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电路论文-方跃春

图像采集电路论文-方跃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采集电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信号采集,多通道模拟,集成电路

图像采集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方跃春[1](2018)在《基于图像信号采集的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图像信号采集基础上,开展的多通道模拟系统设计,要以硬件结构优化连接为目标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多通道模拟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图像信号采集基础上,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优化方面,重点列举几大重点集成部分,深度剖析所用技术措施,可以做为图像信号采集系统构建的技术参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8年11期)

龙建明[2](2017)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是基于目标物体温度的辐射成像,反应物体表面特性与温度分布,不受天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但其图像对比度差,边缘较模糊。可见光成像是对物体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灰度成像,能很好反应目标物细节纹理,但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随着光电成像探测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很多应用场合,获得物体外部纹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得到目标物体的温度信息,因此同时采集红外和可见光双波段图像数据,为下一步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应用提供硬件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图像数据传输领域,通常采用Camera Link、千兆以太网、IEEE1394和USB等方案。本文论证了各传输接口的优缺点,选择了最方便、普及范围最广以及成本较低的USB3.0接口,并且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专用图像数据传输方案,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的图像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中心,产生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再根据红外图像数据的同步信号产生触发信号,用于触发一帧可见光图像数据,实现双路图像的同步。红外图像数据和可见光图像数据直接输入到FPGA内部,FPGA首先对双路图像的每一行分别进行缓存,然后在仲裁机制的作用下分时将缓存行写入外部存储器DDR2。DDR2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均写入一帧后,再将数据读取出来送入USB3.0数据传输接口。通过控制DDR2中数据读写的地址空间,便能将双路图像拼接成一帧图像,这样只需单一传输通道便能将双波段的图像实时传输到上位机。FPGA外挂双片DDR2,采用乒乓操作控制数据读写,这样能保持数据流的连续性,确保数据不丢失。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震东,刘白杨[3](2016)在《基于RL78/G13的图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普通低速单片机难以驱动摄像头的问题,设计了带FIFO模块的图像采集接口电路,采用模拟SCCB通讯协议,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图像接口电路数据传输稳定图像清晰。(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6年19期)

丁天龙[4](2016)在《单通道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采集系统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可见光成像和红外成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见光图像富含目标的色彩和纹理信息,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红外成像则反映了目标的温度分布信息。随着光电成像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许多场合需要在直接识别目标的同时又能得到目标的温度信息,这就需要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同时采集后融合显示。目前大量使用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系统均采用双通道图像输入,即两个独立的相机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目标成像,配准时只有目标不动时才能实现两幅图像的准确融合,无法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图像融合,大大限制了仪器的适用范围。本课题旨在为无人机电力巡线设计了一套单通道长波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同步采集、拼接、传输与融合系统,本文主要对该系统电路设计与实现作了详细的说明。该系统硬件电路以可编程器件FPGA作为主控器件,首先通过FPGA对可见光CMOS图像传感器的控制,构建了一个分辨率为1280×1024,帧率为25帧的可见光成像电路模块,并设计了自动曝光算法,该算法以“中间灰度”为依据,结合自适应步长和固定步长曝光参数调整方法,实现快速准确地获取曝光参数。其次,在FPGA控制下,采用异步时钟域同步和静态相位调整等方法准确采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数据,并巧妙利它们的数据输出特点,实现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数据的同步采集,以满足图像融合系统对图像源的时间相关要求。同时,本文研究了一种通过HDMI接口同时传送红外与可见光两路视频的方案,通过SRAM将缓存的一帧可见光图像和一帧红外图像合并为一帧新的图像,实现将两路不同分辨率的视频拼接为一路1080P@25fps的视频,然后通过HDMI接口传送到上位机处理。最后,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电路各模块的功能正常;结合上位机构建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实时融合的客户端软件,最终实现了项目的需要,图像融合效果良好,达到了同时观察目标场景温度分布和空间纹理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孟醒,李业丽,陆利坤,夏丹,李小齐[5](2015)在《条码检测装置中CCD图像采集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条码的在线采集,对采集对象进行实时检测和进一步处理,基于FPGA芯片,利用Verilog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图像采集电路进行了设计。图像采集单元与上位机之间通过UART进行通信,通过编码器的控制实现对条码的图像采集。其中,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对于CCD和AD芯片驱动时序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设计。经过平台调试,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电路实现了图像的实时采集,为提高条码的检测速度和效率提供了保证。(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何文波,王燕峰[6](2012)在《多路视频图像采集显示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多路视频图像采集显示电路。该电路能够采集多路模拟视频图像和数字视频图像,并通过CPCI接口电路同计算机进行通讯,通过DVI技术、视频迭加技术实现了1600×1200分辨率下的双DVI图像显示,在光电跟踪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2年11期)

李贇,靳世红[7](2012)在《基于CPLD的图像识别视频采集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电路主要元器件1.FLEX10K介绍。作为工业界第一个嵌入式的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LEX10K具有密度高,成本低,功率低等特点,是AlteraCPLD家族中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系列器件之一。它将连续快速通道互连与独特嵌入式阵列结构有机结合,集合了许多PLD器件的优点,能够完成普通门阵列的宏功能。每1个FLEX10K器件由嵌入式阵列和逻辑阵列构成,设计人员在芯片的开发过程中,可以轻松地将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及特殊逻辑(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2年15期)

肖可[8](2012)在《数字图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两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数字图像采集接口方法,I/O接口和内存直接写入。在对采集速度要求不高的应用中,I/O接口方法可以简化接口电路设计,减少系统资源。对于要求实时进行图像处理的系统,直接写入内存法可以在不需要处理器干预的情况下,直接将图像数据写入系统存储区内,实现高速图像采集。本文主要讨论I/O接口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康婕弋[9](2012)在《数字图像采集接口的电路设计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数字图像电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就内存直接写入和I/O接口两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数字图像采集接口方法展开讨论。I/O接口方法在对采集速度要求不高的应用中可以简化接口电路设计,以达到减少系统资源的目的。直接写入内存法对于要求实时进行图像处理的系统,在不需要处理器干预的情况下,直接将图像数据写入系统存储区内,实现高速图像采集。(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2年06期)

陈川,许逸飞,李翠娟,杨敬宝[10](2012)在《星载CCD相机图像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ALSA公司的CCD传感器FTT1010M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星载CCD相机图像采集电路,详细介绍了图像传感器FTT1010M的特性、工作模式、工作时序,并阐述了其模拟驱动电路、时序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等图像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经过实际项目验证,设计的采集电路能够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03期)

图像采集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成像是基于目标物体温度的辐射成像,反应物体表面特性与温度分布,不受天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但其图像对比度差,边缘较模糊。可见光成像是对物体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灰度成像,能很好反应目标物细节纹理,但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随着光电成像探测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很多应用场合,获得物体外部纹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得到目标物体的温度信息,因此同时采集红外和可见光双波段图像数据,为下一步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应用提供硬件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图像数据传输领域,通常采用Camera Link、千兆以太网、IEEE1394和USB等方案。本文论证了各传输接口的优缺点,选择了最方便、普及范围最广以及成本较低的USB3.0接口,并且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专用图像数据传输方案,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的图像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中心,产生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再根据红外图像数据的同步信号产生触发信号,用于触发一帧可见光图像数据,实现双路图像的同步。红外图像数据和可见光图像数据直接输入到FPGA内部,FPGA首先对双路图像的每一行分别进行缓存,然后在仲裁机制的作用下分时将缓存行写入外部存储器DDR2。DDR2中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均写入一帧后,再将数据读取出来送入USB3.0数据传输接口。通过控制DDR2中数据读写的地址空间,便能将双路图像拼接成一帧图像,这样只需单一传输通道便能将双波段的图像实时传输到上位机。FPGA外挂双片DDR2,采用乒乓操作控制数据读写,这样能保持数据流的连续性,确保数据不丢失。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采集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1].方跃春.基于图像信号采集的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

[2].龙建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7

[3].王震东,刘白杨.基于RL78/G13的图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J].电子测试.2016

[4].丁天龙.单通道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采集系统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孟醒,李业丽,陆利坤,夏丹,李小齐.条码检测装置中CCD图像采集电路的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

[6].何文波,王燕峰.多路视频图像采集显示电路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

[7].李贇,靳世红.基于CPLD的图像识别视频采集电路设计[J].河南科技.2012

[8].肖可.数字图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方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9].康婕弋.数字图像采集接口的电路设计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2

[10].陈川,许逸飞,李翠娟,杨敬宝.星载CCD相机图像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2012

标签:;  ;  ;  

图像采集电路论文-方跃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