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向红,曾爱

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向红,曾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跨径,曲线梁,钢箱梁

曲线钢箱梁桥论文文献综述

向红,曾爱[1](2019)在《大跨径曲线连续钢箱梁桥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下穿高速铁路,上跨河流和工厂的山岭重丘复杂地形条件,采用大跨径曲线钢箱梁桥进行跨越,对主跨140 m的曲线连续钢箱梁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为山区交通、地形复杂条件下的城市道路连续钢箱梁桥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魏永建[2](2019)在《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用2种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方法 1是2012年《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方法;方法 2是2018年正式稿中的方法。对比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方法 2更符合小半径曲线桥的实际倾覆形式,计算结果更安全合理。钢箱梁自重轻,不利于结构抗倾覆,可采取局部浇筑混凝土进行压重或设置横向偏心等措施防止支座脱空,提高结构抗倾覆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市政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于长晧,宋文学,李永,汪宏[3](2018)在《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不同建模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曲线钢箱梁比直线钢箱梁多了曲线弯曲引起的偏载效应,因双箱单室结构各箱室之间受力的分担比例发生变化,致使其比单箱单室曲线钢箱梁的受力要复杂。在计算分析中若采用常规的单梁模型或梁格模型,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实际受力情况。为了解决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在自重、升温、基本组合等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2×61 m的连续钢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板单元模型、梁单元模型、梁格模型分别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自重作用下单梁模型不能考虑横向分布效应,其误差较大; 2)整体升温作用下单梁模型计算结果比板单元大,而梁格模型计算结果比板单元小; 3)组合后单梁模型最大误差达到10%,梁格模型达到7%,设计中不能忽略。(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夏宁[4](2018)在《某连续曲线钢箱梁桥受力与维护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弯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探讨大跨连续曲线钢箱梁桥的维护措施,以某叁跨连续曲线钢箱梁匝道桥为工程背景,应用MIDAS CIVIL及ANSYS有限元软件,参考相关规范,对全桥进行抗倾覆验算及检修孔局部应力分析,介绍了大跨连续曲线钢箱梁桥运营维护中应注意的要点,提出了在桥梁设计期即考虑采用相应构造措施便于后期维护的观点。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及运营维护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8年08期)

李永[5](2018)在《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受力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钢材产能的过剩并结合国家的指导意见,这几年曲线钢箱梁桥无论是在城市桥梁还是公路桥梁都运用越来越多,特别是为了满足周边的地形、地物、以及跨线等一些对线型要求较高的区域,以后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之前单箱单室钢箱梁桥的研究居多,本文依托某半径为92m的两跨连续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为背景,对其受力机理的一些方面进行探究。研究相关内容如下:首先利用Midas/civil建立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利用Ansys建立板壳单元模型,整体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下,叁组模型分别在自重、二期、整体升温、整体降温、移动荷载等相同荷载工况下对比分析其差异。就模型的优缺点而言,Midas/civil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耗时少,能反映结构整体响应情况,但是局部分析欠缺。Ansys板壳单元模型的应力分布更为精确,可以更好的观察结构局部的受力情况。但是单元节点较多,计算耗时较长,适用于局部分析使用。其次通过通过刚性横梁法和修正的刚性横梁法,结合本文弯桥相对于直桥产生的一个偏心距e探索出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横向内力分布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通过Midas/civil梁格模型和Ansys板壳单元模型提取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得出理论计算方法算出的横向内力分布系数与模型提取值得到的横向内力分布系数相差均在5%以内或者附近,所以理论计算方法适用于半径R=92m的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内力分布系数计算。然后以规范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40m为临界点,建立不同的半径探究其理论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结果得出的结论为基本68m以上适用。最后通过建立不同半径的单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与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探究在自重荷载和偏载的线荷载下曲率半径对其畸变正应力的影响情况。自重作用下,整体情况随着半径减小畸变正应力值越大并且增大幅度越大;偏载的线荷载情况下,四分之一截面畸变正应力值随着半径减小而增大,但是二分之一截面和四分之叁截面的畸变正应力值随着半径减小而减小。趋势都是半径越小,畸变正应力变化越快。并且通过数值分析方法找出横隔板对截面正应力的影响情况,以及探求出本文依托工程合理横隔板间距为6.4m。本文对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分析计算所得到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同等类型的钢箱梁桥具有一定设计指导意义和提供参考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1)

王海军[6](2018)在《小曲线半径不对称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已完工的石家庄市和平路高架西延工程WS匝道采用转体钢箱梁结构形式上跨石太铁路,其上部结构为(70+70)m变高度钢结构箱梁转体T构,下部结构采用壁厚1.25m的矩形截面尺寸为6.4×5m的空心墩,墩柱下连接转动体系。针对该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主要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主梁钢结构焊接施工内应力大,施工变形控制难,钢梁的制作、安装精度控制困难的施工难题,通过对钢箱梁设计图的深化设计,分析梁段和板单元划分方案,总结出了梁段划分的方法和板单元划分原则。(2)从整体内力分析以及局部变形分析两方面,对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桥主梁施工的预拱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决了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主梁的制造及吊装问题。(3)针对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受曲率影响,水平偏心扭矩大,平面线形不易控制;受跨径大影响,曲线桥梁竖向挠度比同等跨径直线桥梁大,竖向线形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建立施工控制系统、计算主梁的悬拼高度、主梁线形受钢箱梁局部变形的影响和施工中参数的识别和预测的研究,解决了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主梁线形的施工控制问题。(4)针对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曲线由于材料的非线性及施工因素影响,导致箱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理想,同时转体施工梁体内力及位移受配重影响较大,施工过程控制较难的问题,对一些结构参数,如:宽跨比、曲率半径、腹板厚度、高宽比、横隔板间距、加劲肋数量等对曲线钢箱梁变形特性和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小曲线半径不对称连续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曲线的受力性能影响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万璐[7](2018)在《曲线钢箱梁桥空间受力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曲线梁桥以其优美的外形、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优良的行车条件等优点而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桥型。然而,由于曲线梁桥结构及受力较直线梁桥更为复杂,并且我国现在还没有明确给出曲线梁桥设计相关的规范,加之近年来我国的曲线梁桥工程事故常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曲线梁桥的空间受力特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伴随着钢桥建设的兴起及钢材材质的特殊性,对小半径钢曲线梁桥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结合一24m双肋钢箱曲线梁桥工程实例,借助梁单元及板壳单元有限元模型,探究了不同的温度模式及支座布置形式对曲线梁桥空间受力特性的影响,以期得到对钢箱曲线梁桥更为深刻的力学行为认识,从而对钢曲线梁桥的设计及规范的编制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介绍曲线梁桥的发展、分类以及曲线梁桥相较直梁桥特殊的力学特性和相关的计算理论;(2)通过建立不同曲率半径的梁单元模型,探讨整体升降温和竖向温度梯度升降温下曲线梁桥的内力变化规律和变形规律,以期对实际曲线梁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建立了Midas/FEA板壳有限元模型,探讨了由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和由曲线外侧向内侧两种不同方向的同一种横向温度梯度对于曲线梁桥应力及偏位的影响。(3)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支座布置情况分别为全抗扭支承、中间点铰支承及中间点铰支承偏心下半径为24m的小半径双肋钢箱曲线梁桥的内力变化和变形规律,得出了全抗扭支承体系具有最佳的抗扭能力和抗爬移能力的结论。同时针对中间点铰偏心体系,进一步改变偏心值大小至0.1m,0.3m,0.5m,0.7m,研究不同的偏心值对曲线梁内力及支座反力的影响,得出支座偏心可以调节曲线梁桥扭矩分布,降低抗扭支座内侧脱空风险的结论。(4)针对第四章中出现的支座负反力问题,介绍了通过梁端配重、设置抗拉支座、增大抗扭支座间距、墩梁固结等防治支座负反力的措施,并给出了更有效利用这些方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建威,于鹏,李德建[8](2018)在《S型曲线钢箱梁桥空间受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S型曲线钢箱梁桥的空间受力特性和纵横向剪力滞效应,基于Midas考虑翘曲变形的七自由度梁单元和ANSYS的Shell181壳单元,对一座四跨S型曲线连续钢箱梁桥进行全桥空间精细化仿真建模,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作用之下的结构位移、截面应力、支座反力及自振特性,并找出结构的最不利情况及其应力分布规律。经2种有限元单元的结果对比,可知采用板壳单元模型较之梁单元模型对该类桥梁弯扭耦合效应的模拟更为准确,其各项分析结果更偏安全,实际设计中对该类结构应尽可能采用板壳单元进行建模检算。为进一步研究其剪力滞效应,基于ANSYS计算结果研究了该桥各关键截面顶板的剪力滞效应,得出其剪力滞系数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可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马越[9](2018)在《曲线钢箱梁桥优化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混合整型二次规划方法,结合某叁跨曲线钢箱梁桥工程实例,建立了曲线钢箱梁优化模型,借助MIQL算法,再综合FORTRAN语言和VB,开发出针对曲线钢箱梁桥的自动优化设计系统,然后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仲照红[10](2016)在《关于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设计要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这种复杂的桥梁形式在我国并不多见,其分析设计过程与一般的桥梁设计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一旦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为未来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该种形式的桥梁设计要点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的特征、常见病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某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的实际设计案例,对其相关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6年08期)

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用2种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方法 1是2012年《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方法;方法 2是2018年正式稿中的方法。对比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方法 2更符合小半径曲线桥的实际倾覆形式,计算结果更安全合理。钢箱梁自重轻,不利于结构抗倾覆,可采取局部浇筑混凝土进行压重或设置横向偏心等措施防止支座脱空,提高结构抗倾覆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参考文献

[1].向红,曾爱.大跨径曲线连续钢箱梁桥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2].魏永建.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9

[3].于长晧,宋文学,李永,汪宏.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不同建模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8

[4].夏宁.某连续曲线钢箱梁桥受力与维护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

[5].李永.双箱单室曲线钢箱梁桥的受力机理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8

[6].王海军.小曲线半径不对称钢箱梁桥偏心转体施工技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7].万璐.曲线钢箱梁桥空间受力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8].刘建威,于鹏,李德建.S型曲线钢箱梁桥空间受力特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9].马越.曲线钢箱梁桥优化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

[10].仲照红.关于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设计要点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

标签:;  ;  ;  

曲线钢箱梁桥论文-向红,曾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