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宋苗苗

浅谈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宋苗苗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四川成都610011)

摘要:线损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经济指标,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台区线损获得最大效益,一直是公司电网管理的重点课题,近几年随着电网改造力度的加大,电力线路和设备健康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从降损管理上来讲,从管理上降低线损相对地比技术上线损要重,笔者总结多年来的管理经验,认为在台区线损管理上,要多项措施并举才能降低台区线损。

关键字:台区线损;治理;管理手段

随着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杜绝台区的“跑、冒、滴、漏”现象。线损不仅能反映电网建设规划设计的质量,还能反映出电力运营的管理水平,同时线损的大小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讨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台区线损合理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台区出现负线损及高线损的原因

造成台区出现负线损及高线损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集中在:台区表数据月初或是月末连续数天无值,造成采集系统中统计出来的线损比实际值低很多甚至为负值;台区计量装置故障或是差错也会造成台区线损率为负值;现场有窜台区用户,这样会造成相邻两台区一个台区线损高,一个台区线损偏低或是负值;抄读成功率过低会造成所采集的用户用电能量较实际值偏低,导致线损率较高;台区表计计量失准;用户表计计量失准或产生计量差错,实行集抄改造后,抄表员到用户用电现场抄表的次数少了,会造成故障表计长期在现场运行;存在有表无卡用户,有表无卡用户的存在可能是工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关系电、”“人情电”现象依然存在的原因;新增用户未及时接入采集系统中或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某户的采集关系删除也会造成安装率达不到要求。

二、提高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

1、摸清线损管理现状,制定科学整治规划。为进一步强化公司线损管理工作,必须先做到单位负责人以及员工思想认识到位,改变以往的粗放管理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各单位线损管理分析机制,对线损高的线路及台区跟踪管理,根据各线路、各台区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并要根据各台区容量、户数以及供电半径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并做到每月各台区存在的问题,制订行之有效的台区整治工作计划表和解决措施,并对计划、措施进行分解落实,做到各级线路、台区有任务、有目标,有检查、有计、有整改、有落实的整体工作实施计划,使各台区线损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等措施进行降损,确保各级线损的真实性。此外,每月统计分析各台区线损率、单位电量内部概念利润及同比值,将计算结果按照线损负损、正常范围、超损、高损以及内部概念利润负增长、普通增长、较快增长和高增长分别统计台区数量,生成台区分类对标排序数据及图表,从而高效锁定各类别中的高损、重损台区和存在“折、买”嫌疑的线损正常但利润同比异常的台区。通过现场检查,查找台区线损偏高的管理原因和技术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降损措施。

2、加强对抄、核、收管理的整治工作。抄核收管理工作也是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故各单位要加强对各台区用户档案进行统计,并要求台区管理人员抄表准确率和到位率达到100%进行检查督查,同时,每月要求员工定期对各台区的用户档案数据、互感器运行情况、电表容量示数等资料,逐户逐个进行仔细的“三核对”(微机档案和书面档案核对,抄表数据与微机数据核对,微机档案与实际情况核对);并要求各台区抄表管理人员每月对各台区三相动力用户或带互感器的用户进行统计核对、对各台区用户电量波动较大的用户进行核对,发现异常当月及时进行核查追、退补电量,确保当月线损的真实性。要求各供电所每月开展一次用电检查工作,将检查情况报客户中心用检班。每月客户中心用检班组织各营销专职开展一次营销交叉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奖罚对等的原则每月兑现到位。每月客户中心开展一次对营销交叉检查及供电所用电检查督查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按奖罚对等的原则每月兑现到位。

3、依托三大系统,精确分析线损。依托SG186营销业务管理、台线管理、电能信息采集三大系统,综合分析低压台区现场情况和各类电能采集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加强台区考核表、计费表、集中器等计量装置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每周抽取SG186营销系统未同步到用采系统的智能表及采集系统失败用户的明细,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以提高自动化抄表覆盖率、一致率及成功率,逐步实现考核表与计费表自动化抄表应用率100%。每月抽取修改用户抄表底码的明细数据,发现存在修改用户抄表底码情况的现象,考核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杜绝人为干预因素,实现台区线损指标归真。

4、制定考核制度,考核落实到位。公司对待线损管理重拳出击,层层责任到位、分析到位、落实到位。出台台线绩效考核办法,统一规范台线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营销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规范公变台区考核表异动流程和台线系统权限管理,要求供电所及时上报纸质版异动流程单至营销部,由相关专职审核后在台线系统完成变更流程,杜绝个别供电所以计量异动为目的人为调节线损的现象发生。同时,每月公布从台线系统抽取的线损异常台区和台区考核表未自动化抄表的明细,督促供电所和相关班组及时排查问题、处理问题,有效减少长期积压问题和人为调节考核表底码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台线绩效管理办法》,逐步修订台区的售电量、售电均价、线损率等指标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要求各供电所把台区线损分解台区责任人,公司每月对各供电所按高损率、优秀率、达标率、异常率、降损率排名打分后进行绩效考核,实现线损率逐步下降。重新修订《营销质量考核管理办法》,从基础管理抓起,形成有检查有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

5、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确保台区、用户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做到无差错运行,杜绝有表无卡用户、减少电能量流失;认真核实台区台帐与现场的一致性,做到现场与营销及采集系统一致;及时统计各台区的安装率,对于安装率达不到要求的,及时接入采集系统。要求客户中心用检班结合“三查”工作对高损台区、负线损台区的进行检查,并分析原因,做好“零电量”抽查率工作,做好计量异动追补电量检查工作,做好临时用电检查工作。

6、完善台区的线损资料管理,为线损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加强对台区图基础信息的管理,重新编制公司低压台区图管理办法,统一公司各供电所低压台区图中的营、配参数。同时,要求各供电所对辖区内的按线、按变台以及表计档案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线路、变台、表计档案一致。组织营配综合班与配电运行班对城区所的低压台区图中的配电、营销参数进行核对,对于不合格的台区图责令进行整改。通过台区图的局域网络发布,让各供电所能够时刻了解台区情况,及时变更台区内营销、配电参数,为台区承包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

7、加强台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台区管理水平。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请进来”:邀请上级领导或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到分公司进行授课培训。“走出去”:带领各供电所相关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学习,借鉴人家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的台区管理工作。利用月份台区分析例会由公司营销部各专业负责人对各供电营业所专(兼)职线损员进行台区业务培训。

三、结束语

我们要继续研究提高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按照既定工作思路有序开展高损台区清理工作,确保提升台区线损合格率,不断加强线损合格台区的维护和管控力度,确保台区线损可控、在控。

标签:;  ;  ;  

浅谈台区线损治理的管理手段宋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