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期论文-王进,李智慧,沈浮,陆建平

影像分期论文-王进,李智慧,沈浮,陆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影像分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肠肿瘤,影像组学,磁共振成像,T分期

影像分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进,李智慧,沈浮,陆建平[1](2019)在《基于高分辨T_2WI的影像组学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T_2WI影像组学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3T磁共振高分辨T_2WI的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T分期结果将T1和T2期患者归为未突破肌层组,T3和T4期患者归为突破肌层组。在高分辨T_2WI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ROI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之后采用LASSO算法进行降维选择出对病理T分期有价值的特征。将所选样本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机器学习,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模型,得到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95%置信区间。结果:纳入病例共154例,男92例,女62例,平均年龄(56.5±10.2)岁,其中T1期26例,T2期41例,T3期76例,T4期11例。训练集106例(未突破肌层组46例,突破肌层组60例),验证集48例(未突破肌层组21例,突破肌层组27例)。LASSO算法筛选出5个与T分期相关特征。得到SVM模型验证集的AUC、95%CI、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30、0.583~0.848、73.1%、66.7%。结论:基于高分辨T_2WI的影像组学SVM模型可以判断直肠癌病灶是否突破固有肌层,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姜勇[2](2019)在《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进行临床术前分期,评估CT技术下直肠癌分期正确性。包括肿瘤1期、2期、3期、4期正确率,以及T评估准确率。结果:CT技术下,肿瘤1期患者共9例、2期患者共35例、3期患者46例、4期患者16例;金标准下,肿瘤1期患者共9例、2期患者共34例、3期患者45例、4期患者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63、0.152、0.368、0.293)。CT技术下,T评估结果为:Tis-T1共48例、T2-T3共41例、T4共17例。金标准下,T评估结果为:Tis-T1共46例、T2-T3共40例、T4共18例。CT诊断准确率为96.23%(102/106),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261)。结论:CT影像诊断可有效进行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为患者的治疗方案选取等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文,何兰,范志豪,黄晓媚,杨晓君[3](2019)在《基于术前分期CT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叁阴性乳腺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分期CT的影像组学标签在预测叁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附加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均为临床术前评估分期需行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的481例肿块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按照样本量1∶2随机抽样选取叁阴性乳腺癌与非叁阴性乳腺癌共计150例患者(90例作为训练组,60例作为验证组)。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获得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所有患者基于病灶叁维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采用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特征降维及筛选,以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ROC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标签对叁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由5个关键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的影像组学标签与乳腺癌叁阴性分子分型相关(P<0.0001)。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对于鉴别叁阴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95%CI:0.743~0.789)和0.758(95%CI:0.718~0.798)。结论:基于术前分期CT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叁阴性与非叁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这是术前常规胸部增强CT扫描在辅助临床分期之外的附加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马远,张强,张飞,杨志刚[4](2019)在《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膀胱癌属临床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高。膀胱癌的病情进展及复发情况与分级、分期关系密切,膀胱癌在不同分期阶段产生的生物学行为存在较大异常,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选择膀胱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以正确的分级和分期作为基础。现阶段,临床关于膀胱癌分期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完善,本次研究重点总结和分析膀胱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期差异,希望为后期进行该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健容,李仰康[5](2019)在《MSCT影像表现在结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MSCT影像学资料,将术前CT影像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SCT发现结肠癌的敏感性为100%,术前T分期准确性为85.7%,误诊率14.3%。M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Kappa值为0.689(P <0.01)。结论:MSCT对结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可为结肠癌术前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制定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雷清[6](2019)在《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借助CT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术前分期,针对CT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评估与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借助CT影像学技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T1~T2期的诊断准确率是;对T3期的诊断准确率是;对T4期的诊断准确率是;各个分期准确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CT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术前诊断中所表现出的诊断准确率令人满意,能够对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值得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周青,周俊林[7](2019)在《胸腺上皮性肿瘤分期及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分期系统及组织学分型复杂。CT是TETs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MRI对于诊断TETs具有一定价值。采用PET/CT对TETs进行分期分型的研究进展迅速,但结果存在争议。本文对TETs分期、分型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李高仙,徐成,任嘉梁[8](2019)在《基于高分辨T2WI影像组学判定直肠癌术前T分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T2WI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判定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高分辨T2WI上勾画整个肿瘤为ROI,通过一般线性LASSO分析提取14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根据病理结果,将T0~T2期归为早期,T3~T4期归为局部进展期,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34)和验证组(n=57),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可预测性。结果 191例直肠癌中,早期68例,局部进展期123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区分早期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AUC为0.927、0.885,准确率为0.851、0.842,特异度为0.917、0.700,敏感度为0.814、0.919,F1值为0.861、0.829,Brier值为0.149、0.159。结论术前以基于高分辨T2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判定直肠癌T分期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赖苏何[9](2019)在《CT影像诊断对于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CT影像诊断对于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4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100例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CT影像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数据相当,分期数据差异不显着,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 0.05)。结论:CT影像诊断对于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突出,能够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具体分型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艾买提江·阿不力米提,努尔阿米娜·肉孜,阿迪力·阿布来提[10](2019)在《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使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入的120例直肠癌患者的数据资料,均予以CT影像学检查,分析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情况,并且对比手术病理结果和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 CT影像诊T1至T2期诊断准确率62.50%、T3期诊断准确率85.71%、T4期诊断准确率28.57%。CT影像诊断淋巴结阳性79例,淋巴结阴性41例,阴性准确率即为70.73%,阳性准确率即为81.81%。结论将CT影像诊断使用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诊断中具有显着作用,获得较高的CT影像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21期)

影像分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进行临床术前分期,评估CT技术下直肠癌分期正确性。包括肿瘤1期、2期、3期、4期正确率,以及T评估准确率。结果:CT技术下,肿瘤1期患者共9例、2期患者共35例、3期患者46例、4期患者16例;金标准下,肿瘤1期患者共9例、2期患者共34例、3期患者45例、4期患者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63、0.152、0.368、0.293)。CT技术下,T评估结果为:Tis-T1共48例、T2-T3共41例、T4共17例。金标准下,T评估结果为:Tis-T1共46例、T2-T3共40例、T4共18例。CT诊断准确率为96.23%(102/106),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261)。结论:CT影像诊断可有效进行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为患者的治疗方案选取等工作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影像分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进,李智慧,沈浮,陆建平.基于高分辨T_2WI的影像组学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9

[2].姜勇.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3].张文,何兰,范志豪,黄晓媚,杨晓君.基于术前分期CT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叁阴性乳腺癌[J].放射学实践.2019

[4].马远,张强,张飞,杨志刚.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影响研究进展[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

[5].陈健容,李仰康.MSCT影像表现在结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雷清.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周青,周俊林.胸腺上皮性肿瘤分期及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8].李高仙,徐成,任嘉梁.基于高分辨T2WI影像组学判定直肠癌术前T分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9].赖苏何.CT影像诊断对于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艾买提江·阿不力米提,努尔阿米娜·肉孜,阿迪力·阿布来提.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9

标签:;  ;  ;  ;  

影像分期论文-王进,李智慧,沈浮,陆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