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刘杉

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刘杉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韦纳,归因理论,学困生,五年制

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文献综述

刘杉[1](2014)在《韦纳归因理论下的五年制大专英语专业学困生的归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韦纳归因理论为依据,设计归因问卷调查,对五年制大专英语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困生进行英语学习失败的归因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高年级和低年级学困生归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突出归因中的积极倾向,纠正归因中的消极倾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王晓丽[2](2013)在《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困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笔者执教的非英语专业100名学困生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困生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听力教学中,应侧重对认知策略的训练,同时逐渐培养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丑远闻[3](2013)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困生求学心理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教学方法不断变革,教育理念频频更新,但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仍没有减少,英语学困生的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摆在英语教育者面前的很重要的课题就是要研究影响这些弱势群体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为制定和探索新的教育思路打开新的天地。(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魏菱[4](2013)在《浅谈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困生”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专业学困生"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主要阐述了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对策。(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张春红[5](2012)在《试论非英语专业学困生帮助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阐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英语学习策略指导对非英语专业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非英语专业学困生帮助机制的构建并提出若干相关建议,以引起学术界及相关部门对该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更多关注。(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林胜强[6](2012)在《以合作学习促进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的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学困生大量存在。在英语课堂内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学习进行,能降低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困生转化。(本文来源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辛亭亭[7](2012)在《对某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条件较落后,学生基础较薄弱,高等职业院校中便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调查表明,英语学困生在高等院校学困生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学困生的研究已变得迫不及待。同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意志品质又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对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的调查及意志品质因素对英语学困生成绩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学困生成绩低下、英语学困生数量逐年增长的大背景下,展开对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状况的调查及讨论,对于实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以国内外对学困生及意志品质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人本主义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为依据,以济宁市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二年级英语学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对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对济宁市某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学困生前期意志水平测试发现他们意志水平普遍低下,而且意志品质四要素(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对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在意志品质的自制性与坚韧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其后,通过对该院校英语学困生英语意志品质培养后,发现所调查的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水平及英语成绩均有所提高,这就证明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因素是造成该院校英语学困生成绩低下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为转化该院校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实证性的证据,对英语学困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郭艾青[8](2012)在《非英语专业学困生的英语学业成就归因及转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分析表明,学困生将自身英语学习上的失败主要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易叁个因素。对此,应运用归因策略,进行归因训练;调整任务难度,创设成就情境;辩证分析内因和外因,帮助英语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2年03期)

徐宜英[9](2011)在《对英语专业学困生的归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归因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归因就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已受到了广泛重视。本研究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英语专业学习困难学生倾向于将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归因于哪些原因,他们的归因倾向有什么特点?2.学困生与非学困生之间的归因倾向有何不同?3.归因研究成果对引导学困生有哪些启示?本研究的主要工具为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问卷基于韦纳的归因理论和郭亨杰的归因问卷模式。问卷覆盖八类原因,即:稳定的、可控制的内因,如学习兴趣、信心等;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内因,如努力程度、注意力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能力、智力等;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情绪、疲劳等;稳定的、可控制的外因,如老师的评价、与同学的关系等;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外因,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外因,如任务难度、学习条件等;以及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外因,如运气等。该问卷共涉及2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9级的120名本科生和杏坛学院英语系同级的100名本科生。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研究者设计了3个访谈问题,并选取问卷调查中的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困生倾向于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归因于能力、努力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等维度。他们将学习成绩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能力差、学习不努力以及缺乏学习兴趣等内部的或稳定的因素,对于偶尔的成功他们则倾向于归因于运气等外界因素或不稳定因素。这种归因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英语专业的学困生一般不愿承认任务难度的作用。与学困生相比,英语专业的非学困生则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兴趣、努力程度等,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或运气不佳。这种归因属于积极归因。针对以上发现研究者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引导学困生进行积极地归因,促使其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应当指出,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卷调查的范围有限,学困生与非学困生的划分标准有待细化。因此,归因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高现伟[10](2010)在《论河南方言对商务英语专业学困生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母语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起着负迁移和正迁移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方言的研究,分析它对河南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学困生英语口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产生的原因,这将对学困生正确学习英语发音和促进口语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笔者执教的非英语专业100名学困生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困生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听力教学中,应侧重对认知策略的训练,同时逐渐培养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杉.韦纳归因理论下的五年制大专英语专业学困生的归因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

[2].王晓丽.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困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3].丑远闻.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困生求学心理管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4].魏菱.浅谈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困生”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

[5].张春红.试论非英语专业学困生帮助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6].林胜强.以合作学习促进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的转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

[7].辛亭亭.对某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困生意志品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8].郭艾青.非英语专业学困生的英语学业成就归因及转化策略[J].广西教育.2012

[9].徐宜英.对英语专业学困生的归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10].高现伟.论河南方言对商务英语专业学困生语音学习的负迁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英语专业学困生论文-刘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