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策略论文-吴安心

诉讼策略论文-吴安心

导读:本文包含了诉讼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侵权责任,鉴定意见,环保组织

诉讼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吴安心[1](2019)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范围环保组织举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范围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专家意见和鉴定意见,环保组织科学、合理运用专家意见证明损害范围,可以缓解鉴定难、鉴定贵问题。2019年9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高昂环境损害鉴定费,如何不"绊住"公益诉讼?》,该文描述了高昂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费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掣肘现象,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鉴定后付费""设立环境损害鉴定基金"。该文刊发后引起了一些讨论。笔者(本文来源于《中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迟更新[2](2019)在《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完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事诉讼即民事官司,是处理解决民事案件的基本手段,其参与人有原告、被告、证人、勘验人等。诉讼管辖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利保障,是保证民事诉讼得出客观、可靠结果的前提,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完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8期)

王娜[3](2019)在《登记对抗主义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适用困境之策略研究——以《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修改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商法》及《物权法》对船舶物权变动的规定采登记对抗主义,加之航运实践的需求,船舶登记所有人与实际所有人相分离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船舶登记所有人的债权人向海事法院提起海事请求保全时,因海事请求保全采形式审查方式,会产生船舶虽非诉讼争议标的而被扣的情形,船舶实际所有人的船舶所有权及应得船舶利益遭受威胁。该文以司法实践中船舶实际所有人欲通过确权之诉对抗船舶保全的案例引发的法律思考为起点,对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在海事请求保全中的适用困境进行剖析,创造性地提出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修改时引入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思路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商法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嘉露[4](2019)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司法鉴定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产权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结论对于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知识产权诉讼中,还存在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方面的制度缺陷,需要通过对鉴定程序及结果的监督管理实现知识产权诉讼中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6期)

刘宪[5](2019)在《浅谈企业法务诉讼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法务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关系重大。当前我国企业法务诉讼能力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许多企业对法务岗位的重视不够,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测的风险。企业管理层应当具备一定法律风险意识,重视法务岗位建设,法务自身也应主动学习和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企业还应当为法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9期)

刘梁鸿[6](2019)在《税务机关应对行政公益诉讼的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部分地区试点到全国实施,出现了大量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其中有不少针对税务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简要介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详细分析近期出现的税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进一步提出税务机关应对行政公益诉讼的策略。旨在帮助税务机关了解行政公益诉讼,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本文来源于《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飞扬,范晓亮[7](2019)在《美国集团诉讼机制研究及中资企业的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中资企业与美国的经济交流升级的同时,考虑到贸易摩擦和"走出去"进程深入的多种因素,中资企业势必将越来越多地面临美国集团诉讼。一方面,美国集团诉讼机制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应在诉讼程序、诉讼条件等多方面来研究集团诉讼的规则,以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为中心分析其利弊,考察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另一方面,应结合对机制的研究,从法律角度制定中资企业的诉讼策略,包括:法院选择、审查诉讼条件和以和解为中心的策略,寻求内部审查、法务合作、公关管理等降低诉讼风险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金琦,刘玲云,李玉坤[8](2019)在《浅谈汽车领域专利诉讼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愈演愈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应该重视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企业一旦牵涉到专利侵权诉讼,要沉着应对,准确掌握对方的诉讼意图以及诉讼策略。本文从叁个汽车企业司法诉讼案例分析汽车企业面对侵权诉讼,采取的不同措施和对策。上述分析为企业在面对专利侵权诉讼时的采用策略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发明与专利》期刊2019年05期)

吕磊,张平[9](2019)在《美国专利主张实体的运营模式、诉讼策略及应对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专利主张实体对专利制度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美国学者与政府机构对这类主体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与研究。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国内对专利主张实体与专利保护实际情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和不足。鉴于此,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及最新实证数据基础上,研究专利主张实体类型、运营模式、诉讼策略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美国当前采取的诉讼制度改革等应对措施,提出适用于我国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9年09期)

王娟[10](2019)在《国有企业诉讼实务策略研究——以诉讼中被告视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诉讼实务的视角研究国有企业在诉讼每个阶段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结合笔者在国企担任法律顾问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证据材料的准备、法理分析、程序运55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旨在对国有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作一些有益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9期)

诉讼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事诉讼即民事官司,是处理解决民事案件的基本手段,其参与人有原告、被告、证人、勘验人等。诉讼管辖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利保障,是保证民事诉讼得出客观、可靠结果的前提,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完善进行分析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诉讼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安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范围环保组织举证策略[J].中华环境.2019

[2].迟更新.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完善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9

[3].王娜.登记对抗主义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适用困境之策略研究——以《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修改为视角[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9

[4].李嘉露.知识产权诉讼中司法鉴定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J].法制博览.2019

[5].刘宪.浅谈企业法务诉讼能力提升策略[J].法制博览.2019

[6].刘梁鸿.税务机关应对行政公益诉讼的策略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7].赵飞扬,范晓亮.美国集团诉讼机制研究及中资企业的应对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金琦,刘玲云,李玉坤.浅谈汽车领域专利诉讼应对策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

[9].吕磊,张平.美国专利主张实体的运营模式、诉讼策略及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

[10].王娟.国有企业诉讼实务策略研究——以诉讼中被告视角为例[J].法制博览.2019

标签:;  ;  ;  ;  

诉讼策略论文-吴安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