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贸易救济体系,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行政性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论文文献综述
石岩,李卫华[1](2014)在《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行政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贸易救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法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不同于一般法院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国际贸易法院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官僚机制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行政性;专业化又使其缩小了与行政机构在裁判逻辑上的差别,加剧了其行政性。国际贸易法院的产生及其纠纷解决机制的行政性,缘于国际贸易纠纷的国家性和经济性。据此,在我国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过程中,坚持解纷主体与过程的行政性无疑是重要的建设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本刊讯[2](2013)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就对华低定量热敏纸反倾销反补贴案作出判决》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USCIT)就涉及美国商务部对Paper Resources,LLC在中国用第叁国生产的大直径纸卷包装的低定量热敏纸反倾销和反补贴案的征税范围终裁裁决的诉求作出判决。由于该判决内容涉及机密信息,公开版本于7月12日发布。本案诉讼双方具体如下:原告:美国阿普莱顿纸业公司(Appleton Papers,Inc.)被告:美国政府被告介入方:Paper Resources,LLC案件争议点:该案为合并诉讼,原告美国阿普莱顿纸业公(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3年10期)
胡晴[3](2013)在《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完善我国国际贸易诉讼机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入世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我国传统的由普通法院行政审判庭实施国际贸易纠纷司法审查的做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已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已是十分有必要,而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因其成熟的诉讼体制及专业性与便利性很值得我国借鉴。(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期刊2013年08期)
书文[4](2013)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就对华非公路用轮胎司法诉讼案做出重审判决》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我国非公路用轮胎双反司法诉讼案作出重审判决,主要内容为:(一)美国"反补贴修正法案"的追溯适用并未违宪;(二)要求美国商务部对本案反补贴调查中的部分问题进行重新认定,美国商务部需于60天内提交新的裁决结果。案件回顾2011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本文来源于《中国橡胶》期刊2013年02期)
迟诚[5](2012)在《中美地板企业将再决美国“公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迟诚报道 日前从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了解到,在美国对中国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发起的“双反”调查中,美国原告由于不服美国商务部(DOC)的终裁结果,已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已有至少31家中国地板企业亦上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本文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期刊2012-01-19)
向秋英[6](2010)在《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使得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美国是当今世界最为发达国家,也是司法体制最为完善和成熟的国家。其法院制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方司法制度的杰出代表。美国设立的国际贸易法院,在给予民众诉讼方面的便利及专业性服务方面,非常有特色;在调整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是美国完成国际贸易诉讼司法审查的最重要的司法机构;在解决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纠纷中,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与贸易秩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从非专门性的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首席验估师局至联邦海关法院再到国际贸易法院,不仅是法院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性质、地位和职能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入和案件数量与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性质从非专门性法院到专门性法院、从行政机构演变成司法法院,地位从财政部的一个机构升为宪法第一条法院再到宪法第叁条法院,职能管辖从审查有限的有关归类和估价的海关局的裁决扩展到一切有关外经贸案件的审理。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诉讼体制与程序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这一切变化都是为了适应美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处理司法审查与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顺利便捷地履行国际义务。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设立以及其审理案件的专业性与便利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院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如国际贸易诉讼的立案标准不够明确、国际贸易行政诉讼机关的管辖范围过于狭窄、国际贸易诉讼立法机制的缺失、国际贸易诉讼机制缺乏专业性、诉讼机构的审判缺乏效率等等问题。期望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国际贸易诉讼机制以及实体与程序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与实务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11-01)
Robert,H.Fischer,Aleksandra,Fayer,杨海艳[7](2010)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诉讼和联邦地区法院专利诉讼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专利权人可以针对其拥有的专利控告侵权。发生侵权行为时,专利权人一般向联邦地区法院起诉涉嫌侵权的一方。双方当事人陈述各自观点,然后由法官(一般还有陪审团)做出(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期刊2010年10期)
梁小尹,向秋英[8](2010)在《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从首席验估师局到联邦海关法院再到国际贸易法院,不仅是法院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法院的性质、地位和职能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入和案件数量与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性质从行政法院演变成司法法院,地位从财政部的一个机构升为宪法第一条法院再到宪法第叁条法院,职能管辖从审查有限的有关归类和估价的海关局的裁决扩展到一切有关外经贸案件的审理。这一切变化都适应了美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法院的专业性与便利性值得我国借鉴。(本文来源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杨颖[9](2010)在《中国两轮胎厂商诉美国商务部获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针对美国商务部工程轮胎“双反”调查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首席法官雷斯塔尼(Restani)作出重审裁决。法院同意中方在非市场经济反补贴协调性问题方面的论辩意见,裁定美国商务部重审中没有遵循法院指示的部分是无效的。因此,法院指令美国商务部撤销适用于两家(本文来源于《中国贸易报》期刊2010-09-09)
龚柏华,王瓅[10](2010)在《评析美国对源自中国进口产品反倾销案中替代国价格的确定——兼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中国圆形焊接奥氏体不锈高压套管反倾销重审结果案判决》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Bristol金属公司等不满美国商务部对来自中国的圆形焊接奥氏体不锈高压套管替代国价格的选择以及对一家中国公司的单独税率地位确定的重审结果,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该重审结果或有实体证据支持,或符合法律,因此判决支持美国商务部的重审结果。本文在介绍该案的基本案情、归纳法院推理和判决的基础上,对该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美国反倾销法律和实践中的替代国价格确定作了简要评析。(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3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USCIT)就涉及美国商务部对Paper Resources,LLC在中国用第叁国生产的大直径纸卷包装的低定量热敏纸反倾销和反补贴案的征税范围终裁裁决的诉求作出判决。由于该判决内容涉及机密信息,公开版本于7月12日发布。本案诉讼双方具体如下:原告:美国阿普莱顿纸业公司(Appleton Papers,Inc.)被告:美国政府被告介入方:Paper Resources,LLC案件争议点:该案为合并诉讼,原告美国阿普莱顿纸业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论文参考文献
[1].石岩,李卫华.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行政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4
[2].本刊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就对华低定量热敏纸反倾销反补贴案作出判决[J].纸和造纸.2013
[3].胡晴.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完善我国国际贸易诉讼机制的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
[4].书文.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就对华非公路用轮胎司法诉讼案做出重审判决[J].中国橡胶.2013
[5].迟诚.中美地板企业将再决美国“公堂”[N].中国绿色时报.2012
[6].向秋英.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南大学.2010
[7].Robert,H.Fischer,Aleksandra,Fayer,杨海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诉讼和联邦地区法院专利诉讼的异同[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0
[8].梁小尹,向秋英.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
[9].杨颖.中国两轮胎厂商诉美国商务部获胜[N].中国贸易报.2010
[10].龚柏华,王瓅.评析美国对源自中国进口产品反倾销案中替代国价格的确定——兼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中国圆形焊接奥氏体不锈高压套管反倾销重审结果案判决[J].国际商务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