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吸烟的危害,近些年来已被人们重视。大量科学调查证明,吸烟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产生有害作用和致病作用。吸烟引起疾病的机理,国内外正在研究。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加以综述。

1吸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很多资料证明,吸烟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吸烟

使小动脉产生痉挛,减少小动脉系统和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尼古丁是产生心血管病的毒性物质,它可增加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有助于引起动脉硬化。尼古丁还能引起血管痉挛,并释放内源性儿茶酚胺,也有助于高血压的发生[1]。

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尼古丁可引起血小板粘性增高,使痉挛或硬化的冠

脉血管内血液循环减慢,促进血管内凝血,导致冠脉血栓形成;吸烟者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水平明显的高于不吸烟者,过高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能减少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减少毛细血管及心肌组织内氧的利用,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长期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2]。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比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发现吸烟者患冠心病,较不吸烟者早出现11年[3]。并且,患心绞痛的发作几率和患心肌梗塞及其死亡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70%[4]。

吸烟者血脂浓度较高。长期吸烟者血胆固醇水平较不吸烟者高,特别是重度吸烟者(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上)血清胆固醇在300mg/dl以上;同时b脂蛋白与a脂蛋白的比亦较大[5]。血脂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吸烟与年龄不相称的猝死和脑中风的高发病率有关。Tenner等[6]研究1840名公务员和2268名居民,年龄45~76岁,每人吸烟量为2000000支。在17年的随访观察期间,有241例因冠心病死亡,其中112例在发病1小时死亡,吸烟猝死率较不吸烟者高3.5倍。可见,大量吸烟是造成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对343例中风病例分析,发现长期吸烟的妇女,患中风的较不吸烟者高11倍;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男子,患中风的比不吸烟者大3.5倍[7]。

2吸烟对呼吸道的危害

长期吸烟(十几年以上),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重要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吸烟者。早期梁酋等对2586名人员分两组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另据美国报道,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20倍。吸烟可造成支气管粘膜的损害。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可抑制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使粘液和炎症渗出物在支气管内潴留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发生;日久支气管的平滑肌及弹性纤维受到破坏,支气管腔狭窄,通气受阻,加上长期吸烟刺激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梁酋等对2356人调查发现,吸烟者患肺气肿的人数明显多于不吸烟者[9]。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肺心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肺心症的出现,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甚至死亡。

被动吸烟的儿童或青少年,出现长期持续性咳嗽为较多;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吸烟环境中,哮喘症状会明显增加,这是烟雾对支气管粘膜的非特异性刺激所导致[10]。

3吸烟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第一的恶性癌肿。吸烟已被公认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男性80%的肺癌由吸烟引起,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尼古丁是致癌祸首之一,烟叶焦油已证明亦有致癌作用,其中最具有活性的致癌物质在高温中形成一系列高级芳香多环物质,主要为苯并芘类物质。现在的流行病学和科学实验已相继证明,吸烟肯定容易诱发肺癌。曾有研究人员对美国、英国、加拿大3个国家100万以上的人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10.8倍;肺癌的年死亡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18.4倍。香烟中15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不少化学物质既可以是致癌的启动剂,又可以是致癌的促进剂。研究人员还发现,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导致肺癌基因的突变[11]。

吸烟能使肺癌发生,还能引起喉癌、咽癌、舌癌、口腔癌、鼻咽癌和唇癌,这些癌症的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12]。吸烟不但在直接接触部位(口腔、咽、喉和肺)引起癌症,而且在远处部位引起癌症,包括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和肾癌以及妇女的宫颈癌、乳癌和外阴癌。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13]。吸烟(包括被动吸烟)的妇女患乳腺癌

的危险性高于不吸烟的妇女[14];约有12%的结肠直肠癌病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吸烟。吸烟者死于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于非吸烟者[15]。新研究表明,吸烟之所以能致癌,主要有下列3个起作用的因素:放射性物质损伤正常组织,伤害免疫功能,破坏正常细胞基因。

4吸烟对胃肠道的危害

吸烟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吸烟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高于不吸烟者[16]。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许多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甚至皮肤进入体内,刺激胃液分泌,使胃液量和总酸度增加;有害物质还间接抑制胰腺碳酸氢盐的分泌,就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还通过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和直接刺激作用,使胃肠道出现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的功能紊乱症。

5吸烟对糖尿病的影响

吸烟会诱发糖尿病,也会促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加重。有人分析,长期吸烟的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高于非吸烟的人[17]。一些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提出,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显著相关。2005年Rimm等对美国11个州1114万名女护士进行前瞻性调查,随访观察12年,发现每日吸烟支数与糖尿病发生之间存在剂量反映关系,每日吸烟25支,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RR(raletiverisk)为1.49。吸烟累积量越高,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发生紊乱,常伴动脉硬化出现,而吸烟使血糖血脂增高,这对糖尿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6吸烟对妇女的危害

吸烟除导致癌症发生外,还会影响妇女的更年期和引发自发性流产。经调查证实,年龄在40~53岁之间的妇女,吸烟者的更年期和绝经期较不吸烟者为早[18]。作用机理是烟草中有害物质,可造成内分泌紊乱,抑制卵巢雌激素的合成,促进雌激素的分解代谢,使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吸烟可引起肝内酶代谢紊乱,影响类甾醇激素代谢,也使雌激素低于正常水平。吸烟使自发性流产的危险性增高,有人对486例自发性流产妇女分两组对照,吸烟组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组(P<0.01)[19]。

7吸烟对胎儿及儿童的危害

孕妇吸烟对胎儿影响非常大,会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吸烟孕妇所生的低体重儿(体重低于2500克)是不吸烟妇女的2~3倍,这些婴儿不仅体质弱,且出生一年内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20]。近年来的不少研究还表明,吸烟孕妇比不吸烟孕妇较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畸形。发病机理是烟草中的尼古丁、氰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可导致孕妇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孕妇体内黄体酮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发育受影响;同时孕妇血中一氧化碳增加,血液中氧含量减少,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阻所致。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智力快速发育时期。吸烟对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影响较大,还可能引起某些行为问题的发生。二者发生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大[21]。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不仅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而且使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的速度减慢,阻碍神经系统的发育。长期处于被动吸烟中的儿童容易出现精力无法集中、头痛、头晕等现象,损害大脑,影响智力发育。

8吸烟的其他危害

吸烟会导致男子性功能障碍。英国医学会(BMA)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吸烟可损害人的性功能、生殖功能。该报告对近12万名年龄范围为30~50岁的男性吸烟者的性功能障碍——阳痿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发现,吸烟者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22]。

吸烟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吸烟可以减少健康骨骼所必需的体内维生素和荷尔蒙的产生;可促进骨吸收,抑制骨

形成。有人试验表明,吸烟组试验模型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

吸烟可增高患类风湿性关节炎(PA)的危险性。RA与许多免疫系统慢性疾病一样,很可能与环境触发因素相关联。来自于瑞典的研究小组曾对环境触发的危险因素——吸烟进行研究,发现PA患者中吸烟者占86%[24]。

吸烟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减少或戒绝吸烟会大大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因此,告诫人们戒绝吸烟。

参考文献

[1]梁酉等吸烟与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6,(1):34-46.

[2]梁酉等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8,(1):64-65.

[3]LoutertB,etal:Cigarettesmokingandarteriographicallydemonstrablecoronaryarterydisea-

Se。[J];Chest2001(5632.

[4]程改存吸烟与心肌梗死15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2):54.

[5]HillRM,etal:Significanceof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J[J];AmGeriatrSoc,200018.430.

[6]TennerWB,etal:Precursorsofsuddencoronarydeath.Factorsrelatedtotheinciden-Ceofsuudencoronarydeath.[J];Circulation,1999,54:617.

[7]QonsetenF:Ubergewicht,rauchemundandereRisikofaktorenbei357fallenvonhirndurch-blutungsstorungen.[J];DtschMedWschr,1998,(6):65.

[8]梁酉吸烟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性研究[J];疾病监测;1998(7)153-155.

[9]梁酉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调查[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6(3)23-25.

[10]周希红被动吸烟与儿童健康[J];医学与社会;2005(4);20-21.

[11]Bach,etal:Smokingandcancerbeattackedwithadiseasethecorrelationisstu-died.[J];AmericanJournalofCancerResearchInstitute,2003,91(3):128-132.

[12]张丁丁吸烟致癌性研究不容置疑[J]国外医学情报2005(5);53-57.

[13]Kearel,etal::Mansmokeswiththecancerandaffectthesurvey[J];AmericanNationalJournalofCancerResearchInstitute,2004,86(40):89-91.

[14]李炜修环境吸烟与乳腺癌发病率[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5(4);39-42.

[15]静雨吸烟与结直肠癌[J];国外医学情报;2002,(4);43-44.

[16]Esenhoral:Zurtoxikologiedeseauchens[J].FortschrMed,1999,67(5)128-129.

[17]贾红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6(11):2038-2040.

[18]Calearer,etal:Relationbetweensmokingandageofnaturalmenopause.[J];Lancet,2002(1)87-90.

[19]Suorei,etal:Smoking-Ariskfactorforspontaneousabortion[J].NewEnglJMed,2000,(5)231-135.

[20]王小京孕期吸烟与胎儿发育和儿童哮喘病[J].国外医学情报,2004,(7)期69.

[21]相洪琴被动吸烟可降低儿童阅读和推理能力[J].国外医学情,2005,(3)202.

[22]刘鹏年吸烟可导致阳痿和不孕[J].国外医学情报2004,(6)105.

[23]雷光华等被动吸烟对大鼠骨代谢和血浆TNF水平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3)96-98.

[24]相洪琴吸烟可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性[J].国外医学情,2005,(2),45-46.

标签:;  ;  ;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