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景观标准化设计实用性及创新性

住宅景观标准化设计实用性及创新性

绿地集团广东事业部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景观标准化设计已成为业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物质水平的改善,消费者对于住宅宜居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是地产行业为了适应快速开发、周转而不得不进行设计周期压缩,复制有质量的设计。基于此,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标准化设计的意义;其次介绍了景观标准化设计应注意的要点;最后,提出了在设计方面的创新策略,希望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住宅景观;标准化设计;技术要点;创新性

引言

住宅项目开发往往涉及多方合作,除地产公司外还包括了设计院漫长的设计周期,无疑增加了开发的成本。而近几年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万科、万达以及碧桂园等地产巨头逐渐开始研究、整合设计,标准化设计则成为了大规模开发环境下的突破口,这一措施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由此可见,景观标准化设计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竞争力,所以提高其实用性和创新方案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住宅景观标准化的意义

(一)控制建设成本

地产作为重资产行业对资金链的要求较高,大型住宅项目的开发往往会给投资方造成巨大的负担。在传统开发模式中,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通常会采取抵押贷款的方式来丰富资金,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相比之下标准化设计则使情况大为改观,极大地削减了项目的总成本。在规划上,标准化设计能够迅速使住宅景观方案形成总体骨架,随后对分区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形成精细化的文本。在管理方面,大型地产商为了取得进一步的壮大就必须进行规模经营,标准化设计则能够统筹各方资源,使项目的整体开发周期显著缩短。而且传统开发模式下,设计方案往往要进行多次增删调整,难免会出现设计失误。标准化设计导向下就可以在较为固定的模式下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使最终的效果更趋向于预期。

(二)形成独有风格

标准化设计并非是千篇一律,相反这种设计理念更注重个性化与辨识度。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的地产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开发规模和资金体量均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但近几年随着消费市场的饱和与消费理念的成熟,住宅项目的品质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在住宅景观设计上就必须能够体现出产品价值、运营理念等,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认同感。比如绿地2014年推出的景观理想家、2015年万科推出的万科梦想+,随后金地推出的健康家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设计指导意义。不仅如此,通过产业化标准的设计能够更突出设计理念,使住宅产品更加贴合市场的需求。

二、景观标准化设计的要点

(一)构建完善的产品线

景观标准化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产品定位,并根据定位来组合景观模块。其中空间因素和景观元素及景观软景,也是目前业界在标准化设计中的重要关注点。在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不再是单一住宅区的设计,而更趋向于系列产品的销售,这意味着设计必须兼顾企业的经营战略。因此,地产公司就需要构建完善的产品线,部分过程如工业流水线操作。比如目前市场上受到一致好评的万科臻系列、碧桂园在2015年度所推出的森林城市系列,都是设计人员根据当地建设环境来制定的规划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景观落地性,绿地集团甚至在具体的景观模块上也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根据不同档次的景观产品来建立相应的生产线。这样一来,住宅景观中大部分设计应用了标准化的模块,而其它内容则因地制宜的创新,不断提高项目的宜居品质。

(二)协调软景硬景搭配

目前的软景主要以植物为主,首先可用空间序列来制定相应植物配置标准,其次可以制定不同的植物组团模式进行选择。同时也要注意其中植物色彩变化。另因为不同地方植物的差异性,适地适树才能保证整体景观的效果、品质,因此需形成各区域苗木品种规格表供快速选择,例如景观设计行业贝尔高林在2006年左右就已经形成了供内部设计师参考使用的非常全面的全国各地苗木表,这对整个行业都有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三)突出项目细节优化

目前“山寨”文化现象严重,标准化也不免落入同质化的怪圈中。如何使消费者眼前一亮,就需要从景观的细节入手进行合理的控制。首先,在设计管理上需要做到有序规范。地产企业在立项之初就应该明确项目的标准和需求,从而令最终的方案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同时,景观设计还需要与现场施工交底,确保细节内容能够按部就班的落实。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是项目的硬景,在部分内容的装饰修边工作不容忽视。比如景石的拼接缝隙、管道的敷设隐蔽都需要合理协调,避免出现瑕疵影响到正常的使用。此外还需要丰富硬景的功能用途,在当下健康生活理念的影响下绿地以及广场成为了住宅项目不可或缺的设施。在设计中必须要提供老少咸宜的一体化活动区域,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改善审美效果。

三、景观标准化设计的创新

(一)景观智能化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成熟,也给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项目规划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设计失误等问题也正是由此产生。因此,笔者建议业内应该更加注重数据的价值,给标准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比如,在项目内配备室外空气监测仪器,对景观质量进行跟踪性的记录。一旦与标准出现了偏差,就可以通过人为调节的方式进行控制。其次,在社区内部实现传感器和监控的覆盖,建立起智能化的社区。尤其是在儿童活动场地,为了令家长安心就可以提供实时的监控,父母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够对孩子的状况了如指掌。而为了适应当前私家车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现状,在景观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到车位、汽车充电以及洗车场的配备。不仅需要给车主提供最新的动态,而且还能够自助洗车、自主充电方便住户的生活。

(二)建立景观模块库

前文也曾提到过,地产行业为了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优胜,采用产业化的开发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但部分地产公司在设计中水平不足,容易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景观模块储备较少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笔者建议地产企业应该建立景观模块库,给项目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可对国内成功项目进行考察分析,并将硬软景模块进行细分梳理。其次,可与上游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景观内容。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地产企业还应该注重景观的研发。通过创新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手段,将产品的理念与价值观传达给业主。

(三)体现人文关怀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住宅景观设计就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在以往的项目开发中,地产商往往着眼于经济效益的实现,对项目的品质却甚少关心。笔者发现,不少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都严重不足,这无疑给部分弱势群体造成了不便。因此,在住宅项目景观设计中首先应该提供全龄化儿童游乐场所,给儿童和成年人予以同等的尊重。其次,针对部分社区内台阶陡且多的问题,也应该及时增加无障碍设计。对于轮椅使用者以及孕妇而言,台阶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出行,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而增加一些平缓的坡道则能够改善这一问题,给予特殊群体应有的关爱。另外为便利孕妇及婴儿,可以在室外增加母婴室,切切实实地给到满满的关怀。最后,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还可以在园区内加入健康跑道、绿地菜园等,在改善社区景观的同时,也能够丰富住户的业余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佳.关于住宅产品景观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探讨[J].住宅产业,2013(Z1):43-44.

[2]颜丽.合肥“绿地”居住区景观人性标准化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3]王健.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北京林业大学,2008.

标签:;  ;  ;  

住宅景观标准化设计实用性及创新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