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驱动程序论文-黄翌,陈丽娟

网络驱动程序论文-黄翌,陈丽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驱动程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ios,Ⅱ软核,LwIP协议栈,ENC28J60硬件,驱动程序

网络驱动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黄翌,陈丽娟[1](2016)在《基于ENC28J60的Nios Ⅱ网络驱动程序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以ENC28J60作为网络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以太网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研究了ENC28J60硬件的初始化、数据包收发的软件编程算法,分析了LwIP的网络接口驱动层设计,介绍了如何在LwIP下开发网络驱动程序完成LwIP协议栈在ENC28J60芯片上的移植,并对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肖自红[2](2015)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能够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网络程序设计能力,教学效果好。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相同类别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5年11期)

何永明[3](2015)在《基于项目驱动的《网络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程序设计》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与发展。现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的应用性技能型教学,对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34期)

王帅[4](2015)在《基于SPARC V8架构国产CPU的VxWorks网络驱动程序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工业控制系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威胁,对国内工业控制产品进行国产化替代实现自主可控是应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威胁的重要方法。NX系列PLC即是为实现自主可控的目的而研发的工业控制产品。NX系列PLC采用模块化结构,上位机通过以太网连接PLC的CPU模块实现对PLC的组态与控制,本文即为PLC的CPU模块开发网络驱动程序。CPU模块是PLC的控制中心,其处理器采用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So C芯片BM3101。BM3101的核心是基于SPARC V8架构的32位RISC嵌入式处理器,此外BM3101还集成了丰富的片上资源和外设接口,通过外接以太网控制器DM9000BI实现网络通信。CPU模块上运行VxWorks 5.4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网络驱动程序按照VxWorks对函数与数据结构的接口要求进行开发,配合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协议栈完成网络数据通信的任务。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在深入了解SPARC特性、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为采用SPARC V8架构国产BM3101处理器的运行VxWorks操作系统的NX系列PLC产品开发DM9000BI以太网控制器的网络驱动程序。利用MUX中间层连接驱动程序与协议栈,将内核END_OBJ数据结构作为自定义数据结构的首个成员,实现内核与驱动信息的集中管理与信息共享。研究了DM9000BI工作原理,实现寄存器读写,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在数据存储方式上,CPU为大端,DM9000BI为小端,为了正确进行数据传输,研究了大小端转换的方法,对数据线连接进行设计,并在软件上进行数据转换操作。设计网络设备加载,设备启动,中断处理,数据接收,数据发送,设备控制,设备停止,设备卸载等驱动函数。利用Tornado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工具对开发的网络驱动程序进行调试与分析。socket程序测试表明网口已能正常完成上位机与PLC的通信,达到开发目的。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可以正常在10/100Mbps速率下工作。(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2-01)

邹少智[5](2015)在《FCoE融合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太网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 over Ethernet,FCoE)旨在通过以太网直接传输光纤通道协议,让存储网络中的数据可轻易跨越光纤通道和以太网的界限,通过同一以太网络物理介质进行传输,同时保留了FC中的上层协议的特性,而无需使用原先较为昂贵的专用光纤通道接口与物理线路,这样可降低用户在存储网络构建和管理方面的成本和复杂性。随着万兆以太网络的出现,FCoE相对传统以太网络具有高可靠、高吞吐量、无损传输及流量控制等特性,但又需改进传统底层网络适配器驱动的设计。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底层硬件的强大处理能力,研究一种高效的驱动层数据传输方法,以满足高效多样的存储需求。在详细分析了用于无损以太网的数据中心桥接技术(DCB)、FCoE协议和Linux下网络驱动相关技术基础上,完成了FCoE适配器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初始化和退出模块、MSI-X中断及NAPI处理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数据中心桥交换协议(DCBX)模块。经测试验证,适配器驱动加载后,适配器能够正确登录到FCoE交换机,并与其它目标端(如FC磁盘阵列)建立FCoE连接,进而进行数据传输。深入分析了套接字缓存结构体,提出了FCoE协议接收卸载优化方案,实现了数据到达适配器之后构成大的数据包,减少上层数据包的数量,降低协议栈的开销。测试结果表明,采用FCoE协议接收卸载优化方法提高了适配器数据传输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唐金鑫[6](2015)在《Linux下基于PCI总线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速度加快,Linux操作系统就是随着其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操作系统,它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和研发机构很热衷于使用的一种操作系统。随着小型控制系统的迅速发展,给Linux又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嵌入式Linux系统是在嵌入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我们通过查看Linux的内核源代码可以发现,内核中最多的代码就是设备驱动程序。现在的计算机外围设备日新月异,每一款设备都要有相应的设备驱动与之配套,设备驱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此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无论是在嵌入式领域还是在个人电脑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题是为一款基于PCI总线的网络加密卡编写驱动程序,网络加密卡应用的平台是Linux操作系统平台。首先介绍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核心理论的介绍。其次介绍了与网络加密卡相关的总线协议和用到的网卡芯片的介绍,具体的说介绍了PCI总线协议的基本知识和网卡芯片DM9000的基本操作。然后分层介绍了在Linux网络设备驱动的架构和开发流程。最后重点介绍了针对网络加密卡的网络设备驱动的开发,从网络设备驱动中的总线驱动开始介绍,分析了总线驱动的初始化函数、总线移除函数、总线挂起和复苏函数。然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各个主要接口。在本文的最后,对安装了网络加密卡并加载了相应的驱动程序的计算机进行了驱动程序的测试,并最后得出测试结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5-03-28)

叶均隆,何银川,叶均明[7](2015)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JSP网络程序设计》项目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讲述传统《JSP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一些缺陷,分析问题的所在,结合现在流行的教学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再融入项目教学中,并分析可行性后应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接着通过一个教学改革实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项目教学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5年07期)

杨谊,喻德旷,马建华[8](2015)在《“任务驱动,案例主导,四步教学,工学互促”的JSP网络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目前网络程序开发人才供需矛盾入手,指出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详细介绍了JSP网络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方案,包括任务驱动的内容组织设计、案例主导的课堂教学、"看-学-练-创"四步教学法、工学互促方式开展实习实训。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强化能力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叁位一体,收到了很好效果。(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5年02期)

李志强[9](2014)在《基于ARM的网络链路加密系统硬件及驱动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信息的安全传输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M的网络链路加密系统硬件电路以及驱动程序设计,该方案将Linux操作系统应用到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不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较高的可靠性等优势,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产品需求开发设备驱动程序,加密系统的可移植性能突出。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M的网络链路加密系统网络驱动程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具有双网络接口的底板,该底板与飞凌公司的OK6410核心板组成了系统硬件平台。其次,利用Ubuntu系统下的终端作为开发工具,编写DM9000以太网卡驱动程序。它包含了设备初始化函数、中断处理函数、设备打开或关闭函数以及数据包发送和接收等功能函数的编写,并在内核编译时将该以太网卡驱动程序成功编写到Linux的内核中。最后,本文将编译成功的内核文件zImage、系统引导文件uboot以及rootfs.yaffs2文件烧写到本文所搭建的系统硬件平台上进行测试。在系统测试过程中,配置好网卡IP地址并通过ping命令测试硬件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接下来通过FTP工具对数据传输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链路加密系统硬件电路和驱动程序设计的准确性,系统可以实现网络数据的正常传输功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5-20)

杨晓梅[10](2014)在《基于WDF的网络加密卡驱动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给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盗取的安全问题。因此人们越发关注数据在网络中的安全传输问题。在本文中,将自主研发的网络加密卡应用到数据传输中,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本论文的核心为基于WDF的网络加密系统的软件架构,主要包含基于Windows的网卡驱动程序、数据传输协议和客户端程序。首先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结构,同时介绍了Windows8操作系统,并根据整体设计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系统架构的软件设计,特别阐述了课题中的网络传输协议,网络加密卡的软硬件以及开发环境。本设计的开发工具是VS2012,网卡的驱动模型为WDF驱动模型,项目中使用VS2012完成驱动程序的开发,为了保证数据的高速传输,驱动程序中使用了DMA传输方式。网络加密传输系统软件包括底层WDF设备驱动程序,中间层网络协议程序和应用层用于人机交互的用户操作界面,根据C++/C可进行高效开发。用VS2012开发WDF底层驱动程序,在此基础上结合WDK,可开发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PCI驱动程序。中间层实现网络传输的功能,开发了用于访问底层驱动的API函数。应用层使用MFC来开发人机交互的界面。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5-10)

网络驱动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能够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网络程序设计能力,教学效果好。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相同类别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驱动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1].黄翌,陈丽娟.基于ENC28J60的NiosⅡ网络驱动程序开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肖自红.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

[3].何永明.基于项目驱动的《网络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4].王帅.基于SPARCV8架构国产CPU的VxWorks网络驱动程序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5].邹少智.FCoE融合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5

[6].唐金鑫.Linux下基于PCI总线的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D].黑龙江大学.2015

[7].叶均隆,何银川,叶均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JSP网络程序设计》项目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

[8].杨谊,喻德旷,马建华.“任务驱动,案例主导,四步教学,工学互促”的JSP网络程序设计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15

[9].李志强.基于ARM的网络链路加密系统硬件及驱动程序设计[D].黑龙江大学.2014

[10].杨晓梅.基于WDF的网络加密卡驱动程序设计[D].黑龙江大学.2014

标签:;  ;  ;  ;  ;  

网络驱动程序论文-黄翌,陈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