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罗传钰

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罗传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本转移,投资协定,资本安全

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罗传钰[1](2017)在《中国—东盟投资协定中的资本转移条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在海外,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面临大量投资机会,然而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东道国的资本管控问题,由此所产生的风险将使其海外投资收益出现无法自由转移的困境。因此,需要分析资本转移所带来的风险及其类型,并结合中国与东盟此前缔结的各类投资协定,比较其中资本转移条款的共性与个性,从而把握好资本转移条款的作用与价值,以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东盟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罗传钰[2](2016)在《中企海外资本安全忧虑何解——基于中国—东盟投资协定中的资本转移条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东道国的征收和外汇管制等政治风险,其海外投资收益也会出现无法自由转移的困境。因而,需要结合各类国际投资协定对资本转移条款的要求,在把握好资本转移条款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对策。(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6年22期)

程璐[3](2008)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的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投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与投资有关的资本转移问题也成为国际投资立法关注的焦点。但是,规制国际投资的国际立法还相当薄弱。在多边立法层面,并无与国际贸易可以相比的系统的法律体系。相反,双边投资立法是国际投资领域的主要国际法依据。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则是当今被应用最广的双边投资立法形式。因此,探讨BIT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此外,与现有的多边投资立法相比,BIT作为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规则的载体似乎更为适宜,所以,从该规则发展的完备性和发展趋势的角度看,对BIT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叁个部分,约3万余字。第一部分: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规则概述首先,以多边体制下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相对于BIT体系存在不足的角度,对多边体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在多边体制下,由于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的矛盾始终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的程度问题上又无法达成共识,因此,针对发生最广泛的,跨越两大利益集团的国际投资,BIT体系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规则较多边体制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更强的覆盖力。另外,从法律文件设计的目的角度看,BIT的宗旨同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目的之间的高度契合性也使其更有利于转移自由规则保护外来投资和投资者的目的的实现。鉴于作为BIT体系前身的FCN双边体制为现代BIT体系有关内容所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论述了FCN体系对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的保障。第二部分:BIT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本部分详细分析论述了现代BIT体系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的内容,包括转移自由条款中的“转移”措辞的涵义,以及不同涵义所体现的不同缔约方的不同经济考虑;转移自由条款对调整对象范围的规定,以及对不同规定形式的解释方法;货币性自由转移所必需的有关币种和汇率的可兑换性要求的设置,以及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投资东道国对与投资有关的资本转移可以作出的实质性和程序性限制性规定;与投资有关的资本转移自由的“临时背离”规定及其合理性基础和具体设计。第叁部分:我国BIT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条款的完善本部分首先对我国已缔结的BIT中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在上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以后再缔结BIT时,应订入完善的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条款的构想:一是虑及我国现阶段对外资准入的控制需要,应在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条款中明确“转移”意为“转出”,或采用“汇出”措辞;二是采用封闭式列举清单明确“转移”的对象;叁是进一步细化可兑换性要求,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的外汇平衡和实现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时的“公平汇率”;四是更新我国BIT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规则中的限制条件规定,在以后缔结BIT时,在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条款中明确列举限制项目,适当放宽程序性的转移限制;五是在我国以后缔结的BIT中订入科学的“临时背离”措施,使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制。(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8-04-01)

吴重生[4](2007)在《浙江民企纷纷涉水发行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发改委联合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首次全面公布了投资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信息,为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明确了方向。日前,由温州企业家林作敏先期投资两亿元的浙江人民书店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是国内发行业改革方面作出的又一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报》期刊2007-11-14)

张东辉,司志宾[5](2007)在《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双轨制与个体收入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代际间资本转移视角的一种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代际间资本转移的角度为研究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受到的约束差异及其行为选择倾向于扩大不同收入状况家庭的子辈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产生代际间收入传递的"马太效应",即富者的子辈愈富,穷者的子代愈穷。为了使不同收入家庭出身的个体获得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弱化个体收入状况与其子辈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使个体间的收入差距回归"自然"状态,政府提供一些可行的制度安排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10期)

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东道国的征收和外汇管制等政治风险,其海外投资收益也会出现无法自由转移的困境。因而,需要结合各类国际投资协定对资本转移条款的要求,在把握好资本转移条款作用与价值的基础上,寻找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1].罗传钰.中国—东盟投资协定中的资本转移条款研究[J].中国-东盟研究.2017

[2].罗传钰.中企海外资本安全忧虑何解——基于中国—东盟投资协定中的资本转移条款分析[J].人民论坛.2016

[3].程璐.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的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4].吴重生.浙江民企纷纷涉水发行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

[5].张东辉,司志宾.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双轨制与个体收入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代际间资本转移视角的一种解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论文-罗传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