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力论文-罗君琴,王平,柯甫志,聂振朋,徐建国

耐寒力论文-罗君琴,王平,柯甫志,聂振朋,徐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寒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对电导率,低温半致死温度

耐寒力论文文献综述

罗君琴,王平,柯甫志,聂振朋,徐建国[1](2018)在《香酸类柑橘种质耐寒力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我国种植发展的香酸类柑橘种质主要包括柠檬类和香橙类柑橘。柠檬类柑橘品种耐寒适应范围相对较窄,台州属于柑橘生产北缘适宜栽培地区,种植柠檬存在冻害风险。香酸类柑橘新种质创制研究中,开展香酸类柑橘育种亲本种质的电导率检测及耐寒力相关性考察评价有助于杂种优势育种中目标亲本的早期筛选,为新种质创制节约(本文来源于《浙江柑橘》期刊2018年04期)

景雄,白永霞,沈漫,冷平生[2](2015)在《地被菊露地越冬期间耐寒力的动态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露地栽培的地被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Kitamura)‘紫勋章'品种为植物试材,对其秋冬季期间的叶片、脚芽、根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备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露地越冬期间,地被菊‘紫勋章'根系活力随温度缓慢下降:叶片和脚芽的相对含水量及根的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叶片和脚芽的SOD、CAT、POD酶活性受降温影响较明显,变化趋势不同,推测这3种酶可能在‘紫勋章'耐寒力形成中交替发挥作用,而根的酶活性则受低温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降低,‘紫勋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脚芽和根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升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被菊‘紫勋章'耐寒力与相对含水量、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密切相关。叶片、脚芽和根系的形态观测结果也表明,地被菊越冬成活与否主要取决于根系耐寒力的强弱。(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5年11期)

周升友,冷翠华[3](2013)在《华阳重工:苦练内功增强“耐寒力”节后“涨”声一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周升友) 2012年,江苏华阳重工有限公司通过转变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使抵御船市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2年12月31日,该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与上年度持平;手持有效订单金额达3000万元,20(本文来源于《中国船舶报》期刊2013-01-09)

康富军,李金鹏,陈帅,董然[4](2012)在《长白山五种特色树种的耐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山桃稠李、花楸、黄檗1a生离体枝条为试验材料,经过7个不同低温处理以后,测定其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其耐寒性。结果表明: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山桃稠李、花楸、黄檗这5种树种离体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横"S"形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差异,其中,山桃稠李上升幅度最大,黄檗上升幅度最小,其离体枝条的LT50分别为:-31.53、-29.56、-25.76、-27.85、-33.12℃;从电解质外渗率和LT50数值分析,其耐寒力大小依次为:黄檗>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花楸>山桃稠李。(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2年01期)

[5](2011)在《在锻炼中增强耐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红叶尽染、风起霜作的秋季到来之时,人们开始穿上秋装。但蒙古族的小儿裸体尚能生活自如、很少有生病的。这是他们长期经受耐寒锻炼的结果。人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当自然界的寒热刺激传导给它时,它都能适时作出相应的调节。耐寒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多个方面受益,有些是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如加强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血管壁弹性、(本文来源于《天津政协》期刊2011年10期)

王兵,李思发,蔡完其[6](2011)在《“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耐寒力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海地区室外自然降温条件下,连续3年观察测定了"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和分析了平均半致死水温。2008年,"新吉富"罗非鱼死亡水温范围是7.5~5.8℃,平均半致死水温是6.8℃,对水温降低过程中罗非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2009年,"新吉富"罗非鱼和"吉丽"罗非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0.8~7.6℃、12.4~9.2℃,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9.2℃和11.4℃;2010年3种实验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1.0~7.0℃、12.8~11.4℃、13.8~12.4℃,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8.3℃、12.5℃、13.1℃,且3者间差异显着(P<0.05)。综合3年实验结果,开始死亡和100%死亡的水温为"新吉富"罗非鱼11℃、5.8℃,"吉丽"罗非鱼12℃、9.2℃,萨罗罗非鱼13.8℃、12.4℃。3种遗传型罗非鱼耐寒力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种间差异,杂交能一定程度地改良耐寒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黄治铌[7](2010)在《深秋好饮食 增加耐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喝盐水晚喝蜜从中医疗食疗理论上讲,秋对应的脏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多喝水是秋天润燥、防燥的首要措施。因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故应少量多次慢饮。有时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绿化与生活》期刊2010年11期)

刘绍华,邓海群,黎晓青,吴建慧[8](2010)在《杂交桉耐寒力调查评价及其在桂林的发展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2002年大雪和2008年冰冻灾害天气后,通过调查,发现尾赤桉、尾巨桉等杂交桉具有较强耐寒能力。在-3℃短时极端低温、0℃以下低温持续2d的灾害天气,海拔500m以下地域,杂交桉仅有轻微寒害。在-4℃短时最低气温和0℃以下低温持续20d的冰冻天气,杂交桉寒害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而非生理性冻害,且冰冻后多数能萌芽。选择耐寒品种并在较低海拔种植,在桂林可以发展杂交桉。(本文来源于《桉树科技》期刊2010年01期)

王宏宝,李红梅,李茹,林茂松[9](2010)在《腐烂茎线虫耐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个不同地理来源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分别放置在使甘薯发病的病薯、甘油和细沙3种介质中,在-20℃和-70℃温度下经过不同的处理时间测定其存活率来研究腐烂茎线虫耐寒力,探索腐烂茎线虫在低温冷冻下的保存方法。试验结果,腐烂茎线虫在-20℃和-70℃低温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群体线虫的存活率都有所下降,其中DeWY和DeLJ群体在不同处理时间下的存活率均高于其他3个群体,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初步证实这2个群体有很强的耐寒力。试验发现在细沙和不同甘油浓度条件下,所有线虫群体在低温处理下均未查到活虫。腐烂茎线虫在低温下的生存状态依赖于原寄主材料,甘薯薯块是腐烂茎线虫在低温下抵御逆境最好的屏障,腐烂茎线虫侵染的薯块放在低温下保存,在遗传学研究等方面保存原始线虫种源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王丹,宣继萍,郭海林,刘建秀[10](2010)在《暖季型草坪草不同营养器官耐寒力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应用改良电导法测定模拟低温处理下3种暖季型草坪草(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Lanyin No.3、阳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Yangjiang、假俭草E126Eremochloaophiuroides E126)的叶片、地上茎和地下茎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比较分析3种暖季型草坪草LT50季节性动态变化以及不同营养器官间的抗寒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田间气温季节变化,3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叶片、地上茎和地下茎的LT50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茎、阳江狗牙根地下茎、假俭草E126地上茎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能力。通过LT50的动态变化分析并结合田间物候期观测,发现兰引3号结缕草抗寒性最强,假俭草E126次之,阳江狗牙根最差。(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耐寒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露地栽培的地被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Kitamura)‘紫勋章'品种为植物试材,对其秋冬季期间的叶片、脚芽、根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备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露地越冬期间,地被菊‘紫勋章'根系活力随温度缓慢下降:叶片和脚芽的相对含水量及根的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叶片和脚芽的SOD、CAT、POD酶活性受降温影响较明显,变化趋势不同,推测这3种酶可能在‘紫勋章'耐寒力形成中交替发挥作用,而根的酶活性则受低温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降低,‘紫勋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脚芽和根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升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被菊‘紫勋章'耐寒力与相对含水量、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密切相关。叶片、脚芽和根系的形态观测结果也表明,地被菊越冬成活与否主要取决于根系耐寒力的强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寒力论文参考文献

[1].罗君琴,王平,柯甫志,聂振朋,徐建国.香酸类柑橘种质耐寒力比较研究[J].浙江柑橘.2018

[2].景雄,白永霞,沈漫,冷平生.地被菊露地越冬期间耐寒力的动态变化(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5

[3].周升友,冷翠华.华阳重工:苦练内功增强“耐寒力”节后“涨”声一片[N].中国船舶报.2013

[4].康富军,李金鹏,陈帅,董然.长白山五种特色树种的耐寒力测定[J].北方园艺.2012

[5]..在锻炼中增强耐寒力[J].天津政协.2011

[6].王兵,李思发,蔡完其.“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耐寒力的测定[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

[7].黄治铌.深秋好饮食增加耐寒力[J].绿化与生活.2010

[8].刘绍华,邓海群,黎晓青,吴建慧.杂交桉耐寒力调查评价及其在桂林的发展前景[J].桉树科技.2010

[9].王宏宝,李红梅,李茹,林茂松.腐烂茎线虫耐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0

[10].王丹,宣继萍,郭海林,刘建秀.暖季型草坪草不同营养器官耐寒力的动态变化[J].草业科学.2010

标签:;  ;  

耐寒力论文-罗君琴,王平,柯甫志,聂振朋,徐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