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孙斐

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孙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政府绩效管理,演化动力,PV-GPG模型

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孙斐[1](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演化路径与动力分析——基于PV-GPG模型的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绩效管理作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现GDP、财政收入等显性绩效增长的同时,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发展、人民幸福等隐性绩效被定格为副产品,从而引发愈演愈烈的价值冲突。以往基于时点的探究过于微观,难以呈现问题的全貌,这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长河中,重新审视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来寻找答案。文章基于PV-GPG模型的纵向价值建构,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演化历程,划分为效率型价值的崛起、效率型价值主导与民主价值的萌生、效率型价值与民主价值逐鹿中原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与共存等四个阶段。其演化动力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新时期中国政府绩效管理演化经验与启示是:其演化过程究其本质是在公共价值指引下的自我重塑过程,其价值体系从单一、稳定转向多元、动态,其管理由"控制取向"向"治理取向"转变,其运行具有很强的首长意识,其实践从个别地方试错到地方群体创新再到地方群体创新与中央顶层设计相结合。(本文来源于《行政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魏颖昊,蒋晓天,欧宝珠,杨波[2](2018)在《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如何有效地评估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府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和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相关文献的研究,将组织信息化成熟度模型(IMM模型)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问题。本文根据对国内四个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在修正IM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成果既可以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理论进行补充,也可以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实践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8年05期)

沈卓[3](2012)在《顾客满意度模型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而政府的绩效评估内容是反映这一转型的风向标。文章简要阐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并分析目前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台州市的顾客满意度模型运用为切入点,说明以顾客满意度模型来评估政府绩效的好处和实质性效果,进一步论证了该满意度模型的可行性,提出了日后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03-30)

齐越,朱丽峰[4](2012)在《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框架模型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政府管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仅需要在观念上学习新的政府管理理念,而且需要在技术上学习新的管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共同创立了平衡计分卡。该管理工具尽管产生于商业管理领域,但在各国政府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我国政府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如何在我国政府管理领域正确使用平衡计分卡框架模型的理论,对于建设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广军[5](2009)在《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介绍绩效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入手,全面分析了政府绩效管理相关概念,并深刻探讨了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的理论基础,重点从论述构建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剖析了政府绩效管理“P-D-C-A循环”中战略导向性、数据指向性、公民导向性和能力意识性的四大缺失;然后创造性地提出我国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构建的设计思路、基本结构、模型构件和功能,接着以厦门市为实例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模型应用到政府进行了总结分析。本文基于企业科学绩效观和西方国家在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认为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的构建可从根本上缓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由于处理难度较大而暂时回避的大多数的体制上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调整的怪圈,能够促进我国政府治理机制的优化和完善,能够全方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对我国构建新型服务型有限政府、构建符合WTO要求的优质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研究,是当务之急。另外,在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构建的问题上,本文认为,绩效管理不是孤立的,其体系的建立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前提条件,而且绩效管理的实行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基于PDCA的不断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10-31)

刘春元,孟瑜[6](200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平衡计分卡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同时设计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型,将地方政府的愿景、战略的分析与设定清晰的显现出来,并勾勒出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权重的分配、绩效评价、监控与修正的整个流程,客观的把握了绩效改善的原因和方向,从而实现地方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愿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如何有效地评估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府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和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相关文献的研究,将组织信息化成熟度模型(IMM模型)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问题。本文根据对国内四个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在修正IM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成果既可以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的成熟度理论进行补充,也可以对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实践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演化路径与动力分析——基于PV-GPG模型的诠释[J].行政论坛.2018

[2].魏颖昊,蒋晓天,欧宝珠,杨波.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3].沈卓.顾客满意度模型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4].齐越,朱丽峰.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框架模型的建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

[5].张广军.基于PDCA理论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

[6].刘春元,孟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型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政府绩效管理模型论文-孙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