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创作需求论文-赖云,张晓云

绘画创作需求论文-赖云,张晓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创作需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绘画创作,读者,美术创作,中国画艺术

绘画创作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赖云,张晓云[1](2013)在《满足审美需求 彰显教育意义——浅谈绘画创作的实践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这这一讲话,永远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从事艺术实践,实现创作价值的行动指南。我是个美术工匠,多年的美术创作经验告诉我,毛主席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实质就是给我们"绘画(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3年04期)

张燕妮[2](2012)在《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转换与时代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军事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辉煌的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质朴的英雄情结已变成对战争中人性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时代需要更多的表现形式,艺术的真实已不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如今,数字信息化战争成为当代军事发展的主流,而网络、影像、装置等艺术语言充斥视觉文化,传统军事题材作品在形式和表现语言上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在这个开放发展的时代,色彩与物质材料的介入,为丰富和发展军事题材绘画创作提供可能。(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燕妮[3](2012)在《《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转换与时代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中,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总是与同时代各艺术流派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法国浪漫主义的欧仁·德拉克罗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到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都曾以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过与军事题材相关的绘画创作。而中国的军事题材绘画创作深受前苏联格列科夫军事画室的影响,一直沿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以造型为主体,强调画面戏剧性场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但军事题材绘画作品却没有跟上中国美术界的时代发展。有人认为,军事题材作品歌颂英雄主义,倡导文化主旋律,应当以写实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来体现。本文认为,这是一种主观单一的认识。如果军事题材是创作的主体,表现手法是创作的客体,那么人的感观可以左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军事题材创作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上也应有所改变和突破。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在日记里曾提到:“艺术作品需要属于你自己的时代。”本文认为,色彩和物质材料语言的介入将丰富和发展军事题材绘画创作。(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2-03-01)

绘画创作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军事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辉煌的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质朴的英雄情结已变成对战争中人性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时代需要更多的表现形式,艺术的真实已不再局限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如今,数字信息化战争成为当代军事发展的主流,而网络、影像、装置等艺术语言充斥视觉文化,传统军事题材作品在形式和表现语言上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在这个开放发展的时代,色彩与物质材料的介入,为丰富和发展军事题材绘画创作提供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创作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1].赖云,张晓云.满足审美需求彰显教育意义——浅谈绘画创作的实践与价值[J].影剧新作.2013

[2].张燕妮.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转换与时代需求[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

[3].张燕妮.《军事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转换与时代需求》[D].中央美术学院.2012

标签:;  ;  ;  ;  

绘画创作需求论文-赖云,张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