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度控制论文-韩姝红

凸度控制论文-韩姝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凸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板凸度,板型控制,热轧薄材

凸度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韩姝红[1](2019)在《热轧薄材板凸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薄材板型控制是生产中的难点,为保证热轧薄材良好的板型,分析了影响板凸度控制能力的因素,通过实践与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总结出提高凸度控制能力的方法,提高了板型质量。(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3期)

胡伟东,李洪波,赵贞伟,刘义滔,李珉[2](2018)在《热轧无取向硅钢小凸度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某厂成品硅钢横向厚度差合格率,基于热轧板廓凸度与成品硅钢横向厚度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保证横向厚度差精度的最佳热轧板廓凸度范围。提出了铸机轻压下改善中间坯边部形状,优化支承辊、工作辊辊形和相应的CVC窜辊策略以及调整工作辊配辊策略叁种热轧硅钢板廓凸度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叁种方法单独作用下板廓凸度和横向厚度差质量都有所改善。最终将叁种方法同时运用到生产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的轧制策略下既保证了轧制稳定性,同时硅钢板廓凸度得到了改善,横向厚度差C15≤7μm,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的86.4%。(本文来源于《冶金设备》期刊2018年04期)

高山凤[3](2016)在《二辊铝板带热轧机轧辊热效应研究及凸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铝板带的凸度是影响热轧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在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与控制的过程中,轧辊热效应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现有的热轧板带凸度控制装置对轧机的基础设备要求较高,且设备投入大,适用于先进的铝板带热轧机,但即使热轧机配有多种先进的板形控制手段,也未能实现铝板带凸度的精确控制。此外,国内热轧铝板带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条件和轧机设备相对落后。因此,寻求简单、经济、高精度的热轧铝板带凸度控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间接式热轧铝板带凸度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并应用于二辊铝板带热轧机上,实现了板带凸度的检测与控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湍流射流理论,建立轧辊与冷却液间流-热耦合模型,在模型仿真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轧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参数,提高其冷却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该轧机的分段冷却系统,包括先导型常闭电磁阀的设计以及分段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现场实验对该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进行验证。(2)对轧辊热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轧辊叁维温度场模型,分析轧制过程和轧制间歇期内轧辊热效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冷却液流量、轧制速度、冷却液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在板带与轧辊之间接触换热系数的计算中考虑了板带变形热和摩擦热,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相应轧制条件下二辊铝板带热轧机轧辊与冷却液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过程中轧辊温度和板带温度均为在线实测值,最终得到更为精确的轧辊热效应分析结果。(3)利用红外传感器的测温原理,考虑热轧铝板带生产过程中冷却液以及轧辊表面氧化铝等外界因素对温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研发了轧辊温度在线测量系统和热轧铝板带温度在线测量系统,包括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轧制过程中轧辊和板带温度的在线检测。(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并在轧辊测温系统研发成功的基础上,提出热轧铝板带凸度的间接检测方法。综合考虑预测模型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建立自适应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实际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参数训练该网络模型,从而得到热轧铝板带凸度预测模型,最终实现根据轧辊温度及相关轧制参数间接检测板带凸度的目的。(5)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研发轧辊分段冷却闭环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轧辊温度预设定模型为目标,以轧辊测温系统为反馈环节,分段冷却系统为执行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热轧铝板带凸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热轧铝板带凸度的间接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热轧生产中,通过针对性的现场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孙常青[4](2016)在《四辊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仿真及热凸度冷却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辊的热行为是影响成品带材板形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其影响因素较多,边界条件复杂,一直是板形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板带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针对轧辊边界热载荷交变、轧辊全叁维瞬态温度场仿真复杂的问题,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二维轴对称模型;分别给出了基于周期性动态热载荷的时域移相边界条件方程和基于热载荷周向平均的热载荷边界条件方程。利用包含粘着区的基于混合摩擦的冷轧薄板轧制力模型研究了薄铝带轧制压力,通过算例和实测数据证明混合摩擦模型适用于薄铝带轧制压力计算;利用基于混合摩擦的轧制力模型建立了轧制区轧件变形热和摩擦热的热量计算方程式;分析了工作辊温度场边界热载荷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平台软件及其APDL参数化编程语言,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的轴对称仿真模型,分别编制了基于时域移相法和基于热载荷周向平均法的轧辊热行为仿真程序。以某1600铝板带冷轧机为对象,分析了工作辊瞬态温度场和热膨胀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轧件越宽轧辊横向温度差和热膨胀差值越小;轧辊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可靠,时域移相模型具有计算结果准确的优点,而热载荷周向平均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在对1600四辊铝板带冷轧机板形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冷却系统结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轧辊基本冷却热凸度调控功效。研究表明,调节基本冷却流量能同时改变二次和四次热凸度,当流量较大时四次热凸度变化将达到饱和。轧辊二肋浪位置和边部位置局部冷却仿真以及热变形调控功效分析表明,轧辊局部冷却引起的邻近位置热变形变化不能忽略;建立了精细冷却调控模型,给出了调控效应矩阵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二肋浪板形缺陷和局部高点板形缺陷控制的精细冷却控制流量分配策略。以上轧辊温度场仿真和轧辊热凸度分段冷却控制研究结果为轧辊热行为的准确预报和高次板形的精细冷却控制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涛,赵华国[5](2016)在《四辊轧机板凸度控制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变分法求解金属横向流动,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弯曲变形,考虑轧辊热凸度,通过耦合迭代的方式,编写热轧钢板凸度计算程序。通过对1450 mm轧机、1780 mm轧机以及2050 mm轧机的板凸度的模拟,分析轧辊挠度、轧辊压扁、弯辊力和热凸度对钢板凸度的影响,为轧机辊系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一重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张祖江,戴杰涛,戴文笠,李烈军[6](2015)在《韶钢3450mm中厚板轧机板凸度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3 450mm中厚板轧机存在板凸度过大的问题,建立了3 450mm机组辊系仿真计算模型,对该机组的板凸度调控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目前使用的工作辊辊型凸度过小,导致机组板凸度调控能力过低,同时弯辊力投用不合理和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加剧了机组板凸度过大的问题。为此,对机组的工作辊辊型进行了设计,并重新制定了弯辊力设定策略和机组轧制负荷分配制度,使成品平均板凸度由0.35mm降至0.10mm以下。(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5年03期)

孙长田[7](2015)在《鞍钢1700板凸度分析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型是评价热轧板带钢质量好坏关键性指标之一,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对板型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1700ASP凸度控制能力,保证良好的板型,我们对影响凸度控制能力的因素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轧制实验,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总结出提高凸度控制能力的方法,提高了板型质量.(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12期)

赖爱玲,高洪辉[8](2015)在《1+1热轧机组中凸度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解决带材中凸度过大为目的,制定了把带材中凸度控制在1%以下的试验目标。重点关注两点:弯辊调整对板形中凸度的影响和不同工作辊凸度对板中凸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5年01期)

程秀英[9](2015)在《增加板形实测值反馈控制功能提高板带正凸度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二级过程控制系统中利用单点式板形仪测量的板凸度值,增加板凸度的反馈控制功能,实现了板凸度闭环控制,改善了不锈钢热轧板带的凸度,提高了正凸度的板卷比例,达到了下道工序对坯料凸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王仁忠,赵诚祥,刘广,华宏,赵德方[10](2014)在《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凸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凸度不仅直接影响到热轧自身生产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下游冷轧板形的控制,越来越引起企业的关注。根据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机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凸度控制策略,并以此开发了铝热轧凸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弯辊、冷却喷淋的自动预设定,提高了带材目标凸度合格率;利用弯辊前馈和凸度闭环反馈,保证了全长范围内带材凸度的一致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显着提高了带材目标凸度的命中精度及一致性,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凸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某厂成品硅钢横向厚度差合格率,基于热轧板廓凸度与成品硅钢横向厚度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保证横向厚度差精度的最佳热轧板廓凸度范围。提出了铸机轻压下改善中间坯边部形状,优化支承辊、工作辊辊形和相应的CVC窜辊策略以及调整工作辊配辊策略叁种热轧硅钢板廓凸度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叁种方法单独作用下板廓凸度和横向厚度差质量都有所改善。最终将叁种方法同时运用到生产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的轧制策略下既保证了轧制稳定性,同时硅钢板廓凸度得到了改善,横向厚度差C15≤7μm,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的86.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凸度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韩姝红.热轧薄材板凸度控制[J].科技视界.2019

[2].胡伟东,李洪波,赵贞伟,刘义滔,李珉.热轧无取向硅钢小凸度控制研究[J].冶金设备.2018

[3].高山凤.二辊铝板带热轧机轧辊热效应研究及凸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D].北京科技大学.2016

[4].孙常青.四辊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仿真及热凸度冷却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16

[5].王涛,赵华国.四辊轧机板凸度控制能力分析[J].一重技术.2016

[6].张祖江,戴杰涛,戴文笠,李烈军.韶钢3450mm中厚板轧机板凸度控制的研究[J].轧钢.2015

[7].孙长田.鞍钢1700板凸度分析与控制[J].科技视界.2015

[8].赖爱玲,高洪辉.1+1热轧机组中凸度控制技术[J].铝加工.2015

[9].程秀英.增加板形实测值反馈控制功能提高板带正凸度率[J].甘肃科技.2015

[10].王仁忠,赵诚祥,刘广,华宏,赵德方.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凸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4

标签:;  ;  ;  

凸度控制论文-韩姝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