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曹丽霞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曹丽霞

◆曹丽霞河北省隆尧县固城中学055350

整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就英语学科而言,英语教学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滞后的、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崭新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

课堂情境是指把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巧妙、自然地融入生动可感、引人入胜的氛围、事件或境地之中,从而激化思维,促进对讲授内容的正确理解。课堂情境的基本特点是情知交融,使课堂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生活形象并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导入将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或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这样,可以活跃气氛,从而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或者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来抓住学生;还可以借助直观教具或多媒体,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性,降低学生学习抽象语言的难度,使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2.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就是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数量关系、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深入思考,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交流一些生活上的背景知识和趣事,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学“Friendship”的内容时,笔者设置了“Describeoneofyourbestfriends”、“Makealistofqualitiesagoodfriendshouldhave”、“Makealistofqualitiesagoodfriendshouldnothave”等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大胆发言,对学生的口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不轻易打断,等学生发言完毕后再指出其不当之处,并及时予以更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简而言之,发散思维就是合理的不定向思维。它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是一种多方面、多思路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在求异中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中西语言的不同表达习惯,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英语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如复习复合句中的状语从句,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从属连词、常用的有哪些、分别可以引导哪几类状语从句。以as为例:(1)Theearthquakehappenedintheeveningaspeopleweretravellinghome.(时间)(2)Asheistooyoung,hecan’tdresshimself.(原因)(3)Childasheis,hehaswrittenseveralpoems.(让步)(4)Heworkedasfastashismaster.(比较)另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将as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与as在状语从句中的用法进行比较:(1)AsIknow,whathehassaidisnottrue.(2)He’sboughtthesamedictionaryasIhave.(3)I’vetellhimsuchastoryasyou’vetoldme.这样,通过进一步复习、比较,学生复习了as在从句中的用法、as作介词的用法,学生的思维保持在兴奋点上。

2.在求同中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用归纳演绎法,使学生在归纳演绎的过程中求同、求异、求变化,刺激其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以“衣”作为基本发散点(cloth-clothes-clothing-coat-overcoat-jacket-shirt-sweater;trousers-skirt-dress),再由衣服的fashion联想到beautiful,而由此又可以派生出beautifully、beautify和词根beauty,再由beauty联想到更多的人或物。

3.在拓展联系中发散思维。英语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联系现实生活,拓展英语学习的天地,不仅能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思维中的知识记忆宝库,使其自然地联想、想象、提炼、总结。例如:作系动词时,sound表示“听起来”,与耳朵有关。学习这个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起其他与感官有关的系动词——look(看起来)、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feel(觉得)等,经过拓展实践与开放探索,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

三、思练相结合

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既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培养其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课堂中可以得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如进行听说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听录音回答问题,或听词、听句子做动作,听句子画图或画路线,听短文或对话转述,看图说话,也可以开展词汇接龙等游戏。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融进听、说、读、写等活动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听,是接受性活动,但同样可以培养创造性。例如,听了一篇短文,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培养其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读,是自主性活动,但要有个性地读。读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和抽象等思维能力。

标签:;  ;  ;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曹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