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罗婧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罗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意义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文献综述

罗婧[1](2018)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探索——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册第八单元的授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不仅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向其他国家介绍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新形势给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带来更高的要求,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输入西方文化,还应该融入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该文首先分析了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然后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册中的第八单元为例,从课程导入、单元讲解、课堂活动和课后任务四个方面探讨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08期)

段士爱[2](2014)在《《英语国家概况》高效教学有方——以《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与入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包罗众多知识的课程,其内容多难度大但课时少,因此教学和学习的压力都比较大,如果教师一味照本宣科的上课势必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授课。(本文来源于《读书文摘》期刊2014年10期)

边巴,次嘎[3](2013)在《“学生授课”模式对西藏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促进作用——以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为例,简述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授课"教学模式,鼓励西藏高校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西藏高校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3年11期)

庄严[4](2011)在《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的几点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往往被热衷于语言技能学习的学生们所忽略。实际上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认识其重要性,给人直观印象和鲜明的课件,以及课堂提问叁个方面来探索这门课程的教学。(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期刊2011年03期)

王雅娟[5](2009)在《开设英语选修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医学生中开设英文选修课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全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选修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选课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的配合情况和认知程度、以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点明了今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09年00期)

杨桂琴[6](2008)在《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其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我国大多数大中小学采用任务型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然而,把该法用于以掌握内容而非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的课程方面的相关研究却不多。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中的有效性,本研究的意图在于发现该教学法能否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鉴于此,本研究采用Jane Willis的任务型教学理论框架,提出一个基于任务的教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输出假设、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社会互动主义理论为基础。本研究以实验为主结合问卷调查,在陇南师专英语系74个被试学生中进行实证研究。试验在两组被视学生中进行,实验班37个学生接受采用Jane Willis的任务型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控制班37个学生接受以老师为主进行展示和讲解的教学方式。实验工具采用前后测试、实验前后两次问卷调查及部分学生访谈,其目的在于:检验这一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提高学生该门课的学习成绩。为期十六周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内容一致的情况下,两种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显着性差异。数据分析表明,任务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的兴趣。由此得出结论,在以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些问题有待研究。本论文包括六章:第一章对该门课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的陈述,并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讨论了主要的教学流派及其局限性;第叁章从理论到实践对有关任务型教学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然后探究了如何构建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本部分的开头对一些关键的术语进行了解释;第四章是论文的关键部分,介绍了实验过程及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五章结论中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在第六章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从本研究中得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邵勇[7](2005)在《把“情境教学”应用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把"情景教学"引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课堂中,通过直观教学创设情境,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情景化、形象化,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包罗众多知识的课程,其内容多难度大但课时少,因此教学和学习的压力都比较大,如果教师一味照本宣科的上课势必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授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参考文献

[1].罗婧.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探索——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下册第八单元的授课为例[J].海外英语.2018

[2].段士爱.《英语国家概况》高效教学有方——以《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与入门》为例[J].读书文摘.2014

[3].边巴,次嘎.“学生授课”模式对西藏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促进作用——以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为例[J].学园.2013

[4].庄严.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的几点建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

[5].王雅娟.开设英语选修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启示[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6].杨桂琴.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中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7].邵勇.把“情境教学”应用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

标签:;  ;  ;  ;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论文-罗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