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杜天成

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杜天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太格局,国家利益,印美关系,战略伙伴

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杜天成[1](2015)在《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霸权在全球范围的建立和以中国与印度为代表的地区新兴大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中国经济连续地高速增长不断赶超传统的西方大国,并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独立经济体,被美国视为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调整全球战略、推动国家战略的重心从欧洲不断向亚太地区东移以及遏制中国成为美国新世纪初期最为主要的战略任务。2003年8月,印美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是美国战略调整下的典型产物。印美关系的发展是一种双方基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从而各取所需的关系。对于美国而言,印度不仅是南亚地区的首要大国,也是印度洋海权大国,且印中不仅同为该地区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之一,而且存在着悬而未决的领土争议问题。对于印度而言,印度有着“大国战略”的政治抱负,实现印度的大国地位已成为印度民族的国家意志;但是,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印中差距的不断增大使印度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印度急切需要寻求新的战略依托,并通过大国合作以实现牵制中国发展势头的目的,“对冲”来自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不断提升的大国影响力;并且,美国的经济、军事和航天科技领域都是世界的佼佼者,印度急切需要通过同美国全面深入地合作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科技领域的突破;毫无疑问,美印关系的发展对于印度来说必然是其实现大国战略的重要捷径。然而,印美关系的发展一直备受争议:一是前景是否值得看好?二是影响究竟如何?叁是是否有意针对中国以及中国应如何应付?本文将尝试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对此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试着提出较为客观合理的浅见拙识。(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6-30)

李雪[2](2013)在《印美战略伙伴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美、印两国非常不安,双方在各自的战略诉求及政治经及军事合作等方面均以中国崛起为背景,认为不断崛起的中国会威胁它们的利益。从经济上看,印度与美国发展关系也有与中国竞争的一面。中印在贸易、投资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竞争。(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02期)

李仲周[3](2013)在《中美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到了该行动的时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相互依存度日益增高,双方一直努力寻求建立积极的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但遗憾的是进展非常缓慢,近两年似乎是分道扬镳。究其根源是美国政界出于思维定式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真实战略意图产生误判,一系列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高涨。实际上,这种政策是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潮流而动,既损害中美双方经济利益和两国人民福利,也破(本文来源于《WTO经济导刊》期刊2013年01期)

郑国富,曹绿[4](2010)在《哈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哈政府对建立和发展同美国的双边关系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余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合作共识日益加深,合作领域日渐拓宽,合作层次逐渐提升,合作利益不断增多。回顾和梳理哈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其合作的内在实质,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哈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鞠辉[5](2009)在《奥巴马访华为建设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奠定重要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旅,返回华盛顿。连日来,美国各界对奥巴马亚洲“处女行”的表现和成果争相品评,中美关系成为各方议论的焦点。与部分媒体的吹毛求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多数主流智库学者对奥巴马访华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此次访(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09-11-22)

陈竹[6](2009)在《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关系,它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具有日益重要的影响。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政策一直在热情与冷漠中徘徊,冷热不定。美国出于全球争霸的目的,积极角逐南亚次大陆。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具有军事性的《印苏友好和平条约》,在南亚地区形成了美巴结盟对抗苏印友好的战略格局。由于四国各自的利益驱动,四国的关系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冷战结束后,在重新审视对方之后,美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直接对话。国家利益的交合和共同利益的增多使印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印美关系得以改善并逐渐升温。进入21世纪,美国战略层重新定位了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将印度视为可以遏制亚洲其他大国崛起的重要国家而加以重视,印美关系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00年的《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联合声明中,印美关系被定位为“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效益”的新型伙伴关系。两国之间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加深,防务合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例。2003年8月,印美正式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家利益和实力至上的外交政策仍然大行其道的今天,美印关系无论是呈上升趋势发展还是呈下降趋势发展,都是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指导下出现的变化和调整。毫无疑问,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外交因素的合力。印度作为一个正在驶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南亚大国,与我国西南边陲相邻,并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且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今,印度与美国关系的发展演变必定对我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归纳、演绎、定量分析及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章包括引言、主体及结论叁大块。引言部分:对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国内外有关印美关系的文献资料做了梳理,同时,阐明了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并对“战略伙伴关系”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界定。论文主体包括四部分,如下:第一部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回顾了印度独立至九十年代初的印美关系,这段时期印美关系经历了冷谈、恢复、恶化和改善四个跌宕起伏的阶段。进入21世纪,美国战略层重新定位了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将印度视为可以遏制亚洲其他大国崛起的重要国家而加以重视。印度也积极开展大国均衡外交,与美国发展良好互动关系。印美关系明显升温,两国关系被定位为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效益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二部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这一部分运用大量数据和事例,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归纳总结出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包括双边贸易、投资、援助和高技术合作;军事互促,内容涉及防务安全、防恐合作、武器购买、联合军演等广泛领域;科技互动,涵盖民用核技术、空间技术等。从而总结出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具有战略性、规范性、全面性、不对称性、不平衡性等五大特点。第叁部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动因。该部分从国家利益理论为出发点深刻探讨了印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动因。包括地缘政治的需要;战略利益的诉求,其中有印度希望借助美国提升大国地位、美国力图平衡亚洲的力量;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中有美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印度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民主政体的认同。第四部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评析。基于上述叁部分的分析和总结,从双边、地区和全球叁个层面阐述了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同时,深入挖掘制约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因素,包括地缘战略利益的矛盾、战略目标的迥异、叁角关系的桎梏、核不扩散问题的冲突等。从而预测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结论部分:该部分是对本文的一个总结性的陈述,同时辅以阐述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加强与印美的沟通和对话,建立制度化的战略交流机制;广泛参与国际机制,利用多边渠道解决叁边摩擦;继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28)

陈竹[7](2009)在《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和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包括民用核技术、民用航天技术、高技术贸易和导弹防御等主要内容。随着这种的关系不断加强,两国关系呈现出了战略性、规范性、全面性和不平等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9年02期)

李玉东[8](2004)在《土美战略伙伴关系可望步入正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1月28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布什就两国共同关心的伊拉克、塞浦路斯和反恐等问题进行了会谈。两国舆论普遍认为,埃尔多安此行对推动土美战略伙伴关系步入正轨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由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否决了美借道其领土开辟打伊北方战线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4/02/02)

房乐宪[9](1998)在《对中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几点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中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当前国际政治新特点和中俄、中美共同战略利益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着眼于21世纪的长远战略伙伴关系;两对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当前大国关系向机制化、相对稳定方向发展的特点和新型国家间关系的基本特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叁国;这两对关系都是当前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俄关系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较复杂,故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可能会大于中美战略伙伴关系(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1998年09期)

席来旺[10](1997)在《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席来旺中国国家主席相隔12年对美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并就中美建立持久、稳定的双边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共识。这次中美首脑会晤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表明,面向21世纪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启动。新世纪中美关系的前途如...(本文来源于《现代国际关系》期刊1997年11期)

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美、印两国非常不安,双方在各自的战略诉求及政治经及军事合作等方面均以中国崛起为背景,认为不断崛起的中国会威胁它们的利益。从经济上看,印度与美国发展关系也有与中国竞争的一面。中印在贸易、投资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竞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杜天成.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5

[2].李雪.印美战略伙伴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J].青春岁月.2013

[3].李仲周.中美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到了该行动的时刻[J].WTO经济导刊.2013

[4].郑国富,曹绿.哈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论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0

[5].鞠辉.奥巴马访华为建设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奠定重要基础[N].中国青年报.2009

[6].陈竹.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7].陈竹.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和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9

[8].李玉东.土美战略伙伴关系可望步入正轨[N].光明日报.2004

[9].房乐宪.对中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几点认识[J].教学与研究.1998

[10].席来旺.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1997

标签:;  ;  ;  ;  

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文-杜天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