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一、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缪文茹[1](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任晓雪[2](2020)在《痛风患者中医体质与血尿酸水平及一般项目间的关系探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痛风患者中医体质与患者血尿酸最高水平、确诊时血尿酸水平以及一般项目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痛风患者的中医体质、血尿酸最高水平、确诊时血尿酸水平以及一般项目情况的分布特征。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年龄、发病年龄、关节疼痛情况、累及关节数目、1年内发作次数、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情绪等项目。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的痛风患者,由临床研究员使用制定的问卷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问询并记录。记录项目包括患者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血尿酸最高水平、确诊时血尿酸水平、年龄、发病年龄、关节疼痛情况、累及关节数目、1年内发作次数、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情绪状况。采用EXCEL进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占比最高的年龄为29-40岁,其次为18-28岁。纳入本调查研究的患者年龄29-40岁占比46.8%,41-48岁的患者占比27.4%,18-28岁的患者占比9.7%,平均年龄为39.59岁。2.仅有11.3%的患者处于正常体重范围,其余患者根据BMI值判定为肥胖。3.累及关节数目频次由高至低分别为1个关节,0个关节、2个关节、5个关节、4个关节。累及关节频率较高的为足踝关节,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足背关节。4.患者确诊痛风时,血尿酸水平病例数频率由高至低分别为480<SUA≤600umol/L、SUA≥600umol/L、SUA<480umol/L。5.本次调查研究中,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比75%,单一偏颇体质占比16.13%,兼夹体质占比8.06%,倾向体质占比0.81%。6.具有倾向体质的的患者中,气虚倾向占比最高,其次为痰湿倾向。7.在不同体质类型中,平均家族史数目最高的为特凛质,平均家族史数目为2,其次为具有血瘀倾向的患者,平均家族史数目为1.5,具有血瘀质和湿热倾向的患者平均家族史数目为1.25。8.在不同体质类型中,平均既往史数目最多的为具有特凛倾向的患者,为3;具有湿热倾向的平均既往史数目为1.75,;平和质患者的平均既往史种类为1.55;痰湿质患者平均既往史数目为1.31;血瘀质患者平均既往史数目为1.25。9.将体质类型分为单一体质、2种兼夹体质、3种兼夹体质、4种兼夹体质、倾向体质后,通过卡方分析得出χ2值分别为:年龄0.444、发病年龄0.957、血尿酸最高水平0.750、确诊时血尿酸水平0.879、1年内患者关节疼痛发作次数0.990、首发关节0.000、累及关节数目0.023、BMI0.017、累及关节具体情况0.237,其中BMI、首发关节、累及关节数目克莱拇值分别为0.246、0.584、0.374。10.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患者血尿酸最高水平与确诊时血尿酸水平、累及关节数目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32;患者1年内发作次数与确诊时血尿酸水平P值为-0.040,确诊时血尿酸水平与累及关节数目间P值为0.029;患者血尿酸最高水平与1年内发作次数P值为0.029,与累及关节数目、确诊时血尿酸水平P值均为0。结论:1.在本调查研究中,痛风患者发病年龄较指南给出的发病年龄年轻化,超重是痛风患者群体的生理特征。2.在对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并研究后,得出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血尿酸最高水平、确诊时血尿酸水平、1年内关节疼痛发作次数、累及关节具体情况与患者中医体质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3.患者中医体质情况与患者的首发关节、BMI、累及关节数目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中医体质与痛风首发关节、BMI、累及关节数目之间关系较紧密。4.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累及关节的数目、1年内关节疼痛发作次数间具有相关关系且关系较紧密。

任聪[3](2020)在《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相关性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痰浊”、“膏脂”范畴,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全身性的特点,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危险因素多、合并症多,但无特征性症状表现,这增加了血脂异常的治疗难度。中医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指通过观察手部形态、颜色、青筋(粗血管)、纹理等信息获得望诊资料以便于辨证论治,具有整体性、直观性的特点。将手诊应用于血脂异常的辨治,对丰富血脂异常的四诊信息、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发挥中医望诊及“治未病”优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目的1.探索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2.分析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手诊在血脂异常中医辨证中的价值;3.分析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西医分型的相关性,探讨手诊在血脂异常筛查中的客观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 使用“标题或关键词”字段检索,中文以“血脂异常”、“证候”或“手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制定《血脂异常手部特征的及其与中医证类关系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2.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基于项目组前期研究结果,对手诊的形态、颜色、纹理、手部青筋(粗血管)等进行定性分级,对大、小鱼际长度、宽度、厚度进行测量;3.临床研究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02月-09月东城中医医院、广安中医门诊部行血生化检查的190例患者。根据血脂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脂异常组、血脂正常组。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职业类型、BMI、腰围)、个人生活史(吸烟、饮酒、睡眠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一级亲属家族血脂异常史、双手大、小鱼际表征(颜色、形态、皱褶、大鱼际/大拇指根部青筋)、舌象(舌体、舌色、舌苔、舌下络脉),并进行两组间描述性分析。分别对左、右手大小鱼际形态、颜色、青筋等手部特征进行判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性别、年龄、既往病、家族史、BMI、腰围、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食喜好、运动习惯等)。选取P<0.2、频数占比>15%、排除共线性变量后,纳入可供分析变量。因数据呈高维、非线性,故综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数据挖掘方法,初步筛选出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经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提取与血脂异常相关的手部特征,采用ROC曲线评价多因素回归结果。采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法,设置最小阈值:支持度>20%,置信度>40%,提升度>1,挖掘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的相关性,综合支持度、置信度提取有效规则。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布:1)本研究纳入190例患者,血脂异常组124例、正常组66例,男性61例(32%),女性129例(68%),年龄47.34±6.72岁,性别在血脂异常与正常两组间无差异(P>0.05),年龄存在组间差异,血脂异常组年龄较高(P<0.05);2)一般体格检查的比较:BMI、腰围、收缩压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3)合并症中血脂异常合并组脂肪肝较多(P<0.05);4)生活方式中饮酒、入睡难、喜食蛋类、嗜甜食及女性绝经与血脂异常具有相关性(P<0.05)。2.血脂异常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结果:左手特征中左手大鱼际形态凹陷、小鱼际长度与血脂异常具有相关性(P<0.05),左手小鱼际宽度,大鱼际长度、形态肥厚、色红与血脂异常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2)右手特征中右手小鱼际长度与血脂异常具有相关性(P<0.05),右手小鱼际宽度,大鱼际长度、色红与血脂异常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3.血脂异常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随机森林排序后的可视化分析结果:1)左手及相关因素重要性变量有:左手大鱼际形态、左手大鱼际长度、左手大鱼际色红、左手小鱼际宽度、过敏史、耳褶心征、饮酒、BMI、嗜甜、嗜油腻、收缩压(11个);2)右手及相关因素重要性变量有:右手大鱼际形态、长度、颜色、色红,右手小鱼际宽度、厚度,耳褶心征、BMI、腰围、年龄、体重(11个);3)手部(左手或右手)及相关因素重要性变量有:大鱼际形态、颜色,BMI、耳褶心征、体重、腰围、饮酒、吸烟、睡眠质量、收缩压、有高血压(11 个)。4.血脂异常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左手小鱼际宽度,大鱼际形态肥厚、凹陷与血脂异常发生密切相关(P<0.05);2)右手小鱼际宽度、大鱼际色红与血脂异常发生密切相关(P<0.05)。5.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结果显示,左手大鱼际形态肥厚与痰瘀互结证密切相关(支持度>20%);右手大鱼际色红与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密切相关(支持度>20%)。6.血脂异常手部特征与西医分型具有相关性,结果显示,左手大鱼际形态肥厚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支持度>20%);右手大鱼际色红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支持度>20%);右手小鱼际宽度与低HDL-C血症密切相关(P<0.05)。结论:1.血脂异常患者手部特征(左手大鱼际形态肥厚、右手大鱼际色红、右手小鱼际增宽)与正常组相比存在差异性,为血脂异常的筛查提供了思路;2.左手大鱼际形态肥厚与中医痰瘀互结证密切相关,右手大鱼际色红与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证密切相关,大鱼际形态、颜色特征为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提供了证候信息;3.左手大鱼际肥厚及右手大鱼际色红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为手诊用于血脂异常筛查提供了客观依据。创新点:1.首次通过观察手部特征对血脂异常人群进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观察了血脂异常患者的手部变化;揭示了血脂异常患者痰瘀互结证和肝肾阴虚证的手部大鱼际特征,为血脂异常的中医手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揭示了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患者的手部鱼际特征,为高脂血症的初步筛查提供了中医手诊方法;3.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手诊信息采集和分析,首次纳入了手部大、小鱼际肌肉长、宽、厚度的测量。

贾龙飞[4](2020)在《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其降血脂作用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道菌群作为机体的“代谢器官”,与机体的代谢关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高脂血症相关代谢疾病的一个促成因素,并且菌群的干预治疗能够显着降低血脂。作为临床降脂一线药物的非诺贝特,其降血脂效果显着,但是其降脂机制目前尚未完全解释清楚。肠道微生物是代谢性疾病的治疗靶点,而非诺贝特的降脂作用是否与肠道菌群相关仍然未知。目的:探究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其降血脂作用的关联研究,并且为肠道微生态干预治疗高脂血症提供新靶标。方法:1.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模型建立:选择雄性金黄地鼠,高脂饮食组喂饲D12108C高脂饲料进行造模,空白对照组喂饲标准饲料,连续喂饲10天后进行血脂生化检测,包括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以上述血脂参数来判断造模成功情况。2.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脂及肝脏病变的改善作用:将建模成功的金黄地鼠,分为高脂血症模型组和非诺贝特干预组,每组6只(另空白对照组6只)。非诺贝特干预组继续给予高脂饮食并灌胃给予非诺贝特(50mg/kg),高脂血症模型组继续给予高脂饮食并灌胃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进行给予标准饮食并灌胃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16.7ml/kg,每天1次,连续4周。干预4周后,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处死地鼠,收集血液、肝脏、肠道内容物用于检测,其中生化学检测血清中Chol、LDL-C、HDL-C、TG、丙谷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3.非诺贝特降血脂作用与肠道菌群的关联研究:将收集到的肠道内容物进行16Sr RNA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差异菌后与血脂、肝酶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造模10天后高脂饮食组Chol、LDL-C和HDL-C明显升高,TG有明显升高趋势,提示高脂血症地鼠模型建立成功。2.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显示,非诺贝特可以显着降低高脂血症地鼠的Chol、TG、LDL-C水平,并且显着改善其肝脏的炎症、脂肪变性,降低ALT和AST水平。3.基于16Sr RNA测序,在PCA、PCOA、NMDS分析中我们首次发现非诺贝特的干预有助于高脂血症地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向空白对照组恢复,并且在UPGMA分析中也再次得到了验证。本研究首次发现非诺贝特干预后逆转降低了高脂血症地鼠的Firmicutes门、Proteobacteria门的相对丰度,逆转升高了Bacteroidetes门、Saccharibacteria门的相对丰度。非诺贝特干预后,在门、纲、目、科、属等水平分析三组间菌群相对丰度发现,Bacteroidetes门、Proteobacteria门、Saccharibacteria门、Bacteroidia纲、unidentified_Saccharibacteria纲、Bacteroidales目、unidentified_Saccharibacteria目、Bacteroidales-S24-7-group科、unidentified_Saccharibacteria科、Lachnospiraceae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属、unidentifiedRuminococcaceae属、[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group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属的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这些差异菌与血脂、肝酶水平呈显着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了非诺贝特干预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地鼠的血脂,改善肝功能;基于16Sr RNA分析,首次发现非诺贝特的干预可以显着恢复高脂血症地鼠的肠道菌群,并且发现差异菌群与血脂和肝酶水平显着相关,其中Bacteroidetes门、Saccharibacteria门菌群的恢复可能是血脂水平改善的关键肠道菌群。本研究表明非诺贝特对肠道菌群的恢复在治疗高脂血症中起到重要作用,为肠道微生态干预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汤清,李琦,刘胜燕[5](2019)在《民航空勤人员脂肪肝及相关疾病的横断面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民航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现状及其对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体重超标患病概率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及航卫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0日在成都民用航空医学中心参加体检且鉴定合格的10 686名空勤人员的体检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工种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依据是否患有脂肪肝将上述人员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比较两组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体重超标的患病情况。结果①本组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率为7.06%。②不同性别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05,P<0.05)。年龄标准化后男性脂肪肝患病率约为女性的8倍。不同性别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高峰年龄段不同,男性30~39岁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最高(23.77%);女性随着年龄增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加,≥40岁组患病率最高(6.22%)。③不同工种空勤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3,P<0.01)。年龄标准化后空中交通管制员脂肪肝患病率最高,为18.84%;飞行员的脂肪肝患病率为13.82%;单证乘务员患病率为2.63%)。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脂肪肝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体重超标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8~1 375.08,P<0.01)。脂肪肝组体重超标率约为非脂肪肝组的8倍(P<0.01)。结论①男性是脂肪肝的好发人群。②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最高,单证乘务员患病率最低。③患脂肪肝者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体重超标的患病概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者。④脂肪肝的防治不仅要注意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而且还要注意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以及体重的控制。

罗辉[6](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陈奕[7](2019)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病率高,且目前对其的认识非常有限,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AIT年龄、性别分布等特点及其与心血管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男性雌二醇(E2)与总睾酮(T)比值(E2/T)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SPECT-China(www.chictr.org.cn,ChiCTR-ECS-14005052,20142015年)。研究对象为来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中国华东地区22个研究地点,年龄≥18岁的自然人群。AIT根据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超声(US)结果定义。结果:⑴在10441名研究对象中TPOAb和(或)TgAb阳性[TPO/TgAb(+)]率为18.7%(男性:11.2%;女性:23.9%);TPOAb和(或)TgAb阳性合并甲状腺超声阳性特征[TPO/TgAb(+)&US(+)]率为:9.7%(男性:4.7%;女性13.2%)。AIT者促甲状腺素(TSH)异常率(TSH<0.55mIU/L或>4.78mIU/L)较非AIT者显着升高。⑵TSH正常人群中,经完全校正,女性AIT患病与其体重指数(BMI)、腰围(W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及患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风险升高密切相关(P值均<0.05);而男性,AIT患病仅与BMI、WC及肥胖患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P值均<0.05)。⑶TSH正常人群中,经完全校正,NAFLD的患病率与男性TPOAb水平(P<0.001)和女性TgAb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01)。AIT者患NAFLD风险显着增高[TPO/TgAb(+):男性:比值比(OR)1.474,95%CI 1.102,1.970;女性OR 1.308,95%CI 1.061,1.612;TPO/TgAb(+)&US(+):男性:OR 1.796,95%CI 1.143,2.820;女性:OR 1.380,95%CI 1.058,1.801]。⑷男性中,TPO/TgAb(+)&US(+)患病率随E2/T升高而显着升高(P=0.013)。完全校正后,E2/T水平增加与AIT患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TPO/TgAb(+):OR 1.345,95%CI 1.116,1.620;TPO/TgAb(+)&US(+):OR 1.477,95%CI 1.121,1.947]。结论:中国华东地区自然人群中,AIT的患病率高,女性更甚。AIT者患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显着高于非AIT者。在TSH正常人群中,AIT患病与BMI、WC、HbA1c及HOMA-IR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并与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及NAFLD患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上述关系尤其体现在女性研究对象中;另外,高水平的E2/T与男性AIT的患病率呈显着正相关。本研究为指导完善AIT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而其中可能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文岚,李娅[8](2019)在《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疾病谱调查、差异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研不同地域运输机空勤人员常见病发病情况及发病率的差异性,分析常见病产生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航空营养卫生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2016—2017年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体检本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用χ2检验分析不同部队常见病发病率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疾病谱均以消化代谢性疾病为主,部队甲和部队乙空勤人员超重、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血管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肥胖、高脂血症和胆囊息肉的患病率两个部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发现,两个部队完全健康的空勤人员分别仅占16.30%和25.20%,大多数空勤人员都患有一项或者多项疾病;且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部队空勤人员健康程度、疾病状态和复合病种类均有显着年龄相关性。对两个部队空勤人员的常见疾病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甲部队空勤人员超重(肥胖)与高脂血症具有显着相关性,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有显着相关性;乙部队空勤超重(肥胖)与胆囊息肉和脂肪肝具有显着相关性,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有显着相关性。结论不同地域飞行合格(甲等)运输机空勤人员完全体健的只有少数,大部分患有消化代谢性疾病,影响空勤人员身体健康、威胁飞行安全。这些疾病与空勤灶日常膳食状况和空勤人员健康维护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航卫保障中应注意空勤灶饮食管理和空勤人员营养健康管理。

周焰,管孟芹[9](2017)在《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性,为居民脂肪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到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 621例普通居民,分别采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男性17 341例,占56.63%,女性13 280例,占43.37%,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4.21±18.45)岁,脂肪肝患病人数3 508例,占9.99%,高血压患病人数3 857例,占12.60%,高血脂血症患病人数4 899例,占16.00%,糖尿病患病人数2 914例,占11.46%,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性显着,并且男性、年龄大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的患病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尤其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关系显着,同时与年龄和性别也相关,男性、年龄大的为高发人群。因此脂肪肝的防治不仅要控制体重,还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治疗。

周家兴,韩磊[10](2015)在《海军飞行员高脂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改装高性能战斗机的海军飞行员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类型,并分析其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以及体质指数超标的相关性,为维护飞行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8名改装高性能战斗机的飞行员血脂资料,按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体质指数超标的发病水平。结果本组飞行员高脂血症检出率为23.44%(30/128),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为14.06%(18/128),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7.03%(9/12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1.56%(2/128),混合型高脂血症检出率为0.78%(1/128)。高脂血症组飞行员中,BMI超标占70.00%(21/30),脂肪肝占63.33%(19/30),均显着高于血脂正常组飞行员(χ2=15.755、39.409,P<0.01)。高脂血症与体质指数超标呈低度正相关,与脂肪肝呈显着正相关。两组飞行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飞行员中,高脂血症发生率较高,且高脂血症与体质指数超标、脂肪肝有明显相关性。需加强改装后飞行员血脂异常的预防和重视,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以延长飞行寿命,保证飞行安全。

二、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1.1 NAFLD病因
        1.2 NAFLD发病机制
        1.3 NAFLD的诊断
        1.4 NAFLD的治疗
        参考文献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3.1 中医体质学说
        3.2 NAFLD体质类型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病例收集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2.2 性别分布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2.4 学历分布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4.2 调查方法
        4.3 中医体质判定
        4.4 BMI的测定
        4.5 血压的测定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4.7 脱落病例处理
        4.8 整理资料
        4.9 统计分析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6. 讨论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程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整理资料
        3.8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基线分析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6. 讨论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6.3 现代药理研究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痛风患者中医体质与血尿酸水平及一般项目间的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本信息页
附录二 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
附录三 GAD-7自评量表
附录四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
附录五 疲劳量表
附录六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
综述 痛风的中西医理论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相关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一般影响因素
        2 血生化指标及合并症的影响
        3 中医体质的差异
        4 检测方法的不同
        5 小结
    综述二: 中医手诊在血脂异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手诊辨证的理论依据
        2 手诊辨证的方法
        3 手诊在血脂异常中的应用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设计和内容
    三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数据质量控制
        3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处理方法
        4 技术路线
        5 伦理学要求
    四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
        3 血脂异常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随机森林排序及可视化图
        4 血脂异常手部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 血脂异常患者手部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6 血脂异常患者手部特征与西医分型的相关性
    五 讨论
        1 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相关性分析
        2 中医手诊的研究方法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
    一 创新点
    二 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伦理委员会批件
    附录二 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附录三 血脂异常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附录四 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示例

(4)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其降血脂作用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第一章 综述
    1.1 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1.1.1 高脂血症概述及其与肠道菌群关系
        1.1.2 高脂血症的定义以及分类
        1.1.3 高脂血症的危害
        1.1.4 高脂血症形成的因素以及目前情况
    1.2 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1 肠道菌群与代谢以及代谢疾病的关系
        1.2.2 肠道菌群与免疫的关系
    1.3 非诺贝特的研究进展
        1.3.1 非诺贝特简介
        1.3.2 非诺贝特的降血脂作用机制
    1.4 本研究立题依据及设计思路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方案设计
第二章 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试剂以及仪器
    2.3 动物模型建立
    2.4 金黄地鼠血脂的检测
        2.4.1 金黄地鼠采血
        2.4.2 生化检测
    2.5 金黄地鼠体重以及状态观察
    2.6 统计方法
    2.7 试验结果
        2.7.1 地鼠血脂结果
        2.7.2 金黄地鼠体重以及状态观察
    2.8 结果讨论
    2.9 章节小结
第三章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脂及肝脏病变的改善作用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所需的仪器以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模型动物的分组与实验设计
        3.3.2 金黄地鼠体重、摄食以及状态观察
    3.4 标本采集
    3.5 血清生化检测(血脂及肝酶)
    3.6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3.6.1 肝脏病理切片制作及镜检
        3.6.2 肝小叶汇管区评分标准
    3.7 统计方法
    3.8 实验结果
        3.8.1 金黄地鼠生长状态、摄食量和体重变化
        3.8.2 非诺贝特干预对血脂的影响
        3.8.3 肝酶检测结果
        3.8.4 非诺贝特干预后肝脏病理结果
        3.8.5 讨论与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诺贝特降血脂作用与肠道菌群的关联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实验仪器及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的配置
        4.3.2 标本采集
    4.4 肠道菌群的测定
        4.4.1 粪便DNA的提取
        4.4.2 肠道菌群16S-rRNA分析
        4.4.3 统计分析
    4.5 非诺贝特干预之后的16SrRNA结果
        4.5.1 干预之后的韦恩图
        4.5.2 物种相对丰度柱形图
        4.5.3 干预之后菌群Alpha分析
        4.5.4 非诺贝特干预后Beta多样性分析
        4.5.5 组间差异菌群分析
        4.5.6 差异菌与血脂、肝酶水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前言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3 讨论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7 倒漏斗图分析
    3 讨论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华东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流行病学特点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问卷调查
        2.4 体格检查
        2.5 超声检查
        2.6 实验室检查
        2.7 临床变量的定义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根据年龄分层研究对象AIT患病率情况
        3.3 根据TPOAb、TgAb及 US结果分层的异常TSH水平患病率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人体及病史信息采集
        2.3 血液样本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2.4 甲状腺超声检查
        2.5 临床变量的定义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根据TPOAb、TgAb水平分层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TPO/TgAb(+)患病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TPO/TgAb(+)患病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相关性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人体及病史信息采集
        2.3 血液样本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2.4 甲状腺和肝脏超声检查
        2.5 临床变量的定义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根据TPOAb、TgAb及 US检查结果分层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根据是否患NAFLD分层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3 NAFLD患病与TPOAb和 TgAb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4 NAFLD患病与AIT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男性雌二醇、总睾酮比值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人体及病史信息采集
        2.3 血液样本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2.4 甲状腺超声检查
        2.5 临床变量的定义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根据TPOAb、TgAb和 US结果分层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根据TPOAb、TgAb和 US结果分层的E_2/T比较
        3.3 根据E_2/T四分位水平分层的AIT患病率比较
        3.4 E_2/T与 AIT患病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总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其成果

(8)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疾病谱调查、差异性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部队空勤人员常见病患病率及患病率的差异性分析
    2.2 不同部队空勤人员多种疾病复合患病率统计
    2.3 不同部队空勤人员各种常见病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2.4 不同部队空勤人员常见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9)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抽样方法
    三、诊断标准
        1. 脂肪肝诊断标准
        2. 高血压诊断标准
        3.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4. 糖尿病诊断标准
        5. 体重指数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脂肪肝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情况
    二、脂肪肝与高血压病相关性分析
    三、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相关性分析
    四、脂肪肝与糖尿病相关性分析
    五、脂肪肝患病与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
    六、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四、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痛风患者中医体质与血尿酸水平及一般项目间的关系探究[D]. 任晓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血脂异常的手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西医分型相关性临床研究[D]. 任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4)
  • [4]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其降血脂作用的关联研究[D]. 贾龙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民航空勤人员脂肪肝及相关疾病的横断面研究[J]. 汤清,李琦,刘胜燕.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4)
  • [6]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D]. 陈奕.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疾病谱调查、差异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王文岚,李娅. 中国疗养医学, 2019(04)
  • [9]脂肪肝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体重指数相关性分析[J]. 周焰,管孟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3)
  • [10]海军飞行员高脂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分析[J]. 周家兴,韩磊.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02)

标签:;  ;  ;  ;  ;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