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聚合论文-刘刚

端口聚合论文-刘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端口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心交换机,服务器,端口聚合,防火墙

端口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8)在《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问题小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笔者单位为提高网络安全,新增安全设备,使用了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但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出现访问缓慢,甚至打不开的情况。经过笔者的排查,最终找到原因,导致此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接口线缆的松动。(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8年12期)

黄鸿,莫李思,孙罡[2](2018)在《一种基于端口聚合流量的Coflow调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眼于先验知识未知的数据中心网络并行计算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聚合流量的Coflow调度机制CSPAT,用于最小化平均Coflow完成时间。CSPAT调度机制的主要思想是,控制器周期性地根据主机侧上报的本地Coflow各子流的大小估计值,计算Coflow的端口聚合流量估计值,并根据端口聚合流量估计值的大小制定Coflow的优先级,然后各主机及交换机根据Coflow优先级进行WFQ调度。仿真结果显示,在对平均Coflow完成时间的优化上,CSPAT相较Aalo有3%左右的性能提升,且计算复杂度低,可以方便地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网络节点上,有效减小并行计算应用通信阶段的平均Coflow完成时间。(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陈童彬[3](2018)在《浅谈交换机端口聚合(EtherChannel)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IT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是网管人员经常为之头痛的事,人们对于IT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大,为提供优质的服务,就不得不持续更新、升级、完善企业的网络基础建设,但碍于资金预算有限,有的时候不可能全面升级网络设备,所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却又希望提供可靠而又高速的网络服务,可以善用交换机端口聚合(Ether Channel)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8年06期)

杜致远[4](2017)在《端口聚合引出的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笔者单位随着无线覆盖区域扩大,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无线与核心设备之间流量也增大,现有网络无法满足两者之间通讯所需要带宽。于是采取端口聚合的方法,使原来设备之间由一条1000Mb的物理线路变成了由2条1000Mb线路组成2000Mb的逻辑线路。然而使用几天后出现了问题,本文介绍故障的排查过程。(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7年08期)

袁乾浩[5](2017)在《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诞生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单一制式的网络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随着多频、多模终端的普及,在不同制式网络覆盖的异构网络环境中,利用终端的多个端口同时通过多个网络为用户提供快速高效、具有QoS保障的服务已经成为目前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在分析已有的异构融合网络架构特点及不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架构。在此架构中,通过多模终端的组网能力,网内的所有节点通过其WLAN端口组成自组织网络,并且每个节点可以通过一跳或者多跳借助其他网关节点访问到外网资源,由于每个终端还具备LTE端口,保证了异构融合网络中的终端节点始终可以通过两条链路进行数据的并发传输。通过该异构多端口网络融合架构,将用户终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终端的传输能力和不同制式网络的协作能力,为用户提供更高速的服务。为了实现本文提出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架构,本文设计和实现了针对该融合网络架构的路由算法和网关选择算法。该路由算法和网关选择算法可以动态感知网络拓扑的变化,实时的维持网内节点之间的互通,并为每个节点维护一个最优的网关出口,确保每个节点可以通过WLAN链路访问到外网。由于该网络架构中的多模终端的多连接特性,在应用层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多路并发传输的资源共享方案,借助服务端程序和浏览器的代理程序,每个终端节点可以同时通过LTE和WLAN两条链路访问外网的资源,该资源共享方案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最后,对网络化资源共享方案的有效性和网络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测试了网关消息对网络性能以及距离网关节点的跳数对终端节点的吞吐量、时延和丢包率的影响。在多模终端上,通过多路资源共享方案在浏览器访问在线视频,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网络下的速率有明显的提升。即使节点距离基站较远,也可以通过网内其他节点多跳后连接至外网,通过LTE和多跳的WLAN链路同时进行资源并传仍然具有传输速率上的优势,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架构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5G网络中异构网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左振辉[6](2016)在《利用端口聚合增加交换网带宽》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中小型网络一般采用叁层交换机做汇聚层和核心层设备,随着网络中接入终端设备数量增多,网络流量负载增大,汇聚层和核心层间的链路带宽常成为网络的瓶颈,影响网络性能。本文介绍了通过网络聚合技术提高带宽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6年08期)

陆韬,姬爱玲,梁金忠[7](2015)在《浅谈端口聚合在主干光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本公司现有的主干光缆架构,阐述了3种主干光缆自动切换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采用交换机端口聚合技术架构,此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5年01期)

程燕[8](2014)在《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以太网端口聚合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isco模拟器Packet Tracer实现以太网端口聚合的配置全过程,其中包括实训环境的搭建与设置、网络ip地址的规划等,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在网络设备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以太网端口聚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4年03期)

沈煜[9](2012)在《交换机端口聚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换机端口聚合技术可以较好地保证网络流通的稳定性以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率。本文概述了端口聚合技术及协议,并进一步对交换机端口聚合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2年01期)

王伟[10](2008)在《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聚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因特网业务的不断扩大和提升,对网络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的发展前提下,对网络设备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网络的稳定性和数据链路容灾能力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如何在不扩展设备的同时扩展带宽,控制运营成本,是目前很多网络运营商和行业客户关注的焦点。本论文根据这个现状,给了一种端口聚合的实现方案,论文简要说明了端口聚合的功能;描述了实现端口聚合模块中涉及的原理和协议;对模块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可测试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该技术中所涉及的切换和同步以及该模块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包的处理流程;提出了模块中采用独立事件的同步方式;设计了数据结构、与外部模块接口及子程序,实现了在以太网交换机上的端口聚合,并通过测试。论文所实现端口聚合技术的不仅满足了灵活和个性化的组网需求,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业务性能;既秉持了“业务与性能并重,业务平滑演进的”设计理念,又提高了交换机业务性能。(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8-10-08)

端口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着眼于先验知识未知的数据中心网络并行计算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聚合流量的Coflow调度机制CSPAT,用于最小化平均Coflow完成时间。CSPAT调度机制的主要思想是,控制器周期性地根据主机侧上报的本地Coflow各子流的大小估计值,计算Coflow的端口聚合流量估计值,并根据端口聚合流量估计值的大小制定Coflow的优先级,然后各主机及交换机根据Coflow优先级进行WFQ调度。仿真结果显示,在对平均Coflow完成时间的优化上,CSPAT相较Aalo有3%左右的性能提升,且计算复杂度低,可以方便地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网络节点上,有效减小并行计算应用通信阶段的平均Coflow完成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口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问题小解[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8

[2].黄鸿,莫李思,孙罡.一种基于端口聚合流量的Coflow调度机制[J].通信技术.2018

[3].陈童彬.浅谈交换机端口聚合(EtherChannel)的使用[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8

[4].杜致远.端口聚合引出的故障[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7

[5].袁乾浩.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6].左振辉.利用端口聚合增加交换网带宽[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6

[7].陆韬,姬爱玲,梁金忠.浅谈端口聚合在主干光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8].程燕.基于CiscoPacketTracer的以太网端口聚合实验[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9].沈煜.交换机端口聚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

[10].王伟.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聚合的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

标签:;  ;  ;  ;  

端口聚合论文-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