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李春萌

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李春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发展历程,问题,展望

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萌[1](2016)在《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实现大气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管理。基于此,综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发展方向。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形成大气监测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规范化系统化形成时期,这个期间明确大气环境监测的功能和结构,同时是我国大气监测环境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技术开始融合的阶段;90年代至今,是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其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手段,基于3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大气监测系统占据了主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遍应用,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必将走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同时将会更加贴合实际,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柱。(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6年13期)

李东东[2](2009)在《基于GIS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大气环境保护所起的重大作用。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大气环境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回顾GIS的组成、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组件式GIS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选择使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开发了济南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本文研究开发的济南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系统采用与Windows一致的菜单方式,使得用户界面更加友好、方便、直观,对操作者不存在计算机专业的要求,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便于推广和应用。2.系统将组件式GIS——MapObjects与VisualBasic6.0、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其各自的优点。3.系统利用组件式GIS技术,不仅实现了基本的GIS功能,如图层管理功能、基本地图操作功能、鹰眼图功能;而且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可以对济南市的大气点源信息等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查询,能够向环境工作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管理平台,为环境管理和防止污染提供快捷便利的工具。4.可扩展性强。系统由于组件接口的不变性,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系统功能需求的扩展不会影响系统源代码,所以使构建的系统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灵活性。由于各种原因,本文开发的系统还不够完善,拓展系统的区域大气污染的预测功能,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0)

韩敏,戴宏民,徐君,李媛媛[3](2008)在《基于GIS县级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重庆綦江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大气环境的规范化管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X5.0技术,在可视化开发环境Visual Basic6.0下,开发綦江县的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开发目标,重点阐述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及连接,最后介绍了该系统采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对重庆市綦江县大气环境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韩敏[4](2008)在《基于MapX的县级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环境进行管理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研究以重庆綦江县大气环境为背景,以GIS为平台,建立基于MapX的县级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完成:①綦江大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的更新、查询结果、统计分析和制图制表的管理;②通过对污染源和监测点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利用,实现对各种大气环境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③能对各种污染物进行专题图分析;④能实现区域大气质量评价。从而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系统的开发,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控件两种结合开发方式:在MapInfo7.0平台上完成了地图数字化与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以及数据的空间分析等功能是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利用MapX控件开发完成的。系统可在局域网或万维网中使用,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加速信息流通。本文首先论述了环境信息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当前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环境信息系统的组成、开发平台、开发方式和组件式GIS的原理和特点,并对系统的开发工具MapX控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綦江县的大气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深入探讨了系统的设计,系统数据库的建立,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的有关技术等内容,并且以綦江数据资料对系统功能的应用进行了检验,证明本系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可以满足环境信息管理工作的日常需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重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08-04-01)

徐华山,向中林,任玉芬,余佳丽,陆勇敢[5](2008)在《基于GIS的矿区大气环境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的GIS系统因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以ArcViewGIS为主要软件开发平台及某一矿区为例,探讨了采用面向对象的脚本编程语言Avenue建立和开发基于ArcView的该矿区大气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查询、分析及预测于一体,不但能完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输出、修改、查询、添加、统计分析等数据管理工作,而且能根据特定的字段绘制图形,具有浓度预测计算、生成等值线和等值区域图等空间分析功能.区域大气污染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区域大气环境的规划、管理、决策提供高效及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王杰,胡衡生[6](2006)在《基于GIS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信息系统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GIS技术研究南宁市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将影响效果在城市电子地图上直观的表现出来,进行图形与数据的双向交互查询,也可以进行详细空间统计分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做了一些探索,是环境信息管理技术上的创新,为南宁市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和决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郭碧云,张广军,赵政阳[7](2006)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V isual FoxP ro 6.0的数据库功能,基于W indow s98/2000/m e/xp/NT平台开发的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程序,具有数据录入、污染因子分析评价、数据查询、数据管理、报表输出等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王雄[8](2004)在《基于GIS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已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环境信息系统,并正在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以白云区某一新建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软件工程理论、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环境科学理论,以MapInfo Professional 6.5、MapBasic5.0、Visual Basic6.0、MS Access 2000和Surfer8.0为开发工具,采用“综合方法”,即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系统各个子系统进行具体功能的剖析与设计,开发建立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 理论上,全面的阐述了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以及开发应用领域,在比较3种不同开发模式下,提出了Visual Basic+MapInfo+MapBasic集成二次开发模式,符合了工程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上,以Visual Baisc 6.0为前端应用开发工具,采用对象连接与嵌入(Object Link Embed,简称OLE)技术集成了MapInfo Professional和Surfer功能,通过OLEDB接口集成Access关系数据库,建立了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 应用上,将开发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应用于白云区新建工业区(特别是石井工业区)大气环境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大气环境信息专题分析、以及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04-04-01)

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余政哲[9](2003)在《用ArcView GIS开发城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城市大气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提供科学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到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中,探讨了以ArcViewGIS为主要软件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和VisualBasic建立和开发城市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应用等.城市大气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李亿红[10](2003)在《成都市大气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方式(VB+MapInfo+MapBasic)和单纯二次开发方式(MapBasic+MapInfo)两种方法建立了成都市大气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并对两种方法所建立的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库,并将其集成到成都市大气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中,在该模型库中,包括我国近十年来常用的标准型指数单元法和目前我国47个重点城市在进行空气质量日报时采用的API指数法。该模型库采用MapInfo自带的开发语言MapBasic进行开发,通过直接利用系统中的.tab文件来完成,评价结果直接保留在.tab中,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并可方便地作相关评价图。 本论文的研究解决了如下4个问题: 1)实现了对大气污染地球化学数据的方便管理。包括图形显示、图形编辑、查询、检索、数据转换和打印输出等功能。 2)将污染源所处空间位置与其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大气污染数据的图形化。 3)实现了大气污染数据的常用分析功能。如创建统计图表,进行专题图制作等。 4)建立了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库,实现了大气质量评价功能,评价结果既可以表格,也可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该模型库的建立及所采用的方法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特色所在。(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03-05-01)

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大气环境保护所起的重大作用。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大气环境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回顾GIS的组成、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组件式GIS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选择使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开发了济南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本文研究开发的济南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系统采用与Windows一致的菜单方式,使得用户界面更加友好、方便、直观,对操作者不存在计算机专业的要求,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便于推广和应用。2.系统将组件式GIS——MapObjects与VisualBasic6.0、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其各自的优点。3.系统利用组件式GIS技术,不仅实现了基本的GIS功能,如图层管理功能、基本地图操作功能、鹰眼图功能;而且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结合,可以对济南市的大气点源信息等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查询,能够向环境工作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管理平台,为环境管理和防止污染提供快捷便利的工具。4.可扩展性强。系统由于组件接口的不变性,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系统功能需求的扩展不会影响系统源代码,所以使构建的系统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灵活性。由于各种原因,本文开发的系统还不够完善,拓展系统的区域大气污染的预测功能,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春萌.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2016

[2].李东东.基于GIS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韩敏,戴宏民,徐君,李媛媛.基于GIS县级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重庆綦江县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韩敏.基于MapX的县级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

[5].徐华山,向中林,任玉芬,余佳丽,陆勇敢.基于GIS的矿区大气环境信息系统[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王杰,胡衡生.基于GIS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信息系统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郭碧云,张广军,赵政阳.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

[8].王雄.基于GIS的区域大气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4

[9].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余政哲.用ArcViewGIS开发城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

[10].李亿红.成都市大气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

标签:;  ;  ;  ;  

大气环境信息系统论文-李春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