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39000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99-01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大多由于提取重物的姿势不正确或肌肉无准备的情况下闪挫、跌仆牵引、扭转过度而导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腰痛点作为经外奇穴,可以促进腰部气血流畅和通引督脉的阳气,达到通则不痛,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程度。笔者采用针刺手部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病程0.5~5天1~3天最多,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取穴腰痛点,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中点,第二指伸肌健挠侧凹陷处和手背第四、五掌骨间中点,第四指伸肌健尺侧凹陷处。患者取坐位,两手伏掌平放于治疗床上,常规消毒后用0.35mmX40mm毫针沿手臂向近端斜刺刺入腰痛点,左侧腰痛取右侧,右侧腰痛取左侧,两侧腰痛取双侧。施以提插捻转手法,让患者产生酸沉或胀麻等感觉,这种感觉能放射到腰部效果更佳。然后嘱患者慢慢站立,两手放松置于身体两侧,先慢慢走动,在疼痛得到缓解后再让患者做坐下站立,蹲下站立以及腰部前屈后伸和旋转等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期间5分钟运针1次,留针20分钟1次/日。

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进步;(3)好转,症状减轻,功能活动有进步;(4)无效:治疗3次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38例(76.0%),显效10例(20.0%),好转2例(4.0%)无效0例。愈显率96.0%。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2015年5月10日下午来骨科就诊,患者当天早上起床后去厨房准备做饭,当转身拿东西时突然听到腰部响了一下,随后出现腰部疼痛强直,不能活动,口服止疼药疼痛不见缓解,下午让家属搀扶到科室来就诊查体见患者痛苦面容,腰部呈强直状,活动不利,腰部右侧肌肉压痛明显,诊断为急性腰扭伤,让患者坐位,两手伏掌平放于治疗床上,取左侧腰痛点,常规消毒后用0.35mmX40mm毫针向上斜刺,施以提插捻转手法,让患者产生酸沉或胀麻等感觉,然后嘱患者慢慢站立,两手放松置于身体两侧,慢慢走动,疼痛缓解后再让患者蹲下站立以及腰部前屈后伸和旋转等活动5分钟运针1次,留针20分钟后活动自如,要不无明显疼痛,针刺1次基本痊愈。

讨论

急性腰扭伤为腰部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关节的急性扭伤、刺激或嵌压了其周围的神经而产生疼痛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腰痛,属中医“伤筋”范畴。

急性腰扭伤是因为闪挫、跌仆牵引、扭转过度使腰部气血凝滞,络脉阻滞,经脉拘急,使腰部肌肉挛急而不能俯仰;又腰为督脉所过,督脉为诸阳脉之海,能总督一身之阳,任脉主血为阴,气通则能统血而行,督脉不通则诸脉不通。故调畅气血,疏通经络,通引阳气,缓急止痛是本病的治疗关键。“腰痛点”位于手背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腕背侧横纹远端与掌关节中点处,一手两穴,属于经外奇穴,其穴虽然不位于十二经络的主干线上,却能激发十二经络之阳气,通引督脉阳气,阳气通畅则能统血而行,气血流畅,经络得通,筋骨肌肉得以濡养,从而达到“通则不痛”治疗的目的。

腰痛点属经外奇穴,主要治疗急性腰扭伤、头痛、手背红肿疼痛等,取腰痛点能有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另外一个主要依据是,本病病变部位在腰部,在下,腰痛点在手背,在上,《灵枢终始》日“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采用上下取穴的方法下病上取故腰痛点可治疗腰痛。

本例患者由于提取重物的姿势不正确,扭转过度而导致腰部及督脉气血凝滞,络脉阻滞,经脉拘急,使腰部肌肉挛急而不能俯仰。因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经外奇穴“腰痛点”,可通调督脉经气,激发阳气,调和气血;在此同时适当活动腰部,可以促进腰部和督脉的气血流畅。针刺与导引相结合,使经络凝滞之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其病自愈,上述介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易于操作,见效快之优点。

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急性腰扭伤是因为筋脉受损、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针刺腰痛点配合腰部活动能疏通筋络,行气活血,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故针刺腰痛点配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治疗急性腰扭伤。

参考文献:

[1]刘成,皇甫跃.软组织损伤推拿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8:170.

标签:;  ;  ;  

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