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前言

近几年,建筑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建筑工程具有需求量大、规模大、建设周期强、交叉作业多的特点,在这些环节中都容易藏有安全隐患,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过关,同时也能降低经济损失以及对建筑工人安全的威胁[1]。强化安全管理不仅需要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应当尽最大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需要建筑企业管理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管理办法,设置安全设施保障,让安全监管工作落地,真正起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的作用。

一、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当下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上,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都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尤其是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上,很多安全事故都发生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规模都较大而且工期长,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施工现场,这也要求建筑企业重视对安全的管理。

从重要性的方面来看,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能够对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严格的安全标准进行监督和建设能够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保质量过关,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对于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便于施工工人能够掌握建筑过程中的动态,对于不确定的因素进行预防,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也能够更关注施工中的细节,确保建筑工程能够符合高质量建筑的要求。

其次,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需要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的见底,而且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因素,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这些因素都将对现有的建筑工程开展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损害经济效益,而且这也涉及到建筑企业对于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的伤害赔偿,企业的名誉也会受到损害,这些问题都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中的无形成本,不仅影响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也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

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建筑施工工期的重要因素。在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于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预防,能够有效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概率,而且能够督促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自觉在工作过程中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这也在根源上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对于工地施工人员的负面影响,减少了工期延误的时间,从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工。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推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在不断的发展下,我国将安全管理的实际运营情况和理论相结合,在原有的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丰富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然而当下在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可提高的部门,首先就是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部门常常缺少独立性,从管理学的角度上看,只有部门的独立性越高,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令其提高工作责任感[2]。由于在建筑企业中,管理行为常常在施工现场之外,所以很多企业并没有将施工现场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重视性仍然不够。其次,在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对于安全管理的制度缺陷,但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还只停留在企业内部条文上,这些条文并没有很好的实践性,工人常常并不能用其进行工作判断,而且安全管理的过程缺少监督部门,导致要求的松懈。以上这些问题都应当得到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重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施工工人的现场施工教育

在建筑工人或者管理人员首次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建筑企业都应当对进入现场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安全保障意识,在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救意识,安全培训需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安全施工条例,制定本企业的安全施工制度,在制度中应当尽量明确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对工作细节作出安全要求,同时也应当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做到管理责任制度,专门的安全监督负责人应当树立自身的岗位职责,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安全隐患和细节,将可能的危险扼杀在萌芽阶段。在施工现场发生可能的危险时,也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防止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除了需要在施工现场深耕践行之外,也需要渗透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安全管理负责人员需要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各种安全材料、安全设施以及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调整这些不正确行为,对安全设施的建立提供改善意见。

对于安全管理的从业人员来说,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隐患处理技能,能够对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度、安全建设法规和标准有一定了解,在这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建筑企业需要着重对其安全意识进行提高;其次,建筑企业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和奖惩措施,提高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安全管理的任务目标。

(三、)建立安全管理评价机制

安全问题是建筑企业发展的主要前提,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性大且具有一定突发性,交叉和露天作业也都为建筑施工现场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建筑企业应当尤其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为了检验安全管理的成效,建筑企业可以采用效果评价机制,对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绩效做出评价和总结,同时也为未来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和规划[3]。这种评价机制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在发现问题之后也需要做出一定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来说需要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也应当让安全施工的意识能够落实在具体操作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是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尖端专业技能的体现,对此,从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验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磊.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6):185-186.

[2]徐辉.做好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思路及具体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17-00017.

[3]毛建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及运行方式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36-00036.

标签:;  ;  ;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