泉县
        三、江苏六合县、震泽县
        四、江西南康县、万载县
        五、辽宁昌图县
        六、山西保德州
    第二节 民国地区极端人口性别比例地区
        一、广东文昌县
        二、吉林珲春县
第五章 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演变的原因及影响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
        一、清朝社会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因素
        二、民国社会对人口性别比例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自然客观因素
    第三节 人口性别比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六章 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我国社会性别比例现状
    第二节 历史借鉴与相关意义
结语:对清至民国人口性比例问题几点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4)常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恶化、地域景观丧失的时代背景
        1.1.2 规划思想转变、跨界发展趋势的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加强研究深度,为太湖平原景观体系研究的完善提供支撑
        1.2.2 拓展研究视角,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个案研究资料
        1.2.3 提供历史经验,为塑造生态友好的人居环境提出启示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2 研究范围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评述
        1.4.1 人居环境学研究综述
        1.4.2 地域景观研究综述
        1.4.3 常州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5.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常州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2.1.2 地区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3 常州行政沿革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文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植被条件
3.常州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
    3.1 史前
        3.1.1 全新世以来自然山水环境的变化
        3.1.2 全新世时期的人地关系
    3.2 先秦时期
        3.2.1 行政区划
        3.2.2 城市建设
        3.2.3 水利建设
        3.2.4 农业建设
    3.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3.3.1 行政区划
        3.3.2 城市建设
        3.3.3 水利建设
        3.3.4 农业建设
    3.4 隋唐宋元时期
        3.4.1 行政区划
        3.4.2 城市建设
        3.4.3 水利建设
        3.4.4 农业建设
    3.5 明清阶段
        3.5.1 行政区划
        3.5.2 城市建设
        3.5.3 水利建设
        3.5.4 农业建设
    3.6 小结
        3.6.1 常州地区早期发展滞后的原因
        3.6.2 常州水利建设的核心问题
        3.6.3 常州地区发展的独特性
4.常州地域景观体系解析
    4.1 自然基底
        4.1.1 地质地貌
        4.1.2 山岭丘壑
        4.1.3 河湖水网
        4.1.4 小结
    4.2 水利体系
        4.2.1 运河
        4.2.2 沿江平原区水利体系
        4.2.3 高沙平原区水利体系
        4.2.4 太滆水网平原区水利体系
    4.3 农业体系
        4.3.1 沿江平原区农业体系
        4.3.2 高沙平原区农业体系
        4.3.3 太滆水网平原区农业体系
    4.4 聚落体系
        4.4.1 聚落分布特点与形成因素
        4.4.2 不同综合自然区划的聚落特征
        4.4.3 典型聚落营造
    4.5 风景体系
        4.5.1 自然山水风景
        4.5.2 生产场景
        4.5.3 生活场景
    4.6 小结
5.古代常州城营建研究
    5.1 城市选址
    5.2 演变过程
        5.2.1 内子城兴建
        5.2.2 大运河开凿
        5.2.3 外子城与罗城兴建
        5.2.4 疏浚后河
        5.2.5 厢坊格局的明确
        5.2.6 分漕南渠
        5.2.7 新城建立
        5.2.8 运河改道
    5.3 清末民初时期常州城
        5.3.1 城垣城门
        5.3.2 城市结构
        5.3.3 城坊城厢
        5.3.4 城市水系
        5.3.5 道桥渡口
        5.3.6 园林建筑
    5.4 小结
        5.4.1 城市水系与城市布局的互动关系
        5.4.2 传统风水理论对于常州的影响
6.常州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近现代城市发展对常州地域景观的影响
        6.1.1 古城景观体系瓦解
        6.1.2 城市与自然图底关系的转变
        6.1.3 地域景观多元性的弱化
    6.2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评价
    6.3 常州地域景观保护发展思考
        6.3.1 以线形遗产廊道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城市景观体系
        6.3.2 以净水防洪工程为驱动,恢复宜人的自然山水环境
        6.3.3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保护独特的地域景观风貌
    6.4 创新点
    6.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三节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四节 空间统计学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特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状分析
    第二节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二、非遗传承人分布集中程度分析
        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四、非遗传承人聚集程度分析
    第三节 地域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第四章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一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现状
    第二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分析
        二、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三、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聚集程度分析
    第三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地域分异分布特征
第五章 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口因素
    第二节 经济因素
    第三节 民族因素
    第四节 文化地理区
    第五节 评选过程与政策
第六章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第二节 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第三节 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建构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苏皖腹地跨河型城镇形态研究 ——以东坝、下坝、定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对象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跨河型城镇
        1.3.2 城镇形态
    1.4 文献综述
        1.4.1 城镇聚落形态
        1.4.2 跨河型城市
        1.4.3 运河与古镇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城市形态学方法
        1.5.4 拓扑网络法
        1.5.5 空间句法
    1.6 研究框架
        1.6.1 论文结构
        1.6.2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城镇形态历史演化
    2.1 胥河与城镇的演变
        2.1.1 胥河的形成
        2.1.2 胥河与沿岸城镇的发展
    2.2 东坝镇发展历程
        2.2.1 图纸的选取
        2.2.2 发展历程
    2.3 下坝镇发展历程
        2.3.1 图纸的选取
        2.3.2 发展历程
    2.4 定埠镇研究
        2.4.1 图纸的选取
        2.4.2 发展历程
    2.5 小结
第三章 城镇形态与空间结构
    3.1 城镇总体外形
        3.1.1 总体形态
        3.1.1.1 东坝镇
        3.1.1.2 下坝镇
        3.1.1.3 定埠镇
        3.1.2 空间演化
        3.1.2.1 东坝镇
        3.1.2.2 下坝镇
        3.1.2.3 定埠镇
    3.2 城镇形态骨架
        3.2.1 街巷系统
        3.2.1.1 东坝镇
        3.2.1.2 下坝镇
        3.2.1.3 定埠镇
        3.2.2 街巷空间
        3.2.2.1 商业街道
        3.2.2.2 混合型街道
        3.2.2.3 居住街道
        3.2.2.4 街巷节点
    3.3 城镇肌理
        3.3.1 肌理分区
        3.3.1.1 东坝镇
        3.3.1.2 下坝镇
        3.3.1.3 定埠镇
        3.3.2 肌理形态
        3.3.2.1 传统合院式住宅肌理
        3.3.2.21 949年后独立式住宅肌理
        3.3.2.3 公共建筑肌理
        3.3.2.4 新建多层住宅肌理
    3.4 公共空间与设施
        3.4.1 公共空间
        3.4.1.1 特征及分类
        3.4.1.2 形态分析
        3.4.2 水利设施
        3.4.2.1 桥
        3.4.2.2 船闸
        3.3.2.3 埠头
    3.5 单体建筑
        3.5.1 公共建筑
        3.5.2 住宅
    3.6 河道两岸城镇比较
    3.7 小结
第四章 城镇形态演变动因
    4.1 自然因素
        4.1.1 水患灾害
        4.1.2 河流宽度
    4.2 经济因素
        4.2.1 城镇经济
        4.2.2 区域交通
    4.3 政治因素
        4.3.1 政治决策
        4.3.2 行政区划分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共性
    5.2 差异性
    5.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 历史地图
附录三 桥

(7)清代福建官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福建官刻的源流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官刻
        一、宋代福建官刻的勃兴
        二、元代福建官刻的沉寂
        三、明代福建官刻的繁荣
    第二节 清代福建官刻的兴盛与式微
        一、清初福建官刻的停滞
        二、清中期福建官刻的恢复与兴盛
        三、清末福建官刻的式微
第二章 清代福建道以上各级官刻
    第一节 总督、巡抚、学政等刻书
        一、镇闽将军
        二、闽浙总督
        三、福建巡抚
        四、福建督学道、提督学院
        五、福建布政使司
        六、提督东营副总兵
        七、福建按察使司
    第二节 各道刻书
        一、福建盐法道
        二、分巡巡海兴泉永道
        三、分巡巡海汀漳龙道
        四、分巡延建邵道
        五、分巡台厦(湾)道
    第三节 晚清新设衙门刻书
        一、福建官书局
        二、福建通商总局
        三、总理船政事务衙门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州)、县官刻
    第一节 闽东地区
        一、福州府
        二、兴化府
        三、福宁府
    第二节 闽南地区
        一、泉州府
        二、漳州府
        三、永春州
    第三节 闽北地区
        一、延平府
        二、建宁府
        三、邵武府
    第四节 闽西地区
        一、汀州府
        二、龙岩州
    第五节 台湾地区
        一、南明郑氏时期(1661-1683)
        二、台湾府时期(1683-1888)
        三、附台湾行省时期(1888-1894)
第四章 清代福建官办书院与新式学校刻书
    第一节 书院的性质、功能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一、书院的性质和功能
        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福州四大书院刻书
        一、鳌峰书院
        二、凤池书院
        三、正谊书院
        四、致用书院
    第三节 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
        一、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情况
        二、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举例
    第四节 新式学校的出现及其刻书
        一、新式学校的出现
        二、新式学校的刻书
第五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
    第一节 版本和内容特征
        一、版本特征
        二、内容特征
    第二节 编纂、校对和刊刻
        一、官刻本的编纂
        二、官刻本的校勘
        三、官刻本的刊刻
    第三节 刻书者的类别
        一、各级官员
        二、各级衙署
        三、专门的刻书机构
        四、书院山长等
    第四节 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一、官员刻书的资金来源
        二、方志刻的资金来源
        三、书院刻的资金来源
        四、官刻资金的使用
    第五节 刻工及其特点
        一、福建的刻工
        二、福建刻工的特点
        三、刻字费
    第六节 书板的贮藏与管理
        一、关于藏板的争议
        二、书板的贮藏
        三、藏板所有权的变更
        四、不许买卖
        五、官刻书板的命运
    第七节 活字及其优缺点
        一、福建的活字
        二、活字的优缺点
    第八节 官刻与家刻、坊刻之间的关系
        一、官刻与家刻的关系
        二、官刻与坊刻的关系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
    第一节 统治者对刻书业的管理
        一、管制之书
        二、违碍之书
        三、党禁之书
    第二节 官刻本的传播渠道
        一、官方渠道
        二、非官方渠道
    第三节 官刻本的传播对象
        一、上层精英
        二、科举士子
        三、下层群众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巩固统治
    第二节 弘扬正学
    第三节 促进教育
    第四节 保存文献
    第五节 工艺传承
第八章 结论
附录1 知见清代福建官刻名录
附表2 清代福建建置沿革表
附表3 知见清代福建各级官员与衙署刻书统计表
附表4 知见清代福建刻工名讳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图书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在线数据
索引
    图索引
    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9)“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明清鄂西北地区民间宗祠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3.1 社会学、历史学角度下宗族及宗祠的研究
        1.3.2 建筑学角度对于祠堂的研究
        1.3.3 鄂西北地区文化历史及建筑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建筑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鄂西北地区及民间宗祠概况综述
    2.1 鄂西北地理特征及历史渊源
        2.1.1 鄂西北自然环境——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体
        2.1.2 鄂西北历史沿革——由边陲到中心的交替转变
        2.1.3 鄂西北社会经济——破坏与重生中蹒跚前行
    2.2 鄂西北文化起源与特征
        2.2.1 源远流长——鄂西北的石器文化
        2.2.2 信巫重祀——鄂西北的宗教祭祀文化
        2.2.3 包容多元——鄂西北的移民文化
    2.3 鄂西北民间宗祠发展脉络与现状
        2.3.1 民间宗祠的发展与兴起——祭祀权由天子到庶民的宽松化
        2.3.2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起源与发展——南北小规模移民浪潮下的多元与融合
        2.3.3 鄂西北现存宗祠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西北民间宗祠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特征
    3.1 祠堂的选址与朝向
        3.1.1 风水学及地理环境对祠堂选址的影响
        3.1.2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风水观
        3.1.3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祠居关系及选址特点
    3.2 宗祠平面布局
        3.2.1 单路宗祠平面布局
        3.2.2 多路宗祠平面布局
    3.3 宗祠空间特征及建筑单体形制
        3.3.1 入口空间——门厅、塾
        3.3.2 祭祀空间——拜厅、寝室
        3.3.3 附属空间——两厢、偏厅
        3.3.4 开敞空间——天井院
    3.4 鄂西北民间宗祠空间综合分析
        3.4.1 纵向祭祀空间序列——鄂西北宗祠的轴线等级空间
        3.4.2 横向辅助空间序列——鄂西北大型宗祠多路少进的布局特征
        3.4.3 鄂西北小型宗祠的灵活布局与连续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西北民间宗祠装饰艺术及营造技术特征
    4.1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外立面形制
        4.1.1 形式多样的封火山墙
        4.1.2 多样的立面组合形式
    4.2 鄂西北三雕艺术及装饰元素形制
        4.2.1 门框、门罩、门牌楼
        4.2.2 花窗及隔扇
        4.2.3 墀头
        4.2.4 墙檐、屋脊与脊饰
        4.2.5 柱础与门枕石
        4.2.6 瓦当、滴水与封檐板
        4.2.7 檐枋、雀替与楣子
        4.2.8 驼峰、檩及轩
        4.2.9 楹联、匾额与碑刻
        4.2.10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颜色系统与彩绘
    4.3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装饰题材与文化意蕴
        4.3.1 宗祠装饰要素的基本特征
        4.3.2 鄂西北民间宗祠中追求逍遥长生的道教文化元素
        4.3.3 鄂西北民间宗祠中追求西天极乐的佛教文化元素
        4.3.4 鄂西北民间宗祠中追求忠孝功名的儒家文化元素
    4.4 鄂西北民间宗祠建筑材料与营建技术
        4.4.1 建筑材料的选择
        4.4.2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木构架技术特征
        4.4.3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围护结构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西北民间宗祠保护与文化传承
    5.1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价值评估
        5.1.1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文化价值
        5.1.2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建筑技术及艺术价值
        5.1.3 鄂西北民间宗祠的历史研究价值
    5.2 鄂西北民间宗祠建筑残损状况及宗族文化衰落困境
        5.2.1 鄂西北地区民间宗祠残损状况统计
        5.2.2 鄂西北传统宗族组织及宗族文化衰落困境
    5.3 鄂西北民间宗祠保护原则策略及展望
        5.3.1 保护过程中遵循建筑真实性的原则
        5.3.2 进行宗祠建筑单体修复过程中遵循可逆原则
        5.3.3 做“一祠一策”的开发与利用
        5.3.4 鄂西北民间宗祠保护工作总结及展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附录B 鄂西北民间宗祠概况预览

四、江浙交界处人口普查工作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胁迫下中国人口健康风险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D]. 李艳雨. 西北大学, 2021
  • [2]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清至民国人口性别比例地域研究[D]. 谢记虎. 西南大学, 2020(01)
  • [4]常州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徐昕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D]. 余聿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苏皖腹地跨河型城镇形态研究 ——以东坝、下坝、定埠为例[D]. 韩旭. 南京大学, 2020(02)
  • [7]清代福建官刻研究[D]. 徐长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9]“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明清鄂西北地区民间宗祠建筑研究[D]. 高俊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关于江浙交界人口普查工作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