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职业教育论文-舒迪

女童职业教育论文-舒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童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最后一公里,服饰店,公益项目,未来职业

女童职业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舒迪[1](2017)在《多方参与,打通贫困女童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的罗兰,曾是一名单亲家庭的贫困女童,全家的收入来源只有父亲耕种的“一亩薄田”,由于房屋严重漏雨没钱翻修,一家四口都借住在大伯家里。如今,罗兰已经被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录用,实际月收入达到8000元。“我从小就有两(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7-10-17)

徐辉[2](2017)在《构建贫困女童职业教育促进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出推动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历时4个月,在中西部地区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5个省份、10个县的158个样本村,通过发放调查问(本文来源于《公益时报》期刊2017-10-17)

乔虹[3](2017)在《职业教育对贫困女童帮扶有显着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六成的女童接受职业教育后,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有所提高;近八成的职业学校在读女童认为职业教育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未来就业有帮助。”10月10日,在第六个“国际女童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贫(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7-10-11)

徐学莹,吕钰梅[4](2012)在《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体系的创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情况,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因地制宜建构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应构建多层次的女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二是挖掘女性自身潜能,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职业课程,形成职业课程的多样性与实用性;叁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健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教师保障制度;四是创建女童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制。(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2年01期)

吕钰梅[5](2009)在《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女童教育的实施,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基础教育问题,使新一代女童摆脱了“愚昧文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女性整体文化素养。时值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西部大开发之契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后续发展问题及其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正日益成为女童教育行动研究者的焦点。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义务教育后续发展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人力资本,进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存贫困问题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问题。本研究将关注点从为创建女童教育的外部环境转向为探究女童个体终生发展的教育体系,选择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为研究地区,以具有区域特征的广西女童职业教育实践项目为研究重心,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先后叁次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翔实资料。在调研分析基础上,以女性教育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教育投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遵循女性身心特点,依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特点,意图探讨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发展之途径,并因地制宜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的体系构想及其实施对策。本论文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序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综合分析了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意义,并对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相关概念做出界定。第一部分研究设计主要是介绍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帅选,研究的整体思路以及具体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以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为研究的理论指导,通过女童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女童家长访谈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实地调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项目实践的具体情况,从项目特殊生源、课程亮点、师资配备、教学特色与运行机制五方面着重分析了女童职业教育项目的实践过程与实践成效,指出女童职业教育项目实践过程中缺少职业教育理论指导、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落后、师资短缺且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政策重视与经费支持、女童职业技能缺少实践机会、女童职教后续教育中断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等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偏见与陋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第叁部分阐述了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包括运用女性教育、终身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教育投资理论等理论知识,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立足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科学技术人才需求以及大力发展并逐步试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提出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必须依循的叁个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第四部分依据职业教育理论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意见。如实施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普职渗透”、初中“3+1”订单培养、中职培养、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开发多样女性职业教育课程;组建“两层叁列”教师队伍;创建“校政企合作”管理机制。第五部分的内容是推进女童职业教育环境建设。从国家政策倾斜与经费投入、地方政府引导职业教育多元投资主体、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营造职业学校与家庭合作环境等层面提出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优化社会支持环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程宇航[6](2007)在《老区大龄女童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以江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视和加强大龄女童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一项职责。江西是个革命老区,大龄女童的职业教育任务尤显突出。除正规的公办职业教育外,江西走出了一条以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女子职业教育的路子。(本文来源于《老区建设》期刊2007年06期)

沈蕙[7](2005)在《东乡族农村小学女童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东乡县农村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缺乏吸引力是当地东乡族农村小学女童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女童而言,基础教育不仅应当提供给她们最基础的文化知识,还应当提供给他们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和可运用于当地生产生活实践的实用技能。在东乡族女童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对于降低东乡族女童的辍学率、改变女童未来的生存状况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05年12期)

沈蕙[8](2005)在《西部女童小学课程应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起,我们参与香港乐施会《甘肃省东乡族女童教育》研究项目,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收集查阅、发放问卷、访谈和选取个案调查,我们发现,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社会性别观念等影响因素外,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适应性是当地东乡族小学女童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教育》期刊2005年05期)

女童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出推动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历时4个月,在中西部地区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5个省份、10个县的158个样本村,通过发放调查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童职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舒迪.多方参与,打通贫困女童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N].人民政协报.2017

[2].徐辉.构建贫困女童职业教育促进体系[N].公益时报.2017

[3].乔虹.职业教育对贫困女童帮扶有显着成效[N].中国妇女报.2017

[4].徐学莹,吕钰梅.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体系的创建[J].教育观察.2012

[5].吕钰梅.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6].程宇航.老区大龄女童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以江西为例[J].老区建设.2007

[7].沈蕙.东乡族农村小学女童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设想[J].基础教育研究.2005

[8].沈蕙.西部女童小学课程应渗透职业教育内容[J].中国民族教育.2005

标签:;  ;  ;  ;  

女童职业教育论文-舒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