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探析妇产科急腹症的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0%,高于对照组的89.83%;术后切口感染率3.39%,低于对照组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患者身体恢复迅速,切口感染率低。

【关键词】急腹症;妇产科;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220-02

急腹症指的是盆腔、腹腔以及腹膜内脏器组织发生病变,导致以腹部症状为典型表现的疾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复杂的特点[1]。常见妇产科急腹症包括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严重侵害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中针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为进一步探寻手术治疗妇产科急腹症的效果,本次选取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开腹手术方式及腹腔镜下手术方式的效果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区别,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年龄26岁~56岁,平均年龄(38.64±4.61)岁;已婚35例,未婚24例;急性盆腔炎21例,异位妊娠19例,急性输卵管炎11例,其他8例。对照组59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年龄(37.19±5.04)岁;已婚37例,未婚22例;急性盆腔炎22例,异位妊娠18例,急性输卵管炎10例,其他9例。纳入标准:(1)患者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符合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出现有下腹部疼痛剧烈、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对患处进行手术处理。观察组患者采行腹腔镜下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式全身麻醉,建立气腹、调节腹腔内部压力后,插入腹腔镜,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对应手术治疗,如切除输卵管、切除附件、卵巢修复等。手术及护理均由同一组医务人员实施。

1.3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症状痊愈,白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白细胞计数处于逐渐恢复过程中;(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改善迹象,白细胞计数异常。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1.4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包括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切口感染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0%,高于对照组的89.83%;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3.39%,低于对照组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下腹剧烈疼痛,多伴有体温升高、阴道流血、白带异常等症状,且由于急腹症发病迅速,病情较为复杂,对临床治疗工作提出严格要求[2]。急腹症的保守治疗中,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治疗措施,包括输血、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但保守疗法应用于急性盆腔内出血等病情相对较为严重的患者中,所取得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值[3]。因此现阶段手术治疗方式仍是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首选。其中开腹式手术方式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手术创口恢复速度较慢,可能在术后出现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预后。针对这一情况,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该手术方式更为安全,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面积更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经由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使手术安全系数得以提升,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在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切口恢复更为迅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观察组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30%,远远超过对照组的89.83%,且观察组内以显效治疗占据较大比例,可以证实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更为彻底。最终,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低于对照组的8d左右,验证了腹腔镜下治疗妇产科急腹症,能够加速患者身体恢复速度,间接减少患者医疗花费与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妇产科急腹症严重侵害女性患者身体健康,临床中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实施对应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程度较低,切口感染可能性小,患者康复进程更为迅速。

【参考文献】

[1]杨瑞冰.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04):165.

[2]张晓军,王璐.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40):152-153.

[3]邬晶,陈静.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21):14-15.

标签:;  ;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