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致蒋经国先生信》一文赏析

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致蒋经国先生信》一文赏析

舒永明贵州省湄潭县洗马中学564105

《致蒋经国先生信》一文是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教材,是廖承志先生写给蒋经国先生的一封情真意切、言辞恳切、文采斐然的书信。教学本文后,作者所言的确使笔者获益匪浅。

一、一线穿珠,三进三层

行文开篇交代了写作目的:“同捐前嫌,共竞祖国统一大业。”希望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第三次国共合作而努力。中间部分为劝说的重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说理,言辞诚恳,抓住了对方言论,以理服人。

针对蒋经国曾经的言论:“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指出若对方能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针对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的艰辛历程与蒋经国主政台湾的现状,指出对方务必要负起历史责任,“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针对对方曾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指出对方若想达成“忠孝两全”的心愿,务必“践于统一大业”。

三层内容联系紧密,层层相扣,无不围绕本文“祖国统一大业”的中心。尤其是每一层末句分别用“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使表达的内容层层递进,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至个人的前途抱负,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同时,从全文来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二、说理反驳,相得益彰

书信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说理为主,但又不是单纯说理,而是抓住对方曾经的言论,边说理,边反驳。全文重点部分分别从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三个角度进行了说理反驳。

说理部分情真真意切切,作为有老交情的蒋廖世交,作者以真挚的言辞,或关怀或思虑,设身处地,让读者亦不得不为之感动。譬如:“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

反驳部分重证据,明道理,或计远或批评,恰似拉家常,又正如话三十六年前兄弟情谊,读之无不动容。针对对方“罪人”之说,作者驳斥“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针对对方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作者指出“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针对对方欲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作者认为对方是自欺欺人;针对对方说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作者直言要“和谈”要“统一”、“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本文作者既说理又反驳,巧用书信形式既与对方聊叙自己曾经的深厚情谊,又对对方就祖国“统一”之分歧意见,有理有据、言辞恳切,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

三、长短句相间,以情动人

行文通篇用长短句相间,似骈散结合,音韵和谐,余味无穷。信中开头、结尾畅叙阔别情思,通篇贯之以情,以情动人。信从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表现了对对方的深切关怀,不仅关怀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心其政治前途命运。信中规劝之言,情真意切。如:“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开篇共话情谊,表挂念之情。赞同对方“利”与“名”的思想,作者在信中赞言:“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又如“局促东隅,终非久计”、“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所进言”、“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等等,均出自肺腑之言,发人深省。作者从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谈到“统一”之言,说:“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元气。”再如开头所言:“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信的结尾说:“人到高年,愈加怀旧”,“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拳拳之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文是一封用文言文写的信,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文言文典范之作。其线索分明,结构严谨;其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气质凝重,说理反驳,长短句相宜,文采斐然;其用语精当,韵味十足。与其说这是一封书信,不如说是一篇情理相生、感人至深的优美散文。

标签:;  ;  ;  

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致蒋经国先生信》一文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