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陆汝江,李玲,高丽辉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陆汝江,李玲,高丽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高尿酸血症,痛风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文献综述

陆汝江,李玲,高丽辉[1](2019)在《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肾脏尿酸排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特征为血尿酸水平升高,其发生与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不足有关。肾作为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负责机体2/3的尿酸排泄。目前研究认为,肾脏尿酸盐相关转运蛋白介导了尿酸的重吸收和再分泌,在维持人体血尿酸的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和功能改变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尿酸转运相关蛋白的研究涉及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ATP结合盒式蛋白(ABC)家族、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1(NPT1)、NPT4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的转运蛋白(OAT)等。本文就目前发现的主要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OAT1、OAT2、OAT3、OAT4、OAT10和URAT1)在肾脏尿酸排泄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丁薇,朱丹丹,刘名义,张艳丽,许玉[2](2019)在《熊果酸对HepG2细胞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用不同浓度的UA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空白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砜(DMSO)和FXR激动剂GW4064。用LC-MS/MS法检测Hep G2细胞中替米沙坦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ATP1B3和FXR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OATP1B3和FXR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研究熊果酸对FXR转录调控OATP1B3表达的影响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4,8,16,32μmol·L~(-1)的UA增加Hep G2细胞中替米沙坦的摄取量,分别上调了77.8%,103.9%,114.6%,131.3%;UA也能明显上调OATP1B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OATP1B3 mRNA表达分别上调了89.0%,90.0%,112.7%及126.3%,OATP1B3蛋白分别上调了42.0%,46.0%,64.3%及72.3%;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FXR mRNA的表达分别上调了64.7%,65.0%,69.7%及110.0%,FXR蛋白的表达分别上调了38.3%,42.7%,53.0%及72.7%,对照组FXR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了191.0%和107.0%;与正常组相比,UA(8,16和32μmol·L~(-1))对沉默了FXR的Hep G2细胞的OATP1B3蛋白、mRNA和转运功能的上调作用都显着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4,8,16,32μmol·L~(-1)熊果酸分别能使报告基因p GL3-OATP1B3荧光素酶活性上调66.0%,81.0%,124.3%及143.7%,FXR激动剂10μmol·L~(-1)GW4064能使报告基因OATP1B3荧光素酶活性上调228.0%。结论熊果酸可以诱导OATP1B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核受体FXR调控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杨玉全[3](2019)在《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在阿德福韦肾间质动力学及其所致肾损伤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侧的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Oats)对阿德福韦肾间质动力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Oats在阿德福韦所致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大鼠随机分为阿德福韦组和阿德福韦+丙磺舒组,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阿德福韦,或10 mg/kg阿德福韦和30 mg/kg丙磺舒溶液,单次给药,收集不同时间段尿液,称重后,采用HPLC-MS/MS测定尿液中阿德福韦浓度,并计算其累计尿排泄量。2)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阿德福韦组和阿德福韦+丙磺舒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溶媒,10 mg/kg阿德福韦,10 mg/kg阿德福韦和30 mg/kg丙磺舒溶液,每日一次,给药周期为1、7、14和28天,于末次给药后2小时,腹主动脉采血,取肾脏组织,采用HPLC-MS/MS测定肾脏、肾皮质、肾髓质和血中阿德福韦浓度浓度。3)大鼠随机分为阿德福韦组和阿德福韦+丙磺舒组,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阿德福韦,或10 mg/kg阿德福韦和30 mg/kg丙磺舒溶液,每日一次,给药周期为1、7、14和28天,于末次给药后2小时后,运用肾脏微透析技术收集不同时间段肾间质透析液,采用HPLC-MS/MS测定间质透析液中的阿德福韦浓度。4)大鼠随机分为叁组,采用离体肾灌流-肾间质微透析技术,分别用含47.25μg/ml阿德福韦(低剂量组)、141.75μg/ml阿德福韦(高剂量组)、47.25μg/ml阿德福韦和100μg/ml丙磺舒(灌流合用组)的灌流液进行灌流,测定不同组间质透析液中阿德福韦的浓度。5)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阿德福韦组、丙磺舒组和阿德福韦+丙磺舒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溶媒,10 mg/kg阿德福韦,30 mg/kg丙磺舒和10 mg/kg阿德福韦和30 mg/kg丙磺舒,给药周期为1、7、14和28天,于末次给药后2小时,腹主动脉采血,取肾脏组织,采用HPLC-MS/MS测定肾脏、肾皮质、肾髓质和血中阿德福韦浓度和尿毒素物质浓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中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血清磷和胱抑素C浓度;采用HE、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技术考察并评价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n Blot技术考察大鼠肾脏Oat1和Oat3表达变化。结果1)与阿德福韦组相(单用组)比,单次给药后阿德福韦+丙磺舒组(合用组)的阿德福韦12 h累计尿排泄量显着减少(P<0.05)。药物干预1、7、14和28天后,合用组阿德福韦血药浓度较单用组均显着升高(P<0.05,P<0.05,P<0.05,P<0.05);且肾脏、肾皮质和肾髓质中阿德福韦浓度亦显着升高(P<0.05,P<0.05,P<0.05)。2)药物干预1、7、14和28天后,发现合用组肾间质中阿德福韦的AUC和Cmax较单用组显着增加(P<0.05,P<0.05,P<0.05,P<0.05),而其CL显着降低(P<0.05,P<0.05,P<0.05,P<0.05)。3)与低剂量阿德福韦灌流组相比,高剂量阿德福韦灌流组和丙磺舒+阿德福韦灌流组肾间质中阿德福韦浓度均显着性增加(P<0.01,P<0.05),分别增加了40%和102.3%。4)与单用组相比合用组灌胃给药28天后,肾脏中3-脱氧葡萄糖酮,乳清酸浓度显着增加(P<0.05,P<0.05),血浆中N2-乙酰-L-精氨酸、尿苷、NG-NG'Dimethy-L-精氨酸和2H-Pyrrolo[3,4-d]异恶唑-6-羧酸浓度显着性增加(P<0.05,P<0.05,P<0.05,P<0.05);生化指标变化无规律性。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溶媒对照组和单用组中胶原纤维呈黄橙色,合用组中胶原纤维呈黄绿色;Masson染色结果:合用组相较于单用组和溶媒对照组,肾间质纤维化14、28天显着增多,而溶媒对照组和单用组中未检测到肾间质纤维化。5)阿德福韦单独灌胃给药组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肾脏中Oat1的蛋白表达量在28天显着降低(P<0.05),Oat3的蛋白表达量在14和28天时明显的降低(P<0.05,P<0.01)。结论1)阿德福韦在肾间质的浓度显着高于其血浆浓度,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型转运体Oats表达降低或其功能的抑制,都进一步使肾间质中阿德福韦清除降低,蓄积显着增加;2)肾间质中阿德福韦的蓄积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以及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且随着Oats抑制剂的合用,进一步加重其肾损伤的程度。(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泽,武卫党,慈小燕,崔涛,张洪兵[4](2019)在《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和3在不同药性中药成分跨膜转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和3(OAT1、OAT3)在不同药性(苦、辛、酸、甘)中药成分的跨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OAT1、OAT3过表达单克隆细胞株(MDCK-OAT1、S2-OAT3),通过100μmol·L~(-1)不同药性成分对OAT1、OAT3介导放射性标记探针底物转运活性的影响,预测各药性成分对OAT1、OAT3的抑制作用;测定不同药性成分对OAT1、OAT3的抑制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测定OAT1、OAT3过表达细胞株(MDCK-OAT1、S2-OAT3)和空白对照(MDCK-Mock、S2-Mock)对不同药性中药成分的摄取情况,判断各药性成分是否为OAT1、OAT3的底物,从而预测OAT1、OAT3在不同药性成分跨膜转运中的作用。结果 100μmol·L~(-1)的辛味药和酸味药对OAT1和OAT3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川陈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β-甘草次酸对OAT1抑制作用的IC_(50)分别是1. 86,2. 88,4. 58和10. 43μmol·L~(-1);欧前胡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β-甘草次酸对OAT3抑制作用的IC_(50)分别是3. 15,3. 39,3. 69和3. 93μmol·L~(-1)。与空白对照相比,OAT1转运体细胞对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具有较强的摄取能力; OAT3对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川陈皮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具有较强的摄取能力。结论多数辛味药为OAT1、OAT3的转运底物,因此OAT1、OAT3对多数辛味药具有较强的摄取能力;而多数的酸味药为OAT1、OAT3的抑制剂,能够抑制OAT1、OAT3对其他底物的转运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雪,张宥偲[5](2018)在《决明子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抑制及其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汞可在肾脏积聚,从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汞致急性肾损伤的解毒药物往往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如引起肠胃不适、免疫毒性和发育毒性等。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针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解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决明子是一种既可用来做茶饮亦可入药的中草药,有研究显示其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否可以保护汞致肾损伤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决明子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摘要》期刊2018-10-19)

何新苗,赵福兰,姚飞,傅存冀,马晓丽[6](2018)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基因多态性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基因多态性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入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瑞格列奈片3个月,检测OATP1B1 OATP1B1 388A> G(rs2306282),OATP1B1521T> C(rs41409056)多态性及治疗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 78%和32. 22%; 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4. 44%和15. 56%,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仅分析OATP1B1 388A> G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使用瑞格列奈药物治疗后,AA,AG,GG 3组进行对比分析,AA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显着改善(P <0. 05),AG组仅有HbA1C显着改善(P <0. 05),GG组FBG等相关指标均无显着改善(P> 0. 05);治疗后,GG组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善最显着,且优于其他组(P <0. 05)。结论 OATP1B1 OATP1B1 388A> G(rs2306282)位点变异与瑞格列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但其位点变异与脂代谢指标变化相关,其中GG组脂代谢指标下降最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8年19期)

项婷[7](2017)在《基于脾虚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动态表达的脾主运化内涵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脾虚大鼠马兜铃酸-I(AA-I)的代谢与肺、肝、胃、小肠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oatp2a1)表达的关系探讨脾主运化的内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虚组、空白+AA-I组、脾虚+AA-I组。脾虚组、空白组做AA-I药代动力学,并取肺、胃、肝、小肠组织;空白+AA-I组、脾虚+AA-I组予AA-I灌胃后5、60min分别取上述组织。检测各组织中oatp2a1表达情况。结果:脾虚组与空白组的AA-I代谢出现差异。oatp2a1 mRNA表达:脾虚组中肺、肝、胃组织表达量较空白组升高(P<0.01),空白+AA-I组60min中小肠组织表达量较空白组降低(P<0.05),脾虚+AA-I组5min肺、肝组织表达量较脾虚组降低(P<0.05)。结论:脾虚状态下,AA-I代谢差异与肺、肝、胃、小肠组织oatp2a1表达改变相关,提示肝、胃、小肠在脾主运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肺发挥协调作用。(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17-12-06)

杨璋斌[8](2017)在《脾虚湿困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2b1和4a1动态表达的探讨:中医湿浊转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脾虚湿困大鼠各脏腑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polypeptide,oatp)2a1、2b1和4a1表达的动态变化在湿浊转运中的机制。方法:48只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马兜铃酸I(aristolochic acid I,AA-I)5min组、正常+AA-I60min组、脾虚湿困组、脾虚湿困+AA-I5min组和脾虚湿困+AA-I60min组。采用多因素伤脾建立脾虚湿困大鼠模型和AA-I进行干预。经处理后取各组大鼠肺、胃、肝、脾、肾、大肠和小肠组织,检测各组织oatp2a1、2b1和4a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3.1一般情况观察于造模第7天,脾虚湿困大鼠出现进食和饮水减少,第10天出现大便稀溏,第14天出现体质量明显下降,精神不振,懒动扎堆,游水无力,毛发枯槁萎黄。见图1。与正常大鼠比较,脾虚湿困大鼠在造模前后的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的增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各组大鼠各脏腑组织oatp基因表达3.2.1oatp2a1mRNA表达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正常+AA-I60min组脾(P=0.006)、肾(P=0.007)、大肠(P=0.013)和小肠(P=0.003)oatp2a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5min组小肠(P=0.029)oatp2a1mRNA表达量降低,脾虚湿困+AA-I60min组大肠(P=0.019)oatp2a1mRNA表达量降低;与正常+AA-I5min组比较,正常+AA-I60min组脾(P=0.032)、肾(P=0.01)、大肠(P=0.006)和小肠(P=0.001)oatp2a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5min组大肠(P=0.045)和小肠(P=0.006)oatp2a1mRNA表达量均降低;与正常+AA-I60min组比较,脾虚湿困+AA-I60min组脾(P=0.037)oatp2a1mRNA表达量升高。3.2.2oatp2b1mRNA表达比较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困组脾(P=0.014)、肾(P=0.025)和小肠(P=0.004)oatp2b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5min组大肠(P=0.01)和脾虚湿困+AA-I60min组肺(P=0.026)、胃(P=0.003)、肾(P=0.022)和小肠(P=0.008)oatp2b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5min组与正常+AA-I5min组比较,肝(P=0.028)和大肠(P=0.005)oatp2b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60min组与正常+AA-I60min组比较,胃(P=0.007)、肝(P=0.017)、大肠(P=0.047)和小肠(P=0.001)oatp2b1mRNA表达量均降低。3.2.3oatp4a1mRNA表达比较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困组脾(P=0.011)和胃(P=0.009)oatp4a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5min组脾(P=0.028)和脾虚湿困+AA-I60min组胃(P=0.017)和肾(P=0.02)oatp4a1mRNA表达量均降低;脾虚湿困+AA-I60min组与正常+AA-I60 min组比较,肺(P=0.039)、胃(P=0.001)、脾(P=0.02)和肾(P=0.002)oatp4a1mRNA表达量均降低。3.3各组大鼠各脏腑组织oatp蛋白表达oatp2a1、2b1和4a1的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结果呈现一致性趋势。结论:oatp2a1、2b1和4a1可能是机体湿浊转运的基础物质。机体各脏腑组织可能通过调控oatp2a1、2b1和4a1的表达水平来实现体内的湿浊转运。(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17-12-06)

李发双,李玲,高丽辉[9](2017)在《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是一类底物特异性差、主要表达于屏障上皮细胞的转运蛋白,属于溶质载体超家族(SLC)。此类蛋白主要位于肾近曲小管,在其他器官如肝、脑和胎盘也有分布,主要负责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机阴离子的重吸收和分泌,介导众多带负电的体内代谢产物(包括尿酸、前列腺素、神经递质酸性代谢终产物、甾体激素等)和多种药物的跨细胞膜转运,对药物的排泄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目前发现的OAT家族各亚型成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陆航[10](2017)在《172个植物提取物和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SLC22A6)和3(SLC22A8)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药与临床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引起草药-药物间的相互作用(herb-drug interactions,HDIs),这种相互作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和3(OAT3)高度表达在肾脏中,在肾脏某些药物代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一系列天然植物常被用作民间医药和食品,然而很少有人报道它们对于转运蛋白功能的影响。转运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价来自37种植物共172个提取物(每个植物的己烷、二氯甲烷、丁醇、水提取物)对人OAT1(hOAT1)和OAT3(hOAT3)的抑制能力,该两个转运蛋白能够把药物从血液转运到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建立人源OAT1(HEK293-hOAT1)和OAT3(HEK293-hOAT3)过表达稳定细胞系,并对其功能进行表征。收集37种具有药用或食用价值的经济作物,分别用己烷、二氯甲烷、丁醇、水制备提取物,共获得172个样品。以5μg/ml为初始浓度来检测每一个提取物在HEK293-hOAT1和HEK293-hOAT3细胞中对转运体荧光底物6-carboxylfluorescein(6-CF)摄取的影响。选取对OAT1和OAT3功能抑制率达到50%以上的提取物,对它们进行浓度梯度抑制研究。其中,灯芯草提取物在细胞中对hOAT1和hOAT3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灯芯草是一个用途广泛的传统中药,我们利用大鼠模型,评价了灯芯草的提取物对利尿药呋塞米在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了HEK293-hOAT1和HEK293-hOAT3过表达稳定细胞系,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2.在浓度为5μg/ml时,有超过30%的植物提取物对hOAT1(59个提取物)和hOAT3(55个提取物)介导的6-CF转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浓度梯度抑制研究结果显示,有3个提取物对hOAT1的IC50值小于5μg/ml,有14个提取物对hOAT3的IC50值小于5μg/ml。4.灯芯草是一个用途广泛的传统中药,其提取物在细胞中对hOAT3有着较强抑制作用。5.同时给予大鼠灯芯草提取物和呋塞米,发现灯芯草能够显着提高呋塞米在血液中的浓度,有着明显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多种医用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对人肾脏转运蛋白OAT1和OAT3有着抑制作用,当与OAT的底物共同使用时,可发生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本研究对于正确使用这些医用草药和经济作物有着指导作用,为预测和避免潜在的由于OAT1和OAT3介导的草药-药物间相互作用(HDIs)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用不同浓度的UA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空白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砜(DMSO)和FXR激动剂GW4064。用LC-MS/MS法检测Hep G2细胞中替米沙坦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ATP1B3和FXR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OATP1B3和FXR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研究熊果酸对FXR转录调控OATP1B3表达的影响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4,8,16,32μmol·L~(-1)的UA增加Hep G2细胞中替米沙坦的摄取量,分别上调了77.8%,103.9%,114.6%,131.3%;UA也能明显上调OATP1B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OATP1B3 mRNA表达分别上调了89.0%,90.0%,112.7%及126.3%,OATP1B3蛋白分别上调了42.0%,46.0%,64.3%及72.3%;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FXR mRNA的表达分别上调了64.7%,65.0%,69.7%及110.0%,FXR蛋白的表达分别上调了38.3%,42.7%,53.0%及72.7%,对照组FXR mRNA和蛋白分别上调了191.0%和107.0%;与正常组相比,UA(8,16和32μmol·L~(-1))对沉默了FXR的Hep G2细胞的OATP1B3蛋白、mRNA和转运功能的上调作用都显着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4,8,16,32μmol·L~(-1)熊果酸分别能使报告基因p GL3-OATP1B3荧光素酶活性上调66.0%,81.0%,124.3%及143.7%,FXR激动剂10μmol·L~(-1)GW4064能使报告基因OATP1B3荧光素酶活性上调228.0%。结论熊果酸可以诱导OATP1B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核受体FXR调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参考文献

[1].陆汝江,李玲,高丽辉.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肾脏尿酸排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2].丁薇,朱丹丹,刘名义,张艳丽,许玉.熊果酸对HepG2细胞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3].杨玉全.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在阿德福韦肾间质动力学及其所致肾损伤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9

[4].王泽,武卫党,慈小燕,崔涛,张洪兵.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和3在不同药性中药成分跨膜转运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王雪,张宥偲.决明子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抑制及其对汞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机制[C].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摘要.2018

[6].何新苗,赵福兰,姚飞,傅存冀,马晓丽.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基因多态性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业.2018

[7].项婷.基于脾虚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动态表达的脾主运化内涵探讨[C].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17

[8].杨璋斌.脾虚湿困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2a1、2b1和4a1动态表达的探讨:中医湿浊转运机理研究[C].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17

[9].李发双,李玲,高丽辉.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

[10].陆航.172个植物提取物和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SLC22A6)和3(SLC22A8)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标签:;  ;  ;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论文-陆汝江,李玲,高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