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控制探析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控制探析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当城乡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标准提升以后,建筑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结构施工的质量备受关注。结构施工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对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较高。本文详细讨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施工水平和施工参数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以及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今后的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结构安全控制

引言:对于建筑结构施工来说,安全是灵魂,是主要环节。工程的质量是否过关,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主要取决于结构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否严格。结构施工质量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应该在查阅国内外相应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工作的实际经验,进行安全方面的整体考虑。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极大的发挥结构施工在建筑中的实际作用。

一、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其安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中地基的深度是否满足相关工程标准、地下施工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以及主体结构的质量是否过关都会对建筑主体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建筑的功能能否得到满足,与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比如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供给。

1.影响因素

结构尺寸、工程材料、结构施工质量和部件的连接方面一旦不合理,将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结构尺寸过小,导致不能满足建筑强度方面的要求,轴线位置不能对正,会导致建筑的稳定性不足;建筑材料不满足工程标准,则建筑整体的强度不达标,或者不能保证应有的性能,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木材等等。

2.结构构件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构件是保证工程安全性的主要部分,无论其材质、尺寸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的是否合理,都会对工程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结构件是构成建筑工程的主要元素。在具体的施工当中,结构件涉及到的操作环节比较多,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件,需要首先使用模板成型,再使用钢筋操作,随后进行浇筑工序,每一个环节施工结束后,需要按照相应标准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3.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要点,只有对材料进行合理采购及合理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首先,在材料采购之前,技术人员通过理论分析及市场调研,制定出性价比较高,且符合工程实际的材料规格。然后,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竞争,保证了采购渠道的透明,在材料买入之后,及时进行复验工作,对于同一批号的产品,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检验,并核对质量保证书,确保材料质量过关。只有材料的使用得当,才能使工程的强度及安全性满足要求。

4.连接件

结构连接件看似是工程中较小的一个元素,实则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工程中对连接件的承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连接件通常与结构件相接,其二者应该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另外,在承受载荷方面,连接件的允许承受载荷要大于结构件的允许承受载荷。比如,建筑整体为了满足要求的抗震等级,柱的允许载荷要略小于与其接触的框架连接点的允许承受载荷。预埋连接件的允许承受载荷要略大于与其相连的结构件的允许承受载荷。

二、建筑物施工水平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物的施工水平主要表现在钢筋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建筑构件的质量是否均匀、构件之间的联结件是否达到标准、构件的截面尺寸出现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水泥砂浆强度是否在达到标准等等。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主要对构件承载的刚度有影响,对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做探讨时,必须结合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需要做抗震设计的建筑,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特点以及地震发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地震作用效应与抗震承载力之比,尽可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可能会因为支模的操作不当而导致梁柱节点不规则,但是节点的受力没有改变,所以应适当增加节点面积。在布置受力钢筋时,应使主筋均匀布置,使构件受力均匀,否则钢筋易发生屈服现象,使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均。除此之外,构件中的箍筋是否合理也会对主筋的受力情况产生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下,主筋以及箍筋都会受到影响。在施工人员放线时,如果放线的密度不够,很容易使建筑物的轴线产生误差范围外的偏差,所以施工后要进行严格验收,以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当然,建筑结构构件的内部质量是否达到标准,也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建筑物施工参数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物施工参数主要有±0.000标高值、沉降量、建筑物的垂直度。由于现阶段建筑物的样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更是不同,使得±0.000标高值在逐渐变化中。因此,在判断建筑结构的基础埋深之前,需要确定±0.000标高值。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地基深度要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总高度的1/15,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地基深度。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个人素质较低,导致施工过程中问题不断。在确定±0.000标高时,有些施工人员就会随意更改±0.000标高值,导致基础的埋置深度达不到要求;有时测量的实际标高与图纸上的数据不相符,却没有进行核查、修改,使建筑物的稳定性降低。只有精确确定标高值,才能准确确定建筑物地基的深度,达到规范要求。沉降是地基变形的主要特征之一,建筑物的地基经常会出现沉降、倾斜等现象,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在施工阶段就应该做好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记录工作,严格按照记录的数据来判断建筑物的稳定性。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自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开始实施之后,建设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在勘察质量、审图机构的设置、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确切的规定。对于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也制定了各项条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未来阶段下,施工企业必须要严格的根据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性。

1.提高设计水平

提高设计水平是提高建筑物质量的基础,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在规范要求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降低质量出现问题的概率。

2.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在整个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施工人员应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其次,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规范来进行施工;最后,施工人员应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施工单位可在平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素质教育,并不定期地进行考查,尽可能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

3.完善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对管理制度方面加以重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施工单位可将责任细化,落实在个人身上,这样既可以保证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验收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来执行,做好验收工作,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

综上所述,控制好施工质量以及结构的安全性,对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不管是建筑物的设计、材料的购买、施工过程,还是建筑物的验收工作,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探讨[J].城市建筑,2014(1):38.

[2]杜星凌.实施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程质量,2012(12):64-68.

[3]孟海翔.建筑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2015(4):83-84.

标签:;  ;  ;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控制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