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方法研究

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方法研究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变电运行是整个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力资源的发电到最后使用,变电运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同时也是电力系统的质量关键点。它直接和用户连接,如果工作中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因此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是保证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意义,分析了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可靠性;意义;措施

电力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它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保证居民供电的正常和稳定,它是提升居民用电质量的重要手段,变电运行就是对整个电路和供电系统进行管理维修,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如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因此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取决于变电运行的技术和管理,只有保证了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才能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意义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它在整个供电系统的末端,直接和用户相连,担负着用户配电和供电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变电系统一般采用辐射性的网状结构,因此对单个的故障十分敏感。变电运行可靠性分析是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同时它可以促进电力设备的科技化发展,完善我国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电网未来长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电力企业要重视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加深创新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尽最大努力提高供电稳定性,保证居民用电的安全和正常。

二、影响变电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影响变电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设备操作不规范,就目前状况来看,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对设备的使用上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常出现故障,影响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其次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更改工作内容,致使企业的工作制度落不到实处,影响工作质量,破坏供电稳定性。最后是工作人员在对接地设备进行安装时,没有保证安装质量,致使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给供电稳定性带来影响。

(二)自然和设备因素。自然因素对供电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偏远山区的雷电和大风,会对线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线路的稳定性下降,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设备的原因就是设备质量不过关,采购人员在进行设备采购时,没有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要选择信誉和性价比比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购买材料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检验生产材料和功能工艺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线路和电压互感器十分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变压器在经历高温时,就会让内部的保险丝熔断,导致变电故障的发生,这对整个供电系统会产生极大危害,严重者甚至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上诉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变电运行的可靠性,让居民供电质量下降,让电力公司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所以电网设计者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完整的预备方案,减少停电次数保证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用电。

三、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实际完善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制度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它需要企业多方面的支持,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还要员工的用心,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做好工作的协调和交流。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可靠性保证组,实现变电运行安全可靠的管理目标,并且把工作细化落实。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每年要把观测数据进行全面合理分析,认真做好停电预防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停电设备,最大限度的实现停电科学性,减少停电次数。

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供电可靠保证体系,并且把工作落到实处,考核关键指标,严格遵守电站的停电要求,制定技术管理考核措施,开展合理可靠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变电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要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文件,才能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把指导性指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每一个细节的管理,提高变电运行的整体可靠性。

(二)素质队伍建设

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管,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变电运行的操作人员是变电系统的直接操控者,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变电运行涉及到的设备十分复杂,这就导致日常操作容易出现失误,从而造成安全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电力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十分枯燥乏味,很多工作人员都会出现松懈和随意现象,出现工作上的疏忽,从而引发更大的事故。因此在变电运行可靠性的管理上,要加强对行为规范的管理,从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失误都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变电操作人员的规范管理。

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变电运行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问题不严重可能只是经济方面的损失,问题严重就会致使整个供电网络的瘫痪,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加强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保证供电网络的安全和可靠。站在一定角度看,技术人员的技术高低、精神状态和安全意识都直接影响变电系统的可靠性,因此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

(三)加强设备维修,尽量提高供电质量

变电运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要落实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由于使用的是应用设备和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要加强设备的维修的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对供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打破传统的定期检查方式,积极的开展检修工作,保证供电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具有的操作过程中,要使用高质量、免维护的高空断路器,尽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站在实践的角度,采用优质的供电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停电率,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停电,从而提高供电质量。

同时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还要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这是提高变电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电力系统管理人员来说,要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强巡逻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处理。对那些不能马上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通过开展讨论会议,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减少隐患,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用电质量,影响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因素,除了必要的人为原因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如自然天气导致设备损坏,一旦发生了紧急事故,要立马进行解决,尽量降低由于变电故障引起的电网危害,同时要加强其他意外故障的预防。维修人员要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和自身工作经验,对故障发生的信息关键点进行详细记录,完善资料信息的存档制度,处理好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安全工作,只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才能有效保障变电运行的可靠性,促进中国电力长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博.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176.

[2]李莉.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261.

[3]史青文.关于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3:63.

[4]范金伟.试析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3,05:129+131.

[5]张斌.试析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3,10:33.

[6]梁春香,贵福菊.浅议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措施[J].青春岁月,2013,04:475.

标签:;  ;  ;  

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