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成绩论文-林树集

英语语言成绩论文-林树集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语言成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单因素分析,四级成绩

英语语言成绩论文文献综述

林树集[1](2019)在《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语言学习策略偏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四级成绩者在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偏好。从高分组到低分组,组内离散程度增强,但各组间使用最多的均为补偿策略。不同组别除了情感策略外,在其他策略使用上均有差异。(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品品[2](2019)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学阶段作为系统学习语法的最初阶段,对未来的英语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重要学习策略的语法学习策略应该被高度重视。此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位于中国北方的一所农村地区的初叁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情况。数据收集过程中,运用了问卷和访谈的研究工具,经过SPSS17.0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群体运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和语法学习策略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相关性;除了元认知策略,高低分组在其他学习策略方面具有差异性。语法学习策略能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成绩,但元认知策略几乎和语言成绩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认知语法学习策略和情感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具有低相关,交际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具有中等程度上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应该端正语法学习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语法学习策略。(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3)

韩小丽[3](2018)在《少数民族英语语言态度与英语成绩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是目前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世界上使用英语国家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多,这也能够从侧面意识到英语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英语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使用的领域也在逐渐的宽泛化,很多国家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比较重视英语的语言技巧以及英语的实用性,所以导致今天社会上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内活跃,为了能够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实力,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对沟通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考,所以很多中国人为了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平台,往往会将英语学习作为人生学习目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29期)

刘夏楚[4](2018)在《高中生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和教育家们发现只侧重“教”,即教学方法的改良并不能绝对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因此,外语教育学界开始关注“学习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学习策略作为学习者因素之一,已被众多研究与实践证明能直接有效的影响学习成绩。而语言学习观念也被认为能够通过影响学习策略等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各自独立的探讨,或针对观念、策略、成绩进行两两相关性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而研究对象为高中生,且对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叁者之间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重点探索高中生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叁者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关系,并旨在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生总体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2)不同类型(年级、性别、英语水平)高中生的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有何差异?(3)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叁者间存在何种相关性和影响关系?为了回答这叁个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学叁个年级的45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将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简称BALLI)与文秋芳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有机结合,作为本研究使用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问卷,加上Oxford的《策略调查问卷》(the Strategy Inventory of Language Learning,简称SILL),以及期末统考试卷作为数据收集的调查工具,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1.0作为数据分析的调查工具。研究发现:1.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1)高中生总体的语言学习观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动机和期望最强,外语学能最弱;(2)高中生总体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不好,其中补偿策略的使用最频繁,情感策略的使用最少。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1)女生的语言学习观念总体水平略高于男生,但显着性差异仅表现在女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和交际策略观念和动机和期望;男女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几乎没有差异,在具体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些微差异,但并不显着;(2)高二年段的语言学习观念最强,高叁年段最弱,仅高一与高叁在外语学能和母语观念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高一年段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最好,高叁最差,仅高一和高叁两组在社交策略上表现为显着性差异;(3)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语言学习的难度、动机和期望、和母语观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6个英语学习策略上都存在显着性差异。3.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1)高中生语言学习观念和英语学习策略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语言学习观念总体水平能解释英语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14.4%的方差。观念各维度对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的预测力从大到小依次是:动机和期望、语言学习的难度、学习和交际策略、母语观念、外语学能;(2)高中生母语观念、语言学习的性质与英语成绩呈显着负相关,外语学能、语言学习的难度、动机和期望与英语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其中母语观念、动机和期望、语言学习的难度和语言学习的性质进入了回归方程,四者能联合解释英语成绩20.2%的方差;(3)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各维度均与英语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其中认知策略进入了回归方程,其能解释英语成绩16.4%的方差;(4)高中生语言学习观念和英语学习策略能够联合解释英语学习成绩26.5%的方差,此预测力强于语言学习观念或学习策略单独对英语成绩进行预测。笔者根据上述调查发现,针对如何调整语言学习观念,训练英语学习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原先所持观念与策略使用的基础上,采取宏观科普与微观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更加了解英语,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使用各种策略的机会,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策略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活动的同时不断拓宽语言学习观念,培养学习策略的使用,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黄红仙[5](2018)在《农村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农村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其英语学业成绩叁者的相关研究不太多。本研究采用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SILL》两份问卷,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叁中学的27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村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特点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生各年级之间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叁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都是最高的,高一又略高于高二,有些微不同;男女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且女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比男生高。第二,农村高中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特点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生叁个年级在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且高叁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比高一和高二都高;农村高中男女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男生。第叁,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业成绩的特点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男女生在英语学业成绩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英语学业成绩比男生要高些;高中生英语学业成绩的高低与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态度等也相关。第四,农村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绩显着正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也相对较高,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也相对较低;高中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其英语学业成绩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善于使用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也较好,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低的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也较差。农村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之间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其包含的各维度上都存在显着正相关,即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农村高中生,其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也高,而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农村高中生,其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也低,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从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英语语言学习策略训练、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与和谐师生关系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8)

谢霄[6](2018)在《叁语背景下阿昌族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语言学习焦虑、元认知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重要的交际用语之一,渗透于各个行业和各级学校。因此,对英语学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献表明,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汉族为样本,没有云南阿昌族英语学习的研究成果。为了了解阿昌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更好的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研究是在叁语背景下(阿昌语、汉语、英语),探索性的对阿昌族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和元认知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Horwitz,Horwitz和Cope的外语焦虑理论,和O’Malley和Chamot及Oxford的元认知策略理论,本研究使用实证定量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云南省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中学和九保阿昌族乡中学的317名阿昌族学生为样本,运用了改编自郑冰(2008)的自我效能感量表,Horwitz等人的外语学习焦虑量表及程晓堂和郑敏编制的元认知学习策略量表,使用SPSS21.0(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对性别、学校和年级间做了差异分析。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阿昌族中学生的语言背景、自我效能感强度、外语学习焦虑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2.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成绩的关系;3.影响英语成绩的预示因子;4.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在性别、学校、年级间的异同。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阿昌族中学生讲阿昌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还行,没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很流利,还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期末英语考试不及格。其次,阿昌族中学生有时具有自我效能感和外语学习焦虑,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时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2.阿昌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呈显着正相关,与外语学习焦虑呈负相关;3.影响学生们英语成绩的预示变量是自我效能感;4.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焦虑在性别间没有差异,但是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男生和女生间有差异;两个学校的学生具有相似程度的自我效能感和外语学习焦虑,并且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的频率相同;在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年级间是有差异的。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为增强阿昌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助一臂之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5)

何晶晶[7](2018)在《叁语环境下阿昌族中学生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和学习倦怠与英语成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二语习得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在叁语(民族语/汉语/外语)环境下少数民族的英语学习。但依据对现有文献的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历史上首次对阿昌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证调查研究,试图以此弥补外语教育研究中的这一样本的缺失。本研究分别从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学习倦怠叁个方面来调查阿昌族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旨在研究在叁语语境下这叁个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尝试回答以下叁个问题:(1)云南省阿昌族中学生的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和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2)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与其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学习倦怠有相关关系;(3)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的学生在这叁个方面看法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了里克特问卷,对来自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中学和曩宋阿昌族乡中学的317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七年级107人,八年级90人,九年级120人。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One-Way ANOVA、独立样本T检验、中介效应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等。讨论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处于叁语环境下的阿昌族中学生虽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交往密切,仍然十分重视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阿昌族中学生对于汉语的使用流利度远高于自己本民族语言;阿昌族中学生英语成绩并不理想,其中女生在英语学习上明显强于男生。(2)被试者的语言态度一般、民族认同比较强,学习倦怠并不十分严重,总体情况比较乐观;(3)学生的语言态度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强度较弱,学习倦怠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显着的中度负相关,而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其英语学习成绩无关。在叁个变量中,学习倦怠对预测学习成绩的贡献率高达17.9%;(4)被试在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及学习倦怠上均呈现出年级差异;而性别差异和学校差异仅出现在语言态度及学习倦怠两个变量中。本研究结果应能促进师生对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和学习倦怠的基本认识,对叁语语境下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的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6)

成铭,段红鹰[8](2018)在《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分析了学生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与学习策略使用的关系。SPSS分析结果显示,英语成绩越好的学生会更倾向于使用各种学习策略。而在一系列学习策略中对学习者成绩影响最显着的是元认知策略,相较而言社交策略对学习者的成绩影响小。研究结果为英语专业教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实证。(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06期)

李子伊[9](2017)在《基于Excel和R语言的成绩统计分析——以福建省某中学期中、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Excel和R语言的相关内容。以福建省某中学期中、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为例,利用Excel和R语言,从数据统计、直方图和密度曲线图叁个方面具体统计和分析该中学的英语考试成绩。认为利用以Excel和R语言为代表的现代分析软件,既可以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7年24期)

林小珍,徐世利,邓云安,杨柳昕[10](2017)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自尊、语言焦虑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学习者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会受到自尊、焦虑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156名非英语专业学生,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Person简单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专业背景非英语专业学生自尊、语言焦虑与英语成绩的差异及叁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疯狂英语(理论版)》期刊2017年04期)

英语语言成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久以来,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学阶段作为系统学习语法的最初阶段,对未来的英语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重要学习策略的语法学习策略应该被高度重视。此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位于中国北方的一所农村地区的初叁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情况。数据收集过程中,运用了问卷和访谈的研究工具,经过SPSS17.0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群体运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和语法学习策略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相关性;除了元认知策略,高低分组在其他学习策略方面具有差异性。语法学习策略能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成绩,但元认知策略几乎和语言成绩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认知语法学习策略和情感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具有低相关,交际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具有中等程度上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应该端正语法学习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语法学习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语言成绩论文参考文献

[1].林树集.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语言学习策略偏好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刘品品.英语语法学习策略与语言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3].韩小丽.少数民族英语语言态度与英语成绩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

[4].刘夏楚.高中生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5].黄红仙.农村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6].谢霄.叁语背景下阿昌族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语言学习焦虑、元认知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7].何晶晶.叁语环境下阿昌族中学生语言态度、民族认同和学习倦怠与英语成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8].成铭,段红鹰.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J].校园英语.2018

[9].李子伊.基于Excel和R语言的成绩统计分析——以福建省某中学期中、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为例[J].英语教师.2017

[10].林小珍,徐世利,邓云安,杨柳昕.非英语专业学生自尊、语言焦虑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7

标签:;  ;  ;  

英语语言成绩论文-林树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