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人物论文-潘恒

维新人物论文-潘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新人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傅抱石,南京博物院,其命维新,人物画

维新人物论文文献综述

潘恒[1](2019)在《魏晋风神——以天津博物馆“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之人物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师从金原省吾研究中国美术史。1935年回国,于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中国美术史、书法及篆刻课程。1939年5月,因日军侵华,傅抱石转徙至四川重庆金刚坡。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傅抱石基于魏(本文来源于《艺术品》期刊2019年08期)

刘洁[2](2019)在《以细节丰满人物 借共情融入历史——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思路历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这叁者的核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评价,使历史教学更富生命力与感染力,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更好地涵育学生。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本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1课的内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2期)

张小平[3](2018)在《论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邵作舟的治黄主张——以《论黄河挽回故道》《郑州决河私议》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论黄河挽回故道》和《郑州决河私议》是新发现的有关黄河治理的两篇文章,作者邵作舟当时是周馥的幕僚。与其它黄河治理的历史文献相比,邵作舟提出的观点与很多朝臣督抚有所不同,体现了作者独有的见识和科学的精神,在治黄史的研究上,我们应该给予他充分的肯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8年04期)

李阳[4](2017)在《弥足珍贵的日藏维新派人物书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一书,以其所收书信之珍贵、整理之完备受到学界瞩目。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学习西方,主张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走向产生了(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7-08-30)

梁育[5](2013)在《陕西维新教育人物群体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中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产生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一批资产阶级改良士子,他们呼吁学习西方的“西政”与“西艺”。甲午战败后,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在京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辐射到全国各地,是为中国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次大规模改良运动。同时,地处相对闭塞内陆的陕西先进人士们,也紧密跟随时代潮流,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提出了各方面的维新改良主张,并在教育领域做出了一番比康梁维新派更突出的业绩。这是因为关中优越的地理、经济和人口条件,以及关中书院在明清的发展,特别是重躬行实践的关学精神长期浸染,所以涌现出这批陕西维新人物,他们不是各自为战,而是有机地整合形成一股力量,共同推进着陕西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研究则力图还原这些陕西历史上曾经鲜活的人物思想及其伟大事迹,对他们的不朽精神与贡献予以发掘和发扬,为推动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分析、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主要是对陕西维新人物群体进行分析,并按照参与程度以及实践领域的不同划分为:直接参与教育改良的陕籍人士、积极支持维新教育事业的陕籍进步人士、直接参与及支持维新教育的官员叁大类。在流向上,这一群体逐步形成了实践派、革命派、政治改良派叁类人物,简要叙述各类人物的主要教育事迹,并附人物关系及事迹简图。通过对不同类群体人物的总结,发现其具有关中书院模式下的群体集中性以及群体实践和发展的多向性两大特点。第叁章叙述陕西维新人物群体形成的历史因素。在理学思想尤其是关中地区所流传的关学思想的影响下,由于陕西近代重实学新书院的产生,特别是在刘古愚主持下,以新式书院为平台形成了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第四章考察并详述了陕西维新人物的主要思想与实践。首先是立足于新式书院的实践,历经了从味经书院求友斋到时务斋,再到崇实书院及其励学斋,最后是游艺学塾及陕西中学堂、武备学堂的建立这样一条新式书院发展成熟的改革历程,实践中实学课程体系、章程、学规不断完善,办学讲求躬亲实践。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建立,促进了陕西教育的近代化,并培养了许多各行各业的突出人材。其次是立足于民众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创办《广通报》、办乡学、构想幼学堂、办女子教育等方面,表现出了比康梁维新派更为注重乡野的、自下而上办教育的特点。最后是走向全国的维新人物事迹。陕西泾阳、叁原等地为陕西传统棉花产地,需要纺织机器的引入,维新人物着力发展近代机器工业,以期以工带学。在派员联络机器设备的同时也联通了陕西和全国的维新事业。他们还开办了关西学会等学会组织,在更多的学子中传播新学知识,在力图维护新教育的过程中与守旧派官员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罗玉明,李富强[6](2012)在《近代湖南维新派人物群体经世观的主要特点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近代湖南人物群体对传统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学风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他们以今文经学为武器,将变法与经世结合起来;既注重宣传,又躬行实践,将理论阐发与变法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提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风俗习惯上进行变法维新的主张,因而其经世内容非常广泛;在改良失败时,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断然倡言流血革命,以唤醒世人的觉醒。所有这些,都表现出与他们的先辈们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廖丹萍[7](2010)在《以人物为导向讲述中国近代思想变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教学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所使用的新教材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本论文所述章节涉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的内容,也是2011年广西实行课改将(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0年27期)

黄付才[8](2009)在《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先进的知识分子,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在爱国主义的驱使下,在全国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具有陕西地域色彩的维新群体。本文重新对陕西维新人物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把他们具体分为叁种类型:参与变法运动的陕籍维新人物;受维新思想影响积极支持变法的陕籍进步人士;倾向维新的在陕官员。这个群体在维新运动中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改良实践活动。在改良实践活动中,以刘古愚为代表的立足陕西社会的维新人物,他们通过设学会、创报刊、兴办实业、改良社会习俗来宣传维新思想,改良陕西社会;以皇帝为靠山的陕籍京官,他们积极组织学会,上书条陈新政,联通陕西与全国的维新运动。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陕西维新运动发展。而且,在维新运动中,他们同守旧派都展开了不屈抗争。陕西维新人物所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在改良社会的活动中则选择了不同的维新道路:立足陕西社会的维新人物,他们身处社会基层,与官场无缘,故从陕西社会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维新道路;以天子为靠山陕籍京官,他们身处社会的上层和政治中心,选择了一条从政治上改良社会自上而下的维新道路。在书院教育模式下,陕西传统书院在向近代书院的转变过程中,关中四大书院,尤其是味经、崇实书院通过教育改革,为陕西维新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使维新人物大部分集中在关中。又陕西关中理学泛滥,知识分子思想上受关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关学所提倡经世致用是他们改良社会的思想源泉,而随着西学的传入、时局的变化以及个人对时局的理解,他们的思想渐趋分化:以刘古愚为代表的以教育为突破口的改良派;以宋伯鲁、李岳瑞为代表的从政治入手的改良派;及以朱佛光、于右任为代表的革命派,在思想上形成了一源多流的现象。陕西维新人物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陕西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新式人才,而且为陕西民主革命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促进了全国维新运动的开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9-06-30)

刘时觉,陈克正,杨力人,朱国庆,李珍[9](2006)在《近代温州医学代表人物和维新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新思潮是近代温州知识群体的思想主流,对医学学术和医事活动的影响非常巨大和深刻;教育是晚清温州知识群体重要的维新实践,利济医院和利济医学堂即是这一维新实践的代表性产物。陈虬为思想家兼医者,徐定超则属官僚而兼医者,陈葆善为正式科班出身的医学家,而徐润之乃出身中医世家的民间医生。温州医学的四位代表人物出身不同,从医目的、医学经历不同,医学思想自然有别,他们的医事活动颇为全面地反映了近代温州医学的概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史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东行[10](2004)在《毁灭与新生——日本明治维新人物传》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相信大部分朋友在中学《世界历史》课本中,已经读到过了。萨长土肥四强藩和兵,在伏见,鸟羽战役中战胜幕府军,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于是日本正式迈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课本上实在说得太简略了,要想基本了解明治维新,起码还应该知道以下几点。第一,明治维新不是一蹴即就的,尊王与护幕,攘夷与开国等思想潮流已经斗争了整整两年,大批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戊辰年(明治元年,公历1868年)的战争与胜利。第二,戊辰并非仅伏见、鸟羽一战。同年底包围若松城,对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最后决战,以及次年的箱馆之战.收复北海道.也是戊辰年战争中的重要战役。第叁.明治维新剥夺了封建式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式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式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土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者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下面,就先依照藩的分野来介绍这一时代的风云儿。(本文来源于《科学时代》期刊2004年02期)

维新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思路历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是这叁者的核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评价,使历史教学更富生命力与感染力,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更好地涵育学生。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本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1课的内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新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1].潘恒.魏晋风神——以天津博物馆“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之人物画为例[J].艺术品.2019

[2].刘洁.以细节丰满人物借共情融入历史——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张小平.论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邵作舟的治黄主张——以《论黄河挽回故道》《郑州决河私议》为中心[J].中国农史.2018

[4].李阳.弥足珍贵的日藏维新派人物书信[N].中华读书报.2017

[5].梁育.陕西维新教育人物群体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罗玉明,李富强.近代湖南维新派人物群体经世观的主要特点论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7].廖丹萍.以人物为导向讲述中国近代思想变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教学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0

[8].黄付才.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09

[9].刘时觉,陈克正,杨力人,朱国庆,李珍.近代温州医学代表人物和维新思潮[J].中华医史杂志.2006

[10].东行.毁灭与新生——日本明治维新人物传[J].科学时代.2004

标签:;  ;  ;  ;  

维新人物论文-潘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