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张立夫,王鲁毅,崔福祥,吕春风,张宏亮

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张立夫,王鲁毅,崔福祥,吕春风,张宏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连铸,中间包流场,数值模拟,水模实验

宽厚板坯连铸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夫,王鲁毅,崔福祥,吕春风,张宏亮[1](2019)在《厚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流厚板坯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中间包控流装置方案,分别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水模实验,结果表明,D方案中间包内的死区比例小、钢液平均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夹杂物的排除。应用该方案冶炼管线钢后,钢板的探伤合格率提高了0.9%。(本文来源于《鞍钢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毛敬华,帅勇,谢贵强,王亚涛[2](2019)在《连铸特厚板坯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连铸工艺流程生产特厚钢板具有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显着优势。然而,连铸坯中心偏析与疏松、内部大尺寸夹杂物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是导致厚度不小于100mm特厚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鉴于此,研发了特厚板连铸坯内部夹杂物去除技术与中心偏析、疏松控制技术,给出了利于夹杂物充分上浮去除的铸机最佳垂直段高度,以及改善铸坯中心偏析与疏松缺陷的凝固末端压下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生产的特厚板坯质量良好,采用连铸特厚板坯轧制出了优质特厚板。(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08期)

沈轶奇,谭希华,徐荣军[3](2019)在《浅述宝钢3号厚板坯连铸机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宝钢3号厚板坯连铸机设备老旧故障率高,扇形段辊缝精度低,轻压下功能弱,消除铸坯质量缺陷,拓展铸坯产品的厚度规格,提高连铸机的装备技术水平等诸多设备问题,对连铸机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改造。机头设备、铸坯导向设备及引锭杆系统设备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更新,采用了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等诸多关键技术,提高了铸坯生产质量,使之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连铸坯,实现了节能降耗。特别是无人化浇钢技术的采用,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劳动定员,降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领了智慧连铸制造技术的应用,使连铸机的装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水平。(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3期)

杨婷[4](2019)在《世界600mm最厚板坯连铸机生产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迪林根集团迪林根钢厂是世界着名的中厚板生产厂家,年产能和销量约为200万吨。它是在1685年,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批准建厂,并在1804年生产出了第一块热轧板。2016年7月5日,迪林根投资4.45亿欧元的6号立式连铸机替代原来的3号连铸机正式试生产,(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06-04)

沈轶奇,谭希华,徐荣军[5](2019)在《宝钢叁号厚板坯连铸机重压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连铸重压下新技术,对宝钢叁号厚板坯连铸机进行了重压下相关试验研究,论述了重压下试验的背景,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对重压下试验进行介绍,并详尽论述了试验过程,本文采用单点压下方式,将重压下扇形段安装于第二个水平段,根据计算的重压下力能参数,对扇形段基础框架强度和驱动拉坯力进行校核,试验结果证明重压下可改善铸坯的中心疏松与缩孔的质量缺陷,明显提高铸坯质量。本文为提高铸坯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型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蔡森[6](2018)在《拉矫机转矩均衡技术在宽厚板连铸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架拉矫机拉坯,各拉矫电机转速不一致造成各传动辊在整个铸坯表面提供的拉坯力不等,对铸坯表面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拉矫机转矩均衡技术是通过比较负载电流与目标电流的差值来调整电机的输人频率,实现电流和速度波动范围5%以内的效果,保证拉速的稳定和拉矫机的受力均衡,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本文来源于《山东冶金》期刊2018年05期)

韩志伟[7](2018)在《CISDI-特厚板坯连铸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发低能耗、高效率、高洁净的特殊钢冶炼、凝固及热加工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厚板生产工艺流程,依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特厚板生产示范线,实现特殊钢典型生产线技术及流程创新和集成,支撑特殊钢产业发展,提升特殊钢产业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钢铁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刘洋,王卫华,赵新宇[8](2018)在《连铸特厚板坯矫直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秦公司3#铸机是国内第一台可生产最大厚度400mm的特厚板坯连铸机,通过ANSYS对400mm、300mm厚度的板坯的矫直应力应变进行有限元分析。3#机两种断面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数值存在不同。400mm厚铸坯X向应力是在压应力和拉应力两个阶段都出现了峰值(应力集中),分别为69.4Mpa (压应力)和125Mpa (拉应力),而Y向应力只是在压应力阶段出现了应力集中,为169MPa。300mm厚铸坯的应变大于400mm厚铸坯,X向最大应变0.0515, Y向最大应变0.3133。(本文来源于《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5-17)

褚绍阳[9](2018)在《连铸特厚板坯凝固传热及压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军工、航空航天、核电、水利水电、造船、工程机械等领域对于特厚板材的需求量急剧增大。特厚板连铸坯作为轧制特厚钢板的母材,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板材产品的品质。由于特厚板坯的断面较大,轧制时中心变形程度较差,特厚板连铸坯的偏析及疏松等质量缺陷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对特厚板坯凝固末端施加较大压下量,可以改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提高铸坯中心质量,关键技术是解决如何确定压下位置和压下区域。本文针对特厚板连铸特点,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特厚板坯凝固末端实施重压下,确定了压下位置和压下区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了特厚板坯凝固末端压下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并验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凝固传热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传热模型的求解,确定了压下位置,在压下入口处使用热力耦合模型并且确定了铸坯高温力学性能。利用现场所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求解的温度进行了模拟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模拟计算温度与测量温度误差分别为3.4%、1.42%、1.44%和4.41%,误差均在5%以内,达到计算精度要求。(2)进行了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建立了特厚板坯连铸过程传热模型,研究了过热度对温度场的影响、拉速对温度场的影响、二冷强度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过热度降低10℃或升高10℃时,其对压下入口处铸坯温度分布影响不大;当拉速降低0.1m/min或提高0.1m/min时,其对压下入口处铸坯温度分布影响较大;当二冷强度减弱10%或增强10%时,压下入口处铸坯温度变化较大。(3)进行了压下应力应变场研究。采用了连铸过程压下热力耦合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6mm、10mm和20mm叁种压下制度,当压下20mm时,芯部应变量为0.02476,芯部应变量占表面应变量的30.49%,特厚板坯的中心疏松改善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樊星辰[10](2018)在《特厚板坯连铸机辊系和轴承座水道锈垢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扇形段轴承座水道和辊系水道的锈垢,导致的连铸设备水冷效果不好,影响扇形段的在线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分析连铸机辊系及轴承座水道锈垢形成原因,并通过一系列的除锈垢工艺解决了上述问题,结果表明:利用合理的酸洗除锈垢工艺清洗连铸机辊系及轴承座,除垢率达到原水垢覆盖面80%以上,能很好的提高连铸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备件费用。(本文来源于《重型机械》期刊2018年01期)

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连铸工艺流程生产特厚钢板具有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显着优势。然而,连铸坯中心偏析与疏松、内部大尺寸夹杂物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是导致厚度不小于100mm特厚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鉴于此,研发了特厚板连铸坯内部夹杂物去除技术与中心偏析、疏松控制技术,给出了利于夹杂物充分上浮去除的铸机最佳垂直段高度,以及改善铸坯中心偏析与疏松缺陷的凝固末端压下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生产的特厚板坯质量良好,采用连铸特厚板坯轧制出了优质特厚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夫,王鲁毅,崔福祥,吕春风,张宏亮.厚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J].鞍钢技术.2019

[2].毛敬华,帅勇,谢贵强,王亚涛.连铸特厚板坯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J].钢铁.2019

[3].沈轶奇,谭希华,徐荣军.浅述宝钢3号厚板坯连铸机改造[J].连铸.2019

[4].杨婷.世界600mm最厚板坯连铸机生产概况[N].世界金属导报.2019

[5].沈轶奇,谭希华,徐荣军.宝钢叁号厚板坯连铸机重压下试验研究[J].重型机械.2019

[6].蔡森.拉矫机转矩均衡技术在宽厚板连铸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冶金.2018

[7].韩志伟.CISDI-特厚板坯连铸技术[J].钢铁技术.2018

[8].刘洋,王卫华,赵新宇.连铸特厚板坯矫直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C].2018年(第二十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2018

[9].褚绍阳.连铸特厚板坯凝固传热及压下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10].樊星辰.特厚板坯连铸机辊系和轴承座水道锈垢分析及对策[J].重型机械.2018

标签:;  ;  ;  ;  

宽厚板坯连铸论文-张立夫,王鲁毅,崔福祥,吕春风,张宏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