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动态论文-李华,甘旭峰

排放动态论文-李华,甘旭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排放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排放废水,智能,排水口,工业废水排放,镇海,排放情况,废水浓度,工业排污,监控平台,排放指标

排放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甘旭峰[1](2019)在《“智能管家”盯牢排水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李华 通讯员 甘旭峰) “污染类型:废水,指标:pH值超标。”近日,在宁波市镇海区企业排放废水智能监控平台上,忽然弹出一条红色警报。一家制药企业的排水监测点数据显示,该企业排放废水的pH值不达标。这条信息被实时发送到一线执法人员的手机上。(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9-12-10)

钱萍,马彩虹[2](2019)在《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碳排放计算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同时引入碳排放压力指数分析碳排放压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1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由38.57亿t增至125.16亿t,人均碳排放由3.23 t增至9.15 t,碳排放强度由6.7 t/万元下降至2.62 t/万元,碳排放压力指数由0.13波动增至0.40,从较低等级(Ⅰ_b)上升至中下等级(Ⅱ_a);空间分布上,各省碳排放压力具有显着差异, 2015年沪、津、鲁、苏、晋、京、辽、宁、冀、浙、豫为很高等级(Ⅲ_b),粤、蒙、陕、皖为较高等级(Ⅲ_a),闽、琼、渝、鄂为中上等级(Ⅱ_b),贵、新、吉、湘、赣为中下等级(Ⅱ_a),桂、黑、甘、川、青、云为较低等级(Ⅰ_b).(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本报,周桂清[3](2019)在《“技防+人防”管控大气污染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夜间偷排乱排没人发现?短暂排污难以锁定证据?屡遭投诉找不到污染源?10月15日,市大气办通报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气走航动态监测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涉气企业进行走航监测,通过技术监管和精准执法等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行动当天就发现并查处问题企业8(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9-10-16)

李慧,李玮,姚西龙[4](2019)在《中国省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空间特征与动态收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7—2016年中国省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同时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动态收敛性分析法,研究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和在时间轴上的动态收敛性。从地区角度来看,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从东到西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空间角度来看,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以H-H(高-高)集聚和L-L(低-低)集聚为主;从时间角度来看,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不断缩小,呈现出动态收敛的特征。最后针对不同的省份提出差异化的碳减排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武盈盈,张伟[5](2019)在《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动态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拔靴滚动检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拔靴全样本因果关系检验和分样本滚动窗口检验方法检定中国城市化和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利用中国1949-2013年度数据,拔靴全样本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中国城市化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而碳排放不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检验自回归模型参数稳定性的结果表明用全样本数据估计的城市化水平和碳排放量在整个样本期间内并不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和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在整个样本期间并不稳定。这意味着全样本因果关系检验并不可靠。随后利用拔靴滚动检验来求证两个变量间的动态因果关系,以30年作为一个滚动窗口,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1992年间城市化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对碳排放有微弱的正面影响,从1999年到2001年城市化开始对碳排放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年份城市化不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1980年到1988年期间,碳排放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碳排放对城市化有正面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样本期间内,碳排放不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10期)

徐建中,王曼曼,贯君[6](2019)在《动态内生视角下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机理研究——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规模以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行业绿色创新效率,从动态内生视角构建了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 983,尚有提升空间;天然气、煤炭、原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煤炭消费碳排放滞后项对绿色创新效率及绿色创新效率滞后项对原油、煤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着;长期内天然气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是负向影响,煤炭和原油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则是正向影响;短期内绿色创新效率抑制原油碳排放,促进煤炭、天然气碳排放。(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刘金培,宋晓霞,陈华友,汪官镇,王珍[7](2019)在《中国人均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结构突变ARDL-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运用BP内生结构突变点检验、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模型和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利用我国1985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探讨经济增长、城镇化、技术创新、贸易开放与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人均碳排放,技术创新与人均碳排放显着负相关,而贸易开放会引起环境恶化。短期来看,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显着正相关,而其他变量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均不显着。此外,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所有解释变量均为人均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且经济增长、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荣博盛[8](2019)在《考虑碳排放的连续型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及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渐严重。在环境污染中,碳排放污染尤为突出,汽车尾气碳排放是造成大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交通道路拥堵能造成汽车碳排放大量增加,因此减少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不仅能减少用户的出行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汽车碳排放。本文以减少汽车CO排放和出行成本为目标,构建面向自动驾驶环境的连续型DTA模型,设计其求解算法,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从汽车尾气碳排放,连续型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以及自动驾驶叁个方面分析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将研究区域视为二维连续体,以用户出行成本最低和汽车CO排放最少为目标,并考虑用户的差异性和车型的不同,采用连续型建模方法构建集成Hamilton-Jacobi(HJ)方程和双曲型守恒律方程的连续型交通流分配模型。第叁,设计模型的数值求解算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求解模型的算法采用在叁角网格上进行空间离散的单元中心型有限体积法(FVM),求解Eikonal方程的快速步进算法以及TVD Runge-Kutta的时间离散方法。最后,借助自动驾驶场景,以大型城市道路网交通流为对象进行数值计算模拟,并在模拟中加入弹性需求模型,分析对象路网区域内交通流密度变化、总出行成本变化和汽车CO排放等宏观现象,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从宏观上动态描述路网的交通流行为,计算用户的动态出行成本及汽车CO排放成本,为大城市高峰时段兼顾出行成本和汽车CO排放的用户出行路径选择及动态交通管理措施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7-22)

韩瑞玲,路紫,姚海芳[9](2019)在《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动态化转换、应用与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市场快速发展与空域资源供给矛盾突出加剧了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总结了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转换及其应用,并比较了评估方法在航空与地面交通方式碳排放评估过程中的特征,认为:①评估方法经历了从静态评估到动态评估的转换;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聚焦于碳排放量评估、空域资源利用、起降循环(LTO)阶段排放和减排实践4个关键问题。②机场终端区是航空碳排放主要发生地、LTO阶段作为航空碳排放主要发生期,二者逐渐成为评估方法应用研究的重点;减排实践主要体现在针对经济领域的减排措施优化。③基于情境评估和总量评估2类方法的应用,航空与地面交通方式碳排放的比较优势和环境损害总量影响通过距离因子和能源消耗量予以体现。④提高空域资源交通网络顺畅性、优化航班时刻结构及空域资源配置等更有利于促进航空减排。(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罗谷松,李涛[10](2019)在《碳排放影响下的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参数。在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综合运用Super SBM-undesirable DEA和多元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03—2016年碳排放影响下的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处于中低水平,碳排放非期望产出降低了15%的土地利用效率水平;与全国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一致,土地利用效率省际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分异特征;2003—2016年,土地利用效率演化呈现出"U"型演进特征,区域差异呈现收敛态势;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呈现下降态势;非期望产出和能源消费投入过大成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显着的正向作用;现阶段城镇化水平的增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微弱促进作用,且仅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性。基于松弛变量冗余度和影响因素分析,针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低效的差异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排放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碳排放计算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同时引入碳排放压力指数分析碳排放压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1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由38.57亿t增至125.16亿t,人均碳排放由3.23 t增至9.15 t,碳排放强度由6.7 t/万元下降至2.62 t/万元,碳排放压力指数由0.13波动增至0.40,从较低等级(Ⅰ_b)上升至中下等级(Ⅱ_a);空间分布上,各省碳排放压力具有显着差异, 2015年沪、津、鲁、苏、晋、京、辽、宁、冀、浙、豫为很高等级(Ⅲ_b),粤、蒙、陕、皖为较高等级(Ⅲ_a),闽、琼、渝、鄂为中上等级(Ⅱ_b),贵、新、吉、湘、赣为中下等级(Ⅱ_a),桂、黑、甘、川、青、云为较低等级(Ⅰ_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放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华,甘旭峰.“智能管家”盯牢排水口[N].浙江日报.2019

[2].钱萍,马彩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本报,周桂清.“技防+人防”管控大气污染源[N].东莞日报.2019

[4].李慧,李玮,姚西龙.中国省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空间特征与动态收敛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

[5].武盈盈,张伟.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动态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拔靴滚动检验方法[J].东岳论丛.2019

[6].徐建中,王曼曼,贯君.动态内生视角下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机理研究——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9

[7].刘金培,宋晓霞,陈华友,汪官镇,王珍.中国人均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结构突变ARDL-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9

[8].荣博盛.考虑碳排放的连续型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及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韩瑞玲,路紫,姚海芳.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动态化转换、应用与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9

[10].罗谷松,李涛.碳排放影响下的中国省域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9

标签:;  ;  ;  ;  ;  ;  ;  ;  ;  ;  

排放动态论文-李华,甘旭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