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反讽论文-关英森

结构反讽论文-关英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反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兰姆,散文艺术,戏剧反讽,双重叙事声音

结构反讽论文文献综述

关英森[1](2019)在《兰姆散文《穷关系种种》中戏剧反讽修辞语篇结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文本细读方式解析英国散文家查理斯·兰姆的《穷关系种种》第一段中的戏剧性反讽修辞的语篇结构。文章指出兰姆创造性地运用了双重叙事声音——叙事者的责难声与在这之下作者的批评声。这两种叙事声音交互迭起,把因果论说语篇结构层进式的推向结论,最终达到深刻的讽谕目的。(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9期)

谢龙新[2](2017)在《《阿Q正传》叙事反讽的符号化结构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阿Q正传》人物话语的反讽、叙述话语的反讽,以及在最外层面上的结构反讽,通过对宣告和断言两类言语行为的矛盾分析,揭示了《阿Q正传》反讽叙事的符号化结构及其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严骏夫[3](2017)在《反讽实践:重建“结构”社会工作——来自“新古典社会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社会工作在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却遭遇着边缘化危机:随着新保守主义的势力扩张,结构视角在政治层面与自由主义为基础的体制格格不入。近年来通过重拾结构视角所建立起的"批判反思实践"日益勃兴,但尚未有效回答其自身的方法论基础、界定社会工作者的使命。文章旨在通过呈现西方社会学批判分析传统所面临的危机,与塞勒尼等人试图重建批判性社会科学的努力进行对话,梳理作为方法论的"反讽"概念与当代知识分子使命,尝试总结新古典社会学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关联性启发,以此为重建结构社会工作提供洞见。(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晓苏[4](2016)在《论当代小说的反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结构被作家广泛运用。与其他结构形态相比,反讽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框架设置。本文认为,反讽结构的小说经常运用的框架有叁个,分别为时空框架、因果框架和正反框架。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反讽结构小说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学意味。(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6年01期)

王鑫[5](2014)在《现代女性的反讽智慧——赵玫长篇小说《铜雀春深》的神话结构及变形》一文中研究指出赵玫的长篇小说新作《铜雀春深》,题目昭示着她有意借用曹操晚年宴乐之所"铜雀台"原始意象的创作动机。因为根据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佛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原型可以是意象、主题、象征、人物、情境,也可以是结构单位。"铜雀"的意象是帝王和朝政的象征,有帝王的地方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春深则是被囚禁在权力结构中的女性基本的文化处境。在现代社会中,帝王政治虽然解体,但性别政治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被体制(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4年20期)

魏文[6](2014)在《论《觉醒》中的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一文中研究指出《觉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是对《一小时的故事》所表达的女性自由解放思想的深化,但申丹却从《一小时的故事》读出了反讽,故有必要对《觉醒》中的反讽加以分析。从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两方面对《觉醒》进行解读,发现作品对埃德娜在追求自由独立中所表现的盲目和冲动持保留和批评态度,并通过对埃德娜的反讽强调女性主义运动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理性的行动。(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吕娇[7](2014)在《鲁迅小说的反讽模式——《祝福》、《阿Q正传》中典型的“替罪羊”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论述了悲剧性讽刺中典型的牺牲者形象,本文以弗莱的讽刺性替罪羊角度着手,试图分析《祝福》和《阿Q正传》中祥林嫂和阿Q悲剧典型形成的根源,并阐释时代精神或作家笔下替罪羊的象征性意义。(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4年15期)

张蕊[8](2014)在《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反讽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形象——盖茨比。长期以来,研究者和读者对盖茨比这一人物形象评价的主流声音是积极的。正如小说题目“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许多读者认同于小说叙述者尼克的观点,将盖茨比视为了不起的致富者与追梦者。但是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判断菲茨杰拉德并不认同叙述者尼克认为盖茨比了不起的观点,作者之所以将小说命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恰恰是为了讽刺、否认盖茨比,以及像尼克一样认同盖茨比价值观的人。这就本文重点论证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反讽艺术。针对小说叙述者尼克讲述者与参与者兼具的特殊身份,便以他为突破口,率先讨论其叙述的可靠性,以便对叙述者尼克的观点与菲茨杰拉德的观点进行区分,避免混淆。其次,从小说的可靠叙述与叙述空白入手,论证尼克怎样“讲”盖茨比的故事以达到塑造盖茨比“了不起”形象的目的;挖掘视角越界现象中,菲茨杰拉德隐藏在文本中的真实观点;填补叙述空白,真实还原盖茨比发家致富的社会背景与手段。最后,从宏观角度对小说进行历史观照,借助马克思主义与消费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进行透析,说明小说故事人物有其时代限制性,并不了不起。第一章,通过说明小说的叙述者尼克是个不可靠叙述者,来阐明菲茨杰拉德的真实观点与小说叙述者存在分歧。尼克对事件的不充分报道和过度报道、尼克价值判断的倾向性以及尼克自我认知的缺乏,从叁个层面证明了尼克是个不可靠叙述者。与此同时,通过对叙述者尼克的性格轮廓勾勒,揭示小说表象——尼克认为自己诚实、具备道德感、价值观正确,与小说所描述的人物在具体事实行动中展现的真实性格不符。当读者意识到尼克故意撒谎、道德观摇摆不定、习惯于用金钱至上的价值标准去评价他人、所言与所行相互矛盾之时,尼克这一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彻底颠覆,从一个谨言慎行的叙述者变为了巧言令色的投机者。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首先隐秘地讽刺了小说的叙述者尼克,然后又借助尼克的眼光用世俗的标准评价盖茨比“了不起”。第二章,重点关注为了使小说表现反讽艺术,菲茨杰拉德在小说的可靠叙述之处和空白之处所做的文章。通过尼克之口,小说呈现给读者的表象是,盖茨比为了重获黛西努力获取财富,反被黛西陷害,无辜枉死。但将小说主要故事要素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之后,则与尼克的讲述大相径庭。在这一层面上,小说故事事实与表象之间反差鲜明,构成了反讽。另外,通过对视角越界现象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菲茨杰拉德对小说故事的真实看法,即黛西之于盖茨比更多的是欲望的化身而非爱情。当小说的核心要素“爱情”被菲茨杰拉德否定之后,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故事,进而反思小说的主要人物盖茨比是否真的了不起。为此,笔者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小说叙述空白进行填补,揭示盖茨比攫取财富的非法途径,否定了盖茨比作为富翁的合法性。第叁章,通过文本分析,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全方面的否认——为虚假的爱情献身,受时代局限执着于对物和地位的追求以及作为“凶手”间接制造了梅特尔与威尔逊的悲剧。到此,菲茨杰拉德写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真实涵义被揭示,小说对叙述者尼克和故事主人公盖茨比的嘲弄意图也得到彰显。论文一、二、叁章组成一个整体,共同揭示了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反讽艺术。(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5-30)

辛玲[9](2013)在《视角转换下《南极》的潜结构和反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挖掘出隐藏在作品表层结构下的潜层文本结构,通过视角转换分析,探讨吉根的短篇小说《南极》的潜结构和深层的反讽意义,揭示了这种结构中所隐藏的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照以及对女性无法逃脱男性控制地位的反思。(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棋君[10](2013)在《从悖论、反讽到结构的张力表现——以《小说鉴赏》为例看布鲁克斯的张力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批评"张力"说的提出源于艾伦.退特,但是经过新批评各学者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变化,布鲁克斯和沃伦是"张力"说的集大成者,其《小说鉴赏》是将"张力"论应用于小说批评的绝好范例,研究《小说鉴赏》的张力表现,对西方新批评"张力"论的发展和本质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8期)

结构反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阿Q正传》人物话语的反讽、叙述话语的反讽,以及在最外层面上的结构反讽,通过对宣告和断言两类言语行为的矛盾分析,揭示了《阿Q正传》反讽叙事的符号化结构及其文化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反讽论文参考文献

[1].关英森.兰姆散文《穷关系种种》中戏剧反讽修辞语篇结构解析[J].青春岁月.2019

[2].谢龙新.《阿Q正传》叙事反讽的符号化结构及其文化意义[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

[3].严骏夫.反讽实践:重建“结构”社会工作——来自“新古典社会学”的启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

[4].晓苏.论当代小说的反讽结构[J].长江学术.2016

[5].王鑫.现代女性的反讽智慧——赵玫长篇小说《铜雀春深》的神话结构及变形[J].作家.2014

[6].魏文.论《觉醒》中的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吕娇.鲁迅小说的反讽模式——《祝福》、《阿Q正传》中典型的“替罪羊”结构[J].青春岁月.2014

[8].张蕊.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反讽结构[D].山东大学.2014

[9].辛玲.视角转换下《南极》的潜结构和反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王棋君.从悖论、反讽到结构的张力表现——以《小说鉴赏》为例看布鲁克斯的张力观[J].科技信息.2013

标签:;  ;  ;  ;  

结构反讽论文-关英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